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第463章 一书成名

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463章 一书成名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1 11:08:43 来源:88小说

八月初,《当代》第八期正式上市发售,很多《当代》的忠实读者第一时间在书店、书报摊买到了最新一期的刊物。

刊物拿到手上,封面头条《尘埃落定》四个字的标题异常的显眼。

阿莱给自己小说取的这个名字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让很多人一眼看过去便心生好感。

翻开刊物,这些人第一时间便察觉到了这一期的与众不同。

封面头条上的那部《尘埃落定》的小说字体明显比别的作品大了一圈,还是一期发完,怪不得这期这么厚,还临时涨价。

读者们带着心中的好奇,读者们将眼神锁定在这部享受到特殊待遇的小说文字之上。

《尘埃落定》是一部主旨严肃的文学作品,但读起来并不枯燥乏味,相反,阿莱在创作它的时候极巧妙的融合了藏地口头文学和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优点。

《尘埃落定》的素材取自于藏地的民间文化,又借鉴了民间口头文学的叙事方式,不仅具备了一定的传奇性和通俗性,同时也具备了高度的艺术性。

将小说的传奇性、通俗性、艺术性融会贯通,故事情节读起来跌宕起伏,让无数读者都被傻子二少爷的命运牵动住了内心。

林为民当时对阿莱说,《尘埃落定》值一个雁冰文学奖并非是虚妄之言。

第八期刊物发售一周之后,《当代》编辑部开始陆续收到读者们的来信,随着时间的推进读者来信越来越多。

半个月之后,报纸上开始出现关于《尘埃落定》的书评,这些评论无一例外的都对这部小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越来越多的正面反馈,让一直在关注着这一期刊物反响的《当代》编辑部雀跃不已。

在发表《尘埃落定》之前无论是在《当代》编辑部、国内文坛还是众多读者那里,阿莱都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翻翻他的履历,小说作品屈指可数,在《当代》上发表的作品只有一篇短篇小说《阿古顿巴》。

编辑部的编辑们偶尔在聊到阿莱时,想不起他的名字还会用“西南来的藏族作者”来代称他。

如今《尘埃落定》甫一发表,竟然收到了如此多的好评,反响强烈,真可谓“一书成名”。

编辑们感叹着阿莱和《尘埃落定》在短时间内的崛起,不自觉的说到了催命一样要把这部小说发在第八期上的林为民。

前几个月《当代》没有什么重量级的作品发表,林为民刚回国看到这种情况有些着急,大家是可以理解的。

可用半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一部长篇小说的修改、审校、排版、付印等一系列工作,看起来还是有些急功近利的嫌疑。

因为时间的紧迫,《尘埃落定》的稿子并没有在编辑部内传阅,编辑部的多数同事都是在小说发表之后才看到了这部小说的真面目。

大家都是从业多年的资深编辑,又在《当代》这样的大刊工作,这么多年下来,也算是见多识广了,多少经典作品都是通过他们的手发表出去的。

可是看完《尘埃落定》,大家几乎没有迟疑,一致给予了好评。

大家在讨论《尘埃落定》时,把这部小说放到了《当代》这么多年所发表的众多长篇去比较,经过一番审慎的探讨,众人觉得即便是在如此苛刻的对比条件下,《尘埃落定》的质量也依旧是称得上是极为优秀的。

众人也在分析,能够让大家一致得出这样的结论,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一群编辑,专业性毋庸置疑,谁都能说出三分道理来。

史诗气质、魔幻色彩、民间传奇..讨论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聊到最后,佟钟贵去请教林为民。

“说道理,这部小说还是诗意与哲学的胜利。小说你们也都看了,这些年来,你们能找到一部与它气质相似的小说吗?”

林为民的话切中要害,众人低头沉思。

没错,这些年国内的文学作品如江河之水,泥沙俱下,似乎什么作品都能找到出处,不给自己贴个标签就不高级。

可阿莱的《尘埃落定》却并非如此,他不是任何一一类文学变种。

它就是一部脱胎于藏地文化的传奇故事,却能够吸引读者们的眼球,牵动读者们的内心。

说这部小说是具有传奇性和魔幻色彩的民族史诗,太笼统了。

大家反思在阅读时最被打动的,不正恰恰是阿莱在小说中所表现出的诗意和哲思吗?

大智若愚的傻子二少爷,让所有阅读过这部小说的人都看到了他身上的佛性。

也正是因为这股佛性,所以他无往不利、大获全胜。

“还是为民看的清楚!”贺启智叹服道。如果不是彻底看明白了《尘埃落定》这部小说的内核和它的优秀,林为民也不会急着把这部小说推到台前,还给它如此厚待。

在《当代》编辑部热议《尘埃落定》的话题的时候,国文社内的其他编辑室也同样在探讨这部小说,大家这次感慨最深的是《当代》又挖到了一个宝贝作者。

社里不少人都听说了林为民刚从国外回来就急急忙忙要推出具有重大影响力作品的行动,最近这半年多《当代》发表的作品均反响平平,林为民一回来就要有所行动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没想到林为民的动作这么快,回国之后的首期刊物便推出了像《尘埃落定》这样有份量的作品。

大家在讨论的时候难免好奇,怎么就那么巧呢,林为民刚回国,《当代》就有好稿子。

有跟《当代》关系不错的去打听了一下,说来是巧合,这个写《尘埃落定》的阿莱也是林为民关注了好几年的作者,只是赶巧他的小说正好在林为民这次回国后送到了编辑部。有人觉得这是巧合可有人不这么认为。

如果没有之前几年的培育和沟通,怎么可能有《尘埃落定》的诞生?就算是诞生了,能轮得到《当代》来发吗?

回想林为民编辑生涯中的种种组稿奇遇,但凡懂点行的人也不会认为这是侥幸。

大家在打听的时候还听说,林为民还有几个重点关注的作家。

如果都按照阿莱所产生的效果来看,那林为民所关注的作家一旦新作诞生,简直堪称恐怖。看书溂

《尘埃落定》发表后的影响仍在不断的发酵,这天下午,林为民被程早春找到了办公室。

“您找我什么事?”

“那部《尘埃落定》写的很不错,你们《当代》又发掘了一部好作品啊!

程早春一上来就和颜悦色的夸奖了一番,林为民本能的提高了警惕,以为他又有什么幺蛾子。

闲话几句后,程早春将之前林为民送到他这里的那几本理查德·耶茨的书拿了出来。

林为民兴奋道:“都看完了?”

“嗯,外国文学编辑室的几个同事一人一本,啃了快半个月。

“大家觉得怎么样?有什么意见?”林为民满脸期待的问道。

程早春道:“大家都评价都非常好,水准相当之高,不逊于社里引进的那些得诺奖的作家的作品。

程早春的话让林为民脸色欣喜,“这么说,达到引进的标准了?”

程早春点了点头,“可以尝试引进,只是不好联系这位作家啊!我们国内的稿费给的也比较低,不知道他能不能同意。”

林为民大手一挥,“这事交给我了。老头儿都快活不起了,如今社会主义兄弟想给他送点稿费,他还好意思拒绝?”

既然林为民大包大揽,程早春也便答应了下来。

这段时间林为民除了忙编辑部的事,剩下的主要精力都放到了英文版《狩猎》的创作上。

这两天稿件刚刚写完,正巧又得到了程早春关于引进理查德·耶茨作品的决定,林为民当即给罗杰·斯特劳斯打了个电话。

林为民刚说完英文版《狩猎》的事,罗杰斯特劳斯语气激动:“这真是太好了,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完成了,稿子什么时候能寄出来?我这里会尽快安排出版。”

“明天邮给你。对了,还有一件事要请你帮帮忙..

林为民在电话里托罗杰·斯特劳斯代为联系理查德·耶茨。

听林为民说他打算将理查德·耶茨的作品引入到中国,罗杰·斯特劳斯十分好奇。

“你怎么会想引进他的作品呢?他的作品在米国卖的可不算好。”

“斯特劳斯先生,也许你有时间可以来中国看看,这里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热爱着文学。在米国不受欢迎,并不代表在中国也是一样。

理查德·耶茨是个优秀的作家,中国的读者们能够看到他的作品也是一种幸福。

罗杰·斯特劳斯没来过中国,自然不理解他口中热爱文学的年轻人是何等的狂热和数量庞大,不过他为了拉拢,别说是代为联系一下理查德·耶茨,就是让他现在把老头儿送到中国去,他也干的出来。

为了让罗杰·斯特劳斯联系理查德·耶茨显得更有说服力,林为民特地用英文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长信随小说稿件一并寄了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