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第539章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

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539章 《一个都不能少》节选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1 11:08:43 来源:88小说

又过了几天,快到了中秋节了,今年的中秋赶上了周日,周五下午单位开始发福利,同事们高兴的排队领东西。

周六这天上午,林为民带着陶慧敏去探病。

好的不灵坏的灵,前些天林为民要带陶慧敏出门偷吃东西,借口石铁生生病,因为心怀愧疚还给石铁生买了一堆吃的,结果没过几天万先生就住院了。

这一两年时间,万先生的身体一直不好,时不时的就要进医院待一段时间。

两人结伴来到医院,病床前只有黎玉茹在照顾。

万先生精神还不错,听说陶慧敏怀孕了,脸上满是欣喜。

“好啊,太好了,有了孩子家里就热闹了。”

“您老最近住院也没什么事,给孩子想个好名字。”林为民说道。

万先生迟疑道:“还是让家里长辈取吧。”

“你不就是长辈嘛!不要逃避责任,名字不好听我可要退货的。”林为民嬉皮笑脸道。

“帮你取名还挑三拣四!”万先生佯怒道。

“那你就用点心!”

师生俩斗着嘴,一旁的黎玉茹看着二人嘴角含笑,对陶慧敏说道:“在医院里,只有为民来的时候他才会这么高兴。”

陶慧敏说道:“为民他就爱开玩笑。”

几人正说着话,病房的门被人敲响了,进来一位老者。

“万伯伯!”老者称呼万先生为伯伯,关系自然亲近。

来人也姓万,叫万博鳌,父亲是大家知道的那位姓万的领导。

万博鳌现在是中国体育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早年间便跟万先生一家相熟,这次来探病带了一堆东西。

“万伯伯,这些都是当年我下乡劳动的农场给我送来的东西。”

万博鳌带来的东西都是农产品,万先生当然不缺这些东西,但看着这些朴素的礼品还是露出了笑容。

送礼也是讲究方式方法的,显然万博鳌的送礼就送到了万先生的心坎上。

万博鳌又聊了好一会儿,才说起这次来的目的。

原来他从六十年代开始就陆续在众多报刊上发表过很多文章,到现在过去了三十年,有出版社打算将他这么多年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结集出版,为他出版一部文集,万博鳌打算让万先生帮他写一篇序。

万先生笑着问道:“稿子带了没有?”

“带了,带了。”

万先生接过稿子,说道:“我先看看,过几天写完了序通知伱来取。”

万博鳌高兴的答道:“好,真是太麻烦您了。”

万先生依然是一脸笑容,黎玉茹的脸上则露出几分忧心之色。

等万博鳌走后,林为民才说道:“您现在在住院,要不我代您写吧!”

万先生摇摇头“没关系,左右是一篇序而已,花个两三天时间就写完了,博鳌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

对于万先生来说,病中有人探望是常事,提出一些请求也是常事,能帮忙的他都会尽量帮忙。

因为能进到医院来开口的,都是他不好拒绝的。

林为民无奈的点了点头,“您老自己悠着点。”

探望完万先生的第二天就是中秋节,赶上周末,燕京城也多了几分节日的气氛。

这天上午,郑国给朋友们打电话,说想晚上聚一聚,大家将聚会地点定在了石铁生家里。

白天跟家里人吃饭,到了傍晚时分,一群人聚到了什刹海小院。

众人手里提着礼物上门,石铁生看到大家,脸上洋溢着笑容。

为了今天晚上的聚会,他下午特地多睡了一会儿,这样的聚会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过了。

在众人到来之前,石父和程西米就已经张罗了一桌丰盛的饭菜,众人又将带来的食物都摆上桌,更添了几分节日气氛。

曲小伟调侃林为民说道:“我儿子都上小学了,你儿子才刚要生。以后可得教他听话,要不然小心挨收拾。”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林为民却不紧不慢的说道:“没事。没听说过一句话吗?莫欺少年穷,小时候打不过,老了还打不过吗?你儿子比我儿子大了七八岁,等我儿子六十的时候,他七十,收拾他一只手就够了。”

曲小伟被林为民的脑回路怼得说不出话,众人笑的更凶了。

正在大家聊的欢的时候,郑国手里藏着东西,一脸神秘的走了出来。

“猜猜我今天给你们带了什么好东西?”

面对他的故弄玄虚,没有人配合,大家自顾自的聊天,让他讨了个没趣。

郑国只好无奈的将东西亮了出来,朝大家道:“都看看吧!”

众人这才看向他手中的东西,定睛一看,竟然是一本初中三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教科书。

大家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过来,“这个……”

郑国的脸上又露出得意之色,“知道这是什么吗?”

大家看到教科书哪里会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89年春节之后的聚会上,郑国带来了一个小道消息,说林为民的作品马上要上教科书。

如今两年多时间过去了,看来林为民的作品真上教科书了。

“这还用你显摆?人家为民早就知道了,是吧,为民?”曲小伟问林为民。

林为民摇摇头,“我还真不知道。”

众人闻言不解,作品上了教科书,林为民这个作者竟然不知道?

根据我国《着作权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外,可以不经着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

这段文字简单理解一下就是,如果出版社编纂教科书,不仅可以不需要支付给作者稿酬,甚至可以不通知作者。

后世即便到了010年之后,国内仍有很多出版社打着“教科书”的旗号,未经作者授权便擅自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也不会支付给作者稿酬,甚至连作者姓名都不标注。

同时,又由于教辅书籍有着不同于一般书籍的发行渠道,作者很难通过书店发现自己的版权被侵犯。

所以作品上了教科书,林为民这个作者却不清楚,这样的情况在如今再正常不过了。

郑国给众人科普完之后,又继续说道:“新版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今年才刚刚用上,为民不知道也正常我要是不告诉他,说不定他几年都不会知道。不过要是身边有亲戚朋友孩子在上初中,说不定他一个月内就知道了。”

众人了解了原因便不再关心这件事,转而将注意力放到了另一件事上。

“哪部作品上教科书了?”

大家簇拥着翻阅郑国手上的教科书,林为民赶紧把凑热闹的陶慧敏抓过来。

“你大着肚子,跟着凑什么热闹?”

陶慧敏低头看了一眼脚尖,大吗?

“这儿呢!这儿呢!”刘海燕激动的叫了起来。

林为民挤过去看了一眼,教科书被翻到了第四单元,在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之后的一页上,赫然写着“《一个都不能少》节选”的标题。

“竟然是《一个都不能少》?”曲小伟有些不可思议,他朝郑国问道:“没想到是这部入选。”

郑国理所当然道:“你扒拉扒拉为民的作品,还有比这部更适合上教科书的吗?”

曲小伟想了想,还真是。

要论艺术性和文学性《一个都不能少》在林为民的作品序列当中绝对算不上拔尖的那一批,这部有个先天的缺点就是太过歌颂和弘扬正面的东西,这当然不是不好,但放在文学创作当中,确实属于短板。

但同时,这部的优点也很明显。

那就是太有教育意义了,而且行文通俗易懂,没有一点故弄玄虚和卖弄文笔的地方,硬是凭借着朴实无华的叙述打动了无数的读者,也为希望工程的推广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这部面世以前,希望工程在国内宣传的如火如荼,可惜雷声大、雨点小,一年多也没募集到多少善款。

可在《一个都不能少》发表之后,希望工程的名字真正走进了国内的千家万户,在无数老百姓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很多人意识到了希望工程利国利民的作用。

这几年时间当中,希望工程就没有愁过捐款的事。

郑国现在已经是中国青少年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副理事长,对基金会的情况如数家珍。

光是去年一整年时间,基金会就募集了超过六千万捐款。

而在希望工程建立的这几年时间当中,基金会在全国各地建设的希望小学已经累计超过760所,帮助超过0万没有学上的贫困地区儿童获得了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

所以,在人教社要在林为民的作品当中挑选一部登上教科书,《一个都不能少》毫无疑问是最适合的那一部。

众人想明白了原因,对着林为民就是一顿恭喜。

就在这时,郑国又卖起了关子。

“我这还有个消息,你们想不想听?”

尽管众人心痒难耐,但还是撇过头去,“爱说不说,谁求你似的!”

郑国有点郁闷,就不能给个面子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