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七百九十四章 贞观瓜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七百九十四章 贞观瓜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如果南瓜的亩产这么高,张阳还要用它来卖钱,对李孝恭来说这是一种很混账的行为。

尤其是还要让陛下付钱,混账得不能再混账了。

陛下走了,坐上了车驾手里捧着南瓜离开了。

张阳气馁道:“魏王殿下,你说这南瓜我们卖多少钱合适?”

李泰思量道:“既然南瓜的亩产这么高,此物自然是价值千金。”

“罢了,分给村民们,我们自己吃。”

李孝恭叫骂的声音停下了,他听到这话神情明显一愣,而后又恢复了严肃的神情,言道:“此物当该献给天下,老夫没看错你小子。”

张阳揣着手站在村口,咧嘴笑着道:“这天下就我一个人为社稷万民着想了。”

李孝恭抚须笑道:“无妨,哪天你女儿闯祸有老夫护着。”

“那太好了。”张阳高兴一拍大腿又道:“我女儿最近想着怎么把长安城炸了。”

闻言,李泰的神情一愣。

张阳一脸笑容的离开了。

李泰神情木然道:“皇叔,姐夫刚刚说什么了?”

李孝恭面色凝重道:“说他家的女娃要炸了长安城。”

“嗯……”

“这丫头挺懂事的,肯定不会这么做的。”李孝恭一边走着一边点头,喃喃自语着,“肯定不会的。”

长安城兴庆殿,兴庆殿分三层楼,夜晚的兴庆殿灯火通明,李世民摆袖道:“今日朕偶得祥瑞,请诸位品尝。”

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与秦琼,尉迟恭等文臣武将皆在座。

李世民十分享受地吃下一口南瓜,又道:“此物软糯可口,亩产十石的祥瑞作物。”

闻言,房玄龄与魏征皆是皱眉。

长孙无忌问道:“此物当真有十石?”

“嗯!”李世民点头道:“朕亲眼所见,令人称量之后才知晓。”

秦琼与尉迟恭,程咬金等将领起身行礼道:“臣等恭贺陛下得此祥瑞。”

房玄龄为首的文官也起身行礼道:“恭贺陛下,恭贺大唐!”

李世民满脸笑容地点头,意气风发挥袖道:“朕有意为此物赐名,贞观瓜。”

群臣再次行礼朗声道:“贺陛下!”

一群乐妓走入兴庆殿,翩翩起舞,钟鼓月声中,兴庆殿一片庆贺之象。

……

长安城的夜晚静谧,街道上依旧实行着宵禁,偶尔还有一队队巡查的官兵从一处处街巷走过。

长安城朱雀大街的东面,这里是礼部的外交院。

且说,经过上一次的斗殴,李义府此时心情很不好,“许尚书,驿馆双方使者斗殴,下官明明就是去拉开他们,那些言官非要弹劾下官!岂有此理。”

许敬宗给他倒上酒水,低声道:“是那天竺使者对你怀恨在心,他向御史台检举了这件事,毕竟是他国使者,御史台的人也不能坐视不管。”

李义府愤愤不平地将酒碗放下,怒声道:“当初就该下手狠一点,还是手下留情了,让他有了可乘之机。”

“义府兄弟还是不够沉稳,在这个朝堂为官就要沉得住气。”许敬宗慢声细语讲着:“你看看当初的县侯,那时因为突厥的事被剥去了官身时,为人十分爽快,说走就走。”

“后来呢?县侯在东宫陪太子读书,遍览宫中典籍,过了一年就帮朝中收复了高昌,位列礼部尚书。”

闻言,李义府拿起酒碗又是恭敬地道:“下官以后定要多多向许尚书请教。”

许敬宗人到中年,笑起来也是意味深长,他抚着短须道:“你也还年轻,不用太着急,以你定辽东之功,将来位列侍郎不是难事。”

李义府举起酒碗低下头,朗声道:“这一切全是许尚书提拔之恩。”

许敬宗摆手道:“不,是骊山县侯对你的恩情,都是他在名册中挑中了你。”

“嗯,下官定当铭记县侯提拔之恩,也不敢忘许尚书栽培。”李义府爽气地喝下一口酒水,想到今天被弹劾还被扣了一个月的俸禄,他眼神就要冒火,怒道:“某家与那些言官势不两立。”

外交院的后院,此刻鼾声此起彼伏,有不少科举落选后的文人都住在这里,在这里有床铺还有免费的饭食,只要好好给礼部办事,将来也能像李义府这般,在朝中谋得一个职位。

正是深夜时分,驿馆内,吐蕃小赞普贡日贡赞用药酒擦拭身上的瘀青。

听着随从的话语,禀报着这些天在长安城的所见所闻。

贡日贡赞低声道:“天竺人这些天都在做什么?”

“那天竺人这些天一直都在拜访长安城的权贵,希望可以说服他们向天可汗进谏收回攻打天竺的兵马。”

贡日贡赞颔首道:“兵马是我们吐蕃人的,想撤兵还要我们说了算。”

随从又道:“那天天竺人花了许多金子,在长安城结交了很多人。”

擦完了药酒,贡日贡赞想起了父亲的话语,吐蕃的担子此刻落在身上。

他又想起了在吐蕃还有个年幼的弟弟,芒松芒赞。

贡日贡赞低声道:“我要让天竺人死在长安城。”

话语一出,随从大惊失色,小声道:“小赞普在长安城地界杀人后果很严重。”

贡日贡赞阴沉着脸,又道:“杀他是为了吐蕃,为了让我们吐蕃强大,大唐和大食的战事牵连吐蕃与天竺两地,我不能坐视吐蕃失去这么大好的机会。”

虽说贡日贡赞这位小赞普是松赞干布的儿子,但性情与为人上与松赞干布有很大的区别。

贡日贡赞没有松赞干布的胸襟,可心思算计深沉。

屋内安静了许久,贡日贡赞闭眼低声道:“他们若不死在长安城,就无法让大唐与天竺结怨。”

随从也是一咬牙,这件事的风险很大,可他们还是愿意跟着小赞普冒险一试。

翌日,吐蕃使者贡日贡赞在礼部与许敬宗告别。

“谢许尚书这些天的安排,我们就先告辞了。”贡日贡赞带着自己的随从行礼。

许敬宗诧异道:“这就走了?”

“吐蕃还有诸多大事需要下臣去安排,不便久留。”

想到了松赞干布交给他儿子一卷书,许敬宗的神色闪过一丝警惕之色,又带着和善的笑容,“你们那些吐蕃的年轻人都可以在长安城的四方馆进学,你且安心离去,等他们学成而归也可以造福吐蕃。”

贡日贡赞神色上全是恭敬,又行礼道:“下臣告退。”

许敬宗瞧着他一路从朱雀大街走去,直到他的身影淹没在行人中,这才收回目光。

过了半个时辰,李义府匆匆回来,他还嚼着饼,“吐蕃使者走了,看见他们出城买了三匹快马就回去了。”

许敬宗颔首道:“这吐蕃使者还真是归心似箭呐。”

日头逐渐升高,秋日里长安城的街巷的僻静处常有冷风灌入,寒意令人不自觉加快脚步。

三名官差正在看着一具尸体,不多时就有人去告知了礼部。

许敬宗本来想在午后休息一个时辰,却因为一个消息让他没有这份闲心。

“阿罗那顺死了?”

“都死了,几个天竺使者都死在了崇德坊。”

这个消息让许敬宗感到诧异,他又怒道:“什么人这么大的胆子!敢在长安城行凶。”

“大理寺人过来查问了,还请许尚书走一趟。”

许敬宗连忙穿好官帽官靴,又道:“叫上大安兄弟。”

“喏!”

收拾了片刻,许敬宗便与张大安一起离开了礼部,匆匆赶往崇德坊。

知道天竺使者这些天一直在崇德坊走动,为了就是结交长安城的权贵,好向天可汗进言。

来到崇德坊的一处街巷,许敬宗与张大安见到了倒在长安城的三具尸体。

正任大理寺少卿的孙伏伽正带着人站在这里。

昔年孙伏伽任职刑部郎中,陛下念其才能将他调任大理寺少卿。

“孙少卿。”许敬宗神色依旧镇定,笑道:“这命案可有眉目?”

孙伏伽端坐在地上,仔细观察着尸体,“是昨晚死的,三个人都是被一刀割喉。”

说着他双手撑着地面俯下身闻了闻尸体,又道:“很重的酒味。”

检查了一番天竺身上的衣物,搜到了一个钱袋子,孙伏伽面色凝重,“钱财没了。”

“是劫财杀人?”许敬宗再问。

张大安的目光看向四周,尤其是两边的屋檐。

孙伏伽心中有了打算,他拍了拍手站起身,神色凝重道:“听闻鸿胪寺少卿李义府与天竺人有过节?还因为这件事被文官弹劾,他怀恨在心?”

许敬宗点头道:“确有此事。”

说罢,他又连忙改口道:“断然不是李义府所为,昨夜老夫与他一直都在外交院饮酒,”

孙伏伽低声道:“我没说是他。”

“不是中原人做的。”

一个稚嫩的嗓音传来,许敬宗低头一看,是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靠了过来。

“去去去。”许敬宗赶着推开他,“谁家小孩,怎么还过来看死人。”

那小孩给许敬宗推开,又凑了上来道:“他们的伤口就不是关中的刀刃,而且割喉方式不是从背后的,是正面的刀口。”

“嗯?”孙伏伽诧异地看着这个小孩。

许敬宗又道:“你是谁家娃娃!抓紧回去,谁家孩子和你一样喜欢看死人。”

那孩子执拗着不肯走,他抬头道:“你是许敬宗,对不对?”

闻言,许敬宗胡子都快气歪了,“老夫的名讳也是你能叫的?”

那孩子行礼道:“小子狄仁杰,家父狄知逊,见过许侍郎。”

“啊……”许敬宗倒吸一口凉气又道:“嗯,原来是狄知逊的孩子。”

说罢,他又觉得不对,又道:“你爹在河西走廊主持互市,你怎么回来了?”

别看狄仁杰只有十一二岁,他谈吐端正,行礼也很端正,躬身道:“家父主持河西走廊互市脱不开身,只好让小子受家父之命,来看望祖父狄孝绪,顺道来长安城采买点礼品。”

许敬宗听完摆了摆手又道:“那你买了礼品赶紧回去。”

狄仁杰充耳不闻,又是走到了尸体边上,也俯下身闻了闻尸体,低声道:“天竺人没有喝酒,酒水是他们死后倒上去的,从刀口来看应该是西域人的弯刀。”

“西域人?”

孙伏伽捏着下巴的短须又问:“你是如何知道的?”

狄仁杰回道:“家父主持河西走廊互市,少不了与西域人交谈,小子耳濡目染对西域人的刀兵也是熟知的。”

天竺人死了,用的是西域人的刀?

张大安皱眉看着现场隐约觉得麻烦事要来了。

等许敬宗再看去的时候,狄仁杰那小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

来回看着也找不到他的身影。

心说狄知逊这人也是个名门之后,怎么就有这么一个胡闹小子。

事情交给了孙伏伽去查办,为了安定长安城内诸多外族人的人心,陛下的旨意也来了,三日内必须破案。

天竺使者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肯定要给个交代。

可就在众人没有顺着蛛丝马迹查案的第三天,一个吐蕃的年轻人带着当初的凶器前来投案自首了。

是因为吐蕃人与天竺人之间的仇怨才会下手,没有吐蕃小赞普的授意,是他一个人所为。

不管是不是小赞普的意思,这个梁子这吐蕃人算是扛下了。

孙伏伽照张拿人下狱,等朝中发落。

许敬宗坐在外交院内,还愁眉不展,真凶是找到了,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人命案不重要,重要的是吐蕃,大唐,天竺三方的关系。

“死了三个天竺人,用的是西域人的刀,行凶的是吐蕃人,很有意思。”

一个稚嫩又熟悉的声音传来。

说话的那孩子就站在外交院门口,还背对着众人。

许敬宗一把拎起狄仁杰,呵斥道:“你怎么又回来了?”

狄仁杰被拎在半空中倒也不恼,而是挂起了孩子该有的天真笑容,“爹爹嘱咐过,看望了祖父之后就回外交院,许尚书会照顾我的。”

“谁会照顾你?某家不会照顾你!”许敬宗对李义府道:“备车驾,送这个小子回河西走廊。”

“许尚书!”狄仁杰连忙跟上脚步,“难道许尚书就不想知道事情的原委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