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黜龙 > 第一百三十九章 苦海行(6)

黜龙 第一百三十九章 苦海行(6)

作者:榴弹怕水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9 10:48:53 来源:88小说

张行心存犹疑,实属情理之中。

不过接下来,根本轮不到他来犹疑,因为一个意料之外却同样情理之中的事情发生了——就在第二天晚上,张副常检终于在一次波澜不惊的打坐冲脉后完成了最后一条正脉旳突破。

没有什么天象异动,也没有至尊赐福,甚至都没有双月流光或者乌云飘过,根本就没有任何动静,就像是绝大部分人完成正脉大圆满一样自然而然。

只是一脉既通,神清气爽,不免身心振作——锻体炼气的说法委实准确。

而既然通了最后一条正脉,身体综合素质和真气感应大大提升,再加上之前左游仙一事,让张行真切意识到真气运行脉络在实际运用中的缺憾,自然迫不及待的想起那本来早了大半年的《易筋经》……毕竟,按照李定的协助讲解,《易筋经》的主要辅助作用之一应该就是使真气突破传统运行经脉,使真气运行突破桎梏,除此之外,也还有清其内,坚其外的其他什么辅助作用。

应该就是正脉突破后阶段的绝佳辅助功法。

于是乎,从这日起,张行整日窝在龙首原上的大兴皇城里,日夜练习其中诀窍……你还别说,这种辅佐作用委实有效,或者说委实进步明显。

须知道,正脉冲脉阶段,进展虽然也是每日可见,却进展缓慢,日积月累,自然会有懈怠之心。倒是这本《易筋经》,张行按照李定的指点来做,也只是以特定的动作去做特定的冲脉,却居然可以清晰的察觉到真气运行通道的拓宽、延续以及开辟。

每一日的进步都清楚可见。

一时间,便是张行自己也拿不准是来到龙首原换了风水导致的状态提升,还是说《易筋经》就是这么好学。

当然了,山中无岁月,不耽误世上已千年。

张行不过在龙首原上的皇城住了小半月的时间,外面便已经天翻地覆了,很多人的命运——他张黑绶认识或者不认识的,都在这半个月内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首先是穆国公带着全家滚蛋了,去北荒看听涛看海去了,据说走之前专门去见自己大堂姐,哭的稀里哗啦,膝行叩谢,说是此生怕是再难相见云云……这是必须的,要不是关键时刻大堂姐给力,全家脑袋真未必在。

其次,是司马相公和段尚书的暂时失势。

之所以说暂时,是因为圣人很明显是因为他们在穆国公一案中的“袒护”表现,或者说是“持重”表现而表达了不满……两人现在基本都不敢说话。

不过,考虑到二人的身份、地位、家室、资历都非同一般,而且这个案子里穆国公本身的荒唐,以及两位的不知情,倒也未必会就此一蹶不振。

beqege.

然后,王代积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他一开始并没有升职,依旧还是以兵部员外郎的身份拿着南衙虞相公的批条文书在“专营”穆国公之案,但是穆国公一事后,他这个“专营”可就通了天、入了地了。

因为他直接向圣人直接负责。

而且,格外勤恳。

而且,他是真的聪明,真的知道圣人的心意。

也正是因为他的勤恳和聪明,关中军政大员算是倒了大霉了。

穆国公走了不提,王代积追着“巫族邪道”,硬生生将关中所有总管都给追了个遍……短短数日内,五位总管尽数裁撤,对应的总管州也消失不见,无数关中老牌勋贵被撤爵、降等、申斥……据说,王代积和其他兵部要员暂时住的崇仁坊穆国公府邸,如今反而门庭若市,都是走关系的。

不过,几个“巫族邪道”弄得关中五大总管全都落了马,半个大兴城的勋贵倒了霉,西都留守阴常师反而是片叶不沾身,却不晓得是怎么做到的。

可能是那几个“巫族邪道”也知道,西都留守阴公是圣人的耳目?

就这样,最终,到了七月初的时候,关中彻底河清海晏了——王代积干净利落的结了案,而经此一案,关中地区,除了陇西和北面毒沙漠边境一带,所谓关中平原核心区,再无总管州。

地图都看起来清爽许多。

诚如某人说的那般,关中勋贵十数年不闻政务,不敢说文恬武嬉,但也到了一定份上了,面对着圣人的泰山压顶和穆国公这么一个让人无语的口子,终于是一败涂地,任人鱼肉。

至于王代积,也正式因此大功,得授汾阳宫使,即刻走马上任。

这个职务任命,非常非常有意思。

首先,汾阳宫虽然在汾水源头,在太原还西北面,比较偏僻。但事实上,这个行宫是很有历史渊源和军政地位的,因为南唐衣冠南渡后,成功在北方取得最终局面的,乃是大魏前朝的前朝大晋,而大晋正是从苦海边地崛起的,并在汾水源头立业。

而后来包括大魏在内,北方诸政权皆与大晋有军政文化承袭事实,也都对这个地方有特殊的军政安排。

那么考虑到这次出巡关中的顺利,以及东都本身还在修各种玩意,所以,这个任命一出,大家就都知道,圣人很可能是准备回去的时候要过大河,看一眼河东和更北面的苦海边地。可能还要趁机召见一下苦海两岸的北荒军政人员与巫族百姓。

这倒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其次,对于王代积本人而言,这个任命也意义非凡。

刚刚就说了,汾阳宫地位特殊,它不光是有行宫宫殿,而且因为靠近边地,有震慑北荒、巫族的现实需求,所以同时设有武库和数千屯兵。故此,这么一个任命绝不是什么虚职,反而是一个军政经济一把抓的小号总管。

考虑到这个职务同时还达到了正五品登堂入室的关节,而且能在之后数月继续直接服务于圣人,那么完全可以说,王代积要飞黄腾达了。

或者讲,人家已经飞黄腾达了。

七月上旬,王代积匆匆离开大兴,前往上任,连请张行、李定喝杯酒都来不及,堪称忧心王事。也就是这个时候,张行开始再度考虑要不要抽空去一趟太白峰,结果正想着呢,没两天功夫,可能是觉得大兴跟东都太像了,又或者天太热了,圣人忽然下旨,直接往西北而去,到他当日接受西部巫族降服的陇西受降城一带巡视,顺便再度接见降服的巫族诸部首领。

众人目瞪口呆,陇西那里,尤其是圣人昔日受降巫族的受降城基本上是毒沙漠和北海边上了,距离大兴足足几千里地……你圣人坐着观风行殿自然是可以快活,甚至还能趁机避暑,其他七八万人又能如何?

你倒是去汾阳宫好不好?最起码回东都的时候也近一点。

说句难听点的,那样的话死了都能葬在熟地。

但是,这个时候的圣人连续在东都战胜了南衙,扫荡了关中勋贵,正是势不可挡的时候,谁能反抗?

于是乎,七八万人的西巡队伍无奈,扔下了舒坦的大兴城和关中膏腴之地,开始冒着烈日和暑气,沿着渭水向西北开拔。

这倒是不用张行再纠结什么太白峰了,立马又恢复了行路状态。

而且这一次,张三郎在西巡队伍的近侍侧,变得更加广受欢迎——说起来荒唐,因为此时天气已经变得太热了,而关中地形却又一马平川,所以西巡队伍每日赶路虽然很利索,却未免一个个累得要死,上面的贵人和大员们自然随时有冰饮,可下面的宫人、侍从、兵丁中暑者却数不胜数。

这其中,张三郎几乎是唯一一个愿意放下身段,无条件给底层宫人、太监、士卒做冰镇饮料的中级修行者。

什么叫及时雨?

什么叫雪中送炭?

什么叫荒年之谷?

字面意思上暑天送冰的张三郎就是这种人!

一时间,张三郎更加如鱼得水,从宫人到金吾卫,从上五军士卒到底层官吏,几乎人人感激,人脉扩展到难以想象的地步,每日晚间,从队伍一停下安营扎寨开始,就有人主动将成缸的饮水送到张副常检身侧,然后一直到二更天为止,来他身侧大缸里取冰的人都络绎不绝。

“私下又起谣言了。”最后几个人散去,月光之下,秦宝忽然随意开口。“不过这次没那么荒唐,这次都是说洪水将起,阻断龙路……而且也没人敢传的太过分。”

“希望发大水阻止圣人西行吗?”张行略显无语。

“应该是这个意思。”秦宝摇头苦笑。“不过圣人应该不会在意了……”

“为什么?”张行茫然以对。

“因为早在大兴的时候,王代积大举查案,便有无数谶纬谣言冒出来……都是些桃李子生草田、白玉为堂张弓射日之类的。”秦宝稍作补充。“估计圣人都听腻了。”

“我估计不是腻了,而是想笑。”张行醒悟过来,直接失笑。“这些人手上军权政权俱丧、爵位都被撸了不少,却只能用这种手段,简直是黔驴技穷……而且还是明晃晃的栽赃白氏、李氏、张氏这三个顶尖大族……可不说别的,这三家哪个能成,估计都得自己先打一架。”

“也是。”秦宝点头。“不过前驴技穷是什么意思?”

“北地笑话。”张行张口就来。“就是赶着驴前后走路,后面的人抽前面的驴,前面的驴发起怒来,除了乱叫和尥蹶子外就没别的办法。”

“倒是形象。”秦宝叹气一时,终于转移了话题。“不过说实在的,我在东境时,何曾想过有朝一日会来到毒沙漠跟前呢?”

“也算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张行倒是看得开。“说实话,只要别整出**,这种日子对我来说倒算是长见识的好事情。”

秦宝微微颔首,复又摇头:“不知道家母如何,这边很难通信,还有月娘,也是一个人在家。”

张行没有接口,二人一起沉默片刻,还是张三郎想了一想,复又认真来问:“毒沙漠果然有毒吗?”

“有毒。”李定不知道何时转来,直接在冒寒气的大缸旁坐下。“不光是毒沙漠有毒,而且苦海也是真苦……你一个北地人,便是住在东面,也该听过才对,居然不信吗?”

张行摇头以对,根本懒得解释,反倒是心思再度缥缈起来。

要知道,毒漠苦海,这是一个至尊存在过的强大证据,是类似于红山、汉水、东夷五十州一样区别于张行那个世界的强大地理变迁——实际上,当日张行刚刚升为白绶,便以白有思的名义查阅了相关时代资料,便是因为对这种巨大的地理差异而心存好奇。

毒漠很简单,就是张行原本世界里西北方向几个沙漠练成了一片,大约在大河的前半段西北面的样子,绵延数千里,而且其中的沙子对人族而言明显有轻微的毒素,以至于人族在里面很难长时间坚持,形成了一条天然边界,只有少数特定通道可以经过。

苦海更简单,就是雁门郡北面,也就是张行认知中的山西北面、燕山山脉西面,忽然多了一个宽两三百里,然后南北走向,一路向北直通北海大洋的长条海峡。

苦海的海西是巫族领地,海东就是北荒了。

至于产生这种巨大地理变迁的背景故事情节则意外的简单和王道。

黑帝爷以人族之身起于北荒,赤帝娘娘以妖族公主之身起于南方,与此同时,还有一位巫族大贤起于西北巫族故地,三家同时起势,铺陈势力,渐渐将青帝爷时期的百族并存状态给打破,最后事实上形成了人巫妖三族鼎立的局面。

而在三族前期并兴的时代,三家都有明显的铺陈文明的功业,黑帝爷的荡魔除害,赤帝娘娘的削山填海,巫族的畜牧驯化,都为日后的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过,等到三家势力接壤,三族争霸的局面一触即发后,这个时候,巫族的那位首领惊讶于黑帝爷和赤帝娘娘的强大,便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来——和赤帝娘娘对地理的优化相反,他居然尝试以自己的无上修为,制造有毒沙漠、开辟苦海,以图隔绝西北。

目的嘛,不言自明,这是担心争霸失败,巫族会丧失根基,所以先做个预备。

但最后的结果人尽皆知,三位开创了新时代的无上英豪,那两个虽然肠子都打出来了,一点体面都无,但铺陈文明、改造世界的功绩不可磨灭,最终齐齐登位至尊。而那位巫族大贤却在苦海开辟后,直接于海上晋位,化身一条不可名状的腐烂罪龙,然后终年只能被困于自己制造的苦海之中。

只能说苦海和毒漠放在一起,明确向世间所有智慧生命展示了一个本有希望晋升至尊的存在有多么强大。

也明确展示了什么叫做天意或者天道——一句话,在这个世界,胆敢破坏智慧生命生存环境是有罪的,而且罪无可赦。

所以你只能往好了改造,不能往反了改造。

而对应的,据说,东夷五十州与妖族二岛,便是青帝爷和赤帝娘娘在意识到人族大兴不可阻挡后的,又以巫族罪龙为反面,悄悄动手为自己眷属预留的后备之地。

“去完毒漠,应该就会去苦海吧?”张行回过神来,若有所思。

“不好说。”李定有一说一。“只能说很可能去汾阳宫……而且,万一此行受降城呆的太久了,连汾阳宫都未必去,这次出巡本质上是在等东都的天枢与通天塔……”

“这倒是实话。”张行仰头感慨。“李四郎,你熟悉地理,你觉得咱们什么时候能赶到受降城?”

“这个速度,下月底之前肯定能到,甚至下月下旬便可。”李定认真分析。“主要是沿途都有军方仓储,不必在意后勤补充……”

张行点点头,不再多问。

果然,七月下旬的时候,西巡队伍便已经顺利抵达了渭源,行程也过半。

而这个时候,队伍中忽然发生了两件大事。

首先,有七八个巫族首领接到之前天枢的通知,前来边境打探,此时听闻大魏皇帝西巡,直接仓促来迎,居然就在此处相逢。须知道,此行本就是要借降服巫族的旧事来彰显圣人权威,虽然来得巫族很少,但圣人依然大喜,并赏赐有加,同时设宴款待。

然而,就在圣人更加坚定西行之策的时候,忽然间大长公主又得了病。

而且接下来几日,一日比一日病重,最后居然不能行动。

大长公主对大魏的建立是有特殊政治功勋的,更是圣人杀了四个亲兄弟后,唯一的同父同母的嫡亲,地位卓着。

所以,大长公主一病,西巡队伍七八万人,直接停在了渭州。

一时间,西巡队伍人心惶惶,连张行都有些头皮发麻,生怕这位大长公主一个不好,到时候一面给圣人卸掉最后一层枷锁,一面直接惹出新的**来。

pS:多扯几句,绍宋漫画马上要出了,上线腾讯动漫,希望大家支持。

还有一个就是,我在回答一个大神说的时候不了解机制手一抖只说了一句话就发出去了……这里转告那位叫幼安的绍宋书友提问者,等一周后我会在知乎发个长文仔细谈谈绍宋(这是发布后修改,应该不影响订阅价格,大家勿怪)

大家晚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