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第856章 挡风又遮雨

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856章 挡风又遮雨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1 11:08:43 来源:88小说

1980我的文艺时代在文讲所的日子第856章挡风又遮雨指望在国文社能守住秘密,就好像期待瞎子真的会算命一样。

年后大涨薪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林为民就算生气也没用,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国文社变成了国文集团,可人还是那些人。

职工们可不管林董事长生不生气,大家嘴里讨论着这个好消息,喜气洋洋的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年前的最后一天,林为民如往年一样坚守到了最后。

下午五点,天色昏暗,再过不长时间天就要黑了。

林为民跟小周打了个招呼,开车回家。

走到家门口,还未进院,便能听到院内传来的喧闹声。和往年一样,今年过年依旧是大家聚在一起。

做菜、包饺子、闲聊一家人其乐融融,欢声笑语。

晚上吃晚饭前,小豆包不出意外的又挨了一顿揍,终于老实了下来,乖乖的坐下吃饭。

韩定邦悄声对陶慧敏说道:“孩子也大了,又是小姑娘,不能总这么打她。”

“我也不想打她,可这丫头有时候实在太气人了。她啊,真是生错了,要是个男孩儿就好了。”

陶慧敏自小学戏,看似柔弱,却是个外柔内刚的性子,在家里反倒是林为民更溺爱女儿。

“那就再生一个嘛,又不是没那个条件,孩子一个人怪孤单的。”韩定邦顺着陶慧敏的话说道。

立刻引来了陶父陶母的附和,“就是啊,再生个男孩子。一男一女,凑成个‘好’,多美的事。”

陶慧敏一时不察,把火引到了自己身上,连忙给林为民使眼色。

“有这一个就够头疼的了。”林为民说道。

自从小豆包出生之后,催他们夫妻俩生二胎就成了每年过年的固定节目。

陶父、韩定邦他们这代人思想比较保守,总觉得家里没有个男丁不算传承,尤其是以林为民今时今日的地位和财富,放在古代怎么着也算是名门望族了,家里人丁还是得兴旺点才好。

奈何林为民夫妻俩意志坚定,两人都觉得现在家里养这么一个调皮捣蛋的就已经够麻烦的了,再养一个,他们夫妻俩真的有点遭不住。

“妈妈,你再给我生个弟弟吧。”

大人们聊天的时候,小豆包突然开口提出了要求。

陶慧敏听到这话,心中有些欣慰,觉得这调皮的小丫头终于懂事了。

她满脸慈爱的笑容,问道:“你想让妈妈生个弟弟?”

小豆包点点头,“弟弟妹妹都行,生一个就行。”

“为什么呢?”

面对这个问题,小豆包张了张嘴,话到嘴边没敢说实话,“豆包喜欢弟弟妹妹。”

她那点心思都表露在脸上了,大人们一看就知道她没说实话,不愧是上二年级的小学生,都会撒谎了。

可惜再狡猾的小猎人也斗不过老狐狸,陶慧敏套了她两句话,小豆包最终说出了心里话。

“有了弟弟妹妹,妈妈以后就可以揍他们了。”

好家伙,仇恨转移是吧?

大人们被这小丫头的奇思妙想逗得哈哈大笑,小豆包看着母亲那不太愉快的脸色,知道自己肯定又说错话了,连忙朝她露出讨好的笑容。

“妈妈,你赶快吃饭吧,再不吃都凉了。”

小丫头如今的求生手段多种多样,运用娴熟,陶慧敏在她头上揉了一下,没跟她计较。

今年的春晚,香江、湾岛明星很多,林志炫、王思懿、张惠妹、林心如、黎明、谢霆锋、温兆伦、梁咏琪、黄伟麟……

电视上的节目热热闹闹,家里的老人们却普遍反应今年的春晚没有前几年好看了。

大年初一的早上一家人起来互相拜年。

小豆包今年没用人催,起床毫不费力。

她都二年级了,早就明白了钱的妙用,这样一个丰收的日子,怎么能不积极呢?

收了一圈红包,小丫头乐的嘴都合不上了,可她也有逃不过的劫。

小囡囡如今越来越有大姑娘的样子了,虽然才差了三岁,可个头却比刚上二年级的小豆包高了一个头还多。

她站在小豆包面前,态度恭谨,“小姑姑,过年好!”

小豆包顿时惆怅起来,从自己手中那厚厚的钞票里面挑挑拣拣,试图找出面值最小的一张。

“都是100的,别挑了。”

见她磨磨蹭蹭小囡囡忍不住提醒道。

小豆包最终不舍的抽出一张票子交给了大侄女,满脸肉疼之色。

照例去拜完年,下午又是看电影,每年大年初一看《舒克和贝塔》现在已经慢慢变成了小豆包节日里的固定节目。

不仅是她,《舒克和贝塔》系列动画电影也逐渐成为国内千千万万个小朋友们在这一天里的共同娱乐,文华影视用三年时间为国产动画培养了一个潜力无限的市场。

春节假期结束,国文集团恢复办公的当天便发出了一份红投文件。

林为民卸任国文社社长,新的社长由原通文社社长李新接任。

文件发出,立刻成为国文集团内最受关注的新闻,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早在传出林为民要卸任社长职务的消息之时,关于谁会接任的问题一直就是集团内部关注的焦点。

现在悬念终于揭晓,李新成为国文社新一任社长,大家也没有太多的惊讶。

因为在国文社老人们的眼中,李新正是林为民一手提拔起来的。

从国文社的一个普通主编,到通文社副社长、社长,再到国文社社长,一切似乎有迹可循。

而且,李新也确实是六位人选当中年纪最小的,四十多岁的年纪,年富力强,正是做事的时候。

有林为民这个年轻的过分的社长之后,再让国文社的职工们去接受一个双鬓染霜的上了年纪的社长,他们也不太好接受。

林为民退位,李新接任,国文集团的出版业务部门也迎来了一系列的人事变动。

这就是大领导升迁的好处所在,平时看着一个萝卜一个坑,可只要大领导真的动了,基本就是一连串的岗位变动,单位里必然喜事连连。

在国文社和通文社的一众人事变动中,于华也迎来了职业生涯的新高峰,成功担任国文社副总编,主要负责的是网络文学。

心心念念的副总编职务终于落实了,于华万分激动张罗着请客吃饭。正好刚过完年没几天,也算是有个机会聚会。

于华家里地方不够大,所以在外面找了个饭店,人来的不少,气氛十分热闹。

大人们本来正聊的热络,包厢里突然传来了一阵哭声,原来是小胖墩儿于海果又被小豆包给揍哭了。

“她打人!”于海果哭着鼻子找程虹告状。

“伱怎么不说你吓唬我呢?”小豆包丝毫没有打人的愧疚,但在她看到了陶慧敏那张黑脸之后,语气顿时委屈起来,“我就打了他两下,他就哭了。”

挨两下打就哭,看起来像是战五渣。

不仅打人,还践踏别人自尊。

于海果哭的更凶了,“她打了我好几下,还掐我,我才哭的。”

两个小豆丁吵吵闹闹,好一会儿程虹和陶慧敏才问清楚。

原来是于海果刚才带着面具躲在门口吓唬小豆包,这丫头被吓了一跳,然后暴怒之下就把于海果给捶了。

小豆包运动神经发达,对上于海果这个体育弱鸡,几乎是吊打。

好在最后两人都没讨到好,一个因为吓人挨了揍,一个因为打人挨了揍,都不冤。

小插曲过去,众人继续边吃边聊。

今天是于华的升职宴,话题自然离不开他和国文社。

于华是92年来燕京的,那时候他刚结束一段婚姻,谈不上一穷二白,但景况确实不太好。

来了燕京先进了通文社,有了正式工作,然后结婚生子。这几年时间里,写作工作两不误,可谓一帆风顺。如今又成了国文社的副总编,当真是春风得意。

于华聊着聊着,突然说起以前刚写的时候,那时候他身边的朋友都在抽烟喝酒打牌,只有他一个人埋头写,正是当年的孤独寂寥才成就了今天的成功。

“当然了,更重要的原因是林老师慧眼识珠,一眼就从那么多业余来稿当中看出了我的天赋异禀。”

众人还没来得及感慨,于华话锋一转,举起酒杯给林为民敬了个酒,“还是得谢谢林老师!”

众人纷纷鄙夷他这种**裸拍马屁的举动。

“诶,我听说前段时间文华影视你们可发了笔横财。”曲小伟问道。

他这就属于哪壶不开提哪壶了,这话一问完,于华和谟言对视了一眼,相顾无言。

“我听说好些个人都赚了上百万。”曲小伟追着问道。

“赚上百万的是少数,也就十几个人。”

“那你们呢?赚了多少?”见两人脸色为难,曲小伟打趣道:“怎么着?赚的太多不敢说啊?”

“也没多少,我就赚了十二万出头。”谟言说道。

“我也没赚多少,就赚了六万块钱。”

于华这话说完,谟言诧异的看着他,六万?不应该是二十一万吗?

于华假装没看见谟言的眼神,表情淡定自若。

“那还真不少赚啊!”

众人都表示羡慕。

现在是2000年,别看国文集团月平均收入早已经超过了1000元,但实际上国内城镇居民的平均月收入只有700元左右,这还是官方统计数据,放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数字肯定还要更低,哪怕是六万元也抵得上普通工薪阶层几年的收入了。

“最近还有人劝我炒股呢,看起来股市的钱确实好赚。”

曲小伟受到这个消息的刺激,看起来跃跃欲试,打算进大a收割一把。

“人家是公司给的福利,你就别去凑热闹了。”林为民劝道。

“我也不贪心,投个100万,能赚50万我就知足了。”

散户想在大a赚50%的利润,家里祖坟着了都不行。

大奔进去,自行车出来;煤老板进去,车老板儿出来。

股神进去都得交学费,散户腰斩跑路就算你命大。八字不够硬的,只能穿一分裤出来。

曲小伟用行动演绎了什么叫无知者无畏。

“你可得把存折管住了。”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林为民对刘海燕交代道。

“放心吧。”

作为曲小伟的身边人,刘海燕太清楚丈夫那一身“冤种”属性了,要不是沾了朋友的光,他这些年哪能活的这么滋润。

曲小伟被俩人联手阻击,十分郁闷,转头跟于华嘀咕了起来。

聚会到了尾声,结完了账,众人准备离去。

谟言走在于华身旁,问道:“你不是赚了二十一万吗?”

于华吓了一跳,赶忙拉住他,眼神恳求,低声道:“小点声!这事有空再说。”

谟言只是试探一下,瞧着于华这样的反应,他心里已经心知肚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抓到了于华的把柄,谟言心情愉快,“那你被罚的奖金怎么弄的?”

于华拿私房钱买股票,现在股票还没套现呢,他年底的奖金又被罚没了,肯定得把这事给糊弄过去。

于华偷偷摸摸的看了正跟大家聊天的程虹,“我找林老师借的。”

原来如此。

谟言看向林为民的眼神带着几分敬佩,谁说国文社没有不透风的墙?

林老师这堵墙,挡风又遮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