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六百一十五章 真正的买方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六百一十五章 真正的买方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今天裴宣机匆匆来,随之而来的还有俩人,有一个年岁近六旬,须发黑白参半的人,还有一个十分年迈的和尚。

三人来到骊山村前,安静地站着。

直到李泰知晓这个裴宣机又来了,本不想去见,可听说他还带了两个人前来,无奈之下,只好前往迎接。

脚步匆匆从自己的住处走出,李泰又撞见了上官仪。

“魏王殿下,下官愿一同前去。”

李泰瞧了一眼,没说什么,只是澹澹道:“一起去也好,只是言语还需本王来谈。”

上官仪点头,“下官只是好奇,来者是何人。”

李泰的脚步很快,身后跟着侍卫。

一行人来到近前,见到了对方。

“今日听说你没有带钱来,本王本不愿意来见你,上官兄几次与本王讲了待客之道,碍于为人君子的份上,这才前来。”

听着李泰勉为其难的话语,裴宣机躬身让开解释道:“魏王殿下,这位是赵郡李氏南祖一脉,李政藻老先生。”

话语顿了顿他又道:“这位是国清寺高僧法号慧旷。”

知晓了眼前两个人的来路,李泰半晌说不上话来。

对方来头竟然这么大,赵郡李氏一脉位于河北,一直以来都是望族,而且还是东西南三大支之一的李政藻。

自汉魏一直盘踞于河北一地,李楷之后位于赵国故地,在世家中,士族门第颇高。

所谓各盛家风,世言高华说的便是赵郡李氏,这一脉出自当年战国李牧之后,一直以来都是抵御匈奴与东胡的存在。

战国之后,几经辗转,到了李楷一脉开始起复。

而自汉魏以来,他们的势力不断扩大,经历南北朝,前隋之后,到了如今他们是河北一地最大的望族。

也是十姓七家之中,最低调,势力最庞大的一支。

再看眼前的慧旷和尚,从国清寺来,国清寺的渊源更深,国清寺自隋朝开始建立,那时候有个叫智顗的和尚。

那是一位很传奇的和尚,写出了六妙法门,法华文句,现在佛门有法华经也少不了智顗和尚的编撰。

有人说他是四祖之一,那人功德高得离谱。

天竺高僧波颇已经过世了,但国清寺的存在就连波颇都不敢瞻仰,只能参拜。

见到魏王正看着自己,慧旷和尚躬身道:“魏王殿下,老僧从国清寺来,本是来长安城接玄奘,但受李先生所邀,这才来骊山相会骊山县侯。”

裴宣机又解释道:“魏王殿下,这位高僧曾在国清寺,受智顗大师灌顶佛法,如今也是佛门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少了一个波颇还少不了佛门的其他人物。

佛门中人一直都在等着那个玄奘和尚回来。

李泰便问道:“你们等玄奘做什么?”

慧旷又道:“贫僧是为了那天竺的佛经才会等着玄奘,波颇过世之前来过骊山,听说此人与县侯有过一番长谈,可惜他已圆寂,现在贫僧想来见见他。”

李泰给了身后的侍卫一个眼神,让他们带话给姐夫。

上官仪的目光则是看着李政藻,心中越发确信当初的猜疑,是什么人能够有如此财力,赵郡李家肯定不够,就算是河北河南两家也不够。

但要算上佛门,这几家加起来,百万贯便足够了。

慧旷低声道:“老僧看过骊山所印籍传阅一直以来有人抄录,或是凋版来印,但骊山的书卷却不同。”

说着话,这个和尚拿出一卷卷字里行间很整齐,而且都是用的一种字体,乃是当世行书大家欧阳询的字体,可老僧有一件事不明白,骊山不可能每一卷书,每一页都刻有凋版。”

他低着头闭着眼,站在阴沉天空下,“骊山可有其中法门?”

世上的事情就这么有趣,一门造纸术惊动了如此庞大的团体,他们都是聪明人,也都是学识最渊博的一类人。

别人看不出来,难道这些人看不出来印刷术中的门道吗?

当然,骊山的印刷术与外面的凋版印刷不同,活字印刷这世上只有骊山独一家。

上官仪更明白这个李政藻是何人,当年生父上官弘在前隋为官,江都兵变时自己还年幼。

就见过这个李政藻,他比以前老了很多很多,但不妨碍认出这就是当年与生父同朝为官的人。

是名门望族,又与前隋有联系,还是能拿出如此多的银钱,先前的疑惑在这一刻全部打消了。

只要他们联合佛门,这点钱不在话下,为什么送来的银钱中有这么多前隋的铜钱,那是因为这些人早在前隋时就发家了。

这一切都是串联上,他们就是这一次买卖造纸术的幕后势力,他们与佛门就是这一次的买方。

上官仪不排除有别人,但只要有这两家,赵郡出人,佛门出钱,足够了。

“你就是上官弘的儿子吧。”李政藻颔首道。

上官仪双手握拳,眼神中带着怒意看着这个人。

李政藻继续言道:“听说江都兵变,上官弘死在了宇文化及的手里。”

闻言,上官仪怒色更甚。

李政藻的语气平静,“听说那一夜上官弘死了之后,就连你的胞弟上官谨也被杀了,只剩下了你一个人。”

“可怜呐,你颠沛流离活到至今,老夫听说你了,在一座寺庙中苟活,后来从扬州一路走到长安城。”

说起当初的伤疤,上官仪就要怒目冲上前,却被李泰的侍卫拦住。

上官仪怒喝道:“以为你死了!”

李政藻感慨道:“老夫归唐之后一直任宜州长史,至今。”

上官仪几度要冲上去,怒吼道:“家父罹难之时,你在何处!为何江都兵变死了这么多人,为何你就活着!”

话音落下,慧旷念了一声佛号,“如今再相见乃是因缘际会,还望施主莫被仇恨遮蔽了双目,罪魁祸首宇文化及的因果早在李神通与窦建德的屠刀下,结束了。”

隔着两代人的恩怨,上官仪这一刻怒从心中起,他再问道:“你是不是宇文化及串谋,你早就知道江都要出事,你早就逃了。”

李政藻低声道:“一直派人在打探你的消息,惜上官弘英年早逝,只是听说你入了弘文馆,再去了骊山,老夫便不好再多过问了。”

事涉当年的江都旧事,有些事情已经说不清了,当年相关的人死的死,逃的逃。

不过正如上官仪猜测的,当一切线索都串联起来的时候,便是中原的这两股势力。

有着强大的势力,与前隋有许多的渊源,有足够的家底,除了这两家再无他人。

也难怪上官仪如此在意这件事,他早就已经猜到了其中端倪。

上官仪再问道:“那你现在为何又来了?”

李政藻抚着自己的腰席地而坐,“我等一直让裴宣机与骊山相谈,银钱不够去取便是,但已有人摸到了河北道与江南国清寺。”

“如此说来是我等小看了骊山,也小看了骊山的势力,远比我等所想的要强大。”

慧旷和尚接过话语解释道:“与其说消息送到骊山被你们看穿,不如我等提早前来相认,也是为了展现我等的诚意,还望骊山能够将造纸术卖与我等。”

李泰好奇道:“我想不明白,你佛门中人寻求造纸术是为何?”

他念了一声佛号,回道:“自然是为了教化世人。”

“用你们的经书教化世人吗?”

“佛门一直都是平等而视天下人,不论是西域人,还是中原人,或者是天竺人,在佛的面前一切都是一样的,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李泰冷笑道:“错了,届时只有你们才是居高临下俯视所有,因为一切规矩都是你们定的。”

慧旷和尚再念一声佛号,开口道:“魏王殿下,似乎对我等有偏见。”

李政藻朗声道:“还请骊山开价。”

李泰颔首道:“两百万贯!”

价钱说出口,场面一片平静,慧旷再念一声佛号,“尚可。”

李政藻又道:“在潼关准备了十万贯定钱,不日便可以送到骊山,只是所需银钱众多,只能先付定钱,再将其余银钱送上。”

李泰冷笑道:“世人皆知佛门清贫,没想到你们这么有钱。”

“魏王殿下说笑了,佛门向来清贫,但有很多人愿意向佛门布施。”

一个很好的转移财产的方式,布施的银钱不需要经过赋税,而这些钱就在佛门,他们大可以说这不是佛门的钱。

而他们还可以继续名正言顺地收受他人,这是很高明的做法。

可李泰觉得这种做法很无耻。

李政藻又道:“骊山县侯为何还不来相见?”

“姐夫多半还在忙别的事情。”

慧旷行礼道:“老僧愿意等。”

让他们俩人在一张十万贯定金的字据上画押,李泰带着上官仪走入了村子。

一笔十万贯的交易就这么达成了。

当然了,这张字据上没有写明具体的日期与交易的方式。

慧旷和李政藻在村口一直从白天等到了夜里也一直没有见到张阳。

李政藻先离开了,而慧旷还在等着,直到夜深了,这个老和尚才离开。

骊山上,张阳与李泰坐在山腰处吃着羊肉火锅。

李泰吃下一口烫嘴的羊肉,“姐夫,此事就这么定了?”

张阳口中吃着羊肉,享受着吹过的山风,“我们拿不到那完整的两百万贯的。”

“为何?”

“告诉你父皇,准备二十万定钱。”

李泰愣愣点头,一恍神又迟疑道:“父皇能拿出二十万贯吗?”

“当然不可能。”

“这……”

张阳啧舌道:“从我们骊山的钱库中拿出二十万贯,就放在村口,就说那是你父皇给的。”

“无耻,太无耻了,就这么诈他们的钱财。”

用羊骨头熬成的汤底很香,尤其是在这个深秋季节再撒上一些葱花。

李泰喝了一口汤,再吃下几片羊肉,“不过与他们相比,又没什么,无耻的人果然要无耻的人才能对付。”

“魏王殿下是想说恶人自有恶人磨,是吧?”

李泰笑着点头,“正是如此!恶人当然要由恶人来对付。”

“这一次就不与魏王殿下计较了。”

“今天他们答应这个价钱的时候,本王就觉得奇怪,为何他们能够这么快答应,原来他们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银钱,而是想着先把造纸术拿到手。”

李泰手中的碗放下,“这汤味道醇厚,本王的火锅汤底就要这么做。”

张阳再从火锅中捞出剩余的羊肉,都放在碗中,递给李泰,“骨头汤不能多喝,也要适可而止,再者说这种汤喝多了也腻得慌。”

临走前,张阳又叮嘱道:“让许敬宗和处默将人手都收回来。”

来买造纸术的有一个利益团体,这个利益团体是赵郡李氏与江南道的国清寺。

李玥拿着手中的账册惆怅道:“夫君可以将造纸术拿出来,但是他们得到的只是造纸术,而不是技术。”

“而父皇可以得到的将是骊山的整条生产线,以及整个流程?”

张阳躺下来,枕在她的腿上,“媳妇高见,我这个做夫君的很佩服。”

“在此之前,夫君还要诈他们的银钱,实在是狡诈。”

张阳舒服地蹭了蹭,闭着眼让她掏着耳朵,嘴上说着:“他们要想清楚自己在和什么人做买卖,买不到造纸术的技术,但他们也不是一无所获。”

“那他们能得到什么?”

“可以买到教训。”

看夫君闭着眼笑着,李玥一声叹息。

夜已经深了,小熊总是喜欢睡在女儿的房前,听到它的鼾声,张阳起身吹灭了油灯。

清晨时分,一觉睡醒,见媳妇一直看着自己,她明亮的眼神使劲眨着。

“怎么了?”

“我梦见家里要有儿子了。”

张阳狐疑看着她,“这还能梦见吗?”

李玥一脸认真点头,“还梦见我们的儿子把长安城给炸了。”

“嘶……”张阳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看看天色还没完全亮,孩子们也没到睡醒的时候,张阳低声道:“那我们争取再有个儿子。”

直到朝阳完全照在骊山上,李玥羞愤地穿着衣裳,她对夫君这等行为很是抵触,以后要坚决反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