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六百五十六章 陛下与县侯的约定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六百五十六章 陛下与县侯的约定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张阳瞧着手中的这封信,反倒是笑了又道:“玄奘和尚在信中说我屠戮西域,导致西域民怨四起,若不处置我反倒是对天可汗统御西域不利。”

李世民喝着茶水点头,“他还说了自己独自出关,没有经过朝中应允,说自己是个罪人,希望朕可以发落他。”

弟弟妹妹都围着皇后,说着她们在骊山的收获。

华清池的另一头显得吵闹,张阳手中拿着书信,再次失声笑了,“玄奘和尚也说了,他在西域诸国往来,维稳了西域诸国与大唐的关系,如此说来他还给自己标榜了一些功劳,一边说着自己的是私自出关的罪人,一边又说着自己的功劳。”

李世民神色犹豫。

张阳放下手中的书信,看完了信中最后一句话,请陛下发落。

看起来先是洗干净了脖子,让陛下宰杀,但再仔细一看这个和尚自诩有功于社稷。

给陛下添了一些茶水,张阳纠结道:“陛下打算如何处置他?”

李世民稍稍点头,“他是个很聪明的和尚,出关多年朕没有问他的罪,他反倒是要朕治你的罪,好大的胆子。”

张阳笑着,“嗯,胆子确实很大。”

“你于社稷有功,玄奘和尚则不然,他不过是去了一趟天竺,走了一趟西域,朕凭什么听他的说道。”

说来也是,对李世民来说玄奘和尚确实如此,这和尚不过是走了一趟西域,去一遭天竺,拿回来了一些经书。

至于那些经书,对中原来说也是无用的。

李世民喝着茶水又道:“是非功过朕还是能够分清楚的,你的功劳玄奘比不上,况且,朕也打算治他的罪。”

“陛下是要如何安置他。”

“朕打算先召他回来,至于处置他,之后再考虑……”

“陛下。”张阳将话语打断又道:“敢问陛下,玄奘和尚在佛门中的名声如何?”

李世民手拿茶碗看着自己的孩子们低声道:“很好。”

“现在玄奘和尚都快成了佛门的希望,并且佛门弟子都在期待他的归来,不论他功过如何,他一定会成为佛门中的功劳最大的人,那些人期盼玄奘回来,已经期盼了很多年了。”

李世民放下茶碗示意张阳接着说。

“当然了在陛下看来玄奘和尚只是去了一趟西域,走了一遭天竺,只是如此他的功劳能有多大?更不要说他是否给大唐添乱了,就算是他和西域那些小国的国王有联系,那又如何?现在安西四镇已经平定,安西都护府已建设好。”

李世民颔首道:“这和尚如今在关外等着朕处置他,朕决意让他还俗。”

张阳笑道:“我与陛下做个约定如何,如果玄奘拒绝还俗,便让他一辈子滞留在关外不许入关,如果玄奘愿意还俗,等他还俗在关外娶妻之后再让他入关。”

让一个人还俗,李世民很有自信,笑道:“朕只要给他封赏,他必然能够还俗。”

张阳摇头,“我不这么觉得,只要他还是个和尚,一旦他入关,他就会成为一个万人敬仰的人,不需要陛下的封赏,此人能够游历险恶的西域,又说明此人的意志很坚定,甚至还能在西域这等险恶的地方生存,又说明此人有些本事。”

“一个和尚如何成为万人敬仰的人?”李世民又疑惑了。

想着历史上的事情,张阳的后背靠着椅子,摇着手中的蒲扇低声道:“在陛下眼里,他确实不该是个万人敬仰的人,但这件事由不得陛下如何想,别说他是不是这样的一个人,佛门的人会捧起他,将他塑造成一个万人敬仰的榜样,并且在坊间会有人传播他的事迹,并且将这些事迹传扬得神之又神。”

“将他捧起来之后,玄奘就算否认,人们也不会在意,不是因为他这个人有多么厉害,多么的伟光,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佛门需要这样一个人。”

“只是佛门需要振兴,就需要这样一个人来当门面,需要他来振兴佛门,如此他们会造势,会到处传播,如此一来陛下还觉得玄奘和尚会还俗吗?他宁可负了陛下的好意,也要做一个和尚,这是利益相关,也是他做和尚的初衷。”

张阳讲述着其中缘由,脑海中再次浮现当初那些天竺高僧波颇说过的话语。

这个老和尚说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便去世了。

张阳不喜欢佛门那种因果关系,更不信什么命运,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李世民缓缓站起身,“甚好,若是玄奘不还俗,他这辈子也别想入关了。”

张阳拿着茶杯又道:“我记得敦煌有一处道场,很适合玄奘和尚,就先将他在敦煌看押起来。”

李世民点头。

婶婶在家里准备了饭食,陛下与皇后用过饭食之后,便离开了。

也没有说带走这些弟弟妹妹,反倒是让他们继续留在骊山,这些孩子回到宫里又想念这里,而且在宫里她们也不消停,既然孩子们愿意留着,陛下也乐得省心了。

留下了小兕子,皇后与李丽质又叮嘱了几句。

三天后,李世民写了一道旨意,让人送去了关外,这道旨意就是让玄奘和尚还俗的。

日子又过了半月,玄奘和尚的回信便来了。

张阳听着许敬宗的禀报,正如之前与陛下约定的,只要玄奘和尚愿意还俗并且娶妻,便让他入关。

如今他拒绝还俗,按照约定,这个和尚一辈子都不能入关,就这样老死在关外。

而佛门之前对玄奘的造势也化为了泡影。

得知玄奘和尚不愿还俗,让天可汗很恼怒,一来除了张阳没人敢如此拒绝他的好意,他玄奘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二来因为约定竟真的遂了张阳的预想,才会恼怒。

陛下指着玄奘和尚私自出关的事由,将这个和尚滞留在了敦煌,并且将他看押了起来。

佛门一定会想尽办法让玄奘回来的,可佛门的能量与人脉就算再强大,也敌不过天可汗的一句话,更不要入关的层层盘问与盘剥。

在敦煌的道场直接让五千官兵看押了起来,而玄奘和尚倒好,他干脆在敦煌道场开始编译经书。

如此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弯。

玄奘没有回长安城,也没有带着经书入关,而这一切也因为他不肯还俗,他这一辈子都要老死在敦煌。

李泰听完了许敬宗的讲述,便道:“老许,你现在也是礼部尚书了,应该派人去杀了这和尚。”

许敬宗的老脸带着苦笑,“魏王殿下说笑了,下官现在还是礼部侍郎,朝中没有正式任命,吏部也没有登册造案。”

礼部尚书这个位置,许敬宗心心念念,这件事在他心头悬到了现在,还惦记着。

张阳揣手小声问道:“这么说来波斯的战报也快到了?”

许敬宗稍稍点头,“说是已经出了安西都护府。”

再是一想,许敬宗又道:“之前县侯在西域派了杨涟去卖粮食,让人送来了许多关外作物的种子,他都是找一些西域商客买下来的,现在也在路上了,会与波斯的战报一起送到关中。”

“老许,辛苦了。”

“下官这点算什么,当初张侍郎一手扶持礼部到如今那才是不容易。”

得到了李世民的赞赏与承诺,如今的许敬宗看起来自信了许多。

李泰现在也穿着粗布短衣,也习惯了这种衣裳,以前那位锦衣玉食的魏王早就不见了。

李泰如何和铁匠坊的铁匠们一起用饭,一起做技术攻关,活脱脱就是一个骊山的乡民,他是走入群众中最成功一个,并且已经活成了一个群众,他又道:“父皇的旨意只是一句话,倘若再过十年二十年,关中的形势一旦有变,佛门还不死心,这个玄奘处置很有可能还会再议,是否能够回来,若说绝后患,还是要将他杀了才好。”

春日的风吹过这片田地,最近小熊闲着没事干,就喜欢走下山在田地间走着,现在田地里已经种下了粮食,不用耕地之后,它反倒是有些落寞了。

它又跳入渭水河中,在水里扑腾良久又叼着一条活鱼一路走回骊山。

张阳收回目光,收拾着眼前的牌。

牌局重新开始,许敬宗整理着手中的牌,“魏王殿下所言下官会考虑的,此事要从长计议,倒不如说杀了他简单,与其说杀了他不如让他身败名裂,让他死反倒是成全了美名。”

要说毁人不倦,许敬宗很拿手,他就不是一个好人,这人手段也多。

只不过这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事,谁又知道呢?

三人继续打着牌,最后又是因为许敬宗输了几贯钱,灰溜溜地离开。

李泰收好许敬宗画押的借据,好奇道:“姐夫,这个许敬宗当真有手段对付玄奘和尚?”

张阳点头,“许敬宗是坏人。”

在骊山与谁打牌,都不能与张阳打牌,李泰就没在姐夫手中赢过一文钱。

许敬宗输掉了三块银饼,还倒欠下来五贯钱。

当然了,这点小事比不上他就要成为礼部尚书这件好事,也怀疑这人是故意输这么多的。

许敬宗会做人,又会做事,这样的人一旦被皇帝重视,不青云直上才奇怪。

贞观十一年才刚刚开始,许敬宗除了是个会做人会做事的家伙,也是一个记仇的人,他与长孙无忌的恩怨说来话长,这还要从秦王府说起。

他在权力的路上走得越远,就离长孙无忌越近,早晚会报复。

关中到了四月,又下起了雷雨。

张阳看着家里空空的窗户,“媳妇啊,当初约定好的,让我将家里的玻璃换成琉璃窗户。”

旧事重提,李玥索性坐下来。

夫妻俩相对而坐,她正色道:“夫君,我们现在的生活如何?”

张阳稍稍点头,“生活很好。”

李玥又道:“骊山已经让很多人羡慕了,母后来时也说过宗室对骊山颇有嫉妒,富贵与地位我们家都有了,若我们不满足的当下,往后还会追求更多,人的野心是填不满的,一次不满足,往后只会索要更多。”

媳妇天天看书,张阳痛苦地扶着额头,唉声叹道:“还是清贫惯了。”

“我们家本就是从清贫中走来,怎入富贵中去,与其为了这么一些琉璃,不如为骊山图谋发展,不论是保护弟弟妹妹,还是为了我们自己家,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温室已经她最大的容忍了,这要是再执意给自家装上门窗装上琉璃,她多半不会退让。

“皇姐与姐夫是又要吵架了吗?”

刚刚从书房拿了笔墨出来的李治好奇问道。

张阳原本严肃的神情,带着几分微笑,“姐夫怎么会和你皇姐吵架的,我们是不会吵架的。”

李治抱着一卷纸与笔墨脚步匆匆离开。

一生清贫怎敢入繁华,李玥一直保持着攒钱的习惯,家里的银钱已经百万贯,在物质匮乏的大唐,用钱的地方并不多。

家里的钱越攒越多,需要用钱的地方少之又少。

每每看着家里的账本,她的脸上满是幸福之色。

就算是家里再有钱,如今又是一个做母亲的人,这么多年过去,她还是一点都没变。

今天又是给弟弟妹妹考试的一天,她们在华清池边正襟危坐,小武与徐慧发放考卷。

李丽质看着摆钟到了九点整,便道:“考试开始。”

弟弟妹妹们这才提笔开始考试,检验这一个月以来的学习成果。

张阳刚从温室出来就看到了这一幕,天气已经逐渐转暖,将温室琉璃顶拆了,再将温室内的菜苗都移栽出来。

春天与冬季不同,随着天气温暖温泉地的土壤温度越来越高,反倒是不适合作物生长。

张阳将一些能挽救的菜苗都挖出来,种到山下的田埂上。

婶婶们已经准备好了肉,其中除了羊肉和猪肉,还有许多牛肉是程家送来的。

程咬金这老货虽说平时是个混账,但在为人处世他还是很老道的,骊山在寒冬时节给他们家送去了青菜,今年春季耕种大事摆平之后,他老程家的牛完成了使命,恰好摔断腿。

杀了牛便让人将牛肉送来了,一来一往谁也不欠谁,这老混账便能活得很自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