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第655章 又有谁配拿呢?

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655章 又有谁配拿呢?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1 11:08:43 来源:88小说

1980我的文艺时代在文讲所的日子第655章又有谁配拿呢?理查德·斯坦格尔作为记者,素养很高,但在看林为民时仍不免带着一些欧米国家特有的眼光,而林为民则轻松的用玩笑话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

采访进入到后半程,随着与林为民越聊越多、越深入,理查德·斯坦格尔感叹道:「今天的素材实在是太多了,感觉可以写个系列报道。」

「你们要是有版面的话,我倒是不介意。」

理查德·斯坦格尔笑了起来,「问你一个实际点的问题吧,我特别关心希望工程'这件事。《一个都不能少》在米国发布的时候,新闻宣传阵势不小,我听说基金会也因此募得了不少来自米国的资金。」

「没错。这件事要感谢罗杰,就是fsg出版社的老板,为了宣传我这部,他煞费苦心,不仅是宣传了,也顺便把'希望工程'这个概念带到了西方世界。」

「能说说这件事的源起吗?」「当然可以····..」

林为民将中国青少年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希望工程成立的前后讲给了理查德

·斯坦格尔,还讲了希望工程成立至今所取得的成绩。

理查德·斯坦格尔不禁惊叹:「短短几年时间,建造超过1600所学校?惠及超过百万名失学儿童?」

「没错。很令人惊奇的数字对不对?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任何数字乘以十二亿都会很大,任何数字除以十二亿也会很小。」

理查德·斯坦格尔心有所感的点了点头。

「中国青少年教育发展基金会是个成长中的基金会,如果有机会的话欢迎你去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去看一看我们的希望小学。」林为民发出邀请道。

理查德·斯坦格尔神色认真,「我会认真考虑的。」

接着,他又问道:「得益于对'希望工程'的宣传,《一个都不能少》在米国发布后取得了极为出色的销量,我记得蝉联了《***》畅销书排行榜前三近六周的时间,到目前为止,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百万册。看起来,你似乎并不排斥营销手段和市场行为?」

「为什么要排斥?印成了书,就不仅是文学作品了,同样也具备商品属性。

既然是商品营销、宣传不是应该的吗?

我想我应该感谢,至少有很多人看到了我的。」

理查德·斯坦格尔顺着林为民的话自然而然的问道:「所以,正是因为这种理念,你才会不遗余力的帮助理查德,耶茨实现他出文集的遗愿?」

「谈不上不遗余力。罗杰做的可能更多一点,我只是提了个想法,做了些宣传工作。」

尽管林为民说的很谦虚,但理查德

·斯坦格尔很清楚林为民在这件事中所起到的作用。

「我想,这对理查德·耶茨很重要。」

「当然。」

林为民说着,从书架上抽出了一本《当代》。

「这里面有一部我刚刚发表的,叫作《南海十三郎》,里面有一段话,正是我有感于理查德的遭遇,借着人物的口所说。」

理查德·斯坦格尔感到万分好奇,他接过书,让林为民将那段话指给他看。

「我要证明文章有价!再过三五十年,没人会记得那些股票。黄金股票、世界大事都是过眼烟云。可是一个好的剧本,五十年一百年依然有人欣赏,就算我死了,我的名字我的戏,没有人会忘记,这就叫作文章有价!」

听完翻译,理查德·斯坦格尔细细品味着这段话的滋味,他是记者,自然能理解这段话中所隐藏的一个创作者的理想主义。

他心中也有些激动,「这段话写的真好,这就是艺术的价值!」

「没

错,这就是艺术的价值!」林为民郑重道。

理查德·斯坦格尔看向林为民,眼神中充满了欣赏,甚至是仰慕。

借为已故的挚友发声,多么罗曼蒂克的想法啊!

如果林为民不说可能他死后一百年也不会有人知道。

可偏偏在自己采访他时,他说出了这件事,这就是采访和新闻的奥妙。

只为了这一个发现,今天所有的采访都是值得的。

「这部一定要引进米国!」理查德·斯坦格尔满是希冀的说道。

「这个,你得跟那些出版社商量了。」林为民笑道。

玩笑了两句,采访继续,理查德·斯坦格尔终于问起了最近席卷北米的《霸王别姬》。

「我一直认为《霸王别姬》会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这一点在北米之前,已经在我们国内、香江都验证过了,但在北米的票房能够好到这个样子,着实也出乎了我的意料之外。」

「《霸王别姬》在米国的火爆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有媒体说,你是二战以来对米国影响最大的外国作家。对此,你有何评论?」理查德·斯坦格尔认真的问道。

「夸张了一点。」林为民神色从容,他淡然的继续说道:「我们不能把《霸王别姬》的火爆当做单一的事件来看。」

「我们中国人经常说,天时、地利、人和,这都是事之大成不可或缺的元素。

《霸王别姬》登陆米国超过十年,收获了上千万读者,话剧在百老汇上演5年时间,也得到了超过200万观众的喜爱,这是电影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但这部电影的成功同样离不开投资人、制片人、导演、编剧、摄影师、演员的努力,戛纳电影节、金球奖、奥斯卡······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奖项加持,还有米国媒体独一无二的偏爱。」

说到这里,林为民促狭的笑了起来,「我很庆幸《辛德勒名单》早已经上映,我们不仅没有了竞争对手,正好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媒体版面。」

理查德·斯坦格尔也笑道:「这么说来,你应该感谢斯皮尔伯格导演。」

「已经感谢过了。」林为民朝他眨了眨眼睛。

理查德·斯坦格尔恍然道:「对了,我差点忘了你们合作过的《触不可及》票房也非常好。我记得此前还传出他要执导《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的消息,后来是因为犹太群体的反对取消了合作,是吧?」

「只是一小撮人,但那一小撮人往往就可以影响沉默的大多数。」林为民说道。

「真是遗憾,没办法在电影院看到这部改编的电影。」

理查德·斯坦格尔指的当然是《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

「不需要遗憾。这部马上就要改编成电影了,我把它交给了一位很有才华的导演、演员。」

理查德·斯坦格尔闻言来了兴趣,又详细询问了几句。

聊完题外话,他又回到了采访的轨道。

「你的作品如今已经成为了好莱坞的香饽饽,但根据我搜集的资料,你对跟好莱坞合作似乎并不热衷,甚至似乎还有些排斥?」

林为民沉吟道:「排斥倒谈不上,我只是想寻找能够相对尊重我意愿的合作者,而不是老板。」

《末代皇帝》《触不可及》《霸王别姬》······

林为民编剧或者是原着改编的每一部电影都是叫好又叫座,所以他说「合作」,理查德·斯坦格尔并未觉得惊讶,林为民配得上这样的尊重。

「你的不少作品我都看过,极具改编价值,好莱坞绝对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的,我觉得《追风筝的人》就是

个不错的选择。」理查德·斯坦格尔饶有兴致的建议道,「这部话剧是改编自《套马人》对吧?」

「没错。」

「《套马人》在米国的销量也突破了400万册,再加上《追风筝的人》在百老汇积攒的人气,拍成电影一定不会逊色于《霸王别姬》的。」

采访进入到尾声,理查德·斯坦格尔放飞自我,开始向热心读者靠拢。

「有机会当然可以考虑,不过眼下还是要把《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的改编做好。」

等到最后一个问题时,理查德·斯坦格尔又恢复了他精英记者的理性和逻辑。

「不算中国国内的奖项,泥轰的直木奖、米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龚古尔文学奖、斯特雷加文学奖,在世的作家中很难找到得奖运比你更旺的人了。

拿了这么多的文学奖项,对于诺贝尔文学奖你是如何看的?你觉得自己有生之年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吗?」

问题很老套,不出人所料,林为民也完全可以理解。

别管是米国国内的文学奖项,还是欧洲各国的诸多文学奖项,能够掷地有声的说自己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有且只有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上百年积淀造就的。

「谈奖项虽然很俗气但读者们爱看。」理查德·斯坦格尔笑着说道。

林为民微微颔首,他沉吟了片刻,然后缓声说道:「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回答过几次。答案其实没什么差别,诺贝尔文学奖是锦上添花的奖项,得与不得,奖项不会有什么损失,我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还是要以一个平常心来看待,没有人能进壮士家里抢夺他的家具。」

「马可福音!」

理查德·斯坦格尔是个基督徒,立刻就明了林为民最后一句话的出处。

他望着林为民,眼前的男人神态自若,却用云淡风轻的语气彰显了他内心的强大自信。

没有人能进壮士家里,抢夺他的家具—《圣经》马可福音3章27节。

在他心里,「家具」已经在他家里了。

理查德·斯坦格尔有那么一瞬间觉得他太狂妄了,竟然会引用这样一句话。

可这个念头在转念被他抛在脑后,一届泥轰直木奖、两届米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一届龚古尔文学奖、一届斯特雷加文学奖······

所有在世的文学家当中,有何人取得过这样彪炳的战绩?

如果这样的文学家不拿诺贝尔文学奖,又有谁配拿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