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八百零五章 要见天可汗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八百零五章 要见天可汗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夜笼罩着大地,雪花还在不断落下,李玥帮着拆马车,尽管还有冷风吹入,将她的双耳吹得通红,还是乐此不疲。

雪花随着风吹入库房内,库房前已经有了一层薄薄的积雪。

杨婶走入库房内,拍去衣服上积雪,站在火盆边可以暖和。

张阳拿着一把小锤子敲敲打打,发现车辕的夹层中也都是金子。

他们用两根木条夹住了金子,再用一些木屑黏在上方,表面看起来就是个木质很差的马车,其实是将内部的金子藏了起来。

张阳缓缓放下一根金棍子,一尺有余。

李玥拆开轮毂,马车底部的轴也是用金子做的。

夜深了,风雪更大了,六架马车拆了三架,俩人已然累得不行。

张阳打着哈欠道:“回去休息吧。”

说罢,他拿起一个小锤子正在敲着。

李玥好奇道:“夫君这是在做什么?”

张阳敲打着金块的边沿又道:“我打算敲点细碎的金豆子下来,拿来花用。”

李玥气馁地看向一旁的钱山,“家里还有这么多铜钱没有花出去呢,这些金子留着以后给孩子们建房子。”

她郑重其事道:“骊山这么大,还有好多地方需要建设。”

张阳放下了手中的锤子,看向家里的一堆钱山。

风雪更大了,冷风灌进来还有些许的雪花落在脸上,夫妻俩挽着手走出这间库房。

李玥又道:“今年还要给村子里的人分红,小慧说铁料又快不够用了。”

“嗯,有机会找你父皇再买点。”

李玥挽着夫君的手臂,另一只手也拉着手腕,穿着布鞋的双脚落在雪地上。

她又低声道:“唉,大唐都快天下无敌了,家里还这么缺钱。”

大雪下了一夜,关中的早晨来得晚。

家里的摆钟“咔哒咔哒”响着不停,张阳早起看着家里的账目,等外面的天完全亮堂了,这才看向窗外。

窗台上积不少的雪,外面还在飘着雪,推开门时外面的积雪就灌了进来。

冷风一吹,张阳打了一个哆嗦,整个人精神了不少。

熊大一早就睡醒了,它叼着睡眼惺忪的小清清从两位婶婶的房间中出来,叼着小主人走到华清池边,示意她洗漱。

只是小清清还站在冷风中,她嘴里数落着熊大。

张阳拿起自己的脸盆,父女俩就坐在华清池边洗漱。

“爹爹,早上吃什么?”

看了一眼家里的厨房,两位婶婶正在忙碌,张阳又道:“两位婶婶做什么就吃什么。”

小清清应了一声,又道:“爹爹这个牙刷不好用。”

“太小了吗?”

“不顺手。”

张阳看了一眼道:“改天给你重新做个牙刷。”

不多时,小武和小慧也起床了,李玥抱着儿子给他擦着脸。

昨晚就把账目给准备了,张阳仔细翻看着,铁料的缺口少了五百石,还有精铜。

铜的需求很大,皇帝能够给多少骊山就要多少。

张阳对小慧道:“准备一些银钱,再买一些宫里的铁料和精铜。”

小慧看了一眼账本就去安排。

张阳对刚吃完饭的小武道:“小武,你去帮忙。”

“喏。”

大雪还在下就没必要在这个时候除雪,张阳在家里铲出一条勉强可以走的小道,再拿着扫帚清理着山道的积雪。

小清清拿着小扫帚也跟着一起清扫,细雪落在她的发髻上,她也是浑然不觉。

熊大站在前头,每每下雪的时候,它都是最慵懒的,随着呼吸它的口鼻也在冒着白气。

“爹爹,什么叫束水冲沙?”

张阳一声叹息,在冷空气中化作一团白雾,反问道:“你又偷看书房的书卷。”

小清清嬉笑道:“是小武姐姐帮娘整理书房的时候,看过爹爹的书卷。”

“束水冲沙是一种河道清沙的手段,通过增加河道的径流量来增加河道的过水量,从而带走河道底部的河沙淤积。”

看女儿还是一知半解的样子,张阳继续道:“这就像是冲水马桶,只不过通过在河道的道理上来说,通过提高径流量,来增加冲力,带动泥沙。”

小清清又问道:“让人去底下挖沙不是更好吗?”

张阳摇头解释道:“黄河贯通中原,若真要人力去挖沙,且不说何年何月是个头,光是其中风险就很大。”

“嗯……”

她摇头道:“女儿还是不解。”

“是呀,你现在当然不明白了。”

看到爹爹忧心的神情,她又不讲话了。

束水冲沙是个很经典的治理黄河理论,这个办法还是当年明朝一个叫潘季驯的人提出来的。

永远都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在当时明朝未能治理好的黄河,到了后世就是靠着这个束水冲沙的理论,完成了黄河的河沙治理。

张阳心中想着先从种树开始加固黄河的河道两岸,至于之后的,再慢慢做打算吧。

小清清扫到一半便累得坐在半山腰,看着大雪天此刻天地间的一片银装。

此刻长安城内,纷飞的大雪淹没了长安城的热闹与繁华。

今年大雪来得早,南诏王到了长安城,大雪也来了。

迎接南诏王的是礼部的李义府。

这位南诏王回到长安城就像是回到了故乡,他在城门口找了一家酒肆,要了一碗羊肉汤面狼吞虎咽。

李义府看得愣在原地直眨眼,“这南诏王……”

李德武解释道:“这南诏王本就是关中人。”

李义府了然点头,“原来是这般。”

看了看四下之后,李德武又道:“下官就先去中书省述职了。”

“嗯嗯嗯……”南诏王嘴里嚼着羊肉,不住地点头。

等李德武离开,李义府站在原地,目光还愣愣地瞧着南诏王。

还有随行南诏王一群南诏护卫,他们像是一辈子就吃过这么一顿早饭一般。

李义府拿出一串铜钱,心中有些纠结,本就是出身低微,他也没有多少银钱,要不是礼部包吃住,他若只靠着俸禄过活会过得更惨淡。

也不知道南诏王会不会付了这顿饭钱,要是连身上带的都不够付,该如何是好。

南诏王吸了吸鼻子,重重将碗一放,又向这里的小厮要了一碗。

一个个陶碗堆得很高。

“你怎么不吃。”

听南诏王忽然开口,李义府走近小声道:“下官用过饭了,只是这饭的银钱……”

说着话,李义府目光在南诏王身上的金器打量着。

何必见状冷哼一声,“许敬宗在哪儿?他怎么不来迎接某家。”

李义府又是诧异,“南诏王认识我们许尚书。”

何必笑道:“何止认识,你去告诉许敬宗,他若不来,某家就在这里不走了。”

“南诏王何出此言?”

酒肆外传来的笑声,许敬宗递给店家一块小银饼,等这里的客人都走了,酒肆便关上了门。

这家酒肆的店家张大安时常来,也与骊山县侯还有礼部都有些交情。

店家为人也信得过。

许敬宗穿着官服在何必面前坐下,“李德武走远了,下官这才过来,就怕被他们发现端倪。”

何必端着碗,往嘴里送着汤水,目光盯着许敬宗。

见对方不说话,许敬宗又道:“你在南诏受苦了。”

一碗汤水喝完,何必痛快地长出一口气,笑道:“算不得受苦,平生就喜走遍中原,看看关外的风光,看看这世间的模样。”

李义府也提了一把小凳子,在一旁坐着,他发现了一件不得了的事,许尚书竟然和南诏王认识。

许敬宗又道:“见过骊山那位了?”

何必点头,“见过了,但有外人说不了几句。”

许敬宗还是颔首点头,“南诏的事情安排好了?”

何必又道:“安排了,南诏的风光也看腻了,不打算再回去了,饵河四诏某家拿下了其中三诏,余下的那一个本就是困苦村寨,某家不好欺负他们,等你们派人过去收拾。”

许敬宗拈着下巴的短须,不住点头,“难怪县侯要如此对待昔日的南诏使者。”

“什么时候可以见天可汗?”

听何必这么一说,许敬宗又是尴尬一笑,“原本想着南诏王与其他使者一起觐见陛下的。”

何必终于放下了筷子,他低声道:“某家此番拿下南诏,就是为了与天可汗喝酒。”

许敬宗叹道:“有些使者也不见得能够见到天可汗。”

再看何必的态度,要是不答应他,多半是会掀桌子。

而且他与县侯的关系很深,是最早一起谋生的人。

“也罢,下官这就去见陛下,想想办法,南诏王先去驿馆歇息。”

“嗯。”

何必应声点头。

李义府跟着许敬宗走出酒肆,“许尚书,那南诏王是……”

许敬宗解释道:“当初有交集。”

“是县候与许尚书的故交?”

“嗯,算是吧。”

这雪下了一天一夜了,看样子雪势越来越大,也没见要减弱的意思。

阴沉的天空下,朱雀大街两旁都有站在屋檐下躲避风雪的人。

许敬宗走了片刻身上就有了一层薄薄的积雪,一路走到朱雀门前,与这里的守卫低声道:“下官要入宫里,面见陛下。”

守卫笑道:“已是休沐期间,许尚书还真是勤勉。”

许敬宗双手背负,抬首道:“正是诸国使者来长安城朝贺天可汗的时候,有太多事需要与陛下说明。”

守卫还是放了行。

走入朱雀门眼前就是皇城,休沐期间的皇城看起来开阔不少,也没有来往忙碌的官吏,这里也静悄悄的。

李道彦戍守着承天门,低声道:“最近陛下也不知道怎么了,陛下总是让人打扫承天门。”

一旁的士卒小声道:“说来也怪,陛下只是让人收拾承天门,也没说要收拾朱雀门。”

“是呀,是呀。”另一个士卒点头附和着。

能来承天门戍守的,多多少少都和军中的将领有着一些关系或者是宗室子弟,就比如说一旁的裨将就是牛进达的儿子。

在承天门戍守的多半都是样子货,没有太多的实战经验,也有不少人就是打着混日子的名头来的。

只要不入关中六十五处折冲府,他们就不用随着大军出征,在长安城皇城附近找个闲散的军职,就能混吃等死。

李道彦的目光看向皇城,从承天门的城墙看去,那个走在雪中的身影越来越近。

皇城很大,道路两边都是三省六部的官邸,这么看起来那身影显得很渺小。

等他走近之后,才看清来人是许敬宗。

李道彦亲自上前问明来意,“许尚书,这天寒地冻的也来面见陛下?”

许敬宗点头道:“南诏王到长安了,说是要来面见陛下,下官来禀报。”

陛下给过许敬宗可随时入宫进谏之权,李道彦就带着他来到太极殿外,“陛下就在殿内。”

许敬宗往殿内看了一眼,陛下与太子殿下就在殿内一人一张桌,吃着饭食。

拍去肩膀上的积雪,许敬宗整了整自己的官服,这才走入殿中。

李世民面前的桌案放着一个炉子,炉子上放着一口小锅,正在往热气腾腾的锅内送着羊肉。

见许敬宗来了,李承乾坐正了身子,提起精神。

这冬日大雪天,陛下与太子殿下就在太极殿内用着火锅,倒是很有闲情。

陛下与太子如此和谐,倒是少见,也令人感到宽慰。

许敬宗躬身道:“陛下,南诏王到长安城了。”

李世民颔首应道:“嗯。”

“南诏王说是想要在大朝会朝贺之前,见一面陛下。”

李世民很喜欢将羊肉切得很薄,然后放入锅中一烫就熟,这样吃起来很鲜美。

如果可以的话,李世民很想在一头羊身上写上世家的姓,而后切成薄片,将它们煮熟放在嘴中。

有了火炮之后,李世民的心境就变了,他觉得世家就是肥羊,现在就想着这只肥羊该怎么吃。

殿内安静了片刻,陛下终于开口了,“这南诏王是什么人?”

许敬宗低下头藏着自己的神色,回道:“下官观南诏王谈吐说话的作派,是个关中人,下官也问过他确实是关中卫府出身的,是在武德年之前的大业年间,随军平乱中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