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第301章 他么的还是个雅贼

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301章 他么的还是个雅贼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1 11:08:43 来源:88小说

永璂贝勒府的手续还在办理当中,要经过部里是一件麻烦事,不过林为民倒是无所谓,他反正也不着急住。

而且现在贝勒府院里住满了科学院的职工,未来还有腾退的问题。

科学院的宿舍可还没建呢,至少两年时间内,这贝勒府他是接收不了的。

要再算上收拾院子的时间,三四年也住不上。

林为民明知道买这院子的种种弊端,可还是愿意买,就为了四个字

——有价无市。

纵观燕京城改开后四十年,没有王爷府、贝勒府对外出售。

他这个永璂贝勒府应该算是独一份儿了!

关于他花二十万米刀买了西直门内的永璂贝勒府这个消息,经过科学院职工们这几天的不懈传播,已经在燕京城传的沸沸扬扬,林百万的大名再次成为燕京人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

林为民在国文社内自然也少不了被同事们调侃的命运。

不过这股热议没持续两天,很快又被另一个热门话题给挤占了。

国文社前楼门口,林为民满脸调侃之色,“翟大爷,功力退步了啊!怎么还能出这种事呢?”

翟大爷脸色黑的如同锅底,冷的更是可怕。

“终日打猎,不成想被家雀啄了眼睛!”翟大爷满是恨意的说道。

一个多小时前,正是国文社上班的时候。

《人民文学》的祝伟刚走进编辑部就发现了不对劲,编辑部地上手稿落了一地,办公桌上也是一脸凌乱,整个办公室杂乱无章,仿佛被贼洗劫过一样。

不是仿佛,就是被贼洗劫了。

祝伟意识到不对,第一时间喊来了人,大家无不被眼前的画面惊呆。

国文社遭贼!

创社三十多年,大家闻所未闻。

《人民文学》的编辑们第一时间查看编辑部丢了什么东西,反应过来的众多同事也去查看各科室的情况。

最后发现,除了《人民文学》和《当代》有被盗窃的情况之外,其他编辑室一切完好。

这让社领导们松了口气,同时又是一阵后怕。

报案后警察同志很快赶了过来,在两个编辑部内察看情况。

林为民的办公室也在贼人光顾的范围之内,编辑部也因为正在取证而暂停了工作,他便跑到了前楼这里来调侃起了收发室的翟大爷。

他给着急上火的老头点上一根烟,安慰道:“行了,别上火了。”

翟大爷狠狠嘬了一口烟,充分显示出内心的郁闷。

又聊了好一会儿,楼上的《人民文学》编辑部传来消息,没丢东西。

紧接着是《当代》编辑部,也没丢东西。

林为民正高兴着呢,突然就听到有人在传。

“主编办公室丢东西了!”

他回到后楼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自己放在文件柜里的《大明王朝1566》的手稿丢了。

嘿!他么的还是个雅贼!

林为民听完都乐了。

他在《人民文学》发表的所有作品手稿在印刷之后被返还了回来。

前几天《人民文学》十一月号刚印刷完,谢明清才把手稿还给他,他随手放在了办公室的文件柜里,也没放在心上。

准备得空了拿回家里保存起来,没想到居然遭贼了。

警察同志在国文社取完证便离开,社里除了手稿没丢什么东西,本来够不上立案的标准。

可谁让国文社影响力大呢,尤其丢的还是着名作家林为民的小说手稿,这个消息要是传了出去,性质太恶劣了。

警察走后,编辑部的同事们无心工作,而且今天也确实工作不了。

编辑部的东西虽然没丢,但稿子被贼翻的一塌糊涂。

光是整理这些稿子,就得花上一两天时间。

好在十一月的第六期刊物刚刚发完,大家也有时间,边摸鱼干活,边聊着这回光顾国文社的贼人。

“进出版社来偷东西,我干了三十年编辑了,头一回遇上这事!”章仲鄂嘿嘿笑道。

佟钟贵道:“这回的贼很明显是冲着林老师的手稿来的,真是奇了,居然偷手稿!”

柳荫笑道:“这是个雅贼。说真的,我都不希望她被抓。偷书稿,这放在我们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也是少有的奇闻轶事了!”

大家听到她的话,也不禁露出笑容,深表赞同。

确实啊!

读书人的事,怎么能说是“偷”呢?

周先生简直是未卜先知!

又过了两天,林为民正在办公室审稿,就听见走廊里一阵吵吵闹闹。

开门去到编辑部,就看到一只潦草小狗,如同交际花一般在跟同事们说说笑笑,打打闹闹。

“你怎么跑过来了?”林为民问道。

于华起身喊了一声“林老师”,回答道:“我……我过来请教一点写作上的问题。”

就冲着这磕磕巴巴的回答,林为民半个字都不会信。

“不安心在文学院上课,满燕京就没有你不去的地方。前几天谟言还跟我说,你逃课上他们学校去找他玩!”

于华没想到谟言这个小眼睛的也会出卖他,“林老师,实际上我是去找谟言探讨《红高粱家族》的创作经验的。受了他的启发,我最近也有写长篇的打算。”

论起睁眼说瞎话,林为民觉得自己拍马也及不上于华,章口就来。

于华就跟和老师顶嘴的小学生一样,林为民说一句,他解释一句,别管真的假的,反正绝对不让话撂在地上。

说到最后,于华干脆跟着林为民进了办公室。

“林老师,我听说您的手稿被盗了?”

“林老师,我听说您花二十万米刀买了个贝勒府?”

“林老师……”

林为民被他吵的头疼,只能把他撵了出去,这厮便大摇大摆的回到了编辑部,继续跟大家聊天打屁。

傍晚下班,于华蹭上了林为民的车,他不仅要蹭车,还要蹭饭。

11月份,燕京城已经入冬,林为民早早的搬回了团结湖公寓。

最近陶慧敏在《女医传》剧组拍摄,每天都有班车,不需要林为民亲自接送。

赶上她今天回来的早,于华一进门,嘴甜的叫了一声师母。

陶慧敏立马被哄的找不到北,开始张罗着做饭。

对着比自己小六七岁的陶慧敏喊“师母”,再次刷新了林为民对于华“交际能力”的认知。

吃饭的时候聊起最近林为民身上发生的事,于华兴奋的滔滔不绝,说的惟妙惟肖,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就在旁边看着呢。

林为民听了半天,忍不住问道:“这些东西伱都是从哪听来的?”

“都是从大家那听来的。”

林为民对“大家”这个词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个范围估计很广。

陶慧敏也说起最近《女医传》的拍摄。

两地电视台合作拍摄,各种事故层出不穷,最难调和的就是人际关系。

好在剧组的几位重要人物对这方面都很注意,至今没发生过大乱子,但每天总是小冲突不断。

“没人跟你找毛病吧?”林为民问道。

陶慧敏迟疑了一下,“没有。”

林为民看向她,于华在这里,他没有再多问。

“对了。章国荣最近总是问我,说能不能给他找一个人艺的老师来教教他。”

于华诧异的问道:“章国荣那么大的明星还要学演戏?”

如今的章国荣虽然尚未凭借电影收获影帝桂冠,但他的歌曲在内地是有一定流传度的,尤其于华又是个八十年代的时髦弄潮儿,自然对章国荣有所了解。

“他的主业是唱歌,又不是演员。”陶慧敏说道。

林为民说道:“那就给他找一个嘛。记得收费贵一点,好歹是香江的大歌星,不宰一下说不过去。”

陶慧敏白了他一眼,“没正行。”

于华看着两人,突然感觉这饭吃的没意思。

临走前,他叮嘱陶慧敏,“师母,您想着我的签名照。”

陶慧敏点头道:“记着呢!”

刚才于华提出让陶慧敏给他弄几张章国荣和汪明荃的签名照,他放假回去好跟家里人显摆显摆。

这个时候章国荣在内地的名气不算大,反倒是汪明荃因为上了春晚,名气比他大的多。

过了两天是周末,林为民之前吃饭的时候跟郑小龙、冯晓刚约过去《女医传》剧组的事。

正好今天有空,他便带着两人去了剧组,学习学习香江剧组的工作模式。

有林为民领路,两人受到的接待还算良好。

在剧组看了半天,感觉在电视剧拍摄方面香江的团队确实要比他们专业不少。

中午吃饭的时候聊天,冯晓刚感叹此事。

林为民道:“他们一个电视台一年拍摄的电视剧内容顶得上我们内地一两年的电视剧产量,这么个干法,就是再草包的人,一年时间也历练下来了。”

郑小龙和冯晓刚听到这里点点头。

确实,他们跟香江的几个剧组工作人员聊天,他们很明显是没接受过什么正规的专业教育。

但在无线电视台这样的大电视台工作有个好处,就是内部培养机制很完善。

不光演员有培训班,幕后人员同样有,进了剧组还要有师傅带。

就算是演员,在签约进入公司之后,没有角色的时候也经常要干杂务。

如此这样的锻炼,不敢说培养出来多么高精尖的人才,但至少都是合格的多面手。

如今这个时候,国内拍电视剧的人社会地位普遍不及电影从业人员,包括很多文学作品和剧本也都是优先供给电影,然后才会给电视。

如此一来,在人才质量上自然逊于无线电视台这种实战中锻炼出来的。

几人正说着话的时候,就听到了不远处有吵闹声传来。

片刻的功夫,吵闹声越来越大,还有骂声传来,整个剧组的人都在向那边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