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庶子风流 > 第三百四十章:口碑(第七更)

庶子风流 第三百四十章:口碑(第七更)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7:03:56 来源:顶点小说

刘瑾心里有点发凉,这就是口碑啊,换做别人,早骂死了,偏偏收徒的是王华,拜入其门下的是叶春秋,他只好苦哈哈的道:“料来,是王公清正,宇内皆知,御史们不敢骂,而那叶春秋……咳咳……”说到这些话的时候,刘瑾比吃了苍蝇一样的难受,却还得继续说:“儿这叶春秋,既有平倭之功,又是浙江解元,再者,内阁诸公,都夸奖他品德好,推拒了爵位,却为母请诰命,说这是大孝;又说他为救王公……”“好了,好了,朕明白了。”朱厚照很讨厌刘瑾絮絮叨叨的说话,明明是一句话,他非要拆开几句来说,他抖擞精神:“不管如何,都等他的会试,到了京师再说。”刘瑾也是笑吟吟的道:“是啊,奴婢也很期待这一次会试呢。”…………………………年关已过,这个年,除了和老爹守着除夕,接着便是在初一去拜谒了恩师,陪着恩师吃了一顿饭,其他的人走动的就不多了。最令叶春秋郁闷的是,虽是去拜谒了恩师,可是那王华对自己的态度……嗯……怪怪的,师母看自己的样子,也让自己发毛。问题出在哪儿呢。还有那王小姐,也不见出面,似乎乖乖守在闺阁,大过年的也不出来,这令叶春秋很郁闷,前些日子朝思暮想,总觉得她的倩影在自己脑海中浮现,可是现在,似乎对自己有了忌讳,他本想多留一日时间,毕竟恩师的儿子们都不在身边,作为门生,这大过年的,理应多陪伴一二,谁料恩师和师母却是一个劲的让自己回去,好生复习功课。似乎……很讨厌自己的样子,会试虽然很急迫,可是至于大年初一,还让自己回去复习吗?叶春秋只好泱泱而回,至于老爹,则是几日每日用功苦读,连半夜都能听他的房中传出诵读的声音。这一次……最令叶春秋烦恼的事,考官换了。本来这考官理应不是何侍讲的,可是今科的南榜,考官却成了何侍讲,这也就意味着,考题已变,自己根本无从知道南榜的考题。想给老爹‘作弊’,显然已成了痴心妄想,也罢,让老爹自己去考吧。叶春秋唯一能给老爹的帮助,大抵就是抄录出一些后世有名的八股文出来,给叶景洗洗脑子,开阔眼界。科举考试,其实眼界尤为重要,这也是为何,穷书生高中的少,反而是鄞县杨家和余姚王家总是会出现父子、兄弟同时中榜的情况,本质上,一个穷书生,节省下一点钱,能买下或者是抄录一些八股文来研究,哪里比得上那种诗书传家的家学渊源,人家家中的藏书可是足足数千上万册,无数最经典的八股文都在其中,子弟们不但要在督促下进行苦读,更是每日要浏览无数八股的范文,同样是一片天地,在几乎出行只能在数十里内的农户眼里,他的世界只有一个小小的县城或者是市集,而对于有的人来说,譬如那王守仁,却是整个天下,说穿了,就是人家家世雄厚,他喜欢兵法,喜欢排兵布阵,寻常人只能纸上谈兵,他却可以年纪轻轻,便走遍蓟县、大同、山海关进行实地的游历和考察,王守仁能成为王守仁,是因为他姓王。还有后世鼎鼎大名的状元公杨慎,大抵也是如此,他能写出滚滚长江东逝水,固然有他聪明的一面,可是本质上,是因为他姓杨,有个内阁学士做爹。叶春秋现在做的,就是疯狂抄录各种他认为经典的八股文,然后一篇篇给叶景看,而叶景看过之后,也得到了许多的启发。老爹本不算是愚笨的人,否则当初,也不会高中秀才,虽然生活已经磨去了他的菱角,可是叶春秋却提供了他无数的资源,因而近来叶景几乎隔三差五看着那一篇篇经典之作,都忍不住在拍案叫好,原来还可以这样破题,原来还可以这样转折,原来还可以承接,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出现在叶景眼里,这种启迪,有一种胜读十年书的味道。叶春秋也开始用功了,不过他的用功,却不是抱着书本,而是搜索光脑中的一些文章,固然到了会试,大抵还得抄,这倒不是叶春秋厚颜无耻,而是一个现代人贸贸然回到这个时代,真要穷经皓首,一举高中,即便叶春秋再聪明,只怕没有十年二十年的苦功,只怕连真正科举门径都摸不着。、叶春秋并不觉得自己比这个时代的考霸要聪明,即便是王守仁这样聪明绝顶的人,自幼用最优质的资源去培养,人家二十多岁,依然落榜呢。何况还是自己这个半路出家的‘读书人’。若是没有光脑,现在的叶春秋怕是连过个童试都难,更别提有会试的资格了。他唯一能做的,不过是该抄时就抄,平时多学一些四书五经的知识,不使自己在与人闲谈时露出什么破绽。就这样每日读读写写,等过完了年,叶家父子依然在享受着这难得的清闲,因为这个时候,大家都知道春闱在即,无论是陈蓉、张晋等人,既不敢来打扰,也不敢荒废功课,至于黄信,固然是公务不繁忙,也生怕耽误了叶春秋的功课,即便是钱谦那种家伙都能晓得厉害,这是春秋一辈子的大事,他还指望着叶春秋还钱,显然若能金榜题名,欠债还钱的希望才更大,因而都不曾露面。这种生活,就仿佛一下子被人遗忘,让叶春秋挺郁闷的,却也难得清闲自在。倒是这时,舅父孙琦却是来了。他显得风尘仆仆,不敢进入国子学里寻人,只是叫人捎了口信请叶家父子去他下榻的地方,这一趟来,他可是带来了不少东西,既有叶太公那儿送来的各种家乡特产,还有自己带来的不少礼物,连被褥居然都有,足足一大车,天气凉了嘛,河西那儿,总有各种关于南京生活方面的传说,多是以讹传讹,譬如南京这儿的人不爱穿厚重的衣服,被褥盖的也少之类。(未完待续。)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