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第492章 都是为了生活

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492章 都是为了生活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1 11:08:43 来源:88小说

“稿子在编辑部呢,这会儿你可看不到。”林为民说道。

章艺谋点了点头,没再强求,转而和于华聊了一会儿《河边的错误》。

《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没弄完,章艺谋只是简单的跟于华聊了聊,在第二部电影的成败出结果之前,他没心思弄第三部电影。

林为民问起《大红灯笼高高挂》现在的制作进度,这部电影折腾了一年,因为时间的关系,已经错过了今年的几大重要电影节。

“现在后期还没弄完,反正今年的大电影节都过去了,也不着急了,等明年吧!”

章艺谋听说江文要拍电影,还找了林为民当制片人,心里很是好奇,让林老师当制片人,他怎么就没想到这个主意呢?

“我下部片子也请您当制片人!”章艺谋说道。

林为民连忙摆手,“饶了我吧。这回是情况特殊,迈克没办法在中国常驻,才想找个熟人帮忙,正好他投资江文又是我帮忙牵线的,我才会答应这件事。”

章艺谋听他这么说完,心中微微遗憾。

临走时他又想起了最开始的话题,问起于华新小说的事,“你有时间就去我们编辑部看,没时间的话就等一月份,小说已经确定一月份发表。”

“那等发表了我再看吧。”

等章艺谋走后,林为民看向于华,“你什么时候走?”

于华不情不愿道:“林老师,我怎么感觉你总想着撵我走呢?”

“你的感觉没有错。”

于华的表情很受伤,又叹了口气,“明天就走,唉,时间过的可真快。

对于爱玩的他来说,在燕京的日子永远是短暂的。

“林老师,我走了!”于华带着几分怅然说道。

林为民起身,“我送送你吧。”

今天是周末,眼看马上就是国庆

了,燕京已经进入了初秋。

西安门大街上车流如织,这几年大街上的私家车越来越多了,出租车和公交车也比以前多了很多。

走在路上,于华的注意力放在了天上,今天的天蓝的好像澄澈的海,偶尔点缀的几朵白云就是海上的云帆。

“我们海盐好像没有这样的天气。”于华望着天说道。

林为民听出了于华对燕京的留恋,没等他说话,于华又说道:“林老师,你知道吗?我小时候读到过这样的句子:秋天,我漫步在bj的街头…………这句话让我记了好久,一直记到现在。因为我不知道在秋天的时候,漫步在bj街头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于华说完这些话,将视线从天边收回来,转投到林为民的身上。

“林老师,您觉得我来燕京怎么样?”

“调来燕京?”

于华摇摇头,“我还没那个关系,我想辞职。”

“你是征询我的意见,还是告诉我你的决定呢?”林为民问道。

“当然是想征询您的意见,这个念头从《活着》写完开始就有了。”于华说道。

林为民漫步在街边的树荫下,于华亦步亦趋的跟在他身边。

经过短暂的沉吟,林为民才开口说道:“我只说客观条件。《活着》已经是你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了,在我看来,你已经具备了成为一名专职作家的条件。

这个条件,我指的不是在文协谋得一个职位,又或者是和地方的文学院签个聘用合同。而是你能够用写作维持自己的生计,并且大有可为,移居来燕京当然没问题。”

于华听到这里,神情有些鼓舞,这时却听林为民说道:“如果你真的想来燕京,最好是等《活着》发表以后,再做决定也不迟。”

于华点点头,“我明白您的意思,我一定会考虑周全再决定。”

林为民颔首道:“那就好。”

跟于华一起走到公交车站,看着他上了车,林为民站在原地。

于华今年不过而立之年,已经写了两部长篇小说,在国内文坛已经是很有名气的青年作家,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燕京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和动力,所以林为民对他的想法并不奇怪。

过了十一,汪硕那套引亿万人瞩目的《汪硕文集》终于出版了,登上了燕京各大书店最显眼的位置,在国内其他城市的书店里,这套文集也享受了同样的待遇。

前一段时间,汪硕因为文集出版向出版社索要版税,成了那段时间国内文坛最受人关注的事件,如今文集上市发售,众多文坛同业和出版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对这套文集的销售情况充满了兴趣。

汪硕成了国内版税第一人,华艺也成了国内第一个给作家版税的出版社,大家都想看看最后的效果如何。

编辑部最近除了讨论《汪硕文集》的销量,还有一个热门的话题就是第三届雁冰文学奖。

本来应该在88年颁布的第三届雁冰文学奖,先是因为文协的骚操作挪到了89年,然后赶上不可名状之事,再然后是文协换届,一直到今年7月份,才在北戴河举办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读书班。

这段期间评委会已经接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出版单位推荐的上百部小说作品。

另外因为这一届评奖已经推迟了两年多时间,文协又将评选范围限定延伸至88年,又加大了评委会的工作量。

大家都在猜测,评选范围的增加,除了评委会的工作量加大,获奖名额恐怕也要有所上升。

除了这些大家最关心的,自然是国文社发表、出版的作品会在这一届雁冰文学奖中有何收获。

细数这几年国文社发表、出版的作品,具备拿奖实力的简直不要太多。

林为民这几年写了很多部长篇,按照这一届雁冰文学奖的评奖规则来算,有资格评奖的应该是《燃烧》和《大明王朝1566》两部作品。

这两部小说在出版之后都是叫好又叫座,不仅在销量上也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绩,在评论界也是一片好评。

因为两部小说都是国文社独家出版的,所以大家对于这两部小说的销量十分清楚。

《燃烧》出版至今销量已经累计180万册,这部小说当年在米国出版还获得了米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

而《大明王朝1566》的销量就更加夸张了,早已突破了300万册,后来者居上,超过了林为民早几年一些作品的总销量。

让大家比较可惜的是《狩猎》这部小说,因为没有出版,所以没有评奖资格,要不然肯定也是这一届雁冰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

除了林为民的作品,大家认为希望最大的当属陆遥的《平凡的世界》。

尽管在发表的前两年这部小说并不受评论界的待见,可是到如今四五年时间过去了,《平凡的世界》出版后已经卖了近百万册,又经过了小说播讲、电视剧改编,影响力与当年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这两年在评论界的口碑也有逐渐翻盘的迹象,越来越受到一些评论家的推崇。

提到陆遥的《平凡的世界》,同为陕西作家的程忠实,今年刚刚出版的《白鹿原》不在这一届的评奖范围,但毫无疑问,这部小说已经为国文社锁定了一个下一届雁冰文学奖的获奖名额。

在大家聊天的时候,柳荫从外面回来,一脸八卦。

“欸,听说了吗?外文室的小郭走了!”

正讨论得津津有味的众人立刻调转了话题,“走?去哪啊?”

“说是外面有出版社来挖,去了工资翻一倍还带拐弯,奖金顶好几个月的工资。”柳荫说道。

众人闻言不禁感叹起来。

最近这几年市场经济大潮已经逐渐渗透到出版领域,很多出版社与时俱进,为了自身的发展,开始朝那些大出版社下手挖墙脚。

国文社作为国内出版行业的翘楚之一,自然也免不了这样的宿命。

很多社里的资深编辑都收到了外面出版社的邀请,不过这个时候大家的赚钱意识普遍不强,很少有人会为了涨一些工资待遇主动跳槽。

外国文学编辑室的郭旭刚是国文社这几年时间内走的第二个编辑,他今年三十出头,业务能力出众,又年富力强,就这么走了,大家说起来都感到很惋惜。

柳荫八卦的不过瘾,特地去外文室拉来了个跟她关系好的编辑汪瑞琴。

“瑞琴,小郭什么情况啊,我听前楼的人说,他走了?”柳荫问道。

汪瑞琴叹了口气,“是要走了,外面给的工资、待遇比社里高了不少。他家的情况不太好…………”

郭旭刚老家是外地的,一家三口跟父母挤在两间二十多平的房子里,他的资历太浅,想换房子也轮不到他。

众人听完汪瑞琴的话唏嘘不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前一阵那家出版社来还联系过我,条件真挺让人心动,要不是不想折腾,我还真……”

汪瑞琴说到这里,碰巧看见林为民进编辑部,果断选择了闭嘴。

林为民是社里领导,当着他的面讨论出走跳槽的事容易吃瓜落。

林为民将稿子放下,笑呵呵的问道:“聊什么呢?”

汪瑞琴装没听见,柳荫毫无顾忌的将刚才大家聊的事说了出来,汪瑞琴不满的看了她一眼,以后八卦可不能再带上柳荫了。

“小郭啊!”林为民的脑海中闪过一张脸,他记得前两年给阿伦·雷乃写信的时候还让他给当过翻译,专业相当不错。

“有点可惜了!”林为民说道。

汪瑞琴见林为民没有生气,说道:“小郭是编辑室的骨干,走了是可惜。现在外面挖人给的工资很高,有时候不是大家想走。”仟仟尛哾

“理解,都是为了生活嘛!”林为民慨叹一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