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七百零九章 世间事太难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七百零九章 世间事太难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已经有人往蒸汽机内送入煤石,燃烧煤石的过程中,烟囱处不断有黑烟冒出来。

张阳皱眉看着缕缕黑烟,思索着环境问题。

李世民虽说对蒸汽机好奇,这还是第一次看到此物用于生产,他又道:“朝中刚休沐,礼部与长孙无忌还在争吵,为了高句丽王的事情争执不休。”

沉默良久,见张阳不答话,李世民不耐烦地气馁一叹,又道:“你有没有在听朕说话?”

张阳咳了咳嗓子,又道:“听着呢。”

想着接着说朝中的事情,又自觉无趣,李世民笑道:“你觉得朕应该封禅泰山吗?”

“那都是陛下自己的事情,只要陛下有了这个意愿朝中一定会有支持,也一定会有人反对。”

皇帝没话找话,还要别人搭理他,张阳一脸苦恼,揣着手继续看着工厂里的进度。

李泰和牛闯带着一群工匠敲敲打打,将诸多连接的部件组装上。

随后众人又遇到了问题,部分拉杆组装上之后,反而传动更吃力了。

李泰与众人议论着。

寒冬时节又下起了雪,李世民的脸上挂着凝重,又道:“朝中的事情你不关心,你更在意村子里的铸造?”

张阳哀愁道:“我如今已经是太府寺卿,不该插手的事情,我不想多管。”

“那许敬宗和长孙无忌的旧怨呢?”

“陛下说笑了,他们的个人恩怨与我无关,我久居骊山,再者说就算是当年,我也从未因为他们两人的旧怨而左右过决定。”

李世民低声道:“你依旧是中书省的侍郎,不仅仅只是太府寺卿。”

皇帝总是对社稷充满信心,事业心爆棚的皇帝,总是希望自己的下属也有事业心。

在李世民的只言片语中,张阳叹息一声,看着雪势越来越大,回道:“陛下,朝堂的事情太难了。”

难得听他说出这种话,李世民就坐在雪中,抚须道:“朕以为你会说苦心人天不负,当年的豪言壮语去哪儿,这不是你会说出来的话。”

蒸汽机与车床的连接因为传动杆的缘故,暂时只能搁置。

张阳收回了目光,想起了轴承,轴承是机械设备中的一个重要零部件,两个钢圈中镶嵌着珠子的事物。

现在才明白,在工业发展的道路上,离不开各种零部件,对张阳来说,每每要拿起当初的技术工艺,这就像是补课一样痛苦,还要将这条路重新走一遍。

在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直线传动始终是有限的,在满足各个角度和传动效率上,人们对于铸造工艺的技术与机械设备有了更高的要求。

从而更加精密的器械出现了。

现在想来这一切都没这么容易,也很难。

面对李世民的问话,张阳惆怅道:“以前觉得那些事情都很简单,我现在才觉得太难了,朝堂越来越复杂,就像技术工艺的提高也越来越复杂,到头来我只能做点简单的事。”

“这世上有什么事情是简单的?”

君臣俩人一起坐在雪中发出了同样的感慨。

李世民低声道:“历代一个男子的成就到了四十岁就不再上进了,过了今年朕也年满四十了。”

四周很安静,只有远处的工厂传来一些议论声与金属敲击声。

张阳笑道:“陛下觉得自己年满四十了,所以去泰山给自己庆生是吗?”

“嗯。”

李世民应了一声而后又沉默了下来。

王公公站在雪中,看着眼前的君臣二人,陛下年至四十,帝王心思越发慎重,也越发有了一个帝王该有的模样。

从当年陛下在玄武门发动兵变,再到贞观初年顶着无数的骂名登上了皇位,再是贞观初年大旱,这一路走来陛下很不容易,隐忍突厥人的兵犯长安城。

忍受着众多士族谩骂,却也要微笑面对这些人,一步步都要谨慎小心。

在王公公看来陛下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寻常人登上了皇位有多少人能够严于律己。

若换成那为人行事有个性又狂野的杨广,在隋炀帝那样的为人下,这天下怕是会死很多人。

张阳琢磨着,或许李世民也觉得年过四十,他的皇帝生涯度过了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想着这辈子或许再也不能泰山封禅,也过了想要封禅的热血年龄,如今只是远远看了眼泰山,没有登临,也没有封禅。

“张阳,你觉得朕没有泰山封禅遗憾吗?”

“陛下说笑了,我怎敢说遗憾。”

李世民轻声笑着,“朕自认没有资格登泰山封禅,你张阳也没有入凌烟阁,你可有怨气?”

“我没有怨气,登凌烟阁不过是个虚名而已,很多人将他当作毕生的荣耀,我觉得这种荣耀只会徒增负累。”

这话让李世民神色严肃了几分,他很不喜欢张阳说这种话,能够登上凌烟阁的都是为国为社稷,对陛下绝对忠心的人。

神色上的严肃转而成了几分猜忌,李世民侧目看了他一眼,这小子一日不向朕臣服,不向大唐献出所有,他就一日不得登上凌烟阁。

在张阳看来凌烟阁不过是陛下为了帮助那些社稷之臣的手段而已。

君臣俩人再一次相顾无言。

陛下已经四十岁了,一个男子过了四十岁便是一步步走入暮年,再也没有了年轻时的心气,也活得更加清醒。

清醒的是李世民觉得他自己这辈子都不该去泰山封禅,一旦他去封禅,往后帝王指不定会怎么说他这个得位不正的皇帝。

现在想来,当下李世民清醒地认识到泰山封禅并不重要。

而是张阳手中的下一代翘楚,裴行俭,薛仁贵,王玄策等人,才重要。

皇帝的心思从收复中原失地到开疆拓土,如今开始考虑该给后来人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社稷。

而张阳便是下一代年轻人中最重要的一个。

若能收服张阳,便觉得社稷江山可以更稳。

就像他所言,这世上的事一件比一件难,太府寺为了让作物多样化,一年过去了,如今还不是举步维艰,并不是朝中一句话,各地乡县就会积极响应。

仔细一想,他的话很有道理,道尽了君臣俩人这些年的明争暗斗,机关算尽。

“张阳,你觉得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瞧了一眼李世民,张阳叹道:“陛下是个很现实的人。”

“现实?”

“没错,陛下不会对世事有很多的妄想,就像陛下不会觉得我会心甘情愿地交出高昌,所以用外交之权与我交换,我若能做好礼部尚书,陛下也能有所得,我若做不好,对陛下来说也没有任何的损失。”

“所以我开了价三千万万贯,我知道我从陛下手中得不到任何的好处,所以让陛下写了借据,再用整座骊山作为抵押。”

李世民点头,“如此,当年你漫天要价,真正想要的不是银钱,而是寻求一个安生立足之地?好到现在羽翼长成,与朕谈条件,与朕周旋?”

“若不是朕将骊山交给你,到现在为止你还是个一无所有的人。”说到这里,李世民的神色多了一些懊悔,“朕上当矣。”

张阳会心一笑,“陛下还是要还钱的,贞观若还不清,往后代代相传,希望大唐万世永固,还完钱为止。”

“你当真是个恶毒的人,又要大唐万世永固,又要整个大唐给你们还债。”

张阳笑道:“骊山建设都是为了民生社稷,陛下放心。”

“嗯。”李世民点头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如今朕最放心的人就是你了。”

……

多么虚伪的皇帝啊。

张阳不住摇头,说反话都不带眨眼的。

做皇帝的人心理扭曲,三观颠倒,其价值观与正常人都不同。

随后,他起身又道:“朕从泰山回来还没去见过你的老师,他身体如何了?”

眼看牛闯与李泰朝着自己走来,张阳回道:“孙神医带着三个大夫团队,共三十个大夫,每每都会论述病情,只是到了如今依旧不能去除老师的病灶。”

“这就像是一个水桶,多了一个缺口,这个渠口一直在往外流水,如今流出去的水越来越大,缺口就越来越大,那个病灶就是缺口。”

“早在三年前,孙神医就说过老师的病灶不除,药石无用,如今只能靠着汤药养着,这病灶对身体的负担日复一日地增加,到如今越发严重了。”

“朕去看看他。”

李世民叹息一声便带着人离开了。

等李泰与牛闯走到了近前,李世民刚刚走远。

李泰好奇道:“父皇这是去做什么了?”

张阳回头看了一眼,“去看望邹国公了。”

等牛闯递上图纸的时候,李泰立刻转过脸,现在他看到图纸就会犯吐。

图纸上画着就是连接车床的种种零部件,和自己之前想的一样,缺少就是轴承这个重要的零部件。

心中有了结论,张阳了然道:“你们先停一停,我想想办法。”

带着图纸回到骊山上,就看到李玥正在与小慧小武低声说着什么。

张阳装作若无其事地走入自己的车间,路过时听到媳妇说到了江南望族,骊山有钱有势,能对付得了世家,何况几个江南望族?就交给媳妇与小慧去对付足矣。

推开车间的门,张阳拿出一些铁料,开始琢磨轴承的铸造。

挑了几块品质尚好的铁料,点燃一旁的油灯开始勾勒图纸。

一把漂亮的燧发枪就挂在墙上,燧发枪的枪身是闪亮的银白色,枪口处还装了一个准星,枪柄的两侧镶着金。

这把镶金的燧发枪处处透着土豪气,这是大唐的第一把燧发枪,就算是它显得土气一点,那也是大唐的一个大进步。

正在车间忙碌着,就看到李玥端着一盆糕点来,“这是小慧的家人从江南带来,吃着很不错。”

张阳放下手中的活,洗了洗手拿起一块热乎乎的糕点,咬下一口发现这是用糯米做的,炙烤得两面金黄,内部香软还有些黏牙,不由得讶异,“咦?这不是年糕吗?”

想到年糕,张阳看向车间外的大雪,“不知不觉要过年了。”

见夫君因为在车间忙碌,双手冻得通红,她心疼地皱眉:“都说秋收冬藏,哪有人在这冬季还如此忙碌的。”

张阳感慨着:“李靖大将军要看火器,村子里的蒸汽机又出现问题了,还不是需要我这个技术大拿用智慧帮他们解决问题。”

她捂嘴笑着,“夫君还是第一次自诩大拿。”

张阳有些得意道:“我的手艺,对他们来说就是大拿,我对五金手艺铸造的理解水平领先他们几个境界。”

夫妻俩安静地吃着年糕,又觉得有些不够味,李玥还拿了一小碟盐,将细盐撒在年糕上,如此吃起来更有滋味一些。

张阳失望道:“你应该加点葱花的。”

“温室里葱都没有长好,过两天再去摘一些,且先这么吃着,小慧家送来不少呢。”

她嘴里嚼着年糕,眼神中尽是满足。

如今青雀已经成婚,她的心事也了却了一桩,又道:“听说袁道长年事已高。”

张阳好奇道:“他不是一直在钦天监吗?”

李玥捂嘴轻笑一声,“想着今年之后把袁道长和李淳风道长请来,教授女儿数术与历法。”

吃了年糕,张阳神色严峻地喝下一口茶水,“难不成让我们的女儿去修道?”

“修道有何不好?”

还真是什么都找最好的,教女儿的老师都是一等一的。

其他的什么都好,唯独不能教女儿权谋,孩子就该天真无邪的,等她长大了是个率真的孩子也好。

她胡闹也好,学不好也罢,孩子简单率真是最好的。

“你说皇后收我们女儿为弟子,如果只是名义上的弟子会不会更好一些。”

李玥点头,“嗯。”

夫妻俩达成共识,宫里的生活太过阴暗了,不想以后自己的女儿整天算计来算计去的。

李渊也只是给她讲述以前的造反事业。

女儿可以学数术,可以学兵法,也可以锻炼身手。

或者跟着欧阳询老先生学好了写字,也可以做个书法大家。

有偌大的骊山在,以后谁敢欺负女儿?

学什么都不能让她学权谋。

吃完了碗中的糕点,夫妻俩一起走出车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