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逍遥小都督 > 第一百七十一章 月下闲谈(上)

逍遥小都督 第一百七十一章 月下闲谈(上)

作者:关关公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5:38:06 来源:顶点小说

时至九月,风河渐冷。

京都不比四季如春的江南,夜晚明显可以感觉几分寒意。

曹华在内城巍峨楼宇间起起落落,朝着侯府行进。杨楼街和踊路街在内城东西两侧,以前都是从东角楼绕半圈来回,中间是王侯将相的府邸。

今天回来的比较晚,绕路比较麻烦,便按照两点之间最短的路线行进。经过几个月的恢复训练,身体估计恢复到巅峰时期五成的水准。按照寒儿的说法,以前可以徒手无声无息翻越城墙,他现在只能翻个院墙,这飞檐走壁的功夫还得练。

轻盈起落之间,看着胳膊上的牙印,他皱了皱眉,这动不动就咬人的毛病得改改了。

下午回城的路上,发生了点小插曲。

经过城外骆家庄的时候,遇见两伙人在干架,都是当地的村民,好像是因为一块地的归属出了矛盾。

陈姑娘性子保守又嫉恶如仇,遇上冤屈之事自然是要管到底。可她没有官职,只能望向刚刚欺负过她的大恶人,还说“你为民做主,方才的事儿便既往不咎了..”,一副不管以后就反目成仇的模样。

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轮不到黑羽卫来管,但他正巧遇上,又占了人家姑娘便宜,想了想便答应下来,反正不是啥大事,明天带人过去一趟即可。

在各家朝臣的房顶上起起落落,动作还比较生疏。

偶尔没站稳从房顶掉下来落在人家院子里,便说句‘追查逆贼,顺路经过’,倒也没人敢不信。

一路翻墙过院来到御街附近,也就吓晕了两个和夫人赏月的小官员。

御街王侯扎堆论奢华远超杨楼街,但地处宫城正门,朝臣没人来回得庄重大气,并没有勾栏妓坊,商户也多是丝绸丹青等雅物。

即将入冬的缘故,布商自塞北运来的狐裘颇受豪门夫人追捧,档次高的哪怕价值千金,也挡不住爱美之人的趋之若鹜。

曹华在飞檐上起落,经过一家布庄时,瞧见下方人头攒动,不少豪门夫人都带着万宝楼定制簪子,便也停下来打量了几眼。

顶端的手艺人没有古今之分,现代工匠烧出来的瓷器,不一定比的上几百年前官窑瓷器,其他行当也是同理。能把布庄开在皇宫正门的御街上,制作的狐裘已经可以用巧夺天工来形容。

此时些许个豪门夫人结伴品鉴,眼中多有喜爱之意,但面对一件狐裘三千两白银的天价,还是有些迟疑。

显然,和万宝楼一样,这布庄也便是给平民百姓开的,只有两件还不讲价,爱买不买。

曹华略微琢磨,便让附近万宝楼分店的掌柜去把仅有的两件狐裘全买走了,拎着继续往侯府飞去。

因为狐裘占地方,远远看去,倒像是个飞贼扛着个大包裹,在房顶上起起落落。

御街距离武安侯府并不远,曹华刚刚来到后门外的大树上,准备几个起落回到院子,便听到机括响动。

继而,便是‘嘭’的一声巨响,院墙后喷出一条火蛇...

“我靠——”

“相公!!!”

半刻钟之前。

月朗星稀。

赵天洛身着鹅黄宫裙,梳妇人髻,坐在书桌前,看着最近管事递上来的账册。坐久了略显疲惫,她揉了揉眉心,便合上账册起身走到窗前,欣赏着荷塘的景色。

丫鬟偶尔经过,远远的便俯身行礼,安静平和,与往日在王府没什么区别。

嫁为人妇后,哪怕贵为公主,她也不能再经常独自跑到诗会这种地方游乐,半个月下来很少出门,稍微有些闷得慌。不过成婚的女人都是这样,藏在深宅大院之中,等那天习惯了就好。

府中收购了一些产业,田地房产之内,全是她自己打理,曹华则住在自己的小院,每天一起吃饭,偶尔走走亲戚,逐渐有了微妙的平衡。

她不愿打破这份平衡,至于能保持多久,谁知道了。

夜风袭来,微微有些冷。

赵天洛紧了紧衣裙,看着窗外荷塘略显出神。

嬷嬷胡兰带着丫鬟,端着托盘来到屋里,瞧见公主站在窗前,上前叮嘱:

“公主,京城天气比江南冷的早,当心着凉。”

“知道了。”

赵天洛坐回书桌前,从胡嬷嬷手里接过红枣羹,拿起银勺抿了一口,便放在了一边:

“以后不用熬了,我吃不下。”

胡兰曾是康王的丫鬟,此时轻声劝慰:

“传宗接代是大事,王爷来了书信,特地嘱咐过婢子...”

赵天洛微微蹙眉:“我自有分寸,才成婚半个月,急什么。”

胡兰不好再劝,让丫鬟把汤羹端了下去,在屋里站了少许,才蹙眉道:

“公主,有些话...婢子不知该讲不该讲...”

赵天洛眉梢微挑,偏过头来:“有话就直说,不该讲就别讲。”

“婢子知错。”

胡兰看着公主长大,知晓公主出生帝王之家,脾气又和当朝太后如出一辙,不喜欢下人说话遮遮掩掩。

可有些话,确实得思索再三才能开口。

胡兰沉默片刻,走到书桌前,轻声道:“婢子今天去宝塔寺烧香祈福,不曾想在寺庙里,瞧见曹驸马与一女子...”

胡兰把今天所见的情况,复述了一遍。

赵天洛安静聆听,待她说完,才皱了皱眉:“那姑娘长什么样?”

胡嬷嬷回忆了稍许,沉声道:“不像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容貌倒是不错,看身段是个好生养的...”

赵天洛恍然:“是陈侍郎的女儿陈靖柳,我见过。”

胡嬷嬷一愣:“公主知晓此事?”

“第一次和相公遇见,便是在杨楼会上,相公因为陈姑娘的事情大发雷霆。当时我袖手旁观没有制止书生的言行,导致陈姑娘被打了一耳光,相公当时还对我发火来着...”

赵天洛说了几句,觉得当着下人讲这些不好,便轻轻抬手:“下去吧。”

胡嬷嬷眉头微蹙,本就是公主的教习嬷嬷,此时认真起来:“公主既然知晓,岂能坐视不理,曹驸马本就性子桀骜对公主不恭敬,若是其他狐媚子...”

啪—

赵天洛手掌轻拍桌面。

胡兰连忙欠身,恭恭敬敬退了出去。

书房中安静下来。

赵天洛坐在书桌前,想了想,从身后书架上取出了一本册子,是历次诗会上出名的诗词,由苏幕统计,她经常在诗会上露面,虽然对诗词一道不热衷,却收藏了一本。

翻看诗集,在里面寻找了片刻,终于翻到了那首署名为‘陈清秋’的《过惶恐滩》。

赵天洛仔细打量,眉梢微蹙,带着几分疑惑。

上次在太后寿宴,便有类似的疑惑,只是猛然来了个晴天霹雳,让她来不及琢磨。

此时听到胡兰的话,再看这首词...

赵天洛思索稍许,合上了诗集,起身来前往隔壁的院落。

华灯初上,府中的丫鬟家丁大都回了位子休息。

四个王府护卫手按腰刀,在黑羽卫的包围圈中寻找贼人,如果世上有连花瓶都不如的东西,恐怕就这四个王府高手。

赵天洛来到隔壁的院落外,侧耳聆听,发现里面传来:

“自摸,清一色满码,寒儿姐输五十文,嘻嘻嘻...”

她在院口瞧了一眼,却见曹华的两个丫头和寒儿坐在亭子里赌钱,曹华并不在院子中。

堂堂武安侯府,聚众赌博显然有失体统。

赵天洛看了两眼,最终也没说什么,转身走到后宅院墙边上,拍了拍手掌,呼唤贴身护卫过来。

啪啪—

院墙后面脚步匆匆,三名黑羽卫在王府护卫毫无察觉之时,落在了院墙下,为首的荆锋恭敬抬手:

“公主有何吩咐?”

赵天洛见状一愣,没想到自个护卫这么不机灵,心里不仅暗骂一句‘四个饭桶’。

不过嫁入侯府,曹华的人就是她的人,她也没有再呼唤护卫,轻声询问:

“荆虞候,你们都督还没回来?”

荆锋略微思索,摇了摇头:“都督向来高深莫测,卑职自是不知道去向,不过典魁司中并未传来消息,想来不是在外面祸害人。”

荆锋毕竟江湖人出生,初来乍到,颇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架势。

两个黑羽卫闻言一个趔趄,额头顿时滚下冷汗。

赵天洛轻轻点头:“那就好,回来之后和他说一声,让他到我房间...我书房来一趟。”

“诺!”

三个汉子眼神怪异,显然是想岔了,不过表情严肃而认真,看不出半点异样。

赵天洛转身准备回房,却见荆锋的腰上有个皮套,装饰精美,里面插着根烧火棍。

她在江南时经常跟随康王去厢军驻地走动,自幼想振兴大宋赵氏,对军伍的了解远比诗词多。

黑羽卫是天子近卫,制式装备为官刀、鱼鳞甲、手弩,其他东西按照个人习惯自带,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有,不过只在领命外出时携带。

赵天洛从未见过火铳,略显好奇:“荆虞候,你腰上挂的是什么?“”

荆锋眼中露出几分自豪,从腰上取下皮套,递给赵天洛:“此乃典魁司巧匠制作的独门暗器,黑羽卫虞候都有一只,名为‘火铳’,不够这名字太拗口,兄弟们都管它叫‘大地惊雷’。”

“大地惊雷?”

赵天洛仔细打量,皮套做工精美,还有个卡扣。

拔出烧火棍,上面刻着一只麒麟,金灿灿的颇为好看,还有‘大宋昭鸿元年制’的字样。

她本想看看管子里装的什么,荆锋却急忙抬手:“公主,这玩意威力甚大,二十步内堪比强弩,万万要当心。”

赵天洛会骑马射箭,听见‘堪比强弩’,有几分好奇:“该怎么用?”

荆锋上前耐心指导:“和手弩差不多,把这个击锤掰开,然后按一下即可。”

赵天洛似懂非懂,持着火铳,依言掰开击锤。

周围没有假人,她左右看了看,对准院墙外的树干扣动扳机。

嘭——

火舌喷出,巨响把她吓的一抖,还没来得及惊叹,便听到一声怒喝:

“我靠!”

请收藏本站:sddxss。顶点小说手机版:sm.ddxs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