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六百八十六章 家最开始的地方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六百八十六章 家最开始的地方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江师傅诧异道:“魏王殿下是个好孩子,他为人诚实,知礼数,还很和善。”

张阳蹙眉不言语,陷入沉思,在装好孩子这方面,魏王还是一如既往地老练。

“都说当今陛下圣明仁德,你不该和陛下争吵的。”

江师傅是一个很朴素的人,朴素的人有朴素的情感,他没有见识过朝堂上的尔虞我诈,也没有感受过皇帝的算计。

对他老人家来说,朝堂就是朝堂,陛下就是陛下,那都是不能多说,不能议论的。

张阳揣着手思量着,其实老师傅这样也挺好,至少没有这么多的担忧。

说着话江师傅又匆匆走回去,从屋内拿出一个盒子,他打开盒子道:“你看,这里面还有几块银饼,这是老头子这些年攒下来的,就给你了。”

骊山给的工钱一直不少,尤其是江师傅这种骊山上的技术骨干。

老师傅能够攒下这些银钱不容易,说来骊山吃穿住行一应俱全,也没有能够花钱的地方,攒钱也很容易。

其实这都是骊山给他老人家的工钱,他老人家还为自己考虑。

张阳抬头看着天,最难拒绝长辈的这般关照。

看他老人家将这个盒子放在门外,或许他也并不知道自己的家底有多么丰厚。

现在骊山的库房中就有银钱百万贯,若是自己不收,难免伤了老师傅的心。

张阳低声道:“这样吧,以后我打算给村子的技术骨干多安排一些福利,这些银钱我就用来建设往后的书院,您老是第一笔投资。”

江师傅闻言稍稍点头,“哦,你还要开设书院。”

“是啊,要开书院,不仅仅是为了骊山,骊山一地的发展终究是有局限性的,以前不觉得,现在可以感觉到了。”

“你这娃娃和我们不一样了。”

说完这话,江师傅面色多了一些失落。

与江师傅说起了从前,原来当初给以为将军缎刀之后,他就应了官府的安排,去了军器监办事。

又与老师傅聊了好一会儿当初的事,说起两人一起在城西的铁匠坊偷懒的事情,都笑着。

夜色逐渐深了,杨婶怀抱着已经睡着的小心安。

让江师傅抱了抱孩子,看着孩子的睡脸,他老人家一时间也忘了眼前这是县侯与公主的孩子。

“江师傅,最近我可能要离开骊山几天。”

他将怀中的孩子小心翼翼交给婶婶,“无妨,老头帮你看着铁匠坊,以后你孩子若没出息,与老头儿来学铁匠手艺,将这大半辈子的手艺都传给他。”

“那多谢老师傅了。”李玥躬身行礼。

离开的时候,江师傅一直站在门前送别。

村子内,家家户户屋内还有灯火光,偶尔传来一户户人家屋内的嬉笑声,还有村落屋子间传来的狗吠声。

星空下的骊山很美丽,今夜的月光很明亮。

走上骊山,张阳站在山上往下看,或许在别人的眼光中,骊山是个新奇的村子。

不过对张阳来说,这里总是会给自己一种很古老的感觉。

自古以来是关中腹地,八百里秦川上充满了传说。

更不要说那沉寂在骊山下,不知道是不是就在陵寝中的始皇帝。

心中不免有敬畏之心,对这片故土的感怀。

李玥捧着一碗燕麦而来,“尝一尝?”

接过她递来的碗,媳妇的手艺一看就知道,这个燕麦煮得太糊了。

收起自己的裙摆,她也坐在一旁的石头上看着宁静的骊山。

不多时,她低声说了一句,“孩子们都已经睡下了。”

张阳摇着手中的扇子,点了点头。

夜里很清冷,李玥侧头叮嘱道:“这才刚入秋,天气这么冷,就不要摇着扇子了,小心着凉。”

看着眼前的村落,张阳想着媳妇的话,叹息一声,“清闲的时候,手上不拿着扇子,总觉得缺了一些什么。”

闻言,李玥笑道:“是呀,习惯养成了,总是离不开。”

她的声音像是在取笑,又传来了小熊的打鼾声,夫妻俩这才回屋休息。

蒸汽机运作了三天三夜,这才停下运作。

李泰推开送来的图纸,“牛大哥,以后图纸你看就行,本王就不看了。”

牛闯好奇道:“为何?”

“我得了一种病,一看图纸就会吐。”

“原来如此,牛闯稍稍点头。”

打开蒸汽机的水箱,这才看见内部的铜管已经变形了,李泰钻进已经不能再运行的蒸汽机中,取下最上沿已经烧变形的铜管,低声道:“多半是加水的时候引起的变形,遇冷又热就会这样。”

江师傅近来的心情很不错,看他老人家没有因为张阳的坦白而心有芥蒂。

李泰将铜管换上,从这个房子大小的蒸汽机中爬出来,让人再往水箱中装水,当煤继续加入烧着内部的水,两个时辰后,内部的水开始烧起来了。

等午时汽笛声响起的时候,蒸汽机终于开始运作了。

村子里当然还需要多建造几个蒸汽机,蒸汽机运用到工厂的流水线中。

李泰也想尝试加大功率,低声道:“牛大哥,如果我们尝试加大内部的气压,会炸炉子的。”

牛闯点头道:“先前就炸过几次,又要最大的功效,还要让蒸汽机稳定运行,需要一点点的试探。”

对所有人来说,这是大家第一次接触这种庞大又复杂的东西。

这就是瞎子摸象,还需要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

这种事情不像是技术攻关这么困难,只要多试验几次,记录出几次超负荷的成因,积累经验就可以了。

江师傅喝着茶水道:“老头儿我以为,听这个汽笛声的大小便可以知晓内部气压的大小,从而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拉开气阀排气。”

老师傅的说法也很有道理,可以通过这种声音的判别急促与否来判断是否到了极限。

牛闯觉得可以在内部加入一个气压的浮标,当测试出蒸汽机的极限负荷之后,可以根据浮标的位置来及时放气,如此一来炉子内部的运作便能找到一个维持点。

这个维持点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比之老师傅的听汽笛声更直观一些。

李泰将这些件事交给了牛闯去安排,便自顾自离开了。

蒸汽机完成之后,李泰整个人都从之前的状态中升华出来了,不再看图纸之后,生活又回到了以前的状态。

朝中要办中秋宴席,今天是皇帝要回长安城的日子,不知不觉到了秋分时节。

张阳和李玥要送别弟弟妹妹,在离开骊山之前,还特意给弟弟妹妹布置了许多作业,让他们回宫里的时候也能继续做作业,巩固这两月的所学。

以至于高阳与清河,还有稚奴前所未有地觉得今日的父皇很是亲切。

夫妻俩走下山,张阳捧腹道:“这帮小没良心的,还把玩具都要带走。”

“也不知道到了宫里,他们还有没有这么多游戏玩,还有没有人给她们修理玩具。”

张阳牵着她的手,看着陛下一家收拾着离开的行李,上官仪在村外准备了一车的果蔬,这都是陛下要带到宫里准备宴席的。

为了让太府寺在往后有更多方便,与皇帝达成的交易,一来促进果蔬的多样性的耕种。

两位婶婶也在山上准备好了行装,王婶要留在山上看家,还有这么五头熊需要照顾。

小主人要离开了,小熊很是活跃,好像它们知道小主人离开之后,它们能够自由一段时间。

平时小清清可没少使唤它们。

临行前,张阳走向人群的另一边,牛闯就站在这里。

“县侯,最后三十个厨具也都送去了波斯,让高昌人一路护送。”

张阳低声道:“有劳牛大哥了。”

牛闯是最早跟随县侯的人,同样地他也是除了李泰之外,骊山技术骨干的领头人。

现在他的技术手艺也是骊山最顶尖的一批,不论是铜管铸造还是铸铁延炼都很擅长。

也亏得他这些年的用功,能够跟上骊山的进度。

现在的牛闯也年近四十了,到了他这个年纪学习能力早就不如当年,也比不上李泰这个年纪。

思维方式想要扭转也很不容易,更不要说这个年纪要重新学习一样本领,从原本的木工活转为铁匠为主。

这就像是年近四十的人,从一个擅长的领域转移到一个新的领域,这是一件很需要毅力与精力的事。

他能够有如今的成果很不容易。

张阳拍着他的肩膀,“辛苦牛大哥了,往后就停下吧,我觉得辽东的事情瞒不住。”

“县侯的意思是陛下就快知道了。”

张阳颔首道:“嗯,在辽东不只有外交院的探子,还有陛下的眼线,只不过事发在高句丽,辽东那边的消息来得慢。”

这也是当初保护铁器,瞒着所有人的原因。

因为张阳也不清楚现在的辽东有多少眼睛盯着。

牛闯低声道:“需要在下做点什么吗?”

张阳叹道:“什么都不用做,把火器的事情忘了吧。”

“既然是有在下的一份,在下一定与县侯共进退。”

牛闯是个很讲义气的人,说了共进退他说不定还真的做得出来。

张阳笑道:“那倒不至于,我去长安住些天,等火器的事情了了,我就回来。”

牛闯的目光看着张阳久久不言语,眼前这个只有二十七岁的县侯,他的肩膀上好似扛着很多。

皇帝的一大家子的车驾已经准备好了。

杨婶也准备好了车驾,小武与小慧也都收拾好了行李。

在骊山三年,离开长安城的小家也有三年了。

汝南公主的车驾就在陛下的车驾的后方,也在皇家护卫的护送下。

张阳坐上车驾,回头看了看不远处的三河马,笑着向这匹骏马摆了摆手。

它扬起前蹄嘶鸣了一声,便跑回了骊山。

车驾内,李玥看到了包袱中的一把燧发枪,这是夫君所做最成功的一把枪。

张阳叮嘱道:“若事情有变,这把枪可以用来防身。”

这些天,李玥也隐隐可以感觉到夫君有心事,不然也不会在夜里看着村子独坐这么久。

她收好燧发枪,“当初我们说过不论是刀山火海,我们都要一起走下去。”

张阳笑道:“嗯,一起走下去。”

皇帝的人性是最淡薄的,当他知晓了火器的存在,谁也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事情。

这个时候,张阳觉得老天都在帮自己。

当然了,与皇帝谈条件要看实力,当你没有实力与皇帝谈条件的时候,那你就会成为皇帝眼中一块待宰的肥肉。

这一次去长安城也是与皇帝谈条件的,有些事情一定要面对,你若不面对,现实会给你更惨痛的打击。

今天的天气很不错,车驾行驶得很慢,李玥从包袱中拿出家里做的肉包子,“肉包子是王婶早上做的。”

张阳接过肉包子,坐在车辕上吃着。

一路从骊山出发,皇帝的车驾要从龙首原过,他是要去视察现在的太液池的开凿工程。

夫妻俩的车驾到了春明门就停下了,带着一家子的行李走入长安城。

回家的小道上,还是一如既往地僻静,这里的青苔比往年更多了。

越是走进那个小家,李玥的心情越好。

再拐过一个小巷,这个巷子依旧没有变化,四周的屋子一样还是荒废着,没有住着人家。

因为这里的房屋太破烂了,以至于这里的地也卖不出去,街道巷中也处于一种没人管的状态。

住在这里要是哪天家里的东西被人盗了,也没有官府来过问。

只要皇帝不愿意重建这里,这里便一直是荒败的样子,等皇帝有了想法了将这里重建一番,在这里安置一个管理街巷的里正,那这里就是长安城一百零八的坊市中的其中一个。

走到自家门前,李玥牵着女儿的手,婶婶也抱着怀中的小心安,徐慧和小武站在一旁,众人安静了好一会儿。

小清清好奇地看着四周,低声道:“娘,这里是哪儿?”

李玥低声道:“这是你爹娘最开始居住的地方,也是我们家最开始的地方。”

迈步上前,张阳打开门锁,推开老旧的木门吱呀声响起,家门打开入眼的是一个干净的小院子。

门前有一片菜地,菜地长了不少的杂草。

看着这个宁静的小院子,好似可以看到以前生活的模样,恍惚间又能感觉到这里的说笑声,还有媳妇挖地埋钱的身影。

夫妻俩相视一眼,突然一起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