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第366章 我送你们个点子

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366章 我送你们个点子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1 11:08:43 来源:88小说

尽管这个年代大家的收入普遍都不高,连肉不见得能顿顿都吃上,可燕京城这么大的首都,吃羊肉的人永远不少。

从深秋到初春,将近半年时间,东来顺的生意向来火爆,有时候甚至需要排队。

赶上周末,今天晚上东来顺的生意依旧很好,人声鼎沸。

林为民他们这桌一群男人,边吃边聊,气氛尤为火热。

赵保刚和李成儒跟壮壮是80级燕影业余表演班的同学,跟如今已经混成了电影男主角的韩壮壮相比,他们俩的境遇不算太好。

赵保刚是84年才进的燕京电视制片厂,不对,现在叫燕京电视艺术中心了。他进电视艺术中心是当演员的,可惜中心这两年生产的电视剧很有限,几乎是一年才一部,是以赵保刚三年才演了两个角色,还不是主角。

剩下的时间,他基本是在剧组帮忙打杂。

看到林为民,赵保刚自然想到了同学韩壮壮,毕业六年时间他们也就见了两三面,可每一回见面,韩壮壮的成长都让他艳羡不已。

毕业之后自己回了原单位,人家进了人艺。过不久,上了春晚,全国关注。84年自己好不容易调进中心,人家已经演上了人艺大戏的男二号,去年他又听说韩壮壮已经演上了电影的男一号。

想到这里赵保刚又忍不住看了一眼人群中的林为民,不管他说没说话,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上学的时候韩壮壮不显山不露水,一毕业就进了人艺,从此一路亨通,人家有个好舅舅啊!

心中发苦,赵保刚和一旁的李成儒干了一杯。

李成儒跟赵保刚的经历差不多。

他从燕影毕业出来,当啷了两三年阴差阳错进了《西游记》剧组,从打杂的临时工到场务再到制片,一路可谓是排除万难。

可随着《西游记》的拍摄结束,李成儒又没了去处,毕竟他在央视就是个临时工。

最近这一年,李成儒一直在燕京的街头练摊儿,混的比赵保刚还惨。

当然了,这个惨指的是工作,实际上李成儒赚的并不少。

这年头,但凡是有胆子下海经商的,弄到个第一桶金并不是什么难事,难点在于之后的发展。

硕爷就是个反面典型。

两个难兄难弟自怨自艾的时候,林为民正隔着郑小龙跟海晏说话。

84年,海晏自己在家里憋了一年多,憋出来了一个《便衣警察》。

跑到国文社投稿,被林为民给捡到了。

后来《便衣警察》被《当代》编到了丛书里去,反响还不错,之后又被林为民推荐给郑小龙,拍成了电视剧,效果也很好。

但从《便衣警察》发表完两年多时间,海晏一直没有新作问世。

他的职业是警察,写小说本来就是一时兴起的兴趣,第一部小说的成功不仅让他收获了不小的名声和不菲稿费,同样也带给了他很大的压力。

他本身就没有进行系统的写作学习或者是培训,因为之前的成功,在创作的时候难免又束手束脚,导致这两年的创作一直不顺,哪怕是之前有林为民给他指路,让他以职业内容为切入点,他也没写成什么像样的东西。

所以现在海晏很是苦恼,他今天来参加聚会是被郑小龙叫出来的,本来不想来,可一听说林老师也来,他才过来。

他跟林为民聊了半天,把内心的苦闷都倒了出来,林为民听完也有些无奈,海晏这很明显是心态出了问题。

“还是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过多的去想能不能发表或者发表后的效果,你现在越是这样想,写的越是畏手畏脚。

你在写作上的天赋是毋庸置疑的,不要总对自己抱着怀疑的态度。

我看你干脆还是给自己设下一个目标吧,这一两年不要想着发表东西,就是闷头写。

写完了的东西,隔一段时间拿出来自己再回头看看,很容易就能够发现不足,然后再改改。”

林为民安慰海晏的同时给他出了个主意,这个办法其实不算高明,说白了就是靠时间来改变急躁和自我的毛病。

但效果确实很好,林为民在文研所的同学贾达善就喜欢用这种方法。

海晏受教的点了点头,道:“回头我试试。”

在两人聊天的时候,郑小龙、马嘟嘟、汪硕、冯晓刚四人聊的火热。

燕京电视艺术中心84年拍的《四世同堂》,85年拍《便衣警察》,86年,也就是去年拍的是《凯旋在子夜》,这部电视剧属于政治任务,去年拍完播出之后反响平平,让郑小龙内心很是受挫。

要知道为了这部《凯旋在子夜》,他们这帮工作人员可是溜溜儿在祖国西南地区的大山和丛林里待了整整半年。

以中心的实力,一年制作一部电视剧刚刚好,去年的《凯旋在子夜》没什么反响,如果今年的作品再没弄好,那他这个主任可就有点下不来台了。

几人侃着电视剧,自然而然的提到了林为民操刀的那部《女医传》。

跟林老师的格局和手段比起来,电视艺术中心拍电视剧就跟玩过家家一样。

《女医传》是林老师撮合中央电视台和香江的无线电视台联合投资制作出品的,投资上千万,光是制作集数就有60集,超过2400分钟,郑小龙他们中心这几年制作的电视剧加在一起也就刚到这部电视剧的一半,更别提这部剧播出之后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

这年头没什么收视率的概念,但老百姓的喜爱做不得假,郑小龙几人可记得当时电视剧播出的时候,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家里只要有电视的,每天晚上必会播到中央电视台一套,准时准点的守在电视旁。

那段时间,大家几乎断绝了一切晚上的社交和娱乐活动。

看《女医传》,就是大家最好的娱乐活动和精神生活。

去年九月的时候,郑小龙还看过最新一期《大众电影》提到了《女医传》播出那个月的电影票房,腰斩过半,不足四成。

如今电影票房数据统计很不健全,《大众电影》上的数据也只是统计了如燕京、沪上、羊城等几个大城市主要的电影院。

可即便是这样,也已经是非常可怕的现象了。

放在后世,伱敢想象,因为一部电视剧的上映让暑期档的电影票房腰斩到四成吗?

那段时间翻开报纸,几乎天天都能看到关于《女医传》的消息,预告、分析、评论、观后感,期期不落。

七月份电视剧播完以后,全国各地的电视台又纷纷引进这部电视剧,到现在半年多了,各地的地方电视台上仍然有很多重播。

这部电视剧不仅让里面的主演们家喻户晓,连带着电视剧所宣传的中医也成了老百姓眼中的香饽饽。

建国这么多年,国家对于中医事业的支持并不小。

但中医受限于它本身的学习方式和治疗方式,很难像西医那样短时间、快速大规模的推广,这些年来逐渐式微也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女医传》的播出,老百姓们对于中医的认可度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提高了一个层次。

放在后世,这样的情况很难想象,可在八十年代,大家会因为一个电视转播的画面就把健力宝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饮料买成年销几个亿的国民品牌,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司空见惯。

除了这些,郑小龙还听说,《女医传》这部电视剧马上就要出口到其他的社会主义兄弟国家。

这可不仅是为国创汇啊,更是扩大整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

国内的电视剧产业向来孱弱,从来没有电视剧出口的记录,《女医传》应该是头一份儿。

郑小龙特意向林为民求证,林为民点了点头,“过年之前去央视串门,王台确实提过这件事,我倒是没太关心。”

“听说要出口到朝鲜、保加利亚、蒙古、南斯拉夫、柬埔寨,好些个国家呢!”冯晓刚如数家珍。

汪硕问道:“你怎么记的那么清楚?”

冯晓刚得意的笑起来,露出两个大门牙,“别人的事可能记不住,林老师的事不可能。”

汪硕鄙视的看了一眼冯晓刚,马屁精!

郑小龙感叹道:“我们中心要是什么时候也能制作一部《女医传》这样的电视剧,那就牛逼大发了!”

冯晓刚给他倒了一杯酒,笑道:“那不能叫牛逼,得叫放卫星才对。”

林为民笑着说道:“这有什么难的,想拍就拍嘛!”

“林老师,您当谁都有您那样的才华呢?”郑小龙苦笑道。

林为民朝桌上看了看,指了指汪硕和海晏,“一个人不够就两个人嘛,实在不行三个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硕子不是正在写剧本嘛!正好这是个实践的机会,还有海晏,之前也给你们中心写过剧本。让他们俩带个头,你们大家集思广益,弄个好一点的剧本算什么难事?”

林为民这话说完,郑小龙看向汪硕和海晏,这办法好像是可以试一试。

汪硕立马摆手道:“我哪有空写那玩意儿,《顽主》的剧本还没写完呢!”

“你这就是欠练,一个电影剧本还需要多长时间?多写点就好了,这不正好给你一个锻炼的机会嘛!”

“不行不行,连个想法都没有,我写什么?”汪硕连连摆手。

海晏也是一脸纠结,林老师这是拿他们这些人当成他自己了,这事他可真干不来。

林为民瞧着汪硕的态度,语气轻佻:“硕子,行不行啊!”

嘿,我这暴脾气!

可汪硕想了想,还是算了,这事他真干不来。

林为民摇摇头,一脸自家孩子不争气的表情,让汪硕更加郁闷。

这时就听林为民说道:“这样吧,我送你们个点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