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第752章 好评如潮,一战成名

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752章 好评如潮,一战成名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1 11:08:43 来源:88小说

“我觉得这部影片每一个人物都很令人讨厌,人物之间的关系也非常丑恶,不像《霸王别姬》中每个人物都有审美上的可爱之处。

但程凯歌喜欢,他完全听不进我的任何意见……”

徐枫与迈克尔·菲利普斯和贝尼尼夫妇约了一顿饭,席间难免吐槽起程凯歌在创作《风月》期间的表现。

迈克尔·菲利普斯唏嘘不已,还好自己当时并没有再加码投资。

不过他也因此对于徐枫产生了几分暗戳戳的忌惮,可不能让她把罗伯托给拐跑了,这卷毛小秃子现在可是他的宝贝。

《美丽人生》投资2000万米刀,资金来源大部分都是他的钱,还有一小部分是哥伦比亚影业的钱,大家是老熟人了,他拉哥伦比亚影业进来,更多的是为了更好的发行。

这部电影,迈克尔·菲利普斯赌上了三分之一的身家,对于他来说绝对是一场豪赌。

如此大手笔的投资,创下了他电影生涯的记录。

以前他当然不是没经手过大手笔的投资,但那都是给人家当制片人的,并不是投资人。

而迈克尔·菲利普斯之所以敢如此大手笔的下注压在《美丽人生》的身上,当然不是因为罗伯托·贝尼尼,而是因为林为民。

程凯歌身在局中,可能会对《霸王别姬》的空前成功产生误判,但迈克尔·菲利普斯却看得很清楚。

《霸王别姬》的成功当然有程凯歌的一部分功劳,但最大的功劳还在于林为民原着的精彩和影响力。

电影几乎完全还原了中的各种经典桥段、人物设定和对白,迈克尔·菲利普斯犹记得这部电影在米国上映时,那些观众的狂热反应。

作为一部在米国本土行销上千万册,并且话剧改编也在百老汇收割了上百万剧迷的超级畅销书,《霸王别姬》在米国的民众基础深厚到远超一般的经典名着。

毕竟大多数经典名着名气很大,但销量大多一般,而且很多作品也并没有经过改编。

迈克尔·菲利普斯坚信林为民如今在米国的知名度和威望早已超过了世界文坛上很多成名已久的前辈,即便是在米国本土作家当中,当世能够与他相提并论的也并不多。

对他的作品影响力和号召力,迈克尔·菲利普斯充满了信心。

另外《美丽人生》这部作品还有一点值得他重视的地方,就是这部当年可是被斯皮尔伯格买去了版权,要不是米国有一小撮犹太人坚决抵制,这部电影早就已经影视化了。

放弃了《美丽人生》,斯皮尔伯格转头便拍了《辛德勒名单》。

迈克尔·菲利普斯在最初投资时并没抱着这部电影能够取得与《辛德勒名单》比肩的成绩的想法,但在看完成片之后,他还是忍不住赞美上帝、赞美林为民。

杰作!

罗伯托·贝尼尼为世界影坛贡献了一部杰作!

这是迈克尔·菲利普斯内心的真实想法。

罗伯托·贝尼尼这个看起来其貌不扬的喜剧演员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惊喜,也让他内心滋生出了一股野望来。

也许,说不定《美丽人生》可以复制的成功!

《霸王别姬》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成功呢?

论奖项,它拿到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金球奖、奥斯卡金像奖;论票房,它全球票房近4亿米刀。

上一部像它这样奖项、票房双丰收的电影,大概要算是《阿甘正传》了。

再往前数全球电影史,像这样的电影,屈指可数。

迈克尔·菲利普斯心中的野望来源于《美丽人生》的成片质量,来源于戛纳电影节上影片放映后的所有反馈。

好评如潮!

注定名流影史的影片,连所引发的舆论和影响都是一致的。

自亮相戛纳电影节以来,无论是在观众层面、专业影人口中,又或者是场刊评分,《美丽人生》均领跑一众影片,颇有种君临天下的气势。

而带来这一切的,除了林为民的原着,最大的功劳当然是罗伯托·贝尼尼这个卷毛小秃子,迈克尔·菲利普斯如何能不宝贝他呢?

“对了,你们看新闻了吗?林先生前两天又得了你们米国的普利策奖,我本想给他打个电话道声恭喜,却没联系上他。”徐枫说道。

“当然。”迈克尔·菲利普斯语气微妙,“他这次得奖,舆论反应可不一般。”

徐枫看着他的表情,心中带着几分疑惑,不知道迈克尔·菲利普斯这表情的来由。

在众人讨论着林为民的时候,5月17日,他已经登上了返程的飞机。

同一架飞机上,来时那几位同志也跟着回来了。

飞行的时候,林为民随口与领队同志聊天,从他那里得到了一个消息。

7月份,米国的一位重要官员将会访华。

借着林为民此次获奖,两国wj人员缓和了前一段时间的紧张关系,看起来恢复对话只是时间问题。

“这事可不许往外说。”领队同志叮嘱了一句。

这种信息肯定是高度保密的,不过林为民是此次两国关系缓和的重要推手,所以领队同志对他并未避讳,只是叮嘱一句。

“放心吧,我这人没别的优点,就是嘴严。”

经过长时间的飞行,飞机终于落地首都机场。

下了飞机,跟以往不同,林为民被安排走了特殊通道。

回到家中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便出现在了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是由出版署组织的,受邀出席发布会的记者有很多,代表的媒体也都是国内的重量级媒体们。

相比以前的载誉归来,林为民此次在米国获奖后的待遇似乎有所不同,这次来参加发布会的记者们都察觉到了这一点。

主持发布会的是出版署的一把手,见到林为民,领导分外热情。

前段时间《世界文学名着文库》刚完成出版,就受到了多位领导的重点表扬,出版署跟着沾了光。

这次林为民又在米国夺得大奖,外人不清楚这里面的内幕,领导心中可是清清楚楚的。

要不然,出版署怎么会搞发布会这种东西呢?

发布会内容无须赘述,冠冕堂皇的介绍与问答,来的记者们也轻车熟路。

当日晚上,《新闻联播》便出现了林为民为国争光并出席发布会的新闻。

翌日开始,国内众多媒体纷纷跟进报道。

《林为民喜获普利策双料奖项》《打破记录,林为民横扫普利策奖》《普利策双奖加持,林为民成亚洲第一人》……

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默契十足的充斥着老百姓的眼球。

米国、普利策奖、林为民……

近一年时间来,这应该是官方第一次大规模的报道关于米国的新闻,而且还是跟我国作家林为民有关,普通的老百姓们倒是并未察觉出什么异常。

现在跟米国的关系不好归不好,但有作家在米国得了奖,这到底是一件好事,但有些具备一定政治敏感性的人却从这些报道中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

众多媒体的跟风报道,引发了国内民众的大量关注和热烈讨论。

这种关注与讨论对于林为民来说,没有任何影响。

发布会结束之后,他便回到了国文社。

出差一个多星期回到单位,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程早春进行交接。

具体是怎么交接呢?

很简单,两人把办公室门上的铭牌对调了一下。

办公室还是那间办公室,社长变成了总编,总编变成了社长,再连任四届都没问题。

林为民虽然爱跟程早春开玩笑,但在关键时刻还是很注意照顾老同志的情绪的。

别管他再怎么愿意让自己接班,但到底是身份发生转换了,还是要注意一下。

领导层变动,对于任何一家单位来说,都是大事。

但在国文社却颇有一种润物细无声之感。

悄无声息的,国文社就换了一番颜色。

林为民正式主持起全社的工作,程早春专注于图书出版业务,老周,嗯,老周还是那个老周,老而弥坚。

接任社长后,主持第一次会议,林为民便在会上提出了对于赵欣的任命,由总编室主任提拔为社长助理。

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何况林为民这个储君当了这么多年,甫一上任,威望便不输巅峰时期的老程同志。

当然了没上任之前,他的威望也不输。

赵欣如愿当上了这个社长助理,喜不自胜。

去年的下半年为了林为民给她画的饼,赵欣累死累活好不容易将《国文报》和图书销量排行榜的事落实,又等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终于如愿以偿。

而且她还是林为民上任之后第一个人事动议,任谁都能看得出来林为民对她的看重,这让赵欣内心对林为民充满了感激。

总编……不,社长实乃慧眼识珠的伯乐啊!

赵欣的心声代表着国文社很大一部分人的心声,在程早春担任社长的这些年当中,国文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要说真正的改变,基本都来自于林为民上任总编之后。

大家都是一个单位的,对于林为民在国文社这些年的发展当中所做的贡献有目共睹,这其中更是有很多像赵欣一样的年轻人,尝到了林为民带给他们的好处。

总编变成了社长,社长换成了总编,在国文社内部没有掀起任何波澜,职工们的工作节奏也一如往常。

唯一能够引起大家讨论兴趣的,大概只有林为民上任后又会有颁布哪些措施了。

林为民上任国文社社长,内部一片风平浪静,但在国内的出版行业和文学界却引发了不小的讨论。

他刚刚得了米国的文学大奖,回国立刻就传出了上任国文社社长的消息。

主业、兼职双双丰收,谁听见了这些消息都得忍不住羡慕嫉妒。

而就在这时,又有一条消息自海外传来。

在5月21日的第4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颁奖礼上,由意大利导演罗伯托·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美丽人生》狂揽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四项大奖。

一战成名!

编剧兼导演兼演员的罗伯托·贝尼尼的名字随着电影节的闭幕,传遍了世界各国。

而这部狂揽戛纳电影节四项最重量级奖项的《美丽人生》,正是改编自林为民的作品《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