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第505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

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505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1 11:08:43 来源:88小说

1980我的文艺时代在文讲所的日子第505章新官上任一把火林为民要升任国文社总编辑的消息这些天来在社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那天林为民在程早春办公室与他争论编辑部绩效考核制度时,有人就听到了只言片语。

数天后又有林为民带队前往花城出版社考察的事,更印证了大家对这件事的猜测。

最近这几天,总有跟他相熟的同事见到他便神秘兮兮的凑上来,问道:“为民,听说要升了?”

社里的很多同事并不知道关于升职的插曲,很多人都以为林为民升任总编辑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殊不知程早春和卫君怡在背后所做的努力。

十二月倏忽而过,元旦放了一天假,接着还得上班。

1991年1月来了,《当代》的第一期也来了,不出意外的话,这期刊物应该是林为民主持《当代》的最后一期刊物。

刊物发售的当天,林为民早上特地在书报摊上买了一本。

《当代》的封面设计一如既往的简约,以纯色为背景,上面印着刊名、期数、头条作品的名字,林为民摩挲着封面,心中带着几分不舍。

来到国文社内,一大早,太阳刚出来,外面的温度还没回升多少,院里便已经站了一群人,大家围在布告栏前,议论纷纷。

见到林为民来了,同事们立刻围了上来。

“为民,恭喜啦!”

“叫什么为民,现在得叫总编才对。”

“对对,恭喜总编了!”

带着上级部门印章的红投文件贴在布告栏里,上面是关于林为民成为国文社总编辑的任命。

众人的语气或是艳羡、或是调侃,充满了喜气。

林为民在社里一贯口碑很好,这些年无论是工作成绩还是写作成绩都是有目共睹,为人和气、做事公平,让人服气。

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年龄了,他今年不过三十出头,便成为国文社的总编辑,放眼中国出版界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不过,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这些年林为民在社会上的名望已经逐渐高到让同事们高山仰止的地步,没人会因为年龄而小觑他。

接受了同事们的恭喜,玩笑了几句,已经过了上班时间。

林为民来到后楼二楼,敲响了《当代》编辑部的门。

“老贺,来我办公室一下。”

众人的眼神瞬间放在了贺启智身上,刚才布告栏里的公告大家都看见了,林为民升任总编辑,不可能再兼着《当代》编辑部主任、主编的职务了,这个时候叫贺启智过去,是何用意不言自明。

贺启智略有些激动的站起身,来到办公室。

林为民给他倒了杯茶,笑呵呵的说道:“我叫你来是因为什么,想必你应该清楚吧?”

贺启智脸上露出几分憨笑,并没有说话。

林为民自顾自说道:“领导把总编辑这个职务交给我,《当代》的事我就不能再亲力亲为的管了。你是我的前辈,这些年在工作上兢兢业业,成绩有目共睹,此前几次我长时间不在家,编辑部在伱手里运行的井井有条,把工作交在你手里我放心。”

听着林为民几乎挑明的话,贺启智终于难掩心中的激动,“为民,谢谢……”

林为民笑道:“谢就不用了,过两天想着请客吃饭。”

贺启智这会儿平静了一些,玩笑道:“要请也是你请才对。”

林为民指着他,“老奸巨猾。”

“我这是给你邀买人心的机会。”

玩笑两句,林为民正色道:“这一两天老程要找你谈话,想想以后的工作如何推进。”

“明白!”

谈完了话,贺启智离开办公室,感觉走路都带风。

林为民看着他的背影,不禁回想起几天前被领导找去署里谈话的时候。

易地而处,他完全能理解贺启智的喜悦。

贺启智脚步轻快的回到了编辑部,立刻就被大家给围了起来。

“怎么样?怎么样?老贺!”

“为民跟你谈什么了?”

“废话!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升官儿了!”

众人七嘴八舌的围着贺启智,他比较谨慎,也不回答大家的问题,问就是一脸笑容。

大家看他这个态度,不禁讨伐起来。

“这人真没意思,当了领导立刻就不亲近群众了。”

“就是。这还没上任呢,就抖起来了。这要是上了任,还不定怎么折腾大伙呢!”

贺启智面对众同事的调侃和揶揄只能无奈苦笑,在这个编辑部里,领导真是没有什么权威啊!

布告栏上的公告刚贴出来,总务室的人就来给林为民搬家了。

《当代》编辑部的同事们还有些依依不舍。

“为民,有空了想着回来看看我们。”

林为民无奈道:“就是搬到前楼去了,又不是出了三环。”

众人这才嘻嘻哈哈起来,欢送着林为民去前楼。

帮总编搬家,大家特别卖力,一人手里少说两三本书,可把大家累坏了。

总编辑是国文社的三驾马车之一,不仅在前楼有单独的办公室,更有总编室配合他的日常工作。

总编室,顾名思义,是贯彻执行总编辑工作意图的机构,但它的职能工作又不仅局限于此。

大部分出版社的总编室,只是一般的办事机构,负责处理日常琐碎的编务工作,常会被人戏称为“打杂的“。

少数出版社的总编室是权力与决策部门,出版社的出版计划、宣传策略,几乎都可以决定可以说是出版社的“中枢神经”。

而国文社总编室的工作职能则是二者兼有之,没那么大的权利,但也不容小觑。

林为民在办公室没什么东西,搬家没用上半个小时便结束了。

“马主任,辛苦了!”

“总编您太客气了,有什么事您直接跟我说就行。”

马主任是总务室的负责人,逢人笑呵呵,向来会办事。

以前叫林为民林总编,现在省了字,直接叫总编了。

一个出版社里可能有好几个某总编,但只会有一个总编。

上任之后,林为民没有像以前那样请客吃饭,而是按部就班的熟悉业务,社里的同事们他虽然绝大多数都很熟悉,可现在毕竟位置不一样了,也需要一定的磨合时间。

以前他负责《当代》,考虑的是把如何把一个刊物做好,主要的精力也都是放在审稿、组稿上。

如今负责整个国文社的出版业务,社里大部分的行政事务有程早春这个社长操心,党务有书记操心,他的最核心工作变成了做书。

但是,林为民现在的当务之急并不是做书,而是落实自己的想法。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的第一把火早已经准备好了。

新一周的例会,算是林为民上任后第一次在社里的公开场合亮相,进门后就被大家调侃一番。

他年纪轻,即便是当了总编,也很难让社里的老油条们产生敬畏之心。

例会由程早春主持,他简单讲了几句之后便把话语权交给了林为民。

“前段时间我带队去花城出版社考察的事大家应该知道,桌上的文件大家也应该都看到了。前几年国内的出版和图书市场花团锦簇,出版社过的都很滋润,可这两年情况有点不同了。

物价涨幅很大很多读者把追求从精神放到了物质上,再加上盗版的冲击,各类图书的销量正在稳步下降。

这样的趋势如果无法及时止住,对于我们出版社造成的打击将会是空前的,所以我们必须做好打硬仗的准备。”

众人听着林为民的发言,原本并不经心,但见他的脸色严肃,透着几分威严,也不由得留心了起来。

“老话讲,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打硬仗,我们自身必须要做好准备。我们国文社是国家级出版社,硬实力我从来不担心,但有些问题不能忽视。”

林为民说到这里看向了李新,“这一年多时间,社里的几个编辑室陆续有同事提出离职,而且还都是编辑室的骨干力量,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这些同事离职的原因,我想我不说大家也应该清楚。”

“工资、职称、福利待遇,老同志们比年轻人们进社早,在这些方面有优势无可厚非。

但只一样,在工作上不能有论资排辈的现象。这两年社里有些同志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的不够,这其中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不去深究。

我想说的是,大家都是编辑,职称可能有高低、业务能力可能有参差,但工作量不会骗人,不能让有些人明明干了很多的工作,拿的却不如那些干活少的人多。

长此以往下去,对于我们整个社内的生态是非常不利的,我们更不用谈留住人才。

我在这里说这些,并不是针对老同志,蒋录同志、汪仰晨同志这些社里的老专家,工作从来都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因此,我打算在三月份以后在各个编辑室实行编辑部绩效考核制度。

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这份文件……”

编辑部绩效考核制度文件的内容并不多,十几页16开信纸的内容,却涵盖了编辑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更关键的是,对于这些工作内容进行了全面的量化。

看似不起眼的几张纸,给国文社带来的影响却可能是极其深远的。

参加会议的众位编辑部主任翻着桌上的文件,神色各异。

其中有不少人在林为民宣贯文件的时候偷偷观察社长和书记的表情,两人眼观鼻、鼻观心,显然跟林为民早有默契。

众人再一想到林为民这个总编辑是程早春从自己肩上卸下来给他担上的,心中便完全明白。

看来这次的改革,势在必行。

最近颈椎疼、脖子疼、牙疼,捱了几天实在扛不住了,今天在医院泡了一天,检查结果还不错。

腰椎和颈椎拍了片子,没什么大问题,就是韧带钙化、筋膜炎,吃药加休养。

脖子检查出了甲状腺炎,跟高强度工作有关系,暂时也是吃药,下周去复查。

暂时就维持两更了,身体要紧,希望大家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