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逍遥小都督 > 第三百二十六章 强人所难

逍遥小都督 第三百二十六章 强人所难

作者:关关公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5:38:06 来源:顶点小说

丁俸园很大,诺大的园子里数张书案摆开,不少文人正泼墨挥洒,上首坐着几位老儒生,其中一位身着官袍,看官袍样式是杭州的知州赵霆,其他的一个都认不出来。

人群中莺莺燕燕也不乏少数,也有男女彼此攀谈的,不过都恪守礼法行为规矩。曹华和苏香凝混入人群中,自然也没引起什么人注意。

苏香凝带着曹华在园子里转了几圈,回忆过幼年的时光,其实也没什么可看的,正准备结伴离开的时候,一阵交谈声倒是引起了二人的注意:

“听闻昨天公主回了杭州,今天没能到场实在可惜,往日这种场合,公主肯定过来....”

“唉,公主入京一趟,便委身与一个宦官的义子,听说那名为曹华的混账,曾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公主恶言相向,公主下嫁之后还严禁公主外出....”

“是啊,我也听说过,公主何等高贵,不曾想如今被一个驸马如此对待....”

赵天洛在杭州风评极好,又经常参加诗会勉励有才学的人,给文人书生留下的印象自然不差,能有这些说法不足为奇。而且所说的事情半真半假,曹华也没放在心上。只是很快,又有些声音传来:

“听闻哪个曹华,便是写出《水调歌头》的苏轼,有这等文采傍身,想来也不是传闻中那般不堪。”

“京城那些个王公贵子你还不清楚,诗词明码标价,以曹华的权势,随便找个寒门学子买几首好词,又有谁敢站出来指认。”

推荐一个app,媲美旧版追书神器,可换源书籍全的\咪\咪阅读\\!

“那倒也是,听闻曹华在京城无恶不作,还有好男风的传言....”

越说越离谱,曹华还真没料到自己的恶名传这么远,听的还挺有意思。

只是旁边的苏香凝明显听不下去了,见这些书生只说坏的一面,忍不住插了句话:“听闻曹华曾化名苏轼做了不少善事,四处赈灾捐银子,有十几万两之巨。”

随口插一句,也只是为了提个醒,很快便有人回应:

“姑娘你这就不清楚了,王侯之家捐些银钱赈灾是本分,公主下嫁与曹华带了不少嫁妆,肯定是公主的授意。”

这话曹华还真不好反驳,含笑点头。

因为两人面生,在场说话的书生小姐,说着说着便注意到了这对旁听的男女。

都是杭州本地人,才子可能有不认识的,出名的美人却是烂熟于心。

苏香凝能在茗楼当头牌,容貌气质都无可挑剔,也就性格比李师师差一丢丢。

诸多文人发现了个如花似玉的陌生美人,一时间目光自然投了过来,虽然旁边站着个白衣公子明显有主了,可还是有不少人抱着结交的心思,上前打招呼:

“兄台、姑娘,在下许子凌,二位当是第一次来丁俸园,以前从未见过,敢问尊姓大名?”

听见‘许子凌’,曹华倒是有所耳闻,‘东京四大才子’之类的称呼,便是为了和江南争锋,而对标的人便是江南四个很有名的年轻才俊,都是不满二十便名震江南的年轻人,‘江宁第一才子’陈启明因为年纪大了些甚至排不上号。

面前的许子凌正是其中之一,看面向最多十七八岁,若不自报家门,还真看不出是名震江南的才子。

苏香凝自然有所耳闻,连忙欠身行礼:“小女子苏香凝,见过许公子,这位是...”

说着,苏香凝看向旁边的曹华,不知该怎么介绍。

曹华颇为无奈,人家热热闹闹聚会,上来砸场显然不太合适,只能随口回了一句:

“段正淳,久仰许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年少有为。”

“段正淳...”

许子凌微微蹙眉,显然没听说过这号人物,上下打量着曹华的装束和手上‘我是好人’的扇面:

“段兄倒是不拘一格,嗯....看段兄的打扮也是读书人,不知是何方人士?”

“汴京,刚来杭州。”

曹华礼数还很到位,毕竟对这帮书生没什么恶意。只是没想到他一自报家门,就出了岔子。

本来曹华带着一个陌生美人,又相貌不俗,众人还以为是其他州县的才子过来串门,自然带着几分亲切感。一听是东京过来的,顿时就明白过来——又是京城的纨绔子弟过来凑热闹了。

江南自古多才俊的说法早已有之,良好的氛围也养成了江南文人目高与顶的习惯,但也确实有真材实料。

读书人都得进京城赶考,去的最多的地方便是东京,而东京能被江南文人视作才子的,也就周邦彦、范成林、岳进余三个,其他都是笑话。

偏偏东京的人又喜欢和江南相提并论,经常有富家子千里迢迢跑过来和江南文人攀交情镀金,派头一个比一个足,宝马香车美人相伴,起初把江南的文人唬的一愣一愣的,彼此交流后才发现肚子里没半点墨水,还能做出用银子买诗词这等有辱斯文的事情,时间一久自然就反感了。

许子凌听到曹华来自汴京,表情倒是没怎么变化,不过结交的意味明显淡了几分,随口应付两句后,便准备离开。

曹华也没想与这些人攀交情,自然也没多说什么。

只是在场的可不止书生,些许的富家小姐瞧见日思夜想的许公子,竟然和一个陌生女子搭讪,关键那女子旁边还站着一个仪表堂堂的男子,心里自然有些嫉妒。

女人家嫉妒起来那可真的不讲道理,些许个富家小姐,就开始煽风点火:

“常听闻东京才子如云,段公子想来也不是泛泛之辈,我等正在为后天的端午佳节赋词,段公子可否让我等瞧瞧东京文人的才气?”

很明显的调侃,东京一共就三朵云,可眼前这一朵。

许子凌终究是久负盛名的文人,那里不晓得这些个小姐让外地人难堪的想法,轻轻抬手道:

“诗词歌赋终究是小道,闲时消遣陶冶心境尚可,却难当大用。人之才华当用在定国安邦之上,写几首诗词算什么才子。”

这话的水准很高,虽然有不想带曹华一起玩的心思在里面,可即便是曹华听了,心中也是挑不出半点毛病。

在场诸人皆是点头,附和声接连不断,连上首就坐的几位大儒都开口赞赏,知州赵霆扶着胡须轻笑开口:

“子凌贤侄志向甚高,来日必然有一番大作为。”

说着,赵霆转而望向了曹华,笑容和煦:“来者是客,段小友既然来了,便坐下吧,我江南文人虽然有目光与顶的传言,但待客之道,还是懂的。”

知州开了口,曹华自然是不好扭头就走,只得象征性抱拳,在庭院摆开的小案后坐下。

赵霆目光被吸引过来,自然打量了曹华几眼,和气询问:“段小友自京都而来,不知令尊尊姓大名?本官曾在京城为官多年,说不定认识。”

这算是问家境了,从京城过来的王公贵子极多,赵霆在外地当官,遇上了免不了结交。

曹华对一地知州实在不感兴趣,象征性的回应:“家中从商,过来做生意,赵大人不认识。”

这话有些许不敬,按理说不管认不认识,都该报上父辈的姓名,让坐镇杭州的一方大员可以接一句‘有所耳闻’什么的,只是曹华不好编。

赵霆脸色微微沉了下,点了点头没有多言,转而继续和诸多后辈才子客套起来。

接下来,便是看着诸多江南才子写诗词,其中不乏佼佼者,苏香凝眼中逐渐露出佩服之色。

曹华挺佩服有真才实学的文人,特别是许子凌方才那番‘何为才子’的话,他对其凭借很好,所以也看的很认真。

若只是这样直到结束,倒也没什么,可坐在主位的知州赵霆,明显是因为方才的一句话多了心,众人正在为端午词讨论的难解难分之时,赵霆忽然又开口:

“各位,段小友远道而来,你们光聊自己的,岂不是冷落的客人。”

在场的大半都是心眼活络的文人,听见这话自然明白意思,马上有几个书生起身,面带笑意开口:

“是我等失礼,段兄自汴京而来,一首端午词想来不在话下,看段公子思索许久,想来也有了佳作,不知可否让我等观摩观摩?”

许子凌偏过眼神,似乎对这种欺负外人的戏码有些不耐烦,毕竟谁也没兴趣看菜鸡互啄,当下开口道:

“段公子若有好词大可说出来,若是没有也无伤大雅,文章本天成妙手偶的之,谁都有憋不出来的时候。”

这话也算是给个台阶,曹华点头轻笑:

“不善诗词一道,让诸位失望了。”

几个书生见状,便坐了回去。

赵霆皱了皱眉,沉声道:“既然身着儒衫进了文会,词牌格律应当熟悉,一首小词罢了,只要读过书都能想出来,段小友是抹不开脸面,还是真的学术不精?”

曹华眉头一皱,抬眼望向赵霆:

“赵大人的意思是,我不想作词,今天也得憋一首出来?”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