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最新章节 > 最年轻的得主!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最新章节 最年轻的得主!

作者:晨星LL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05:44:58 来源:免费小说

  惊呆的不只是陆舟。

  还有在座的所有人。

  尤其是埋伏在会场两侧的新闻记者,就像嗅到腥味儿的鲨鱼,看向颁奖台的眼睛都在放光。

  这一届的联邦数学学会会议,竟然同时打破惯例同时颁发柯尔数论奖与柯尔代数奖!

  妥妥的大新闻啊!

  掌声延迟了两秒,随着零星的声音划破会场内的寂静,掌声才如狂风骤雨般席卷全场。

  坐在陆舟的旁边,罗文轩兴奋地鼓着掌,说道:“我就说嘛,这奖牌肯定是你的!”

  陆舟笑了笑,不知道该作何回应。

  被弗朗西斯老头卖了这么一个关子,他还没有缓过来。

  mmp,搞得他想了几个月的获奖感言都忘了!

  对于联邦数学学会的决定,很多人都感到了意外,但却没有人表示反对。

  这是最好的选择。

  站起身来的舒尔茨明显也愣了下,不过也笑着向随后起身的陆舟,送上了祝贺的掌声。

  掌声渐渐平息。

  坐在会场的另一边,德利涅教授的表情有些惊讶。

  过了好一会儿,他开口做出了自己的评价。

  “联邦数学学会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是的,同时颁发数论奖和代数奖,在柯尔奖的颁奖历史中绝无仅有。”爱德华·威滕笑了笑,慢条斯理地说,“而且两位获奖人还是如此的年轻。”

  一个二十八岁,一个二十一岁,可以说相当年轻了。

  对于他们这些老一辈的学者来说,看到有这么多的青年才俊涌现在自己研究的领域,自然是心中欣慰。

  但这种情怀,显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

  德利涅说道:“看来弗朗西斯已经做好了接受批评和质疑的准备。”

  威滕笑了笑,说:“反正明年他差不多也该退下来了不是吗?换我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毕竟放到未来,也算是成就了一段佳话。”

  在掌声的祝贺中,两位天才一同走上颁奖台。

  联邦数学学会主.席弗朗西斯亲自将奖牌交予了两人的手中,并笑着与两人分别握手。

  “恭喜你们!两位年轻的学者,祝你们在未来取得更大成就!”

  “那么,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请你们随便说点感想吧。”

  说着,弗朗西斯让出了话筒,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两位获奖者发表获奖感言。

  代数领域的奖项很多,柯尔奖并不算是最出名的。不过在数论领域,柯尔奖绝对称得上是皇冠上的明珠。

  此前学术界一直在热议,这一届的柯尔奖会颁给谁。

  究竟是连续两届颁发数论奖,还是坚持按照惯例颁发代数奖,让这位年轻的数学天才等到三年后。如果是前者的话,舒尔茨的成果又让人无法忽视,但如果选择后者,研究数论的评委又不满意。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孪生素数猜想和波利尼亚克猜想的份量加起来,实在是太重了。很多教授研究了一辈子的数论,出的成果也不过是对前人成果的补充,很难做出突破性的改变。

  而陆舟在证明孪生素数猜想时,引用了前人对筛法的拓扑学理论补充,算是对前人研究工作的改进。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便提出了自己的方法——“群构法”。

  这其中的进步,让人瞠目结舌!

  两位获奖人分别发表了获奖感言,在一片掌声中,颁奖这一重头戏也算是告一段落。

  随着开幕式落下帷幕,席间的数学家们纷纷退场,而记者们则是逆着人潮一拥而上,将手中的话筒和镜头怼向了两位颁奖者。

  一位记者问道:“您好,我是洛杉矶时报的记者,请问舒尔茨先生,你拿到这笔奖金之后打算做什么?”

  “给我的妻子买几件好看的裙子,还有孩子的奶粉……”舒尔茨笑了笑,风趣幽默地说道,“当然,还有给我自己换双新皮鞋。”

  照相机咔嚓咔嚓拍照。

  《洛杉矶时报》的记者在笔记本上速记,写下了明天新闻的标题。

  彼得·舒尔茨,数学界的好男人!

  站在旁边的陆舟,诧异看了这位数学天才一眼。

  握草?!

  连孩子都有了?

  大家都是搞数学的,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为何你这么优秀?

  另一位获奖人同样没有被落下。

  倒不如说,记者们对这位突然出现在视野中的华人获奖者的兴趣,可比这位已经被吹上天的德国学神要大得多。

  尤其是,这位获奖者的年龄只有二十一岁,刷新的了柯尔奖的获奖者最小年龄的记录!

  简直就是会呼吸的大新闻!

  英国《每日邮报》的记者抢到了机会,这位金发碧眼的大姐姐率先发问道:“请问陆舟先生,你拿到这笔奖金之后打算做什么?”

  一听到这问题,陆舟下意识地就想回答“存起来买房”,毕竟他老爹总是和他这么唠叨。

  可紧接着他又想到,公共场合这么回答似乎有点政.治不正确,回去了肯定会被拿来做文章,便灵机一动,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改口说道。

  “我准备将这笔钱作为研究经费,同时开始挑战下一个猜想!”

  记者眼睛一亮,继续问:“请问您的下一个目标是?”

  “哥德巴赫猜想是个不错的选择,”陆舟笑了笑说道,“但也说不好,毕竟我最近也在关注750gev的信号,数学物理方面同样有不少值得深挖的课题,而这可能会牵制我一部分的精力。”

  围在周围的记者发出小声的惊呼。

  哥德巴赫猜想!

  750gev的特征峰!

  虽然哥德巴赫猜想无论是重要性还是研究价值都低于千禧难题,但能被当做“近代三大数学难题”对待,其难度和影响力还是相当惊人的!尤其是它在公众们心目中的影响力,丝毫不低于千禧难题。

  至于750gev的特征峰,很多做科学专栏方面新闻的记者,不可能不知道年中时被潮的沸沸扬扬的“750事件”。

  一位实习生在报告会上,用数学的方法预测了750gev的特征峰,更惊人的是这个特征峰还真被找到了。cern的新闻发言人已经将这一发现,吹成了照亮标准模型最后一块拼图的灯塔!

  难道……

  这位750gev特征峰的发现人,又有了什么重大的发现?

  陆舟又给记者们出了道难题。

  信息量有点大,这新闻标题还真不好写。

  看着那个每日邮报的记者在笔记本上写了又划,划了又写的动作,陆舟心里默念了一声罪过。

  一下没收住嘴,这个牛皮好像吹的有点大了。

  他又不是强子对撞机,就是有什么发现也不可能从他这里出来。

  但愿这些记者们不要过分解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