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庶子风流 >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财大气粗

庶子风流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财大气粗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7:03:56 来源:顶点小说

大量的人力蜂拥至了镇国府,可令所有人乃至于是孙琦都不禁为之瞠目结舌的事儿却是发生了。镇国府所招募的人力,就犹如用海水止渴一般,竟是越饮越渴。每日数百上千人涌入,非但没有使人力的问题缓解,反而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就如活见鬼了似得。其实本质上,镇国府的繁荣,除了是那镇国府的垄断工坊之外,之所以能够不断得以发展,本质上却来自于内部的需求。这种需求之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匠人和学徒越多,这些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有了薪俸,就有了购买的能力,有了购买力;因为生活节奏加快,就无法自己去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以往的人,自己种地,自己做饭,自己缝补衣衫,出行则是步行,说到底,一是没钱,另一个就是他们的时间并不宝贵,所以他们可以花费几个时辰去城东走到城西,他们可以让自己的婆娘花费几个月,去裁剪一件新衣,他们可以悠哉悠哉,却是做着各种这样那样的无用功。以往的生活的好坏,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不过祖祖辈辈,大家就是这样过日子的,所以即便是大富大贵的人家,也只是乘着轿子悠悠然的,可是现在却是,时间开始变得金贵了,工坊从早便要开工,日夜不歇,如此一来,这数万的匠人和学徒,也就流入了‘市场’。于是他们将薪金,也即每年近三百万两纹银,统统变现成了衣食住行,三百万两银子,这是何其大的市场,也正因为如此,各种商铺才应运而生,商铺需要人手,就需要无数的伙计,如此一来,小小的镇国府就不再只是几万的匠人和学徒,其中包括了脚力、苦力、车夫、酒保、伙计、商贾甚至是耍把戏的艺人还有各种眷属,以及泥水等匠人,甚至是码头处的各种船工,足足十数万之多,一个地方,聚集了这样多的人口,而且大多数,生活水平都比附近的地方要高一些,不少人都有稳固的收入,想要供应这些人,就需要无数的布匹,需要无数的大米白面,需要数不胜数的各种生活物资。于是许多小作坊,拔地而起,有的织布,有的是染坊,这些人已不再只是寻常的农夫这样简单,可又绝非是大富大贵之人,如此一来,所延伸出来的产业,就全然不同了。寻常的农夫或者说城市中的贫民,是几乎不消费任何商品的,而大富大贵之人,他们所用的东西,往往都是精雕细琢的,因此供应这样的人家,大多都是技艺精湛的匠人,可能会花几个月时间去做一个八仙桌子,也可能花费一年半载去制作一个屏风,也可能花费一个月时间去雕琢一块玉佩。而新诞生的这个匠人阶级却是全然不同了,他们有消费的需求,偏偏又无法消受那些价格极其高昂的消费品,于是他们往往会退而求其次,可若是手工去制作这种消费品,往往价格高昂,这就导致谁的商品更加低廉,在保证能用的同时,又能将价格维持到最低,谁就可以成为青睐。这便是小工坊诞生的动力,规模性的生产,即便无法改进机械,但是也可集齐劳动力进行分工,镇国府的生产分工就让模仿者得到许多的启发,将一个生产的流程分为若干个细节,每一个匠人只需做一件简单的事,这种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为当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那么,问题又出现了,小工坊林立起来,却又需要更多的劳力,劳力越多,人口越多,消费力就越旺盛,于是不得不生产更多的商品去满足人口所需,扩大生产,又需人力,那些商铺大抵也是如此,生意好了,自然需要招募更多的雇工,更多的雇工又促使了工商的繁荣,于是……这是一个循环啊。孙琦在招商局,看着最近诞生的一些‘工商学’理论,这些所谓的理论,什么所谓《货殖论》之类,多是一些读书人吃饱了撑着写的,似乎也介绍了这种特殊的现象。其实整个镇国府上下,对于这种现象,都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大家只知道,似乎有钱挣了,日子也开始越过越好,买卖越做越大,到处都缺乏人手,可是谁也不知道其中背后的原理,就好像做梦似的,一****看着无数的楼宇拔地而起。至于那些工坊,一般情况,是不会出现在其他州县的,因为除了镇国府,其他的州县实在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至少本地的地方官,就未必欢迎他们,若是遇到了差役的刁难,商贾们要打点下来,成本反而更高。孙琦开始渐渐觉得吃力了,招商局的规模越来越大,要管的事越来越多,这时候,他这个招商局的大掌柜,寻常人已经轻易见不到了,只有一些极为重要的人方能与他会面一两炷香的时间。不过今日一清早,孙琦便放下了手里的所有公务,特意赶到了镇国府。坐着一辆仙鹤车,来到镇国府大楼,当见到了自家的外甥时,孙琦不禁百感交集。可以说,现在孙琦每天都在喧闹的招商局里,每天都要见许许多多的人,忙得脚不沾地的,可是来到这镇国府大楼里,外头的喧闹都像是被隔除在外,不禁反衬出这里的安静,孙家也顿时明白了自己这个也是总是忙得要东奔西跑的外甥,在没有特别需要的时候,不爱跟人应酬,反而爱待在家里头。对于他们这样天天忙得昏天暗地的人来说,安宁才是难得啊。不过更令他感慨的是,即使都在镇国府里,可而今舅甥二人因为各忙各的,一年到头,也见不得几次。他走进镇国府大楼,叶春秋便朝作礼道:“舅父。”孙琦笑,却还是道:“见过镇国公。”两个大忙人,此时聚在一起,一面朝镇国府里头走去,叶春秋已一面道:“舅父,那倭国的征夷大将军与舅父洽商的如何?”(未完待续。)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