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第六百四十三章 实施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第六百四十三章 实施

作者:远征士兵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4-01-04 03:35:07 来源:58小说

所以许多人惊叹于日本在二战后从废墟中迅速崛起,其实是不知道日本是怎么崛起的……

如果只看头尾:日本在1945年投降,此时被大量的燃烧弹另加两颗原子弹炸过的日本用“废墟”这个词来形容也不为过。二十年后,也就是到了1967年,日本GDP就到了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如果是这么看那的确很了不起,仅仅只用了二十二年,就由一个叫化子变身为土豪,简直有些无法想像。

于是人们就纷纷想从日本的成功中找出一些原因来并将其与日本人本身联系在一起……比如日本人团结、勤奋、敬业等等,甚至还更巩固了以福泽谕吉为首的文化优越论和人种优越论,认为大和民族是优秀的民族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崛起。

但如果知道其崛起的过程……其崛起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首先是日本拥有大量十分廉价的劳动力,而且日本百姓在战后心里有很强烈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促使日本百姓拼命工作希望多赚点钱以在危难的时候避险。

其次就是日本战后被美国所控制。

这就有点像现代,美、苏双方都不遗余力的争夺印度军火市场,几乎可以说印度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但对中国的军售却层层设卡甚至找个让人恶心的借口实行“禁售”。

究其原因,就在于印度没有完善的工业基础,购买之后想要仿制美、苏装备基本是不可能的,于是就只有一直买下去,永远也不可能超过美、苏本身。偏偏阿三又心比天高……连一把像样的步枪都造不出来,却想着自产战机、坦克、航母,结果闹出了一出又出的笑话,成了国际上有名的“凯子”。

但中国就不一样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工业体,工业门类也是全球最全的,小到塑料桶大到火箭、太空站都可以自己生产,美、苏那随便买个啥啥的装备用不了几年仿制型号马上就出来了,而且让美、苏吐血的是这些仿制型号往往比原型更先进……中国不是简单的仿制,而是学习、消化、吸收然后再结合美、苏两家之长再生产出的仿制型。

像中国这么干,谁敢放心卖啊!

所以俄罗斯就连谈个三代半战机苏35也要一波三折考虑考虑再考虑,最后实在是石油价格跌得太厉害,靠出口石油、天然气的经济快撑不住了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一咬牙……卖了吧,再不卖的话,过几年中国歼31、歼20批量服役了,想卖都卖不出去了!

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关心,就属于前者……美国在日本拥有113个基地,其中横须贺舰队基地还在东京湾,换句话说,就是拿着一把刀架在日本的脖子上,能不放心吗?

因为放心,所以可以毫无顾忌的把先进的技术输出给日本,以达到充分利用日本廉价劳动力尽可能创造出最大的价值……于是二十几年的时间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应该说是很正常的。

这跟所谓的文化先进和民族优秀没多大关系,甚至还有人因此而得出所谓的“殖民先进论”,也就是越被西方国家殖民就越先进。

这理论表面上看起来的确像是那么一回事……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都有被殖民的历史,在一段时期内的确也比大陆先进。

但同样被殖民的还有印度、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等。

最重要的还是,中国在2010年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过了几年又远远的把日本甩在了后头并且与美国的距离越来越近……这就给所有“日本文化先进”、“大和民族优秀”以及“殖民先进”论一个狠狠的嘴巴。

张弛现在在冲绳要做的,就是走一条类似日本和中国崛起的路……学习日本是因为冲绳与日本相似,都是岛屿,所以经济发展应该以对外贸易为主,基础建设重点要放在港口、机场及海运、空运上。学习中国,则是改革开放时期对内治理的几个措施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注:中国人口多,所以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可以通过拉动内需来带动发展,冲绳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原本张弛还以为这些都是很复杂的事,但真做起来却并不像张弛想的那样让人头疼:

教育方面,张弛就把它交给了刘振国……刘振国一干人毕竟是出国留学过的人,眼界和知识会都会更开阔一些,虽然之前抱着错误的文化观念,但在张弛的一番话已经幡然醒悟,让他们这些既有中国文化又有西方文化的高级知识份子来承担教育这个重任是最好不过了。

张弛所要做的,就是与刘振国等人详细讨论下教材的范围。

这看起来不像是什么大事,但实际上却在刘振国等知识份子内部闹得沸沸扬的,有很多人认为在小学就该开始学习机械制造之类的学科了,也有人认为就把学校当作一种技工培训场,从小就跟着师傅学习……

听到这张弛就有些晕了,显然,刘振国等知识份子太心急了,他们希望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就能培养出一批批人才……当然,这也是有可能的,不过这仅限于原本就受过一定的教育或是天才。

但大多时候,教育这东西却是急不得的,因为它的对像是人,万一要是方向不对就可能影响一整代人。

这对张弛来说并不算是什么难事,因为他只需要回忆下自己小学、中学大慨学的是哪些课程哪些范围也就差不多了……现代的课本,那都是经过教育专家一次又一次的修改调整的,显然会比糊乱猜测一拍脑袋就定下的大纲要好得多。

当然,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在中学后就应该会成两个教育方向了,一个是在技工学校以培养各方面的技术人才,另一个就是高中为培养高精技术人才做储备。

a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