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第一百章 诡计(四更感谢)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第一百章 诡计(四更感谢)

作者:远征士兵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4-01-04 03:35:07 来源:58小说

虽然没有第一,但也挤进前五了,感谢兄弟们投的三江票!

感谢:陈子秦、我的鱼泡泡、书友151117142928500、我勒个·去、梁文艺、书友151016134221966、铁小猪、方丈大光头、书痴人家、萌小瓦、亚凝老孙、第一近卫坦克旅、我是大书虫只、来喝一杯、虚构之刀、骞鴻云、穿着鞋的章鱼、天天开卷有益、阿~谋、牧人818、龙哥亲临、何疏狂、我是大书虫只、80后的蒾茫几位同学的打赏!

********

指挥部那边做了放弃平满纳会战的决定,表现在平满纳的就是往前线增援的战士和车辆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队队满载着伤员和补给的汽车往相反的方向走。

工兵团接到的命令也是随200师一同赶往棠吉驻防。

知道这个命令张弛就知道自己的地图已经起了作用,也就是上峰终于意识到平满纳会战是不明智的,最重要的是东线的危机。

于是张弛才不由松了一口气,同时想着,他那张地图几乎就是把日军全盘计划甚至连56师团攻占腊戍的具体时间都告诉上峰了,如果这场仗还是没有准备还是像历史那样被日军断了后路,那他也就没话说了。

然而张弛不知道的是,历史上这一场仗的失败并不是没人看到东线的危机。事实上,历史上的杜聿明从始至终都在强调棠吉和梅苗的重要性,一直都在据理力争,但最终还是没能抵得过上头一大堆不懂军事但却握着权力乱指挥的人。

亚历山大、史迪威、罗卓英、林尉、蒋介石……这其中无论是哪一个都可以直接或是间接的命令杜聿明,使他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调兵遣将。

这其中亚历山大对杜聿明的影响力或许最小,但实则不然。

原因是亚历山大在对付日军时也许毫无办法,但对付起盟友来那就可以说是智计百出,而且还够狠够阴……

在远征军得到情报撤出平满纳的时候,亚历山大的脑袋就又开始转了:

不能让中国人就这么撤退了,如果就这么撤的话,日本人又会在英军后头追着不放。之前有一个仁安羌,之后就很有可能会有第二个仁安羌,英军要是再被围一次,而中国人那边自己都自顾不暇了,当然不可能会再来救英国人一次。

有什么办法能够拖住中国人呢?

亚历山大知道忽悠杜聿明是不可能了,这个中国人本身就不把自己的话当一回事,何况做为中国人的他也是站在中国的利益去考虑问题。

至于罗卓英,他不过是对史迪威唯命是从的狗。

于是亚历山大就想到了史迪威……这个傻瓜是美国人,他不会关心中**队的安危。同时为了美国的利益以及自己的英雄梦,他也一心想促成中**队和英**队与日军打一场大仗以消耗日军进攻能量。

想到这里亚历山大就有了主意,他看着地图思考了一会儿,就对副官说道:“给史迪威将军发一个电报,就说乔克巴当方向发现一支三千人的日军,这支日军很有可能会威胁到英军撤回印度的后路,出于英军数万部队的安全考虑,我们可能只有无奈的选择放弃曼德勒会战先行撤回印度!”

副官不由愣了下,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收到乔克巴当有三千日军的消息,中国工兵团在仁安羌油田大打一场再次燃起了战火,此时的日军第33师团正在油田忙着救火呢!而且斯利姆将军还在宾河一线构筑起了防线,日军怎么可能出现在乔克巴当?!

但副官还是应了声“是!”就把这个命令执行了下去。

亚历山大这是在以退为进……你史迪威不是希望促成中英联军在曼德勒与日军打一场大仗吗?那我就先让你着急一下!

果然,史迪威很快就上当了。

十几分钟后亚历山大就接到史迪威的回电:阿历克斯,我希望你们能继续留下作战,否则曼德勒会战将无从谈起,这关系到整个缅甸的安危。

于是亚历山大就顺理成章的抛出一个厚颜无耻的要求:乔,我必须为数万英军的生命着想。你知道的,我的部队因为士气不足无力对抗日本人的追击,除非能调一支中**队来守住乔克巴当,这样英军才有办法撤至曼德勒休整并做好会战准备,否则我们别无选择!

这话表面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实质却是亚历山大在用一个假情报来骗得史迪威将中**队调往乔克巴当以掩护英**队的撤退。

史迪威的口才也许很好,但在耍阴谋诡计方面却根本不是亚历山大的对手,他对亚历山大的话信以为真,回电道:“我会尽量促成这一点,请将军指挥英军做好曼德勒会战的准备!”

史迪威又哪里会知道,英国人从头到尾都没想过要打什么曼德勒会战,亚历山大甚至都在曼德勒的阿瓦大桥上装好了炸药做好了撤退的准备。

亚历山大忽悠住了史迪威,他就完成了任务,接下来头疼的就是史迪威了。

史迪威既不像杜聿明一样有着指挥经验和军事才能,也不像亚历山大一样有着政治军阴险狡猾的头脑,他只想着如何站在美国的利益上促成中英两军联手与日军打一场大战,同时也为自己的功劳薄添上重重的一笔。

于是他就动起了脑筋:要杜聿明同意调派军队去帮英国人守乔克巴当那是不可能的,杜聿明只会站在中国利益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而不会顾全大局……所以,从不同的角度上去看同一件事,有时会得到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

比如:在外人看来明显是史迪威上了亚历山大的当看不清形势,但从史迪威的角度看却是……这全都是那些自以为是、不服从命令的中**官的错,他们都是鼠目寸光的蠢货!

史迪威继续想着:杜聿明不顾全大局,但罗卓英却不是,他能影响的就是罗卓英。

于是史迪威就跟罗卓英商量,让罗卓英绕过杜聿明,以远征军司令长官的名义越级指挥正被调往棠吉的200师转为赶往乔克巴当。

而对于这一切,杜聿明完全被蒙在鼓里,他还以为200师已经在赶往东线棠吉的路上了,但其实却被调往西线乔克巴当。

听到改变方向随200师赶往乔克巴当这个命令时,张弛就不由目瞪口呆……他无法理解指挥部为什么会在明明知道日军作战计划的情况下还要把腊戍的门户棠吉让出来给日军,这不是把中**队的脖子伸出来给日本鬼子砍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