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黜龙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国蹶行(13)

黜龙 第二百二十五章 国蹶行(13)

作者:榴弹怕水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9 10:48:53 来源:88小说

哭声震野,留在黎阳城的张行也听到了,但好在这似乎像是一次偶发事件,随着日落,哭声也就停止了。而且张行多少能够理解这些哭声……无论是想起之前几年被饿死的亲眷,还是见到粮食后意识到已经担忧了大半年的年后粮荒事实消除,继而喜极而泣,都是可以理解的。崊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对于经历了大魏兴衰的河北中原百姓而言显得格外真切。

哭声当晚止住,张行也稍微安心,吃了一碗小米粥后,他便早早入房,只掌着灯写了起了信,开始都还只是叙旧闲聊的信。

第一封给白有思,这封信比较长,详细叙述了近来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心路历程,中间还掺杂了各种对人对事的看法,对局势的猜度与准备,从想起原大的事情到今天的哭声,从窦立德遮掩不住的野心到徐世英的冷眼旁观,从关西局势到可能得河北大战,以及对自己修为进展的疑惑与不解……最后,他还格外强调了一件事情,就是希望白有思继续稳住部队,充当好战略预备队的作用,必要时确保接应走冒险西进的黜龙帮主力与核心团队,无论接下来往哪里走、怎么打,他都不会动用登州剩余六个营外加数万屯田军的力量。

说白了,虽然在剧烈的愤怒情绪作用下,张行已经决定放手施为,但还是从黜龙帮存续角度预留了后手。

第二封信是给李定的,既然西进,而且已经攻略了汲郡、魏郡,那接下来黜龙帮要面对的军事阻碍也就是东都力量的反扑以及李定的兵马了……他从不怀疑,如果李定真的狠下心来,他的两万兵和他的军事才能会给黜龙帮带来天大的麻烦……比如说,他现在都能想到,如果对方发了狠,趁黜龙帮主力在西突袭将陵,会造成多大麻烦。

更不要说,这里面还有李定与东都兵马联军的可能性,那可就真麻爪了。

但是,这封信里,张行并没有像之前几封信那般直接劝降,而是在着重宣扬自己与黜龙帮的功绩,当然,他也讲述了见到那些粮食时的震撼与愤怒,说起了自己当年被人抢靴子时的旧事,谈到了两人在桃林时的相会,讲了眼下局势。崊

最后,专门提到了今晚听到的哭泣声,认为自己即便是在往后的战争中落败,有此一回,也不枉来此世间一遭了。

当然,写到这里,他还一如既往的嘴硬,认为自己即便是干出了这种捅破天的事情,却依然能够转危为安,然后获得最终的胜利。

第三封信是给李清臣的,这是一封正经的劝降信,他劝李清臣看清楚局势,不要为了个人恩怨与他那虚无缥缈的贵公子自尊而走到黑。而黜龙帮这里,始终为任何愿意回头的人打开大门,而且什么时候回头“同天下之利”都不晚。

同时,他在信中还提到了秦宝,询问对方能不能帮助秦宝将家眷取出来。

事到如今,张行做了深刻反省,他认为自己前几年过于幼稚,缺乏对人事的有效认知,在现在的张三看来,秦二之所以被摆到了如此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是秦二自幼失祜,母亲的约束性极强;另一方面,却也是自己忽略了对方的自尊心,不能够坦诚相对。

当然,明面上说秦宝,实际上也的确说秦宝,但未免不是在借机认错,给李清臣本人一个台阶。

第四封信,和第五、六、七封信张行分别写给了四位素未谋面……当然也可能见过面他不知道……的大宗师,一位是东夷大都督,一位是北地大司命,一位是三一正教的冲和道人,还有一位是其实目前根本寻不到具体位置,但确定在江南的前真火教教主。崊

信的内容大同小异,无外乎是介绍了一下黜龙帮的情况,讲述了自己的理念,表达了寻求深入合作的一个意图。

当然了,不同的信里面讨论的事情和表达的立场、态度还是不同的。

对冲和道人与那位千金教主,张行就是以表达仰慕为主,比较空洞,但都做了邀请,希望这两位能来河北、东境看一看,所谓携手共进,共同开创事业嘛。

对东夷大都督当然不会邀请,而是多了些流于表面的政治敷衍,但只是敷衍,甚至没有任何结盟的表达,只是说目前应该和平共处,不过他难得提到了自己当初遇到左游仙,答应送对方骨殖回东夷的事情……当然了,这事估计不能亲手送,而是要拜托送信使者了,而左游仙的骨殖被火化,又被杜破阵送到东都,一直在那个宅子里,也需要人走一遭的。

对北地大司命,说的就详细一些,说白了,盯着黑帝爷点选的这个身份,这位大司命才是他真正能够稍作倚仗的大宗师,而且随着黜龙帮此次出击,无论成败,双方都要事实上更加深一步了。

写完这些信,张首席犹豫了一下,又补了两封给秦宝母亲还有月娘的短信,主要是提醒这两位大魏即将倾覆,要为自家和秦二的前途、安全考虑,不要真闹到战场抽杀的地步。

然后,却又忽然撕掉了给冲和道长的信。崊

补给秦宝母亲还有月娘的信,当然是因为使者要去东都取骨灰,顺便写一下,而撕掉给冲和道长的信,是他陡然意识到,冲和道长就在太白峰,换言之,就在西都城外,再加上对方的三一正教掌教身份,别看表面上风轻云淡的,实际上早已经入局,很可能是有敏感立场的。

换言之,这一位,跟东都曹林、河东张夫子是一样的,天知道会不会直接参与和影响到黜龙帮西进威逼东都外围这件事里来,继而直接影响到局势发展。

甚至仔细想想,他们三位长久以来,都恰好在这个世界的中心点上构成了一个三角形。

而乱世到来之前,这个世界大宗师也基本上分布在中心与边缘地区,这肯定不是什么自然分布。

十一位大宗师,假设曹彻靠着什么机制,凭着自己皇帝身份在东都可以暂时获得一些对应的权柄,那就是十二个大宗师,皇帝、冲和道长、曹林、张夫子四人居中……东夷大都督、北地大司命、南岭圣母老夫人、妖岛岛主、江南的千金教主、巫族的苦海大祭司、西海的雪岭居士,外加一位神龙见首不见尾,但的确存在,靖安台猜测是前代三一正教教主,或者干脆是真龙所化,四下帮人引气筑基的三辉行者……明显是有规律的。

实际上,张三郎也干脆例行拿起了纸张进行思考和分类。

而且他很快意识到,前面四位不提,剩下八位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要么背靠三辉四御,要么是有一个确切的军政教组织做支撑……当然,很多人是有多重身份的。崊

这很可能是所谓和平时代,地气稳定而受限导致的结果。

唯一有意思的是,三辉四御罪龙都有明显的代理人……除了那位白帝老爷……蜀中作为的他的基本盘,只有一个据说是宗师第一的当庐主人还跟他没关系,倒是出了个十三金刚。

还是说那位三辉行者是他家的?

大宗师如此,真龙又如何呢?

想到这里,张行自己都笑了,只能说,自家三日前一怒之后,委实是破罐子破摔般有了底气,居然连这个都敢仔细研究了……而细细一想,真龙的分布也很有意思。

要么是受了招安,分了地域版块或者重要河流地气的龙,要么也是远远躲开了人类文明核心区。

不过,张行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龙,尤其是被敕封的龙,似乎恰好隔开了中心大宗师与边缘大宗师两个群体。崊

当然,只是猜想,他啥也不懂,到这份上,信息估计只有当事人\/龙才知道,其他人都是猜,还是得等那位“王怀绩”赴约才行。

一想到这里,不免又想到对方说自己须熬过这一遭,却又让张首席重新从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上回到了现实问题。

但是这个时候,天色已经不早,甚至说不得已经是下一年了。

很快,他张行就要越过穿越以来的五周年,进入穿越后的第六年了。六年了,也不知道算不算一事无成?更不知道所谓是也在大宗师的压迫下会不会继续还是一蹶不振?但反过来说,自己作为一个完成了工业化且正在信息化的社会的穿越者,为什么一定要成什么事呢?

不过是凭着个人好恶与所谓历史经验进行某种自以为是的选择与前行罢了,雁过留声也足够了。

想到这里,张三郎意外有些痴了,干脆收起了这些书信,吹熄了灯火,卸下金锥与罗盘,翻身睡下。

且不提张行例行在干出点成果后发作自己的穿越者信心不足综合症,只说翌日一早,睁开眼进入新一年后,这位穿越者便收起心思,重新投入到了工作中……他将书信整理好,挨个唤来一些有对应背景的直属准备将作为使者,将信发出,然后便开始了工作。崊

从这日开始,张行暂时不再理会军事,而是认认真真协助起了窦立德夫妇还有魏玄定搞放粮的事情,因为他发现自己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这个。

而很快,一个基本的方案大略在讨论与实践中形成,并迅速得到推广和使用。

首先当然是兵站,沿着官道排列的兵站,要有燃料,要有热水,要能做饭,要有能歇息的大棚子,有能清点屯田兵往来辛苦的文书账簿。

这是长久以来黜龙帮后勤,或者是后勤转运的基本需求,而这一次虽然规模大,而且急,但相对于军需而言,也着实相对简单,因为黜龙帮上下已经有了充足经验,并且沿途城池密集,大大减轻了相关负担。

不过,这就引出了一个新的关键问题,那就是武阳郡官吏的协作。毕竟,主要的转运通道还是在武阳郡境内居多,而武阳郡又是刚刚投降的大郡,这个时候就需要政治承诺外加对原体系的保护了。

所以,这也就引发了第二个手段——在魏玄定的来信建议下,张行发布了暂署元宝存为大头领的任命,并依旧署任武阳郡郡守,同时宣告,以此次转运与分发赈济为基本考核,来决定武阳郡、魏郡、汲郡地方官的去留,而其余诸郡,也将以此事为今年春后升迁转任考核的最大凭据。

这就是政治承诺的效力了,也是最有效的精神刺激。崊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窦夫人曹夕在大年初二忽然提出的民夫就地征发返乡策略。

这是一个很简单,但效果极好,而且一举多得的手段。

简单来说,就是在黎阳仓这里原地征发来取粮的老百姓为民夫,让他们与成建制的屯田兵按照三七比例组成转运队伍,一起转运粮食,许诺的免费的五十斤粮一斤不少,但现在只能先给三十斤,剩下的二十斤需要到目的地才给,而他们负责转运的目的地,就是他们各自家乡。

沿途包吃,到地方看距离,额外给十斤到三十斤的奖励。

这个策略的好处有很多个,比如能迅速集结人力并减少对人力的浪费;还比如给了运粮老百姓切实好处,没有浪费物资;再一个是能减少恶意者对黎阳仓的多次重复领取,确保这些人领完一次粮食直接离开;最后就是,地方官吏接收物资与民夫时,很容易就补上了他们在地方上动员工作的缺口,方便新一轮的郡县内部的分散赈济。

张行立即当众称赞了曹夕,并当场暂署对方为大头领,改为屯田总管,让她统揽此事。

这是黜龙帮第二位女性大头领,而且是专务后勤的,河北出身的,入帮后升迁极快的一位大头领,委实让人咋舌。崊

当然,其余种种措施,包括让巡骑改为道路引导,查探旷野中粮食引发的治安问题,也都一一发布。

而这其中,也不少没有争议措施,比如说,张首席力排众议,坚持了履行七日无偿放粮的承诺,以及坚持将民夫征发返乡策略用在了尚未入手的河内郡、信都郡、武安郡、襄国郡,甚至是跨河而来的荥阳郡百姓身上。

没错,这些理论上敌国领内过来的老百姓将会在黜龙帮屯田军与巡骑的协助下,带着超过每人六十斤分量的粮食,抵达相关州郡边界。

同时抵达的,还有张行张首席的一封趾高气扬的“训令”,要求他们将粮食公平分给百姓,不许私藏,否则严惩不贷。

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在浪费人力和运力,甚至是资敌。

但实际上,真的上手操作后,众人便醒悟过来,因为真正额外付出的粮食相比较于这些地方过来的老百姓自取的粮食,其实并没有多多少,却极大的扩大了黜龙帮的影响力。

而且很快,正月初四日,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就爆发了,这使得大家不得不转移了注意力。崊

李枢是正月初三抵达黎阳仓的,然后在见到张行之前便下定了决心,二人当面说定,然后李枢当日折返,第二日就正式动员了济阴行台四郡的所有主力兵马,与河北方向两面夹击,入侵了东都门户荥阳郡,而且直指敖山洛口仓。

河北河南数十州郡,包括东都里的大员们,都已经被黜龙帮给弄麻了。

当然,东都的大员们除了麻之外,还有些怕,这要是真趁着大河结冰,顺势攻入东都,算谁的?而且眼下局面谁能挡啊?水师提督宋长生还是长腿将军屈突达?

东都陷落算谁的?

一封六人连署的急信送到了潼关。

没错,曹林还在潼关,他没有入关西……但这不是钓鱼执法,而是他陷入到了巨大的麻烦中。

韩引弓这个狗娘养的,在得到军令后,居然在河东按兵不动,甚至带着一万多主力,往东北面缩了一缩。崊

而河东正是张老夫子的南坡所在。

即便是之前已经知道黎阳仓被破,曹林的愤怒都还是更多的在韩引弓身上,他恨不能飞过去,拿绳子把对方活活勒死,然后将军队夺回来。

但是他不敢,因为这太像一个诱饵了。

越过平平无奇封冻着的大河,进入河东,假设张伯凤真要与他为难,他曹林必败无疑。

pS:感谢泽叔与水常常东老爷的上盟,感谢浮生且用月酌酒老爷的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