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七百九十章 吐蕃小赞普贡日贡赞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七百九十章 吐蕃小赞普贡日贡赞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天竺而来的使者有三位,为首的使者是名叫阿罗那顺,是现在天竺使者的大臣。

他们说天竺的戎日王是天竺最强大的君王,是太阳派往人间的神。

天竺的兵马分为象兵,骑与步三大类,其中骑行战象的象兵最为强大。

当年玄奘和尚到了天竺之后,戎日王为这位东土大唐而来的高僧开办了无遮大会,其规模巨大,有天竺二十余个王公,更有许多僧人与智者。

最后戎日王给了他大乘天的尊号,这位天竺戎日王与玄奘和尚骑象巡游天竺。

随着天竺使者的到来,种种传说也传到了长安城。

王玄策带着一万吐蕃兵马拿下了尼泊尔河,而住在曲女城王都的戎日王对此很恼怒,他就派了使者前来想问问大唐是什么意思。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位吐蕃的使者,这一次来大唐的吐蕃使者不是禄东赞,是一个十四岁的年轻人,他是松赞干布的儿子,名唤贡日贡赞。

随着而来有一位老者和十余个吐蕃的青年,他们是大唐求学的。

照理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被困于长安城,其子应该准备即位,不该在这个时候远赴长安。

贡日贡赞去年开始就开始接手吐蕃的政事,又与吐蕃的智者吞弥桑波扎共同编撰书籍。

只是他执意要来长安城,在见过松赞干布之后,他才能安心地接手吐蕃,来之前已经将吐蕃的大小事宜交给了禄东赞。

就这么一件事,在长安城就演变成了尽孝的故事。

许敬宗对故事没有兴趣,他先是让贡日贡赞去见他爹松赞干布,还要应付天竺使者。

天竺使者阿罗那顺站在礼部的众人面前,朗声道:“天可汗为何要将玄奘和尚囚于敦煌,不得归乡?”

许敬宗与李义府,还有张大安吃着茶叶蛋没有回话。

从礼部到外交院,上到礼部尚书,下到文吏和跑腿都吃茶叶蛋,这是礼部的独特习俗。

一颗茶叶蛋很顶饿,可以顶一顿饭,两颗茶叶蛋吃下就可以一天不吃东西。

张大象与李崇义主要负责礼部内部的事务,对这些外臣外事很少参与,也不是他们所擅长。

当许敬宗的目光看来,坐在一旁的张大素将话语翻译成关中话,又讲述了一遍。

众人这才听懂这个天竺人话语的意思。

天竺话太难听了,翻译很是吃力。

许敬宗皱眉看着地图,疑惑道:“天竺的尼泊尔圣河在哪里?”

张大安闻言指着地图吐蕃西南面,小声道:“应该是这个位置。”

“嘶……”许敬宗为之倒吸一口凉气,“王玄策拿着吐蕃的一万兵马就拿下了这么小一块地?”

李义府咳了咳嗓子道:“从脚程来看,天竺使者远道而来,这多半是六月发生的事情,都过去三个月了,说不定王玄策已经拿下了更多的城池。”

王玄策带着兵马出现在了天竺,并且拿下了天竺的尼泊尔圣河之后,之后才是天竺的戎日王知道消息。

派了使者来大唐,前前后后用了三个月,事情都已经过去了三个月,谁又知道现在情形如何?

许敬宗皱眉看向这个天竺使者,小声道:“他叫什么来着?”

张大素拿着对方的国书解释道:“用关中话来说叫作阿罗那顺,是天竺的一个王侯,说来这天竺有大大小小的王公三十多个。”

许敬宗了然。

三人低声继续议论着,完全无视眼前这个嚣张得鼻孔朝天的天竺使者。

李义府双手揣在袖子里,与许敬宗凑在一起,弯着腰低着头,挤眉弄眼地问道:“那天竺有这么多的王公他们的食邑分的过来吗?”

张大素解释道:“天竺的王公都是分而治之,哪有我们中原这么严格。”

张大安又问道:“二哥,那他们都分成一块块土地割据?”

张大素点头道:“是呀。”

天竺的使者又呀呀呀说了两句话,发表着这些人无视自己的不满。

李义府眉头紧皱,不由得问道:“分封如此多的诸侯王公,他戎日王找灭吗?”

许敬宗神色凝重,“天竺就差一个董卓了。”

李义府赞成地点头,压低自己的声音,“许尚书所言在理。”

天竺使者一脸的不满,还在咿咿呀呀说着话。

许敬宗见状朝着官邸外看去,不解道:“咦?吐蕃使者没来吗?”

相比见天竺使者,众人更愿意和吐蕃使者交谈,至少人家会说关中话。

张大安解释道:“吐蕃使者贡日贡赞去见了松赞干布之后,就去了骊山,说是要见骊山县侯。”

且不说王玄策如今在天竺的战况如何,光是这个天竺使者想要玄奘和尚回乡的请求就不能轻易答应。

还有天竺使者态度也不好,鼻孔朝天的模样很欠揍,怎么看都不顺眼。

许敬宗对李义府道:“你们将这个天竺使者安顿好,下官去见一趟陛下。”

“喏。”

天竺人在长安并不受欢迎,这三位使者走入驿馆中,也被其他使者指指点点。

许敬宗急匆匆走入甘露殿,向陛下禀报了第一次与天竺使者见面的过程。

李世民吃着西域进攻的干枣,目光盯着许敬宗,嗓音低沉道:“你是说天竺使者先问了玄奘?”

许敬宗躬身低头回道:“陛下,当年玄奘和尚在天竺很受尊崇,天竺使者觉得玄奘这般高僧,不该被困于敦煌。”

“嗯,你们礼部回应他了?”

“回陛下,臣未许诺过,也未说起,只是见了一面就让使者回去了。”

“吐蕃来使是松赞干布的儿子?”

许敬宗姿态放得很低,回道:“松赞干布的儿子带着十余个吐蕃青年希望来大唐求学,还献上了不少金银,不过贡日贡赞见了松赞干布之后,就去了骊山。”

说起大唐与吐蕃的恩怨,和张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李世民的神情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又道:“你也去骊山看看,他们都说了什么。”

“喏。”

许敬宗收到陛下的话语,急匆匆走出承天门,转而一路飞奔出了朱雀门。

李义府刚安顿好天竺使者,见状好奇道:“许尚书,是家里失火了?”

“备马!去骊山!”

闻言,李义府也跟着一起朝着春明门飞奔而去。

等俩人一起到了骊山村口,正有一群吐蕃的青年,他们拉着十余头牦牛。

等许敬宗和李义府策马飞驰而来,到了近前,见张阳已经与松赞干布说着话了。

一头头的牦牛迁入村子里,贡日贡赞只有十四岁,不过个子很高,长得也与松赞干布很像。

住在长安城的这两年,松赞干布的身形已发福。

“尊敬的县侯,还望早日宰杀这些牛,不然它们就病了。”

张阳不停摇着手中的蒲扇,“其实你不用送这么多。”

贡日贡赞躬身行礼,用流利的关中话言道:“还望县侯不要拒绝,我们吐蕃的牛很多,比人要多。”

张阳愣了愣,说来也是吐蕃人口本就不多,不管是吐蕃的牛还是中原的牛都是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但吐蕃的牛确实更多。

松赞干布很满意这个儿子,数年不见他也长高了,面对张阳谦逊有礼,谈吐端正。

“这些牛也是大手笔了,就算你们吐蕃的牛再多也不能如此挥霍家底。”

贡日贡赞闻言看了眼父亲,又道:“下臣斗胆有个请求。”

终于说到正事了,张阳笑道:“你且说说。”

贡日贡赞用吐蕃人的礼仪躬身深深一礼,一脸虔诚道:“若父亲此生都不能回吐蕃,还望县侯能够照顾父亲余生,仅此而已。”

听到这话的时候,张阳看了眼松赞干布,这位平日里素来都带着骄傲的吐蕃赞普此刻的眼神竟然有些红了。

不过这种神情也是稍纵即逝,很快松赞干布的神情又恢复了往日的骄傲。

张阳对他道:“都过去这么多年了,那时候我与禄东赞,还有赞普都还年轻,但现在早已经过了当年热血的年纪,我与赞普都已冷静下来了,我和你父亲是对手,但不是仇人。”

贡日贡赞已经躬着身子,他好像没有明白话语中的意思,听到对手两个字,他将身子放得更低了。

张阳拍了拍这位吐蕃小赞普的肩膀,又道:“我也不能保证你父亲将来会如何,不过当下来看只要吐蕃一直臣服大唐,赞普就会好好的,可无法保证将来会如何,而且我并不是大唐最有权势的人。”

贡日贡赞这才直起身子,他的眼神坚定不少,朗声道:“还是谢过县侯照拂。”

张阳瞧了眼,气喘吁吁而来的许敬宗和李义府,这两人匆匆而来累得够呛。

“县侯,我们刚刚见过了天竺使者。”许敬宗先开口道。

“嗯,我知道了。”张阳点头。

“天竺使者说希望大唐将玄奘和尚放归关中。”

说起玄奘和尚,贡日贡赞又道:“玄奘和尚在天竺很受戎日王的器重,当年天竺僧人推举玄奘和尚为大乘天,很有声望的一个人,当年我们吐蕃想要与戎日王交往,期间有过几次交恶。”

听着贡日贡赞说起吐蕃与天竺的往事,说到戎日王是如何起家,如何坐上天竺的王位的。

“天竺将尼泊尔圣河当作他们的领地,其实在很久远以前,那是我们吐蕃的领土。”

贡日贡赞继续道:“大相禄东赞主持吐蕃诸多事宜,若不是王玄策将军向吐蕃借兵,其实大相也打算蓄养我们吐蕃勇士,等到勇士足够了,也会去攻打天竺人。”

张阳皱眉道:“如此说来你们吐蕃和天竺也是世仇?”

贡日贡赞重重点头。

再看站在贡日贡赞身后的这些吐蕃青年,张阳笑道:“你们是来大唐求学的?”

许敬宗回道:“陛下在长安城重修了四方馆之后,赞普便有了此意,要让吐蕃的年轻人来求学,朝中自然是欢迎的。”

“我如今只是一个太府寺卿,你们吐蕃若是对大唐有所求,也不该与我说。”

张阳的目光看向许敬宗,“他是礼部尚书,你们与他说就行了。”

闻言,许敬宗上前一步,郑重其事道:“礼部是由骊山县侯一手带起来的,我们礼部上下一直都是以县侯马首是瞻。”

张阳笑道:“老许,你赶紧带人回长安城,好好应付一下此事。”

“喏。”

许敬宗收到话语便与李义府一起带着贡日贡赞离开了。

见松赞干布还站在原地,张阳低声道:“我一直不知道你们吐蕃与天竺还有这么一段关系。”

“吐蕃与天竺的尼泊尔圣河之争一直都有,我们吐蕃一直都想要收复那片土地,天竺人觊觎我们吐蕃的羊绒,作物,盐粮,很久以前大大小小的争端就不少。”

张阳又道:“现在好了,有大唐帮助你们。”

松赞干布笑道:“我之所以会答应大唐借兵给王玄策,是有私心的,希望借着大唐的锋芒来平定吐蕃与天竺持续数百年之久的尼泊尔河之争。”

说罢,松赞干布心虚地行了一礼,“先前借兵时与你隐瞒了这些。”

“嗯,大唐与大食的战争在即,我们不希望天竺人会借战象给大食人,所以大唐与吐蕃的立场是相同的,天竺人若心向大食,那么他就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松赞干布道:“张阳,我坚信大食会输的,晋王殿下所言的科学一篇看过了,你的火炮就是从科学中的学识而来?”

“我只是将以前老师教我的那些学识重新捡起来而已,要说科学真是抬举了,我也只是学到了一些皮毛而已,骊山所探究的是世界的真相,所追求的是这个世上的实事求是。”

松赞干布叹道:“吐蕃人都是信奉智慧的,我们并不像突厥人那般野蛮,也并不像西域人那般自大,强大的手臂可以对付软弱的人,智慧的人可以控制强大的手臂,他们最大的弱点便是野蛮,火炮可以平山川,也可以灭大食。”

“赞普说早了。”张杂活呢高阳谦逊地笑了笑,又道:“但愿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