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庶子风流 > 第一千九十八章:独门秘籍

庶子风流 第一千九十八章:独门秘籍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7:03:56 来源:顶点小说

可以说,镇国府车坊的生意永远是最火爆的,至少暂时来说,这门别人学不来的买卖,算是镇国府的独门秘籍。就说上月各种车辆,销量已经破了万,这个数字,是各种车辆的总销量,这就意味着,每个月这里需要无数下游作坊提供的各种配件,即便只是小小的螺丝,一月都需数十万之多。正因为这种繁荣,所以镇国府急需大量的匠人和学徒,招募人手的招牌已经挂了出来,只是对招工的要求却显得有些苛刻,需要能够识文断字。这是叶春秋想出来的法子,想挣钱吗?镇国府的各个作坊待遇会比那些小作坊要好上许多,可是要挣银子,你得先识文断字,起码要懂得最基础的加减乘除再说,若是连这个都不会,那么只能拒之门外了。即便要求很过份,可依然还是阻挡不了无数人想要进入镇国府作坊的努力。也正因为如此,于是大量的学堂在镇国府催生出来,许多人慕名而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同乡和亲戚的安排下,火速报名在学堂里读书,努力地学习几个月后,可以说是百分百能进入镇国府作坊的。而在镇国府作坊的薪水,因为垄断所造成的高利润,一般是外头的一倍以上,而且前途可期,因为镇国府需要不断地扩大规模,所以不少人进去做学徒不过数月,便立即可升为匠人,匠人再上,再前一步就是高级匠人,再上头就是工长,正因为规模的不断扩大,所以升职的机会也是高了不少,吸引力实在太大。京师的不少秀才,都对镇国府赞誉有加,甚至不少人,对叶春秋简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几年,但凡叶春秋被士林有所抨击,这京里的读书人,几乎是一致地站在了叶春秋的身边,为叶春秋保驾护航。说来说去,除了那太白集的影响,便是因为这镇国府的政策了。京师和别处不同,寻常的州县,一个秀才或者是读书人,往往算是人中龙凤,受到各种的优待。可是在这京师里,因为大量读书人涌入,再加上这儿,莫说读书人,便连爵爷、京官都比狗多,所以不少漂泊在京中的秀才,其实日子过得挺清苦的,也没什么人把你当做一回事。可是而今不同了,而今最吃香的就是授馆的,寻常授馆,待遇好的,不过是被大户人家包养,给你提供一日三餐,给你住宿,偶尔发一点钱。若是给平民百姓教书的,显然就惨了许多,说是惨不忍睹也不为过,平时也只是得一些腊肉和桂圆什么的,生活很是困顿。而今却是不同了,到了镇国府里,把招牌一挂,只是传授一些蒙学的知识,还有一些计算之法,便有人趋之若鹜的报名,而且给的是真金白银,一月三十堂课,直接三百钱,一班下来就是四五十人报名,这一月下来,足足十几两银子,妥妥的,收入高,可其实也就一日上一个时辰的课,清闲自在,还受人尊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已经入了作坊,晓得镇国府的作坊和研究院对于读书写字和计算要求甚高,也愿意继续进修,这些人在作坊里本来就有丰厚的薪水,所以也乐于花更多的钱来报名,只是要学的,就更精深罢了。于是不少的秀才们,为了满足这个需求,也不免头痛,因为研究院对于计算和绘图的要求极高,人家要进修,想学的也是这个,总不能人家来学,你还教授他四书五经吧。在京里混,谁都晓得这年月,银子才是真的,有的秀才开了高级进修班,一月下来,随随便便就是四五十两银子,教人眼红耳热,于是不少人也开始琢磨起高级进修班了。所以不少人便千方百计地想去购买研究院里的一些书籍,大多都是叶春秋编写的书,如什么几何原理,什么绘图的知识,什么物理小识,这些在后世,大抵是一些粗浅的知识,可能初中生就能融会贯通,可是在这里,却成了极为精深的学问。所以现在的情况,大多是叶春秋拿了一些知识给研究院,研究院去验证这些知识,而许多秀才则想尽办法把这些知识搞到手,努力去吸取其中的知识,再开班教授。不需要有人去催促他们学习,也不需要叶春秋孜孜不倦地去散播什么奇谈怪论的思想,劝学在这里是多余的,可是每一个人,对于知识,尤其是这种新知识都有着一种渴望,学过之后,匠人们发现这些理论在生产中得到了验证,同时,慢慢地崭露头角,步步高升。读书人呢,虽然暂时抛弃了四书五经,可是毕竟已经有了功名,举业无望之下,安身立命要紧,至少这衣食住行还是得要钱的,那敲门砖只好放到一边去,专心地去研究这些几何、奇数、偶数、绘图、重力诸如此类的古怪学问,也好多一个专业技能,有了这个,过富足的日子也不难。整个镇国府,都弥漫着这种学习的热潮,越来越多人涌入,又有越来越多人去索取营养,甚至不少匠人和读书人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叶春秋不需用手里的鞭子,他只是偶尔搜寻一些简单的数理化摘抄出来罢了。现在的镇国府,已是连栋的建筑覆盖,不知容纳了多少人,哪里都热闹非凡,三六九等,俱都在此开始着崭新的生活,渐渐的,人们发现,出行非要坐上车行的车不可了,因为时间就是银子,谁也不能耽误上工,所以镇国府的车行规模最大,依附于车行的车夫就有数百人之多,他们赶着车,犹如后世的出租一样,将乘客送到目的。人们发现,宽大的袍裙不利于生产,于是短装或者是紧身的打扮成了潮流,成衣铺子,现在最时兴的便是这种较为实用的衣饰。(未完待续。)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