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八百七十七章 绝胜烟柳满皇都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八百七十七章 绝胜烟柳满皇都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张阳回到骊山上已是夜里,李玥让孩子们先用饭了,她站在华清池边,目光正看着池水。

“用饭了吗?”

听到夫君话语,她豁然转身笑道:“还未用饭。”

张阳牵着她的手低声道:“你就是习惯了和我一起用饭,我要是不在你就吃不下饭。”

李玥轻笑道:“那还不是夫君无故就离开。”

“我下次出门的时候会和你交代清楚。”

“听小武与清清说了,是出什么事情了吗?”

“颉利没有死。”

“原来是这样,还以为夫君又要和父皇去吵架了。”

张阳气馁道:“今天吃什么。”

李玥又道:“婶婶又炖了大骨头,村子里杀了好几头猪,骨头多得都吃不完。”

她坐下来打开一个大碗的盖子,用勺子舀出一些汤,“还热的,快吃。”

翌日,关中又下起了冻雨,今天张阳坐在山上看着书,不打算下山。

小清清骑着熊大而来,“爹爹,那个突厥人又来了。”

“他来做什么?”

“他要给爹爹赔罪。”

张阳喝下一口茶水,拿起一旁新做的保温杯递上,“将这个送给他,就说此事就此揭过了,告诉他得了封赏就回草原,听候朝中安排。”

“嗯,熊大我们走。”

小清清抱着比自己手臂还粗的水杯,骑着熊大下了山。

骊山村口,阿史那杜尔背负着一根棘条,单膝跪在骊山村口前。

李泰小声道:“这年头连突厥人都学着中原人负荆请罪了。”

李孝恭叹道:“这世道真是越来越怪。”

小清清头戴宽大的斗笠,骑着熊大来到阿史那杜尔面前,将水杯放在他面前,朗声道:“爹爹说了,此事就此揭过,这个杯子送给你了。”

阿史那杜尔向这个小丫头躬身行礼,大声道:“多谢县侯!”

他的嗓音很大,小清清又道:“爹爹还说了,你若得了封赏就回草原,往后在草原等着朝中安排。”

“喏。”

随后这个看起来不食人间烟火的丫头走入了村子里,身影在雨幕中不见了。

他被冻雨冻得发抖,拿过地上那用木筒做的古怪杯子,缓缓站起身,一步步离开了村子。

走了几步,他又回头看向骊山,用突厥人的礼仪躬身行礼。

冻雨落在长安城的每一间屋子上,阿史那杜尔昨日见过了叔叔颉利可汗。

现在的颉利可汗已是一位老人家,瘸了一条腿再也不能骑马了,也回不去草原了。

这些年留在了关中,天可汗时常派人去过问,给颉利安排生活起居。

这是天可汗对一个失败者的敬重。

阿史那杜尔走入了长安城,一直来到了京兆府,他听说裴行俭就在这里。

他对天可汗敬重的,对县侯还有一些看不透,对裴行俭这个年轻人是佩服的。

牛朝拦住了来人,问道:“什么人?”

“阿史那杜尔,来见裴都护。”

“你就是昨日在四方馆闹事的突厥人?”

他自觉理亏,回道:“正是。”

“让他进来。”

府衙内传来了话语声,牛朝放行道:“进去吧。”

“多谢。”

比起昨日的态度,今天的阿史那杜尔要多听话,就有多听话。

裴行俭正在处理着文书,桌案上放满了卷宗,很是凌乱,他又挠了挠头。

阿史那杜尔见状笑道:“在波斯号令千军万马,杀得大食人胆寒的裴都护竟会是这般下场。”

闻言,裴行俭搁下手中的笔,皱眉道:“嗷,你活着回来了。”

“天可汗将我召回来,说是要给封赏。”

裴行俭见到了对方腰间挂着的一个水杯,这是骊山才有的,不动声色地拿起自己的水杯,“听闻你昨日闹事,正想要去拿你。”

“哈哈哈!”他狂笑道:“裴都护,我们一起出生入死,你怎么会拿我?”

“这里不是波斯,你个杀才不知轻重。”裴行俭喝下一口茶水有些忧心,感叹道:“穆斯阿布怎么还活着?”

“他跑得快,你们唐人打仗太讲究了,我们突厥人可以直入大食腹地,杀光他们。”

“那是送命。”

“我们突厥人的骑术比回鹘人差点,但射术比你们唐人厉害。”

“不见得,在波斯的时候你总是输给薛大哥。”

“除了他。”阿史那杜尔的脸一黑,瓮声道:“薛仁贵在哪儿?还有那个王玄策呢?”

“他们都在各自卫府任职。”

他又道:“战士应该在战场上,而不是在这里养着,薛仁贵和王玄策都是战士。”

裴行俭请着他坐下,解释道:“他们会在军中将波斯的战斗经验教给更多的卫府子弟,往后会有更多善战的卫府战士出征塞外。”

因为王玄策和薛仁贵是为数不多使用过火炮战术的将领,年轻又受军中老将器重。

要是放在以前还要忌惮突厥人,现在不用忌惮了,就算给这个阿史那杜尔机会,他也不敢兵犯大唐。

因大唐还有许多的后继力量,浑厚的实力加上火器,任突厥人再有雄心壮志,也不敢南下。

裴行俭拿出一份文书递给他,“这是北面的瀚海都护府送来的,收拾薛延陀的夷男可汗与回鹘人还在北征,也有不少突厥人加入了其中。”

天可汗已可以号令漠北了,阿史那杜尔自回关中以来,听到的都是天可汗,天可汗的号令。

“对了,你的封赏要等朝中休沐结束之后才给,你想要什么?”

想起了骊山县侯的劝告,阿史那杜尔道:“回草原,回家。”

几个字咬得很重,也很清晰,裴行俭侧目看着他,“还以为你要争突厥可汗之位。”

阿史那杜尔笑起来有些憨憨的,他讪笑道:“之前是这么想的,那小可汗是愚蠢的人。”

“那现在为何又改变想法了?”

见他欲言又止的模样,裴行俭会心一笑,“你不说,我也不问了,出去用顿饭食如何?”

“要叫上薛仁贵和王玄策。”

“他们没空。”裴行俭有气无力的回道,“这些天真是累死人,你吃了饭食就不要再来烦我。”

“啊?”

“还有你身上也太臭了,多久没洗了?”

阿史那杜尔闻了闻自己身上的味道,也是眉头一皱。

“还有你衣服上怎么还有血迹。”

“这是大食人的血。”

“本都护一走,你们都胡来了,连衣服都不换了。”

“你们唐人就爱干净。”

长安城,皇宫内,李世民听着禀报问道:“颉利与他说了什么?”

李君羡回道:“说的是突厥话,颉利告知阿史那杜尔这两年的事,也劝他不要和小可汗争位。”

“现在他在做什么?”

“与裴行俭正在酒肆吃酒。”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继续翻看着书卷又吩咐道:“张阳对他有吩咐吗?”

“今日辰时,他去了骊山,县侯给一个水杯,令他得了封赏就去草原,听候朝中安排。”

李世民抚着下巴的短须,点头道:“嗯,让他回草原。”

陛下带着那副琉璃镜,目光总是在瞥见的时感觉很别扭,只好将头埋得更低。

“你退下吧。”

“喏。”

李君羡刚离开,岑文本便走入殿中,“陛下。”

“安排好了?”

“裴行俭来见过下官,也见过房相了。”

“你们是怎么安排的?”

岑文本递上奏章回道:“房相的意思是生产许可之事需要拿骊山先下手,骊山县侯的家业多,若是骊山能够响应朝中,在应付其余乡县时,能够顺利许多。”

李世民叹息道:“还有呢?”

“裴行俭还说了希望太子殿下能够随行。”

“呵呵,玄龄答应了?”

“房相没有答应,也没有明说否定。”

“好,就让太子也走一趟,张阳是个喜欢立规矩的人,既然他要给关中立规矩,他的骊山必首当其冲。”

“臣明白了。”

李世民又想起了颉利,当初颉利坐在那个大孔明灯上,要下来的时候十分惊险,好在是落入河中,跌入了河底。

命是保住了,却废了一条腿。

李君羡找到他的时候,他还寻死觅活的。

当年也想过这个人死了就死了,但魏征说过颉利在突厥依旧有很高的声望,如果颉利不能臣服,突厥诸部也不会臣服。

要是颉利死了,势必会引起更多的突厥人来反扑。

既然有号令天下的雄心,对付一个成了俘虏的可汗,没必要杀绝。

可那日颉利没有死,反而大幸活下来了。

那就让他好好活着,至于外界的那些人,不需要知道这个可汗的死活。

李世民无奈笑着,偏偏出了张阳这么一号人物,将当年朝堂的计划全部打乱了。

到了最后,还不是要朕给他摘干净这些细枝末节的事。

岑文本继续说着往后诸多事情的安排。

长安内,许多人说着关于西征的传说,说着波斯的财宝。

高卢人使者在学关中话,当他们听到了关中人对西方财宝的觊觎,又觉得唐人没有这么善良。

李治站在长安城的城头上,他与狄仁杰一起走到城楼,“仁杰,站在这里可以远眺整个长安城。”

狄仁杰爬上城楼,目光朝着远处看去,庞大的长安城竟还收不进眼底。

长安城太大了,大到凭高远眺也看不到尽头。

李治念道:“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暖春还未来,现在的风景才是最好的。”

“骊山的诗篇若能传诵史册,大唐将会是诗文最璀璨的一朝。”

狄仁杰心中概况,他想要放声大呼,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

李治双手背负,站得笔挺。

看到晋王殿下如此站姿,一旁的侍卫也不自觉地挺直了腰背,收下巴目视前方。

这种站姿给人一种很好的精气神,也不知道晋王殿下是如何练出来的,军中许多人都还没有这般的神气。

居高往下看去,长安城的各个房屋的屋檐在水雾中若影若现。

张柬之匆匆而来,“仁杰,晋王殿下,在下来晚了。”

狄仁杰不悦道:“杀才,看个景色你都赶不上。”

“还不是怀道他们拉着在下要喝酒,你们可听说了阿史那杜尔大闹四方馆?后来他被送去了骊山。”

张柬之指着长安城的东面,又激动道:“那可是骊山,阿史那杜尔去骊山了。”

狄仁杰淡淡道:“哪又如何?柬之莫要大惊小怪。”

“在下这辈子想要见县侯一面,然后死在县侯面前,此生足矣。”

“你为何要死在骊山县侯面前?”

张柬之满脸的悲怆,言道:“世间诗篇皆被县侯写尽,我等文人无以为继,唯有死在县侯面前。”

见晋王与狄仁杰一齐投来嫌弃的目光,张柬之神色不悦道:“难道不该如此吗?”

俩人齐齐摇头,不想再搭理他。

今年的休沐结束得很快,还未到元宵,朝中就准备开朝了。

在开朝之前,朝中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李承乾早早就在春明门前等着了。

少顷,裴行俭带着岑文本与房相,还有马周,张行成一齐到了城门前。

李承乾先一步上前,恭敬道:“房相,孤已命人准备好了车驾。”

房玄龄不住地点头,“谢殿下。”

李承乾双手作揖,“近日天寒,还望房相莫要着凉了。”

太子的好心,房玄龄还是接受的。

众人各自走入车驾中,随着车夫的一声高喝,东宫右率的官兵护送下,缓缓行进。

从除夕停工到现在,骊山要准备生产了,面对朝中的查问,张阳与李泰,还有李孝恭指挥村民打扫干净各个工厂。

李泰近来又胖了,这胖子的减肥事业恐怕会停滞很久。

张阳带着俩人走到村口,准备迎接朝中众人,又道:“减肥要持之以恒才对。”

“姐夫呀,人一旦成婚了,就很难坚持以前的事了。”

“是吗?我怎么不觉得。”

李泰在村口停下脚步,目视前方,“任谁在骊山都会胖的。”

李孝恭也低头看了看中年发福的身材,心虚地咳了咳嗓子。

远方的车驾越来越近了,张阳深吸一口气,提了提精神,“魏王殿下准备得如何?”

李泰重重点头,如临大敌,“今日说什么都不能任由朝中摆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