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六百九十四章 许久未有的怒火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六百九十四章 许久未有的怒火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婶婶的目光好似在说夫妻俩不争气,都在这个时候生病了,反正小心安是不能抱,万一病传给了孩子怎么办。

以前两位婶婶是最疼公主的,现在她们的疼爱都给了两个孩子,甚至比之当年对公主的更甚。

吃完饭食后,小清清在婶婶的陪伴下骑着熊离开了。

也不知道她去做什么,等下午回来的时候,带着一个小桶。

张阳再一看她提着小桶,一脸欣喜地将水倒入华清池中,再仔细一看桶中竟然还有几条鱼苗。

多么童真的一幕呀。

“爹爹,我们池子里也要养鱼。”小清清抱着他爹爹的脚踝道:“爹爹,曲江池就有很多很多鱼,鱼粥很好吃,我们家也养鱼。”

张阳一声叹息,“孩子呀,其实曲江池也是我们家的。”

小清清眨了眨眼,“女儿不喜长安。”

张阳拍了拍她的头顶,“无妨,你要养就养吧。”

孩子的脸上带着笑容,母亲对她已经这么严厉,做爹的自然要对她宽容一些。

只是她坐在华清池边还在欣喜着鱼儿快快长大。

却见熊大带着熊五和熊六,跳入了华清池中,熊的水性很好,在池中扑腾了好一阵子,最后这几条巴掌大的鱼成了它们的口中食。

如此,小清清神情呆滞,沉默了良久。

片刻后放声大哭。

也就王婶连忙走上前,安慰着她。

熊是牲口,它自然喜欢吃鱼了,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着,自由自在地长大,对两头熊来说这是天理难容的事情。

而且华清池的池水不适合养鱼,就算是熊不去吃,这几条鱼苗也会死的。

华清池的入水口就是温泉池,温泉水的水成分对鱼来说是致命的,就算是自家的水源也都是去村子北面的渭水河提水。

小清清直到哭不动了,双眼通红对这些熊又打又骂。

李玥咳了咳嗓子,“孩子胡闹,让她自己吃点教训也好。”

张阳给她倒上一杯白开水,“生病就要多喝开水。”

嗓子觉得痒了,李玥喝下一口温热的开水这才舒服很多,她看着手中的账目,“河西走廊又送来一万贯赋税,其中三千贯要给朝中。”

自顾自拿着水杯哦,张阳也坐下来,翘着腿姿势很舒服,“西域平定之后,丝绸之路会更加地繁华,往后会更好的。”

“说起丝绸,徐慧让江南东道种植茶叶,也有不少江南商客想要将丝绸借我们骊山的道卖出关。”

商人都是逐利的,他们知道货物出关的巨大利润。

李玥合上手中的账目又是咳嗽了两声,喝下一口茶水才让嗓子舒服一些,“以前说过建立我们骊山运输队。”

如今骊山确实有运输队,不过这运输队多是高昌人组成的。

当年高昌拿下之后,高昌人就负责收棉花,运送棉花。

一直到现在,这支从关中到关外的运输队一直保留着。

而在关内,骊山却没有自己的运输队。

李玥思量片刻又道:“当下来看骊山货物流通不算多,太早建设运输队也太早了,不行还是要稳健一些。”

她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张阳捧着茶杯坐在椅子上,低声道:“还是先把身体养好重要。”

此刻皇宫中,几天前陛下在曲江池一夜未归,而派出兵马想要查问骊山,却被长乐公主一句话给喝住了。

“我看你们谁敢!”

这句话流传在长安城的坊间,人们彷如如梦初醒,原来公主殿下也有任性的一面。

李世民对女儿这种任性只是一句话胡闹就此揭过了。

礼部和火器,这位皇帝都想要。

从曲江池一夜谈话之后,李世民更加坚定了要将这个小子吊死在承天门前的想法。

李世民挥舞着手中的毛笔,在一张纸上书写着字,身体随着挥动的毛笔而动。

一边写着字,这位皇帝的思绪发散,吊死张阳这个目标越发近了。

人都是会忍让的,李世民觉得已经忍让他很久了,榨干他的价值,再让大唐富强。

字迹很潦草,写到最后就连写字的皇帝本人都不知道自己写了什么,随后将纸随手一丢,坐下来喝着茶水。

须发有些凌乱,精神很是疲惫。

李世民用这种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满。

王公公快步走入点头,“陛下,岑文本来了。”

“嗯,让他进来。”

“喏。”

阴冷的甘露殿内,岑文本的脚步很慢,走到陛下面前行礼道:“陛下恕罪,臣此次去骊山没有得到火器。”

李世民沉下脸,“怎么?是他不愿?”

岑文本低声道:“回陛下,非是不愿意,而是张侍郎说他手中也没有多余的火器,需要铸造就需要时间。”

甘露殿内,安静良久。

刚刚因为写字好不容易让心绪平复了一些,就像是刚刚烧完的木炭,有些红彤彤时不时炸出几颗火星子。

岑文本的一句话,就像是一阵风,让李世民刚刚熄灭不久的怒火又烧了起来。

当着别人的面,李世民保持着冷静与沉着,“要多久朕才可以见到这个事物?”

岑文本又道:“县侯说他最近很忙,多半是短时间都没有闲情。”

“闲情?如此大事他竟然说闲情?”

李世民就要发作,语调都重了几分。

岑文本又小声道:“说是最近忙着种田,而且要赶着时节,过了秋分之后,一旦关中入冬地里种不出东西。”

“嗯,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喏。”

岑文本小步退出了甘露殿。

殿内静悄悄,李世民坐在殿内呼吸沉重,又过了几个呼吸,这位皇帝终于站起身。

怒火在这一刻爆发了,李世民一脚踢翻了眼前的桌案,怒吼道:“逆子!”

一群太监与宫女慌乱跪倒在地。

皇帝打砸着眼前的一切。

李世民拔剑而立,“朕要将他碎尸万段,剁碎这个出尔反尔的逆子!”

王公公低着头不敢吱声,也不敢相劝。

“朕让你种田,朕让你种菜!”

皇帝拿着手中的长剑一次又一次劈在桌案上,“朕让你知道什么是天下英雄,试试朕的长剑利否!河西走廊一万贯的赋税,七成进了你的骊山,你还给朕说闲情。”

“朕让你有闲情!”

“朕让你有闲情!”

……

“就你张阳忙,满朝文武最闲吗!”

陛下很生气,风寒刚刚痊愈不久,此刻因为怒火攻心,气息不顺再次咳嗽了起来。

直到咳得面色涨红,李世民举着剑抬头呐喊,“终有一天,你会跪在朕的面前求饶,朕要将你挂在承天门上!让你尝一尝帝王之怒。”

“咳咳咳……”

话语说到一半,皇帝又剧烈咳嗽起来。

嗓音又嘶哑了不少,又大吼了一声,“此番,朕要十倍百倍地奉还……咳咳咳……”

皇帝撒气了小半个时辰,终于是坐下了。

陛下这一场咳嗽,也召来了卢照邻。

身穿太医署的监正官服的卢照邻瞧了一眼凌乱不堪的甘露殿,先是惊疑而后行礼,悄悄看了一眼陛下的气色。

“陛下面色潮红,双眼通红,额头隐有汗水,是又动心火了?”

李世民沉默着没说话,不怒自威。

卢照邻躬身道:“容臣诊脉片刻。”

说话等着反应,又是沉默良久,等陛下点头了,卢照邻这才小步上前,先是近距离观察陛下的气色,又是诊脉,低声询问道:“陛下,现在鼻间可还堵。”

李世民摇头,此刻不想说话。

卢照邻稍稍点头,“动心火不好,但确实帮助陛下通气了。”

“朕还要谢谢他吗?”李世民从牙缝中蹦出几个字,又下意识吸了吸鼻子。

不明所以,也不敢多问,卢照邻又道:“容陛下站在窗前,臣看看陛下口中的情形。”

绷着一张脸,李世民张开嘴。

卢照邻从一旁拿来一张板凳,而后站在板凳上看着陛下口中的情况,观察舌苔与喉口。

随后确认了病情,站到一旁,他开口言道:“陛下的喉口又红肿了,臣准备一些药材,骊山医馆说过风寒之症,需要多喝热水。”

听到骊山二字,李世民三尸神隐约一跳,绷着道:“朕知晓了。”

“臣告退,片刻后会让人将药材送来。”

甘露殿内一片狼藉。而此刻的立政殿内,却是一片温馨。

长孙皇后安排人收拾着行装,关中就要入冬了,孩子们都要去骊山过冬。

也是皇后现在没有心力管着这么多的孩子,这一次让小兕子也一同前去。

护送公主与皇子们的车驾出了玄武门,长孙皇后门前望着孩子们的车驾远去这才放心。

“皇后,甘露殿的宫人送来消息。”

长孙皇后低声道:“怎么了?”

宫女又道:“说是陛下又在甘露殿发怒了。”

闻言,皇后加快了脚步。

等这位长孙皇后到了甘露殿,宫女和太监们又在收拾着一地狼藉。

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陛下发怒了,也就在张阳离开朝堂,去了骊山不再过问政事之后。

陛下有两年没有这般大怒了。

长孙皇后忧心道:“陛下如今风寒初愈,当该注意身体。”

李世民摆手道:“朕无大碍。”

陛下说着无大碍,嗓音却嘶哑了许多。

长孙皇后倒上一碗热水,“玥儿前些天又让人送来了红糖,说是这风寒要多喝热水,有奇效。”

“是吗?”

“该是这样的。”

“朕刚刚听卢照邻也这么说。”

长孙皇后收拾着眼前的桌案,“那就是了。”

李世民哀叹道:“朕的大唐怎么就出了张阳这么一个人,老天瞎了眼,将这么多的本事都落在了他这样一个人身上。”

其实这么多年,李世民对待臣子很和善了。

能够让陛下如此动怒,也不知道又出了什么事情。

还未等皇后问及,李世民低声道:“这个张阳明明说好的将东西交给朕,如今他却出尔反尔,朕要追究,他便是欺君”

长孙皇后皱眉道:“张阳最近一直都在骊山,这孩子也算是懂事,不像是会欺君的。”

自从皇后不再用香炉,气色确实有所好转,只是如今还时常会有气短,如今一直修养着。

至于宫里的麝香以及各种用来烧的香料,也都送给了其他的妃子。

皇后不用这些事物之后,身体确实好了不少,从此立政殿没有那些东西了。

李世民冷笑着,“朕问他讨要,他都敢不给,这人的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

长孙皇后平素是不过问政事的,这君臣翁婿之间的恩恩怨怨,还以为早就已经了了。

如今皇后以为是自己将事情谈得简单的。

翁婿之间的恩怨从来没有结束过,现在更是愈演愈烈了。

前两年看似安定,其实是陛下与张阳分隔两地。

李世民后悔了,后悔将那递刀的侍卫罚去戍边,应该当场就提刀劈了那个小子。

这小子肚子里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拿出来。

“朕忍着便是。”

“陛下还是少动怒。”

“朕明白。”

李世民喝下一口温热的白开水,这才让喉咙好受一些,“有朝一日,朕要刨开他的肚子,看看他的心肺是如何长的。”

如今骊山上,张阳也咳嗽不断,因为一群弟弟妹妹又回来了。

李治拖着一个大包袱,“姐夫看看我带来了什么。”

张阳先是好奇,再看他的包袱倒是很大。

李治盘腿坐在地上,拿出一样东西,“这是父皇所用的宣笔,宫里就这么三支,我全带来了。”

看得令人咋舌,这李治回宫里住一段时间,这是把皇帝的家底给搬来了?

“姐夫你看,这是父皇用的镇纸,据说是用陨铁所制,不过看来没什么特别的。”

陨石这东西从天上落下来不见得特别,张阳将它拿在手中,确实与寻常的铁块没区别。

“还有这是父皇的玉樽,宫里只有九个,拿了一个。”

张阳越看李治带来的东西越是觉得想咳嗽,再咳嗽三两声,这小子手里还有一只鞋子。

“这是父皇的鞋子,上早朝用的,就拿了一只。”

张阳神情麻木低声问道:“你父皇早朝的鞋子被你拿了,他穿什么上朝,而且你就拿了一只。”

“这……”

好奇又问道:“你父皇有脚气吗?你就胡乱拿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