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最新章节 > NS方程的阶段性成果(3/3)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最新章节 NS方程的阶段性成果(3/3)

作者:晨星LL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05:44:58 来源:免费小说

  自从来了普林斯顿之后之后,陆舟忽然发现,爆肝对自己来说似乎成了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虽然德利涅总是批评他这种生活作息是在拿健康开玩笑,但事实上即便陆舟并没有刻意地这么做过,对解决问题地渴望也会促使着他这么去做。

  这种感觉每每让他回忆起曾经的高中生活。

  碰到一道解不开的数学题,搁在心里头总觉得是个疙瘩,若是解不开的话,连去食堂吃饭都没那个动力。

  从本质上来讲,这种对未知的探索欲,似乎是一样的?

  在十月的尾巴即将溜走之际,这篇论文终于是完成了。

  看着桌上的那叠写满的纸张,陆舟嘴角勾起了一丝舒心的笑容。

  久违的回归到纯粹数学问题的研究中,这种感觉还是挺让他怀念的。

  打开电脑,陆舟开始编辑文档,将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输入到电脑上。

  《关于特定初始值下,三维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光滑解的整体存在性研究》

  敲下了一行标题之后,陆舟开始编辑全文的摘要,对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做了一个综述性质的描述。

  简单来讲,他通过设置了一个满足特定条件α的初始值,运用pde方法证明了在“α情形下”下,三维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光滑解的整体存在性,以及部分特定条件下满足光滑性。

  而在此之前,关于三维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光滑解的整体存在性研究,只推进到了“在给定的初始值的某种范数适当小或流体运动区域适当小的假设条件下,ns方程的整体光滑解的存在”这一步。

  至于当初始值是无穷光滑且有紧支集时,ns方程光滑解的整体存在性为何,至今依旧是个谜。

  用通俗的语言来讲,陆舟所做的工作,便是在此基础上,朝着解决“七大千禧难题”的珠峰,又往前迈进了一步。

  说来也挺有意思的,一开始陆舟并不是奔着解决这个千禧难题去的,只是根据邱老先生的建议,设定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在向着这个目标前进的同时,打磨解决问题的理论工具。

  现在理论工具到是创造出来了,结果不仅仅是创造了理论工具,无心插柳柳成荫地还对ns方程的问题,取得了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而且因为关系到千禧难题这个大命题,这个研究成果的份量还不小。

  不过这时候,陆舟却是有些犯了难。

  这玩意儿,究竟是发在物理期刊上好,还是发在数学期刊上好呢?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纯粹理论方面的研究,总不能还还是发在《科学》、《自然》上吧?

  ……

  次日,背着笔记本电脑,陆舟去了一趟位于高等研究院的办公室。

  将笔记本电脑放在了桌上打开,陆舟看向了坐在办公室一侧的魏文。

  “魏文。”

  “什么事?”推了推眼镜,正在刷着文献恶补偏微分方程知识的魏文抬起头来,向陆舟投去询问的视线。

  陆舟招了招手:“你来看看这篇论文。”

  装着满肚子的疑问,魏文停下了手中的笔,起身走到了陆舟旁边,看向了屏幕中的论文。

  结果这一看,便是好久都没了反应。

  魏文:“……”

  见他半天没反应,陆舟催促道:“粗略看一下就够了,给个评价?”

  “我……”魏文张了张嘴,沉重的低下了头,“我看不懂。”

  陆舟微微愣了下,轻咳了声:“没事,你就简单地给个意见,你觉得发数学期刊上比较合适,还是发在物理期刊上比较合适。”

  魏文沉默了一会儿,勉强给出了一个答案。

  “……那就数学吧。”

  陆舟:“理由?”

  魏文立刻说道:“计算的篇幅比论述的篇幅多。”

  陆舟:“……”

  这理由还真是够直白的。

  不过……

  好像有点道理?

  就审稿难度而言,数学期刊相对于物理期刊来说。

  陆舟想了想,最终也觉得发在数学期刊上比较合适。

  至于选择哪家期刊……

  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身为普大教授的陆舟,自然是发在普大校刊上啦。

  说起来自从当上了这里的教授之后,他已经很有段时间没在《数学年刊》上投稿了。

  将论文贴到了邮件中,陆舟便通过内部投稿渠道,将稿件发到了《数学年刊》编辑部的邮箱。

  投稿的事情搞定之后,他便关上了笔记本电脑,前往了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ppl)。

  理论上的准备工作差不多已经完成,陆舟现在需要去搞定的,便是实验上的问题。

  ……

  坐落在普林斯顿小镇的一角,这座草坪环绕的现代简约风格的建筑,比起旁边继承了牛津遗风的校园来说,显得其貌不扬。

  不过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却没人能忽视它的影响力。

  如果说莱曼·斯皮策这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实现可控核聚变的理论蓝图,那么将这个理论蓝图变成工程图纸的,便是这座实验室的研究团队。

  从世纪之初开始,iter国际合作组织成立,确立了各国科研机构针对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研究框架,pppl便与德国马普学会在仿星器的研究上展开了密切合作。

  全球最大仿星器可控核聚变装置“螺旋石7-x”,便是由pppl提供的技术服务,与此同时pppl也和世界几个主要的可控核聚变研究单位都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

  说出来很多人可能不信,除了可控核聚变基础之外,这里的学者似乎已经不满足于氘、氚等离子体的约束,甚至还有关于氙等离子体加速器的研究。

  如果难以理解的话,可以想象一下那些科幻电影中飞船上霍尔效应推进器喷射的羽流,大概就明白那是什么黑科技了。

  因为事先经过了预约,陆舟在研究所的休息室内,很快见到了这里的负责人萨姆·拉泽尔松教授。

  在听完了陆舟的来意之后,拉泽尔松教授笑了笑。

  “你打算设计一个,用来观测高温压等离子体的实验仪器?”

  “是的。”没有否认,陆舟点了点头。

  拉泽尔松教授笑了笑,看着他说道,“这和数学问题可不同,不是说说就能造出来的。”

  “我知道,”陆舟耸了耸肩,“我只是想咨询一些技术方面的事情。”

  拉泽尔松没有说话,只是用眼神示意陆舟继续说下去。

  看得出来,他并没有将陆舟这个“外行”的信口开河当回事。

  毕竟,如果这玩意儿真有这么好解决的话,也不会拖到现在了。

  不过陆舟并没有在意这位等离子体专家轻视的态度,继续说道。

  “我能否做一个假设,在等离子体轨道上设置两个端口,通过a端口向氘、氚等离子体中投送一颗无关粒子,再通过b端口将粒子回收……我想知道,在理论上,这样的设计是否能够实现?”

  拉泽尔松教授摸着下巴,询问道:“这听起来……有点意思,但这么做有什么用?”

  “直接观测高温压的等离子体很困难,但通过对该粒子碰撞数据,波形变化,从而分析其在等离子体中的运动轨迹,我觉得在数学上是可行的。”

  微微皱眉,拉泽尔松教授的脸上,收敛了轻视的表情。

  渐渐的,他的表情开始严肃了起来,似乎是在思考这条思路的可能性。

  良久之后,拉泽尔松教授开口道。

  “一般的粒子恐怕不行!”

  “你说的没错,”陆舟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了一丝笑意,“它的质量必须与氚或者氘相仿,且区分于dt反应体系中的反应物和产物,同时便于观察和回收……”

  “而且最关键的是,它必须足够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