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八百九十二章 不同的孩子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八百九十二章 不同的孩子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雷是从天上来的,人造的雷又是从何而来。”

李泰喃喃自语,又看了一眼儿子李欣,他正在玩着一个木锤,见到什么敲什么。

见到远处的平原上闪过一道雷光,雷电直插大地,片刻之后传来了雷声。

心头越发疑惑,要如何让铜线发电。

那电又是如何发生的。

雷雨下到午夜才结束,袁天罡坐在一处宅院,面前盘腿坐着李淳风。

两位道长也在思考现在的骊山面对的终极难题,磁石与电。

李淳风低声道:“袁道长,骊山人善于论证,磁石与电的关系又该如何论证?”

袁天罡看着手中的这卷书,“骊山书卷中所言,光是有传播速度的,声音也是传播速度的,但两者速度并不相同。”

李淳风又道:“看,骊山要论证的学识如此多,贫道却想明白了一部分。”

“是什么?”

“骊山县侯说大地是有引力的,从近来的种种可以得出磁石也有引力,是不是可以说我们脚下的土地就是一块巨大的磁石。”

袁天罡缓缓睁开眼,低声道:“这只是猜测,这不是论证。”

李淳风又道:“对骊山来说想要论证就需要先有猜测。”

次日清晨,下了一夜雨的关中湿漉漉的,还有细雨在不断落下。

每当雨后,骊山总会隐入水雾中,从远处看不清山峦的全貌。

骊山湿漉漉的,不断有水滴从屋檐落下来,张阳看着山下工厂送来的图纸。

图纸上的蒸汽机经过几次改良,体积比以前的更小了,造出来也不会像房屋那般大。

张阳修改着图纸,将一些不必要的设计删去。

想让蒸汽机运作的更顺畅就不要添加一些没必要的组件。

一手拿着尺,一手拿着笔娴熟地在地上勾画着。

等图纸画好了,再去车间里忙碌着。

小清清坐在华清池边,看着爹爹从书房中出来,再去车间。

不一会儿娘也从屋中出来,与小慧,小武姨姨正在商议着什么。

她一手撑着下巴,看着自己家,长叹一声。

东阳小步走来,“想什么呢?”

“东阳姨姨想过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东阳笑道:“做个好人吧。”

“嗯,那我也要做个好人。”

“你呀。”东阳又道:“你不一样,你是姐夫的女儿,你自小都是姐夫亲自在教导,你掌握的学识肯定与我们不同。”

“爹爹教的与娘所教的都一样。”

“因为是姐夫的孩子。”东阳低声道:“你与我们不一样。”

小清清又迷茫了,看着华清池发呆,脚都被泡得起皱了,这才站起身,打算再去睡一会儿。

张阳在车间里忙碌着,将图纸上的构造等比例打造成一个个小零件。

再等小清清睡醒的时候,见爹爹面前放着一架小车。

这车子比熊大要小一些,刚到膝盖的高度。

小清清诧异道:“这是爹爹造出来给我玩的?”

张阳组装零件,手中的扳手正在拧着内部的螺母,“嗯,这个东西的作用发挥好了,就给你玩。”

“好呀。”

她开始期待地看着这架小车,又问道:“东阳姨姨与女儿说,我和她们不一样。”

张阳脱下手套,做一些更精细的组装又道:“哪里不一样了?都是一张嘴一双眼睛,两只耳朵。”

小清清笑道:“嗯,女儿和她们一样的。”

小清清又走到娘身边,“娘,我和小武姨姨她们有什么不同吗?”

李玥悠闲地喝着茶水,每到夏季的时候是骊山最清闲的日子,得闲能够静下来看看书,这是最喜欢的一段时光。

听着女儿的话,解释道:“你没必要和别人一样,而且这世上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看她还有些迷茫,李玥看了眼还在地上爬的小三秋,对她道:“其实你爹爹就和别人不同,和大唐的很多人都不同。”

“爹爹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这种很多不同的说法。”

李玥说起了以前与张阳之间的事,小清清仔细听着,就听到爹爹以前是怎么忽悠魏王舅舅的,她总是捂着肚子笑了好久。

作为孩子的娘,李玥心里很清楚,儿子也就算了,其实女儿自小就是张阳在教导。

其实这孩子的认知水平很高,学什么都很快。

真要说不同,那就是对世间的认知不同。

在小清清眼里,外面的人是愚钝的,世人皆是不清醒的,世家是混账,皇帝也不是什么好人。

平静的生活过了几天,这些天没了朝中这么多事来烦恼,生活很是惬意。

张阳希望朝中的事最好一直别来打扰骊山。

这些天,专心做着火车的零件,在车间中细心打磨着。

婶婶推着一辆车而来,“县侯,这是工匠们做出来,看看是否对。”

张阳拿着骊山尺,仔细测量着,良久道:“都没太大问题,以后这些零件我去拿就好,很重。”

王婶摆手道:“以往婶婶是出去打仗的,有的是力气,不碍事的。”

张阳皱眉看着婶婶离开,将这一车的零件推入车间中。

半月后的一天清晨。

屋外传来了一些响动声,“姐,它动了!”

小心安的话语声传来。

小清清看向门外,那个小火车开始动了,它沿着铁轨行驶,转着圈。

一缕缕烟从火车的头上冒出来。

张阳脱下手套,心满意足地长出一口气,“嗯,总算是完成了,这半个月没白费。”

小火车咔嚓声不断,家里的熊都围了上来,熊三生的小熊很是活泼。

不过这几头刚出生不久的小熊很容易认错熊,它们有时候会跟着熊二,或者跟着熊五熊六。

它们的体型都长大得差不多了,导致婶婶也经常认错。

火车走了十多圈停下了,张阳用水给小火车冷却,等晾干之后才能用。

“爹,为什么不动了。”

张阳将小火车放入推车中,“这个要给工厂,让他们自己去钻研。”

再将铁轨放入竹篓中,身上背着,双手拉着车一路下了山。

小清清与心安依依不舍,他们还在后头跟着。

李泰与几个工匠站在一起,正在商讨着发电机。

见到是姐夫来了,他上前道:“姐夫,造好了?”

张阳放下推车,解释道:“这是我做的火车模型,具体原理与图纸上差不多,不过你们铸造时,还要调换一下位置。”

让两个孩子将铁轨铺设好,张阳把小火车放在铁轨上,先往车头的上方的洞口,放入一根燃烧的木头,再往车厢的后方倒满水。

再用煤粉放入火车头的上方,等燃烧了一盏茶的工夫,这辆小火车便动了起来。

张阳拿着图纸与李泰解释着,“其实构造很简单,铜管弯曲的幅度不用太大。”

李泰不住点头,让一旁的侍卫拿着笔记下这些话语。

火车走得很流畅,动静也不是这么大,还有一些黑烟从火车头冒出来。

“以往我们的火车问题主要出在它不够轻便,以前我觉得那火车内部太过复杂,经过一次次改良精简,现在就好多了。”

张阳解释道:“所以我又将其简化了一些,只留下了燃烧室,并且加大了水箱的空间。”

李泰皱眉道:“如此一来还需要更精细才是。”

“嗯,会比较麻烦。”

“交给我就好。”李泰收过了图纸这一次信心更足了。

“电磁专研的如何?”张阳看了眼一旁的大圆筒,“发出电了吗?”

李泰摇头道:“还是没有,不过用久了之后,发现磁石不再吸铁了。”

“姐夫,你说这个电磁是不是与磁石的吸力也有关?”

张阳皱眉道:“有可能。”

骊山的每一样造物都需要时间,弹簧也是,蒸汽机也是,现在李泰想要发电,又是一次艰难的攻关。

本着试一试的心态,骊山不能停滞不前,总要向前探索的。

李泰小声道:“西征军说,他们发现在西域有一种很厉害的磁石,已让人去开凿。”

“很厉害的磁石?”

“嗯,因当初西征,有队兵马在荒漠中迷路了。”李泰来回踱步解释道:“他们有指南针,但指南针方向是错误的,之后经由当地的西域人带了回来,这队兵马因延误军机被处罚了,之后回了长安,由卫府的官兵查问。”

“经过查问,问询他们是如何延误军机,他们解释是指南针坏了,这件事便传到了军中,之后才明白原因,原来在西域有一座磁山,但凡刀兵靠近都会被吸到山壁上。”

张阳皱眉思考。

李泰又道:“既然能够相隔这么远,多半是一种很厉害的磁石,本王已让人送信,让安西都护府的人帮忙采石,或许用更强的磁石才能够激发出电。”

想要看到电流需要一定电压,又谈何容易。

张阳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但愿吧。”

李泰看向阴沉沉的天空,“姐夫,那电真的像天空中的雷电一样吗?”

“嗯,会发光,但没有这么大的动静。”

李泰失笑道:“如果骊山真可以造出这个,那骊山就真是仙山,骊山人就是仙人。”

小清清重重点头,“那我们就是仙人。”

知识的力量是强大的,强大到可以上天入海,能够改天换地。

现在的骊山还处于最基础的阶段,将事情都交给了李泰去安排,张阳回到了山上。

骊山的工厂很忙,忙得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作。

当骊山像是散尽家财一般,将自己的产业分发出去,谁也不知道骊山究竟还有什么好忙的。

一个个的螺丝与螺母被造了出来,这些螺丝与螺母是骊山的下一个阶段铸造的关键。

最近骊山又有一批学成了技术归乡的学子,这些学子都是关中子弟。

小慧与小武正在与各县的县丞谈着话。

这两个姑娘面色严肃,谈吐的语气与寻常人不同。

“今年骊山要接收一千五百个学子,各县的名额还是老样子,十三岁以上十五岁以下,总数三十个。”

几个县丞各自思索着自己县内的人口。

小慧又道:“如有富裕且招收不满的,将名额下放,当然了各县既然与骊山有合作,我们能够让你们互相调换名额,可此名额不能外卖,如有售卖名额牟利的,一经发现,再不合作。”

“怎么会呢?”泾县的县丞擦着额头汗水,“骊山给我们的方便已是这么多了,我们怎会自断后路。”

“对呀对呀。”

听着几个县丞议论,小武又道:“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入学之后各县的学子待遇与外招的是一样的,这是建立在我们经营有限的条件下。”

小慧接过话语补充道:“骊山向来不在意学子的出身与来路,骊山打算选址,在外建设一个大书院,骊山的土地本就是有限,如各县多余的土地能够用来建设书院,可以书写文书交给骊山。”

眼看这几个县丞又要说话,小武打断道:“下一座技术院要能够收拢三千学子,占地两千亩左右,还要修建高楼。”

听到这个要求,几个县丞又沉默了,两千亩地可不是小数目,更不要说还要修建高楼。

渭南县的县丞心里犯了嘀咕,问道:“谁家建房子要两千亩地呀?这是要修一个城?”

三原县的县丞低声道:“这就是建一座城呀。”

余下几位县丞也是神色凛然,建一座城?一座专门用来读书学技术的城?

这听起来就觉得不可思议。

本来各自都只是一个小县,能管好就不错,还要再建一座城,这是要多少的人力物力呀。

这几个县丞顿时没了兴趣,也不再议论了,大家都达成共识,要是在自家县边上建一座城,且说能否给自己的县受益,往后的麻烦很可能也会接踵而来。

出人出力,说不定最后也捞不着好。

看眼前两个姑娘,也没说要给各县什么好处。

小武与小慧向各位县丞行了一礼,也就离开了。

十二县的十二位县丞走出了骊山村外的临时官邸。

“此事是不是与京兆府尹知会?”

讲话的是富平县的县丞,这人向来没什么主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