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第108章 洗涤人心的好作品

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108章 洗涤人心的好作品

作者:坐望敬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1 11:08:43 来源:88小说

林为民进来的这一会儿,接待厅里越来越热闹。

今天来颁奖大会的除了获奖作家,还有他们各自获奖作品的责编,以及刊物的主编,这些编辑同志迫不及待的想将刊物培养出来的优秀作家介绍给资历深厚的前辈们。

这种介绍跟后世的混圈子截然不同,主编也好、责编也好,大家不图名、不图利,就为了给年轻人一个机会。

林为民是国文社的人,有卫君怡引荐,几乎跟在场大佬都混了个脸熟。

他正打招呼的时候,就看到黄安仪跟着两位中年人走了进来。

卫君怡悄声问道:“为民,我记得你的《一分钱的事》就是发表在《钟山》上的吧?”

“对啊。”林为民不知道卫君怡问这话是什么意思。

她对林为民示意了一下,走向了带着黄安仪进来的两位中年人。

走到近前,卫君怡才打招呼道:“海笑老师,兆淮!”

“君怡同志!”

双方显然是老熟人了,卫君怡指着林为民道:“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林为民同志,他的处|女作就是在你们《钟山》发表的。”

林为民这才明白卫君怡带他过来的原因,他热情的伸出双手,分别和海笑、余兆淮握手。

“哎呀,余老师,总算是跟您见面了!”

林为民对余兆淮这个伯乐是心存感激的,包括对《钟山》这个初次刊发作品的杂志,同样感激。

双方寒暄了几句,余兆淮忍不住提起了前段时间向林为民约稿的事,听着林为民硬生生把原本答应余兆淮的短篇写成了长篇,让他足足等了半年时间,周围众人哄堂大笑。

这件事没过一会儿就传遍了接待厅,成为大家的笑谈,未来一段时间内估计也少不了流传在国内的文坛当中。

林为民极力邀请海笑和余兆淮晚上一起吃个饭,但两人因为有事在身,婉言谢绝了,又说了几句之后,他们带着黄安仪去跟巴老见面。

黄安仪这次获得优秀中篇小说奖的《流逝》是发在《钟山》上的,这也是她出现在海笑和余兆淮背后的原因。

身为沪上人,黄安仪在接待厅里先天就有优势,因为巴老在。

一圈招呼打下来,该认识的人都认识了,卫君怡带着林为民离开接待厅。

从国事重地出来,已经是中午了,林为民饿着肚子心里不由得吐槽,连个饭都不招待,属实节约过头了!

卫君怡下午还要上班,先回了国文社。

林为民则留在原地等着几个老熟人,先是覃朝阳带着陆遥出来,然后是金莹、黄安仪和姜子隆。

昨天大家才刚聚完,今天晚上各自都有聚会,几人打算明天离开燕京。

送是送不过来了,只能在这里告别。

跟几个同学挥手作别后,林为民身边就剩覃朝阳和陆遥。

陆遥把林为民拉到一旁说起了正事。

“预支点稿费,回去了路费没了。”

林为民惊讶道:“伱没钱了?”

去年陆遥发了《在困难的日子里》和《人生》两部中篇,光是《人生》的稿费就有一千三百块钱,两部中篇加在一起少说也有两千大几,现在居然找他预支稿费?

陆遥不好意思道:“最近花销大了点。”

林为民心道你这可不是大了一点。

两千多块钱,够这年代的普通家庭攒十年的了,这厮居然一年时间不到就花光了。

不提稿费,陆遥的工资其实放在这个年代也不算低,有66块钱呢。

林为民上下打量了一下陆遥那洗的发白的衣服,都有点佩服他。

你是怎么做到花了那么多钱,却看不出一点花了钱的效果的?

其实林为民也了解陆遥,他花钱基本属于“穷大方”。

他的烟瘾很大,一天抽两包以上,而且绝不肯迁就,抽的都是好烟。

这次来燕京,林为民发现他喜欢上了喝咖啡,就那种“三合一”的速溶袋装咖啡。

别看后世这玩意便宜,但这个年头却价格不菲。

再有就是在吃上,林为民最近也听三楼的人说过,陆遥经常会拉着人去燕京城的咖啡店吃西式早点。这个时候连咖啡店都很少,到咖啡店吃早点当然属于高消费,两个人吃一顿早点得花将近十元钱。

“你就不能省着点花?”林为民劝道。

陆遥又把他那套歪理邪说搬出来,“为民,你不懂,像我们这样出身的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我需要一种格外的张扬来抵消格外的自卑。”

林为民彻底无奈,说道:“稿费就别预支了,怪麻烦的。我先借你两千块钱吧,反正《人生》的稿费马上就要下来了,到时候我可直接扣下了。”

陆遥高兴道:“没问题,还是为民你痛快!”

“痛快你个锤子!我告诉你,别光想着自己痛快,别忘了家里的嫂子和大侄女。”

“放心吧,每次发了稿费我都给她们留了生活费。”

林为民带着陆遥去了一趟银行,给他取了两千块钱。

红红火火的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颁奖大会结束了,林为民这天下午没什么事,反正也请了假,不打算去上班了,骑着摩托车来到了雍和宫大街26号。

三月下旬,燕京的寒冬尚余最后一丝挣扎,但在这四面合围的小院里,春天已经住进来了。

摆脱了颁奖大会的热闹喧嚣,进到小院后,一股安静祥和的气氛让林为民的精神放松下来。

“铁生!铁生!”

石铁生慢悠悠的摇着轮椅推开了房门。

林为民道:“天气这么好,别在屋里闷着啊,到院里转转。”

他说着上前推着石铁生的轮椅来到院里。

“颁奖结束了?”石铁生问道。

“完事了,繁花似锦,热烈空前,是一次胜利的大会!”

石铁生被林为民的话逗笑了,“怎么感觉你受刺|激了?”

“没有,就是有点感触。”

石铁生调侃道:“拿了奖,觉悟果然提高了。奖状拿来我看看。”

林为民见奖状递给石铁生。

他欣赏了半天,眼神中带着几分羡慕之色,“真好啊!”

“你好好写,更大的荣誉在等着你。”林为民笃定道。

石铁生笑了起来,“我都不知道你哪来的自信,还是睁眼说瞎话。”

“我这就不能是一种美好的祝愿?”

“嗯,这个理由可以。”

在外面晒了半个多小时太阳,石父做好了饭,叫两人吃饭。

午饭后,石铁生让林为民去他书桌上帮他拿稿子。

“刚写完的稿子,你帮我看看怎么样?”

“有新作品了?效率可以嘛!”

林为民带着笑容坐在石铁生的床边,将目光放到稿子上。

“……我插队的时候喂过两年牛,那是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村儿——清平湾。

……和我一起拦牛的老汉姓白。陕北话里,“白”发“破”的音,我们都管他叫“破老汉”。

……清明节的时候我病倒了,腰腿疼得厉害。那时只以为是坐骨神经疼,或是腰肌劳损,没想到会发展到现在这么严重……”

林为民花了一个多小时时间看完稿子,回头数了一下页数,稿纸格式固定,全文一万一千多字,在史铁生创作的作品当中算是字数多的。

“铁生,这算是小说?”

石铁生点点头。

林为民也颔首认可,这篇作品应该算作是石铁生的自传体小说了。

小说以抒情散文的笔法描绘了他对插队生活的回忆,再现了他记忆当中黄土高原上的小山村——清平湾,和一个放牛倌“破老汉”的故事。

“你觉得怎么样?”石铁生期待的问道。

林为民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说道:“好作品,交给我们《当代》吧。”

石铁生追问道:“我想听听你的评价。”

林为民想了想,说道:“积极乐观,温情脉脉,情感充沛,读起来令人不自觉沉浸其中。”

石铁生拍手道:“这个评价真高!”

“当然!”林为民认真的望向石铁生,“铁生,你写了篇能洗涤人心的好作品,它是要流传下去的。”

石铁生连忙摆手,“别夸了,别夸了,我怕我笑出来。”

这么说着,石铁生的嘴角已经控制不住。

“想笑就笑嘛,写了篇好作品当然要高兴。”

接着两人又就《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这篇小说谈了很久,直到快吃完饭时,林为民才从石铁生家出来。

回到什刹海小院,韩壮壮已经下班了,他相看了半天林为民带回来的获奖奖状,衷心的替林为民高兴。

“老舅,你说这奖状贴在哪好?”

“有什么好贴的。”

韩壮壮诧异道:“不贴?那这奖状得了还有什么意义?”

林为民一时竟无言以对,“那你说怎么个贴法?”

“要不,就贴在我屋里吧。”

“贴你屋里干嘛?”

“我也沾沾你的文气,我们单位的人说,你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你们单位还有这种封建余孽呢?”

“你别岔开话题,行不行啊?”

“行,贴吧。”

林为民对于大外甥这种积极向学的精神还是肯定的。

“左边往下点,再往下点……”

就在林为民正指挥着大外甥贴奖状的时候,小院的门被敲响了。

日万。求月票,求订阅,求鼓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