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六百八十八章 还瞒着朕什么?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六百八十八章 还瞒着朕什么?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养孩子是个难活,张阳也无心再睡,干脆坐在孩子身边拿出一张图,这是最开始预想的书院图纸。

按照之前的设想,这书院的选址确定在了蓝田县边上,而且需要几个村县一起出人建设。

张阳铺开图纸继续勾勒着心中的模样,这个书院不会教人做官或者教人如何参加科举。

这是一座面对最普通的群众人家开设的书院。

这书院不看门第,不看出身,也不看你有多么丰厚的家底。

所教的也都是技术相关的事情,比如说木匠,铁匠,或者建筑房屋相关,又或者买卖经营,又或者是厨艺。

有生活所需就需要技能,就有了需求,有了需求就有发展,就需要技术。

这是相辅相成的,技术越好带动的生产力也是正面提升。

就像是骊山学艺的厨子能够做出更可口的饭菜,知道膳食均衡,知道蔬菜的重要性,才能唐人吃得更好,让孩子更强壮,让老人更养生。

这都是谋生必备的技能,就算是现在的大唐,这些本领都是口耳相传,想要学就需要一定的门槛。

当然了,这很有可能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既然要走技术这条路,就不能害怕别人觊觎。

骊山也不怕有心人的针对,骊山所教的学问都是骊山行之有效的技术,技术要延绵不绝,需要一步步提高。

光是师父传授,弟子来学这种古老的方式效率很慢。

如果可以精细安排,更加系统地研习,不仅学之有效,教书有效率,集思广益提高技术水平。

骊山的发展是有限的,骊山的人口也是有限的。

如果这个时候不想着再提升,往后的骊山也很有可能会固步自封。

要是放在以前自己家能够过好就不错了,现在还能想着建设书院,不仅仅是因为李泰的蒸汽机造成了。

有了蒸汽机,之后便是蒸汽机的应用,骊山的生产力就要腾飞。

也彰显着骊山的极限,当下就是骊山的极限所在,造出蒸汽机是李泰带着三十号人没日没夜苦熬的结果。

虽说现在还不完善,往后会越来越好的。

当基础知识耗尽,并且延伸应用到极限的时候,就需要更多的基础知识来提升生产力。

平时不这么想觉得日子得过且过,但当下再仔细想想又觉得自己有做不完的事情。

雨声响起,这场秋雨还是落下来了。

张阳搁下笔又看了会儿儿子,他又睡着了。

眼下也没了睡意,干脆洗了洗脸推开门,走到屋外站在屋檐下,看着漫天的雨水。

小武与杨婶也睡醒了。

平时两位婶婶就醒得很早,这也导致小武也早早起来了,她梳洗一番,小脸光洁了许多。

雨水下得并不大,蒙蒙细雨让关中干燥的大地湿润,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在长安城中看不到王维这首山居秋暝所描绘的美丽景色,看不到空山的新雨,也看不到明月松间。

相比之下,张阳更喜欢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

人嘛,都是喜欢春季的,春季象征着生命力与万物勃发。

昨日上街买来的肉菜还有剩余,今天还能做早饭吃。

李玥也早早醒来,她满足地伸了一个懒腰,“今天去曲江池吗?”

“嗯,今天去曲江池。”

“也不知道曲江池的鱼儿是不是更肥美了。”

婶婶已经准备好了伞,一家人吃罢早饭出了门。

曲江池平日里没什么人来,张阳给这里的守卫出示了令牌,得知是县侯与公主殿下这才放行。

迈着步子走入这里,深呼吸一口这里的空气,曲江池依旧很大很大,纵横上千米的江面,让人看着很是舒心。

也亏得历代王朝都会将这里围起来,当作是皇家游园所在。

李玥撑着小伞走入池中的水榭。

小清清蹲坐在池边,欣喜道:“爹爹,有鱼!”

张阳颔首点头,“我知道有鱼。”

小武担忧地站在一旁,生怕小清清会跌下去。

小清清手指刚刚触碰到水面,她便嘻嘻笑着,好似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小武姨姨,这鱼儿好好看。”

“嗯。”小武也坐下来回道:“以前师父和老师也时常来这里,其实这里也是师父和师母的。”

小清清张开双手,吃惊道:“这么大的池子,都是爹娘的?”

小武点头,“师父和师母是很厉害的人,与皇帝谈判得来的。”

说罢,她小声问道:“小武姨姨,皇帝是不是很厉害?”

“这……”小武无奈一笑,“皇帝是皇帝,做皇帝的并不一定厉害。”

随着小武的讲述,皇帝的这个概念一点点补充着女儿的世界观。

小武对女儿指点与讲述,张阳任由她述说,也任由自己女儿听着。

小清清再问道:“那爹爹厉害还是皇帝厉害。”

小武还是摇头,“不知道,只是皇帝坐拥天下兵马,他的权力至高无上,一句话可以定人生死。”

小清清回头,大声道:“爹爹!我要做皇帝。”

张阳爽朗一笑,“等你学会写字再说。”

这小丫头气得鼻孔微张,“学不好字就不能做皇帝吗?”

婶婶伸手用袖子捂嘴轻笑着,女孩子很少有大志向,至少这位小郡主豪言壮语想要做皇帝。

张阳耐心对女儿解释着,“做皇帝很辛苦。”

“小武姨姨说皇帝可以定人生死。”

张阳点头道:“皇帝确实可以定人生死,当年皇帝要背负整个江山社稷,每日都要处理很多很多事情,而且皇帝不能随便来曲江池玩,也不能想吃就吃什么,比如说吃烤肉。”

小清清眨了眨眼,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充满了疑惑,“是吗?”

张阳郑重点头。

小武帮着李玥点好了炉子,准备钓三两条鱼吃。

漫天的雨水落在曲江池的水面上,听着雨水落在水面上的声音,还有些许的雨水飘入这个水榭。

这里的氛围很好,相比臭烘烘又乱糟糟的长安城,这里就是一片世外桃源。

不过看到曲江池两侧堆积的落叶与一些不知名的杂物,张阳尽量避开目光不去看。

小清清说着皇帝,此刻的皇宫太极殿中,李世民这个皇帝正拿出骊山带来的蔬菜来宴请群臣。

这一次宴请,还邀请诸国的使者。

“大唐万胜!”众人举杯而起,将杯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太极殿的宴席充满了一种彪悍风,这便是大唐的朝堂,雄风令人不敢直视,当群臣喊出声的时候,一旁的几个使者都打了一个哆嗦。

喝的酒水也是骊山带来的烈酒。

虽说骊山的酒水算是朝堂经营,粮食成本都是朝中来着,骊山只是参与酿造。

李丽质与弟弟妹妹们坐在一起,身为皇帝的嫡女,只能坐在皇后身后,看父皇这般豪饮。

父皇所不知道的事情,这些酒水离开骊山的时候,就已经被皇姐记在了账上。

而眼前的菜色让弟弟妹妹难以拿起筷子。

骊山的饭食很好吃,姐夫总能将一些新奇的吃食烹出可口的味道,豌豆熬出来的汤弟弟妹妹都抢着吃。

如此她们的口味也刁钻了许多,回宫这才两天,饭食这一块就是个大问题。

更不要说骊山带出来的这些新奇果蔬,就比如说眼前的缸豆,很明显只是用热水煮了煮,再撒了一些盐。

入嘴味道很寡淡,李丽质甚至怀疑没有熟。

高阳苦恼道:“我是不是瘦了。”

李丽质苦笑道:“晚些时候皇姐给你们做饭食吃,在骊山跟着婶婶学了一些厨艺的。”

李治耷拉着小脸也道:“嗯,想姐夫了,他现在在做什么?”

带着笑脸与群臣相贺的李世民听到身后的女儿与儿子的对话,只是神情一愣,又恢复如此。

这一次邀请群臣的都是太府寺种植果蔬的成果,而且到了秋季还会有更多的果蔬。

可惜骊山的葡萄只是在夏天昙花一现,时节已经过了,眼下种不出来了。

这秋雨一下,关中的气候转变得很快,坐在太极殿中李世民甚至可以感觉到风吹入殿中带来的凉意。

一场宴席结束,李世民与户部也定下了给予太府寺一些田亩分配之权,已经晋升到户部侍郎的唐善识始终坚定田亩份额不能变,骊山可以让乡民再开辟田地种植蔬菜,但不能占用原本的田亩。

唐俭落难后发往回乡之后,唐俭的儿子唐善识留了下来。

毕竟唐善识也是驸马,娶了豫章公主。

豫章公主虽说不是嫡女,但从小就是长孙皇后抚养的,众人也都明白唐家因为唐俭的事不再如当初,但唐善识依旧能够在朝中有所晋升,还不是因为他投效了长孙无忌。

宴席散去,李世民也回到甘露殿,这场秋雨越来越大。

长孙皇后坐在温暖的殿内,一边给孩子们织着衣衫,“给那小清清也做一身衣裳,那孩子长得很快,现在都快和兕子一样高了。”

就是她的身体底子不好,要一直防备着她受凉。

并不像小清清这般的强壮。

长孙皇后的身体也大不如从前了。

李世民沉声道:“等过了中秋,让孙神医给明达看看身体。”

长孙皇后闻言放下手中的针线,“不如将兕子也养在骊山,孙神医也好有个照拂。”

“这孩子自小在朕身边,她去了骊山能安安稳稳吗?”

“她还有这么多皇兄与姐姐陪着。”

长孙皇后又是强调。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离开身边,皇帝与皇后也是。

骊山并不远来回也就一天的路程,李世民咳嗽了两声,顺不过气便喝下一口茶水,“秋后入冬就跟着她们一起去骊山吧。”

长孙皇后缓缓点头。

不多时高阳与李治在门前嬉闹而过,小兕子被嬉笑声吸引,迈着小短腿也要和皇兄与姐姐们玩。

李君羡脚步匆匆走入殿中,“陛下,辽东密报。”

李世民提起精神颔首道:“呈上来。”

“喏。”

一份密报放在眼前,李世民打开奏章看着上面的内容,“闻一声惊雷,城门破开,瓦砾不计,硝烟味弥漫,凡十步内炸之支离破碎,无须攻伐,坚城如无物。”

看完这份奏章,李世民眉头紧蹙,“这是什么?”

李君羡躬身道:“还请陛下对照年初时从西域送来的密报。”

闻言,李世民给了王公公一个眼神,王公公从柜子的暗格之中拿出一卷布绢,打开之后便是西域送来的密报。

“闻惊雷声起,河堤破开,三十万大食人四散逃亡,王玄策侧翼围杀……”

两边对照之下,都有着惊雷之声。

因为当时波斯的战事,很多眼线都在西域,所以这些眼线也是转述别人的话语,将消息送来的。

而辽东的密报是辽东的亲信送来的。

李君羡回道:“陛下,送密信之人就在卫府中,是否要召见对峙,臣观其描述与当年夜空异象也有符合,都是硝烟,起初怀疑过骊山,但并没有证据不好指认。”

王公公低垂着头不言语。

李世民只是狐疑看了他一眼,目光又放在了李君羡身上,“此事还有多少人知晓?”

“回陛下,当前只有末将与那送信之人还有辽东三位眼线,张大安与李义府办事缜密,瞒着所有人,此密报也是几经周转才送出来。”

李义府且不说,张大安也是个能人。

李世民沉声道:“当初攻打高句丽的经过,朕要一清二楚。”

李君羡恭躬身道:“辽东有信件送来,末将定当先截下,呈与陛下。”

“很好,你且退下,此事不需要对其他人言语。”

“喏。”

李君羡躬身退下了。

李世民神色阴沉,“这小子到底还有什么事瞒着朕。”

知道陛下听了奏报之后心情不好,长孙皇后不喜政事便离开。

“张阳回了长安城在做什么?”

王公公低声道:“回陛下,现在县侯一家就在曲江池散心呢。”

对陛下想问的事,王公公从来不会说谎,有些事情不能说谎,但可以沉默不说。

随后便跟着陛下离开了甘露殿,李世民接过油纸伞,这是骊山的青雀的送来的,伞用着很不错,骊山的造物向来很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