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第791章 没在怕的

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791章 没在怕的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1 11:08:43 来源:88小说

《英雄》这部电影本身就是庆祝香江回归的献礼片,只要不是意识形态上的重大问题,过审是肯定没有问题的,所以它的过审几乎是毫无悬念的。

但这部影片还是给了今天前来审查的众多领导一个极大的惊喜,大家在看完电影之后用长时间的掌声给予了最直接的评价。

放映结束之后,大家仍兴致勃勃的讨论着影片的剧情,有几个人还拉住了章艺谋,除了向他询问起了电影当中没太看明白的一些设计,再就是惊叹于这部电影当中出神入化的美术设计和镜头语言。

有了在场众人的褒奖,章艺谋一直悬着的那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刘建忠笑着对林为民说道:“我总算是知道你们是怎么处理这个悲剧性的结尾了。”

《英雄》套用的是荆轲刺秦的壳子,只是并没有沿用历史人物的名字,而是以史实为基础虚构了一群舍生忘死的义士,这样做的目的之一就是规避虚构历史在审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还有一个目的是,《英雄》虽然套着历史题材的壳子,但实际上讲述的还是武侠内容。如果沿用真实的历史人物,也可能会给观众们带来一种观影体验上的割裂感。

而在最后的结局处理上,无名(荆轲)是肯定要死的,这一点观众也知道,结局的悲剧性是注定的。

但怎样找到一个能够让观众接受的理由,这一点至关重要。

《英雄》在这一点上处理的就要比《鸦片战争》好得多,无名死了,不是力竭而亡、不是技不如人,而是为了天下苍生束手就擒,甘愿赴死。

秦王嬴政也许不是一个好君主,但他至少可以结束战乱,让天下的百姓过上太平的日子。

哪怕这种平静祥和的背后可能是百姓依旧不会那么幸福,但也总好过人命如草芥。

无名赴死是心甘情愿,也是无可奈何,因为在他的视角里,他想改变天下,让百姓从此过上太平日子,这大概是他在当下最好的选择了。

牺牲一人以全天下,刺客无名甘之如饴,如同那些为这个共同的目标而牺牲的前辈一样。

所以在看完《英雄》的结局后,在场众人并没有感到压抑,他们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悲怆和壮烈,对于电影主角的共情。

这个结尾,完美的升华了“英雄”这个主题。

刘建忠与林为民说笑了几句,田从明这时问道:“真的定档7月1日?”

林为民点点头,“就这天了,献礼片嘛。再说也得给《鸦片战争》留点时间,自己人自相残杀就没意思了。”

田从明感叹道:“你这么说,我都不知道该夸你格局大,还是夸伱傻了。”

林为民哈哈笑道:“随你怎么说,反正我对《英雄》的质量有信心,放在哪个档期都不怕。”

《英雄》是献礼片不假,但上映日期并不是定死了就一成不变的。

而田从明之所以问林为民这个问题,是因为即将开始的七八月份将会是中国电影市场这一年当中厮杀最为惨烈的档期,七月份就有一部华纳兄弟制作的《空中大灌篮》上映,八月份还有斯皮尔伯格的科幻大作《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另外还有众多国产影片上映。

好莱坞的进口大片如今在中国市场上已经被贴上了“战无不胜”的标签,一般的国产影片碰上引进的进口大片,哪怕是在国外再不能打的大片,也只有被横扫的命运。

林为民理解田从明的意思,他的话其实半真半假。

不想跟《鸦片战争》抢市场是真的,《鸦片战争》不是一部好的商业大片,但它绝对是一部好电影,而且是一部应该让更多中国人看到的电影。

“放在哪个档期都不怕”自然是假话,他可没信心拿《英雄》跟《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打,不过好在这部电影是在八月中旬上,离着《英雄》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呢,足够《英雄》收割市场了。

至于《空中大灌篮》,林为民确实没放在心上,这玩意就是华纳兄弟搞出来的卡通、真人混合影片,哪怕有迈克尔·乔丹等一众大牌球星客串也改变不了它是一部大烂片的事实。

电影在全球票房过了2.3亿米刀,但在国内扑街的厉害,是在90年代少见的好莱坞引进大片扑街的案例。

这部电影的扑街也说明了,好莱坞大片强归强,但总是要讲点质量的。

电影局的审查结束的第二天,文华影视便取得了《英雄》的放映许可证。

电影发行在即,宣传攻势如同狂风卷黄沙,铺天盖地而来。

《英雄》在国内是由中影公司和燕影厂联合发行,燕影厂和文华影视有默契,他们发行只是挂个名而已,具体的宣传和发行公司还是文华影视负责,文华影视象征性的给5个点的票房分账费用就可以了。

但中影公司就不行了,人家是正经的正局级单位,既然要发行,那就得给人家实打实给17个点的票房分账费用。

为了尽最大可能的获取院线资源,文华影视不介意掏这笔钱,但前提是中影公司能够给予配得上《英雄》待遇的宣传、发行待遇。

总不能宣传费用全叫文华影视掏了,中影躺着就把钱都给赚了。

前段时间中影承接了《鸦片战争》的发行公司,为了那部电影可没少砸钱下功夫,对待《英雄》当然也不能厚此薄彼。

距离《英雄》上映还有不到10天时间,关于这部电影的各种信息已经充斥于国内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和媒体。

电视、报纸、杂志、公交车车身广告、电梯广告……

在三线以下城市的票房潜力还未被发掘之前,一二线城市是电影发行宣传的主要针对区域,各类关于《英雄》的信息几乎是全方位的覆盖了这些城市潜在的电影受众。

如此大规模的电影宣传,是电影宣传经费不断燃烧的结果。

短短半个月时间,整整2000万宣传经费烧光了,也烧出了《英雄》的家喻户晓。

这笔钱并没有包含在《英雄》的制作费用当中,而是单独的宣传费用,由文华影视和中影公司共同承担,中影占了500万元。

电影还没上映就掏这么大一笔宣传费用,中影这辈子还没干过这么赔本的买卖,可文华影视背后有林为民撑腰,《英雄》又打着“第一部国产商业大片”和“献礼片”的名号,他们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这笔账。

好在500万元也不算多,按照发行方17%的票房分账,只需要差不多3000万元他们就可以收回这笔钱,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中影搞发行也是要成本的,翻个番6000万他们才算是有得赚。

6000万元票房,对于《英雄》这个级别的电影来说问题不大。

跟文华影视合作,中影那边不痛快,院线也没好到哪里去。

后世章艺谋的老搭档张卫平这个人别的地方一无是处,但在与院线据理力争这方面确实是有骨气的,一度将制片方的38%票房分账争取到45%,可惜最后被一对无耻的兄弟背刺,功亏一篑。

后世院线票房分账之所以那么难突破,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2002年院线改革之后,院线掌握了电影的终端变现能力,从而掌握了话语权。

而在现在这个时候,院线依旧是全国各级发行公司下面的小弟,说话都不敢大声。

以前林为民是觉得电影改革刚起步,盘子又太小,从来没有计较过票房分账的事。

这回《英雄》要上映了,文华影视终于露出了它的獠牙。

文华影视直接提出将制片方票房分账比例从38%提高到45%,此消息一出,各地发行公司和旗下院线心头一颤。

狠啊!真狠啊!

这是把祖传大刀拿出来砍价了。

从38%到45%,这一下子就削了他们7%的票房分账,这等于是在割他们的肉。

关系到切身利益,各地发行公司自然是不能同意,可这个时候的中影老大哥面对文华影视的狮子大张口是一言不发,丝毫没有有了以往面对他们时的霸气侧漏。

中影公司的缄默给了众多心存不满的地方发行公司一个警醒。

他们差点忘了,文华影视的背后可是中国影坛那个最大的恶霸!

这恶霸又不是来强占妻女,不过是从摊子上顺二两肥肉。

算了,忍了吧!

就这样,文华影视几乎没费什么力气便将《英雄》的票房分账比例提高到了45%,这个举动不仅是为他们自己争取了利益,同时也是在为国内的众多制片方谋福利。

消息传开之后,文华影视在国内众多影视制作公司当中的声望一时无两,越来越有带头大哥的气势了。

宣发工作仍在进行,随着《英雄》上映时间的逼近,制片方与发行方的各项举措也在不断完善。

电影上映两天前,一支声势浩大的监察队伍由燕京出发扑向全国各地。

当年《霸王别姬》上映时,林为民曾联合多个部门搞了一个打击偷瞒漏报电影票房的专项活动,收获颇丰,也助推《霸王别姬》的票房达到了2亿规模。

那个时候盗版还不像现在这样猖獗,所以打击的主要目标是偷瞒漏报票房,如今时移世易,盯防的重点对象也要换一换了,得换成盯防盗版了。

这两年,文华影视的重点项目上映前都会组织一批人手盯防盗版,但通常力度不会太大,这玩意毕竟是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资金成本的,搞的太大容易得不偿失。

但这次《英雄》的上映跟以前情况不一样,号称第一部国产商业大片,不光是文华影视和国文社,连电影局和广电部都对它寄予厚望。

《英雄》又占着献礼片的大义,这次文华影视联合几家投资方以及官方派出了一支由500人组成监察队伍,要严厉打击各地的偷瞒漏报电影票房以及盗版问题。

一切准备就绪,《英雄》即将登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