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五百九十八章 这样就挺好的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五百九十八章 这样就挺好的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也是少有的一个能够将吐蕃兴盛至巅峰的人,虽说只有这么几年,至少兴盛了。

松赞干布重新翻身上马,“告辞。”

最近李泰的生活很不错,他又恢复了一边吃喝一边减肥的日子,短短几天气色就恢复过来了。

蒸汽机的事情暂且抛在脑后,他的日子又自在起来。

这边松赞干布刚来,李泰也过来了。

“这个吐蕃人怎么又来了。”

张阳摇着手中的蒲扇,“魏王殿下气色看起来好了不少。”

“喝了三天药,吃了五只鸭子。”李泰垂头丧气。

好不容易有点能够瘦下来的机会,现在又吃了回去。

人的健康状态和病态是有区别的,以李泰现在的状况来说,健康地胖着,比萎靡地瘦着要好很多。

比如说他现在的精气神,就比以往好了不少。

“这吐蕃人怎么就走了?”李泰气恼地站在原地。

“若是他下次再来麻烦魏王殿下用棍棒将人赶出去。”

“好。”李泰重重点头。

两人来到骊山村外的小酒馆,正值秋天,来骊山的商客更多了,他们在骊山买了棉布,再拿去中原各地卖,等他们到了中原各地,也到了一年之中的深秋。

经历了洛阳的事情,皇帝愈发限制商人,但要对付的还是那些有背景的商人。

中原一直都有商人,自先秦以来就有人东买西卖来谋生。

货物需要流通,中原的西面需要东面的盐,中原的北面需要南方的布匹。

从长安城望去八百里秦川,今年还是丰收的一年,各地秋后储备粮食,用来过冬或用来以备不时之需。

眼前的小酒肆又扩建了一番,与之前相比,它添加了给人住店的功能,在后方修建了一个院子,院子分两层,可供客人歇脚休息,经营的越来越好。

以往的商客会选择在长安城歇脚,可骊山边上就有这么一个住店的地方,能方便就方便,如果不是去长安城采买货物的商贩,也愿意先在这里歇两天。

酒肆的生意也进入了旺季,来来往往的客人众多。

张阳和李泰远远看着,程处默就注意到了两人的目光,快步上前,“客人要点什么?”

李泰瞪眼道:“谁是你客人。”

程处默胡子茂盛,他挠着后脑勺憨笑道:“习惯了,现在见人就叫客人,就算是我家老货站在面前也难免。”

张阳蹲坐在一旁,戴着一顶斗笠用来遮挡阳光,“你家都老货都已经位列国公了,世袭罔替,往后你的也是承袭你家老货,他来看过你吗?”

“那老货将某家叫了出去,打了一顿就离开了,也没说什么,就说往后你张阳一定要照顾程家,不然他就带兵把骊山给扫平了。”

李泰倒吸一口凉气,“程大将军还真是一如既往……”

程处默嫌弃道:“就是一个杀才。”

现在的处默至少比以前那痴情的模样好了很多,张阳对他道:“有件事要你帮忙。”

处默点头,“你尽管开口。”

“你还记得当初在长安城我经常去的那家酒肆,就是前几年大安还在长安时,那时候他常去酒肆用饭。”

“记得,城东那家。”

张阳放低自己的声音,“你向那店家要一桶酒曲,就说是小张吩咐的,他会答应的。”

程处默点头,“这就去安排。”

“慢着!回来。”张阳又叫住他嘱咐道:“这人呢以前是个游侠,家里有个重病的老母,还有妻小,多给人家一些银钱。”

看处默站在一旁神色犯难,张阳在李泰怒目的下,从这胖子身上搜出一块银饼。

“这块银饼多半够了,都给他们家吧。”

现在处默一直居在外不归家,倒是那酒家姑娘会给他一些工钱,哪有什么银钱。

眼看酒肆内的客人越来越多,处默又回去帮忙。

且不说,姐夫往身上拿钱已经习惯了,李泰皱眉看着处默又道:“姐夫,要酒曲是要做什么?”

“蒸汽机的事情可以看看研讨方案,我们骊山不是还有许多空地吗?用来酿酒,这个季节不论是光照,还是湿度温度,都是酿酒的好时候。”

当初父皇答应了可以将那些陈粮酿成酒水,清楚了姐夫要做什么,李泰起身道:“这就让上官兄去安排。”

村子里组织起人力,准备酿酒。

张阳写了一份奏章送入宫中,李世民就让人将粮食送来,放在一驾驾推车上的粮食袋装得满满当当。

队伍很长,从骊山朝着长安城看去,官道上的一幕很壮观,一眼看不到头的队伍,正源源不断往骊山送去粮食。

这些粮食都是当年的陈粮。

褚遂良亲自带队前来,粮食是重中之重。

派人前来查探是为了看看骊山是不是真的将粮食用作酿酒,就怕骊山将这些粮食卖出去。

随着褚遂良而来的还有徐孝德。

徐慧跟着师父一路走向骊山,见到自己的父亲,上前道:“爹爹。”

徐孝德现在穿着五品朝服,正是朝中的御史大夫,洛阳的事情有了着落之后,他便官列五品。

看着自己的女儿,徐孝德稍稍点头,“过了一年,长高许多了。”

现在的徐慧已经十四岁,出落得亭亭玉立,眼神清澈明亮。

“娘与两位兄长可还好?”

“嗯,你娘念着你呢。”

徐慧满脸的笑容,“女儿想家了。”

张阳又道:“到了中秋,就回家看看。”

徐孝德连忙行礼,“小女在骊山能够跟着公主殿下学习本领万万不可耽误,切不可乱了孩子的心绪。”

看小慧是真的想念家人,又不像是小武的父亲与母亲就在骊山。

张阳揣着手感慨,“不如这样,徐御史中秋带着家眷来骊山,我们骊山会在村子里设宴。”

徐孝德这才点头,“也好。”

褚遂良和上官仪正在清点粮食,作为御史台的御史大夫,深得陛下的信任,他也要看着这些粮食的安排。

徐慧跟在一旁拿出账册,“老师交代了,骊山也要抄录一份账册粮本。”

“当初与县侯一起在东宫为官,如今想来却已不是当初了,那吐蕃的赞普在陛下面前控诉县侯许多罪行。”

张阳一路走着,“我倒是不在乎这些。”

徐孝德又道:“外交院所作所为本不错,但陛下毕竟是天可汗,行事还是莫要太过了,那吐蕃赞普如今要久居长安城,陛下准许他出入弘文馆与国子监,学习朝中治理之策,此人这些天很是勤勉,怕是还有不臣之心。”

“哎,老徐,你年初是不是又弹劾我来着?”

“凡有不公之事,下官也都是如实禀报的。”

徐孝德叹息一声,“还有一事,下官听说当初松赞干布来长安城时,还来见过县侯,可有此事。”

张阳神情麻木地点头。

“他是吐蕃的赞普,你又是大唐的县侯,更是位列六部尚书,与他国国君之间私下见面,这不好,而且容易引起他人的非议,还请县侯谨言慎行,切勿被人拿了把柄。”

张阳愣愣点头,“我已经和他表明了立场,多半不会来了。”

“如此甚好,如今朝中对外交院颇有非议,郑公同样也有许多不满,当前些天陛下呵斥了许敬宗与张大象,却没有责罚,足以说明现在朝中对礼部的怨念之深。”

走到酿酒场,李泰和上官仪用两亩地来做酿酒场,因为粮食众多,还要多用一亩地来存放粮食。

组织了一百人,在这里忙得热火朝天,好在秋雨过后,天气没有那般炎热了。

听着徐孝德还在耳边念叨,张阳叹道:“老徐,这么多年了,你还是一点都没变。”

“在下一直恪守本心,自然不会变的。”

上官仪与褚遂良都核对好了,徐孝德还要在村子里留个三两天来观察,粮食酿酒的具体情况,并且记录下来还要进行禀报。

“县侯要酿酒水,但却要卖到关外,在下说句心里话,不是信不过县侯的为人,只是朝中猜忌众多,就怕骊山用这些粮食给自己谋私。”

朝中这些忧虑不是没有想过,所以这件事要拉着李泰参与。

再者说了,这个年代酒水才是硬通货,酒水的价值更高一些,就算是运送到西域或是漠北。

关中的酒水在关外一直都是紧俏货。

紧俏货就不缺市场。

再看徐孝德,这人的目光又盯着自己。

张阳揣着手,狐疑道:“老徐,你还有什么事吗?”

徐孝德爽朗一笑,“下官想问问,能否住在这里。”

他指了指酒场旁的小房子。

“那是我们用来发酵的酵场,那里是不住人的。”

“是吗?”

看出了徐孝德心中的疑虑,张阳又道:“我们村子里有许多空房子,我自然会安排的,让你住的舒服一些,只不过我们村子里没有专门用来伺候的下人。”

“下官不需要人伺候的。”徐孝德躬身行礼,“县侯安排一间小屋便可。”

张阳苦笑道:“就是村子里的村民住的屋子,大家住的都一样,没有好坏之分。”

徐慧也点头,“嗯,骊山是这样的。”

与他说罢,张阳便带着他住处,身后还有徐慧跟着。

村子里很宁静,除了晌午用饭和傍晚时分,村子里都没有什么人,家家都是夜不闭户,村子里路不拾遗。

村子不大,但很安宁,治理起来也很方便。

带着徐孝德来到一处宅院前,前两年村子里进行了一次大搬迁,搬迁之后就有许多房子空着。

张阳伸手推开门,院子里很空,解释道:“我们村子有许多空房子,这些房子没有人住,建好之后便一直闲置着,隔壁住着的都是铁匠,另外一边是孙神医的住处,还有一些大夫也住在那一片。”

徐孝德听着打量着这个宅院,“下官只要一个栖身的小房子就好,住在如此宅院,朝中的人会议论下官收了县侯好处的。”

是可忍孰不可忍,张阳板着脸,“没有别的房子了。”

徐孝德也不再计较,“下官就暂且住下吧。”

“晚些时候,上官仪会让人送来生活的用具,你这些天就住在这里,等到了中秋再来骊山还住这里,这间房子就给你留着了。”

徐孝德点头答应下来。

张阳迈步走到宅院外,院内徐孝德和徐慧父女两人还有一些话语要讲。

隐约能够听清楚,徐慧和他爹讲着这两年在骊山学有所得。

还说起了家里的事情,无非就是他徐孝德升官了,家里的亲戚前来投奔,而徐孝德又是一个一心为公的人,不好徇私,更不可能帮自家亲戚。

过了片刻徐慧就出来了,她手中抱着账册,肩膀上背着一个包袱。

“师父,家乡带了一些特产来。”

“是吗?什么特产?给我尝尝。”

徐慧提起包袱,拿出一个小盒子,打开盒子是一颗颗梅子。

嗮过的梅干成色很不错,张阳尝了一口,“嗯,味道很好。”

徐慧怀抱着账册,又将盒子放回包袱中,一边走着两手有些忙不过来。

“你爹都和你说什么了?”

“爹爹说,我在骊山学本领,那些亲眷说是想让爹爹谋个官职,嘱咐我若有亲戚来投骊山,告诉师父与老师万万不可收留。”

张阳稍稍点头,又往嘴里丢了一颗小小的梅干。

“这是夏天的梅子,用盐腌着嗮在阳光下,原本鸡蛋大小的梅嗮干之后就成了这般小小一粒,咸甜咸甜,小时候常吃的。”

徐慧又道:“也不知道小武和老师会不会喜欢。”

今天她见了父亲,还是他爹会心疼女儿,带来了家乡的东西。

现在徐孝德也算是出人头地了,来投效的人自然多。

以徐孝德在长安城这些年的行状,他不像是朋友很多的人,以前有人避着他,现在他能在朝堂站住脚跟,当初避着他的人也自然来亲近了。

徐孝德看着女儿走远,她就这么亦步亦趋跟在张阳的身后。

女儿的学识越来越好,考教了一番连自己这个当爹的都佩服。

公主殿下悉心教导,还有张阳这么大一个依仗。

徐孝德暗暗点头,这样也挺好的,至少女儿的未来不用忧虑了,“嗯,挺好的。”

.yetianlian.info。m.yetianlian.inf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