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七百一十六章 宗室欠骊山的人情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七百一十六章 宗室欠骊山的人情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小的不省心也就算了,老的也不省心。

张阳也坐下来,无奈道:“听说陛下还未发落?”

李孝恭痛苦地捂着脸,“要等陛下发落了,劝谏说情还有什么用?”

他深吸一口气忽然面朝天空,悲怆道:“神通大哥你走得早呀,你看看我们几个兄弟,现在沦落成什么样了?宗室中人都活得提心吊胆呐。”

他自言自语继续说着,“当年您说过让某照顾好兄弟几个,现在您走了,三弟道玄战死河北,四弟道宗如今又要被发落。”

“大哥!某家对不起您呀!”

说着话李孝恭的情绪越来越激动,起身就要走。

张阳连忙叫住他,“您这是要去做什么?”

李孝恭一把年纪了,甚至还吸了吸鼻子,“某家去看看房梁的那根绳,道宗要是有个好歹,某家也不活了,只能去见见地下的神通大哥。”

大唐初期,宗室四将李神通已经走了,李道玄也战死在河北了,当年威风凛凛的宗室四将,就留下了这么两个。

李孝恭和李道宗也是宗室的代表人物,除了李世民,他们俩在宗室的话语权最大。

站在李孝恭的角度,玄武门的事情大家都已经无话可说了,你李世民要是有点良心,大不了收了李道宗的兵权,罚没田产,交出爵位,也不该贬为庶人,更不该流放李道宗。

是非躲不过,这大唐要好好的……真不容易。

张阳叹息一声便招手道:“麻烦河间郡王与在下说一说,李道宗将军到底遇上了什么事。”

“好。”李孝恭堆起满脸的笑容,三步并两步踩着石阶上来。

说起了李道宗贪脏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被封为江夏郡王之后,宗室中人纷纷向李道宗道贺,而李道宗平日里为人低调,与人和善。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李道宗喝多了,有个军中将领的家眷送去银钱,希望可以从他那里得到一些照顾。

事后李道宗确实将钱收了,而且共计三贯钱。

只是这件事最后不知道为何被人告发了,也就有了今日这遭。

一个宗室将领会看得上三贯钱的蝇头小利?

这件事怎么看都不正常,再者说张阳更愿意相信李道宗这是自污,以求自保。

当年李孝恭也这么干过。

这套路怎么看怎么熟悉?

这大唐怎么竟是一些破事!

说起来大唐一朝的兄弟们,大家当年都是策马驰骋疆场的好汉。

在外面犯了错,如果能够关上门说话,大家还是好兄弟。

张阳感觉和李孝恭说话,自己的智商会急速下降。

多么简单的一件事,被河间郡王一番动之以情的话语,差点给整迷糊了。

“河间郡王在这里稍等片刻。”

“你要作甚?”

“等着便好。”

张阳说着话,脚步匆匆来到自家的书房,翻找着图纸找到了神臂弓的图解,出门就递给了河间郡王。

李孝恭狐疑道:“这画着的是个甚?”

“神臂弓图解,长乐公主已经让人将神臂弓送到了宫中,不过这个图解一直没有送去,有了此物,朝中想要打造多少神臂弓都可以。”

“神臂弓?好厉害的名字。”

“听着确实很厉害,用起来也很厉害。”

李孝恭连连点头,“等他脱身之后,宗室欠你一个大人情,宗室中人来日必定厚报。”

张阳刚想要说不用了,河间郡王早已不在原地,他的身影飞奔离开,像是一阵风,一晃眼便没了。

身后传来了弟弟妹妹念书声,小慧正在教着她们读论语。

温室内,菜苗长得不错,张阳皱眉看着南瓜的藤蔓,绿叶带着不少黄斑,这是光照不充足的体现。

张阳执笔记录下作物的长势。

唯独葱和蒜长得最好,菠菜也不错。

记录完这些,张阳做好今日的统计表,这本薄薄的册子上每天都记录着作物的情况。

再写下日期:腊月十一,天气:小雪转阴,地点:骊山温室。

记录完这些翻过一页,走到山下。

不仅仅是山上温室的作物统计,还要做山下的作物统计。

村子里有五块菜地,其中最重要的两块菜地就在渭河河边的一处高地上,其他零散的也由着它们了,河间郡王也在自家后院种了一片菜地,太上皇也给他自己开垦了一片菜地。

不知不觉现在村民都开始种菜了,这种带动效应还是很明显的,家家户户就算是不种菜也会种一些葱蒜。

因为公主与县侯喜欢葱和蒜,大家也跟着喜欢起来了。

上官仪戴着斗笠,就在菜地边站着仔细检查菜地的情况。

见到张阳来了,他拿下斗笠笑道:“县侯,这卷心菜的耐寒性比预想的要好。”

卷心菜的长势看着很是喜人,霜打过后这种卷心菜吃得更加爽口。

张阳的目光看向一旁的白菜地,“嗯?这白菜的长势并不好。”

上官仪拿出自己的卷宗,“不过渭南县也有几户人家种白菜的,说是长势很不错,前两天我去看过,比我们骊山的长势要好。”

张阳摩挲着自己下巴的胡渣,“嗯?土壤的酸碱度应该不差,也是砂土,应该不会有问题。”

再是一想,张阳抬头看了看天,“应该是湿度的缘故。”

上官仪思量着:“是因为积雪让土壤太湿了?”

“改天让人在这里搭建一个草芦,雪天的时候在草芦上铺上干草,等晴天再将这里的干草打开,让它们多嗮嗮。”

上官仪点着头记下这些话语。

俩人一起走在田地间,低声讲着现在的安排,上官仪接着讲道:“冬日里各家各户都缺少蔬菜,有不少乡县想要一些菜苗和种子,是否要给他们?”

“之前怎么没有这么多人太?”

“那些乡县原本就是口头答应的,当初在夏季的时候他们都盯着自家的粮食,哪里分心去种菜,这到了冬季才想着种一些蔬菜。”

上官仪一路解释着,“不过以下官来看,就算他们现在得到了种子,等来年的开春,一样会想着种粮食的。”

张阳停下脚步,看着雪越下越大,“河间郡王的那三百亩地如何?”

上官仪回道:“种着一些菠菜和卷心菜,因为菜地开辟得晚,现在还没有起色,这寒冬腊月的不知道能否长成,若是腊月三十前可以长好,在春季前就可以全部卖出去。”

现在上官仪但凡出门走动就算是在村子里也会背着一个书袋子,如此一来他随时随地就可以拿出卷宗和笔。

有点像是后世单肩包的感觉。

骊山的事情越来越多,也确实该安排一些方便的工作用具了。

就当是福利了,张阳心中有了打算,回到山上之后就开始张罗,给骊山的骨干们谋求一些福利。

随着可以书卷的书袋子,还有文具袋,再是工具袋,再多做一些手套帽子,围裙,靴子。

这些都不难做,现在做好来年开工了就可以给大家用上。

张阳坐在书房中写写画画,想着后世的书包和文具盒。

“县侯,岑侍郎来骊山了,就在酒场,说还要见县侯问问田亩之策。”王婶脚步匆匆而来。

“去问上官仪便好,我最近挺忙的。”

“喏,这就去回话。”

张阳画好了书袋子的模样,屋外是孩子们的嬉笑声,不多时一个小脑袋探了过来。

儿子刚学会了走路,就知道来打扰爹爹工作了。

张阳抱起他放在摇篮中,继续忙着自己手头上的事情。

两天后,李孝恭带着李道宗来骊山了,这两兄弟要好好吃一顿酒水。

如今的李道宗神色憔悴,在宗庙一跪就是一天一夜。

“说来这一次脱身,还要谢谢这骊山县侯。”李道宗端着酒碗。

“老夫待他如自家子侄,他也是个懂事孩子,平时别人的情面他都不看,也就老夫出面,他才肯出手帮忙。”

一碗酒水下肚,李孝恭又从火锅中捞出一颗菠菜放入口中,美美地吃着。

不多时李泰也来了,他抖落身上的积雪,“皇叔说好等我的,怎么先吃上了。”

李孝恭爽朗笑着,“好酒,好菜,好肉怎能等你?”

李泰脱下了满是油污的手套,又是在工场忙碌了一天,蒸汽机边上站了几个时辰便是一身的汗水,一边洗着手讲道:“皇叔,在蒸汽机边上站着就很暖和,这个寒冬出点汗水更畅快了。”

说罢,他也不客气地坐下来给自己倒了一碗酒水,吃了起来。

见李泰光吃着菜,不吃锅中的肉食,李道宗不解道:“青雀,不合你胃口吗?”

嘴里还嚼着菜,李泰回道:“回皇叔的话,最近要减肥就没有吃肉了。”

李道宗感慨道:“若无肉吃,人生何其无趣?”

李泰摆手解释道:“偶尔也吃,就是吃得不多。”

李道宗搁下手中的筷子,“若不是他的神臂弓,老夫现在说不定已经被拿入地牢了。”

很长时间了,李泰没有去长安城,也经常听到宫中发生的事情,不由得发笑,“好在皇叔没事,父皇要修大明宫,灵醒的人都知道不能轻易带头劝谏,也就这太子是个瓜怂,长了这么多岁越活越回去了。”

李道宗苦笑一番,“大明宫的事情,陛下暂时放下了,以后也莫要再提。”

李泰摊手道:“唯独那太子不晓事。”

李道宗和李孝恭也是看着承乾与青雀长大了,这两兄弟向来不和。

说起这件事,李道宗低声讲着,“说来倒也稀奇,太子一心要劝谏陛下,太子妃却一直在劝说太子不要参与朝臣的劝谏,事后皇后去了一趟东宫,对这位太子妃越发满意了。”

李泰转着眼珠子,眼神中有几分疑惑。

喝了酒水,李孝恭憨憨笑道:“道宗,你也不用找张阳道谢,对他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

“陛下当面试了那神臂弓,据说是骊山送来的,不想真射两百步开外。”

李孝恭挠了挠头,“当时没想这么多,此物当真如此厉害?”

李道宗神色凝重点头,“但陛下得到了神臂弓后,便让军中仿制了。”

“是如此利器!当然要让军中仿制。”

李道宗将碗中的酒水饮下,“某家欠张阳一个天大的人情,往后他若有吩咐某家定当义不容辞。”

两位喝着酒水正畅快,李泰不好过多叨扰了,简单应付几口酒水便离开了。

李世民等到了神臂弓的图解先是将李道宗放了回去,随后旨意就来了,李道宗的田产罚没,兵权也被拿走了,保留了爵位,往后也只能做个闲散的宗室江夏郡王。

广结善缘是好事,但张阳不喜欢别人一直欠着人情,直到陛下的旨意下来,得知事情了了,就开始谋划皇家宗室在关中的田产。

打算着哪里种萝卜,哪里种白菜,太府寺的工作可以更好地开展了,正当这时宫里又来人了,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宫里的老熟人王公公。

如今的王公公气色比之以往好了不少,但已经是满头的白发了。

张阳热情地请他在华清池边坐下。

王公公心生暖意,这么多年了,这位县侯还是老样子,或许有人因为太监不给情面那些权贵或者宫里的王妃就会冷漠对待,甚至苛责都有。

这种事情在宫中不少见,宫里的生活都是薄情寡义的。

而县侯还是一如既往地热情,咸鸭蛋和一篮子菜放在眼前,咸鸭蛋就放在蔬菜上,还有一小袋今年新收的麦子。

王公公苦笑道:“县侯不用给老奴这么多。”

张阳笑道:“王公公不用客气,这都是一些家常的东西,又不值几个钱,您这么久没来了,本来就是给您准备的。”

“陛下有旨意说是要在腊月过去之后,能否在长安城周边再造一场夜空异象。”

“可以是可以,但所需的人力物力也是要花钱的。”

“要多少银钱,县侯直说便是。”

张阳给他倒上茶水,“我会写下名目送入朝中,您顺路送去便好。”

王公公尝了一口茶水又道:“今日听陛下与许敬宗交谈,说是波斯的战报送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