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逍遥小都督 > 第五百二十九章 危难见人心

逍遥小都督 第五百二十九章 危难见人心

作者:关关公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5:38:06 来源:顶点小说

咚——咚——

晨钟响彻汴京城池。

曾经繁华至极的千街百坊,今天显得有些压抑,所有人,上到王侯将相,下到勾栏妓坊,都望着极远处的宫城,目光各异。

金殿之内,文武百官都没了话语,愤怒、担忧、痛心疾首等等情绪,都没了意义,因为曹华的船队已经在百里外登岸,黑压压的大军自汴河郊野,潮水般慢慢压向大宋的都城。

二十万禁军驻扎在汴京周围,城头上拔剑张弩,各地勤王的军队还在路上,能不能挡住,所有人都心里没底,或许炮火一响,城墙就坍塌了,然后蜀军冲进来,上方的龙椅上就会换个人。

时至此刻,文武百官还难以相信,建国两百年的大宋王朝,竟然就这么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明明国力尚在,明明还有近百万的禁军驻扎在各地,就这么被人单刀直入,直接杀到了汴京城外,挡都挡不住。

回首看去,原因可能出在先帝身上。

花石纲、造作局、西城所,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二十年时间掏空了国富民强的大宋,失了人心。

叛乱四起,凭借赵氏正统的身份尚且能压制,毕竟那些个造反的人,都是要杀富济贫。

而曹华不一样,从杀先帝、蔡京、童贯、王璞等人起手,为大宋除去心腹大患,起兵之后军不扰民,善待官吏世家,同样走的得民心的路数,所作所为都是在向大宋百姓证明,他能当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强大的武力也能震慑辽金。

先帝祸及天下导致流民千里民不聊生,这么一对比之下,曹华赢得了不少民心。

金殿中的不少文武朝臣,虽然心里充斥着各种情绪,但无一例外的是没有恐惧。因为他们潜意识里都知道,金兵杀到汴京,可能遭受奇耻大辱杀的血流成河。曹华攻入汴京,却不会把他们怎么样,大宋的官署体系还在,只是换个人当皇帝罢了,影响不到士大夫阶级。

这不能叫造反,严格来说是逼宫。

不少朝臣不愿意承认这个,仍然喊着‘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魂’,毕竟喊的越凶,才能彰显自身风骨,可心里没有害怕却是事实。若曹华真的沿路屠城,文武朝臣早就跑了大半,或者劝说皇帝迁都。

此时文武百官,却没有一个提议迁都,其中抱着什么样的想法,谁都不知道。

或许是真的忠君报国,不想堂堂天子做丧家之犬,死也要死的有骨气。

也可能是跟着天子一跑,就成了流亡政权,辛苦打拼数十年得来的高官厚禄全都成了泡影。

而曹华只是篡位,不是覆灭大宋政权,赵氏亡了无非换成曹氏,大宋还是在的,顶多改个名,便如同‘汉魏晋嬗代’,皇帝换了,臣子还是那些人。

无数种想法藏在心头,却没有人说出口,只是看着龙椅上的皇帝。

赵辙从凌晨一直沉默到现在,一直看着御案上的那方印玺,目光深邃。

既然没向金国乞降,即便汴京城破,赵辙在史书上,应该也是‘烈帝’之内的评价,‘废帝’‘哀帝’之类的应该没人往他身上加,只能说....大势如此,力不从心吧。

郑居中双手放在袖中,以遮掩手指压不住的颤动,沉默许久,才上前一步:

“曹华的勤王军,已经兵临城下,看情况....他肯定会入京面见圣上.....是让种师道率军先行出击,还是据城而守....”

说着说着,便没了声音。

曹华打着‘勤王清君侧’的旗号,把沿途阻挡的禁军,全部说成蒙蔽圣听架空圣上的乱臣贼子,后面肯定是要打起来的,二十万禁军能不能守住汴京不敢说,一旦开战,汴京城必然血流成河,因为禁军已经没退路了。

到了这个份儿上,其实大多数朝臣都是不想打,就现在这样安安静静平稳交接,不死人又不损国力。所有人各司其职,皇帝大方禅位,还能落个万世清名。而大宋则摇身一变,获得了一只火力强大的军队,往北方一拉,凭借数千门火炮,说不定几年时间把辽金都平推了。

不过这话,显然违背了‘天地君亲师’的纲常,都是文人,没骨气装也要装一下,没人敢说。

当然,在坐的铁血臣子也不再少数,郑国公此时也到了朝堂上,沉声道:

“大宋积威两百年,生死存亡之际,岂能让曹华兵不血刃夺了大统,还请圣上下令,让老臣携兵马讨伐曹贼,若赵氏有难,我尉迟家必身先士卒以保赵氏安危,先辈祖训,老臣莫不敢忘。”

“还请圣上下令,微臣愿与大宋共存亡!”

有人带头,臣子便齐刷刷跪下,含泪请命。不过明显有不少人跪的比较犹豫。

赵辙对群臣的声音恍若未闻,盯着玉玺看了许久,才取来了一道空白的玉轴圣旨,太子赵淮站在御案前,抬手研墨,脸色十分压抑。

赵辙似乎想通了什么,紧绷的脸色平淡了几分,抬手拿起金笔,在砚台中沾了几下,便开始在圣旨上写下一个个字迹。

沙沙——

声音很小,在空旷的金殿中却是针落可闻。

所有人都屏息凝气,抬头看着龙椅上的大宋天子。

赵淮眼圈通红,研墨的手微微颤抖,泪水止不住的夺眶而出,眼中有委屈、愤恨等种种情绪,但最多的,还是对父皇的不甘,觉得父皇不该承受这种屈辱。

群臣跪在地上,从太子的表情中,慢慢猜到了什么——赵辙不想把汴京百万百姓拖下水,要禅位了。

有的人如释重负,有的人沉默无言。

郑国公、李纲等忠烈臣子,皆是满脸哀意与愤怒,却又无可奈何,最终化为长声一叹。

沙沙——

奋笔疾书,越写越快。

赵辙脸色慢慢变化,情绪波动之下旧疾发作,左手微微颤抖,眼神却如一头暮年的雄狮,不带半分寻求怜悯的示弱。

啪——

金笔扔在了大殿光洁的地砖上,带起一串墨迹。

赵辙一把卷起了圣旨,递给了太子赵淮,然后伸出右手:

“取朕的刀来!”

“圣上!”

老臣跪着上前几步,老泪纵横,想要阻拦,却又难以压制心中怒火与狂热。

已经这样了,还怕个什么?

大宋不是无人无胆,只是大多数是懦夫。

敢横刀立马陪着天子走最后一程的人,满朝文武总有几个。

踏踏踏——

赵辙一身龙袍,提着金刀大步走出宫殿。

不少老臣紧随其后,眼中只剩下悲愤,呼唤子侄跟着天子走向宫门。

而剩下的朝臣,则是垂首躬身,眼角,一直望着赵淮手中那道份量极重的圣旨,所有人都明白那道圣旨的意思:

朕不调北方重兵和你打,不向金国乞降,是体恤中原百姓,牵挂汴京百万人和数十万将士的性命。

皇位你想要,可以给你。

但不代表朕是懦夫。

堂堂大宋天子,岂能活着把皇位交于他人。

赵诘可能这么做,但我赵辙,不会!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