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五百七十四章 姐夫有很多银钱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五百七十四章 姐夫有很多银钱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处默的事情一直都是程咬金心里的一个坎,大将军总想要给处默一个好家室,而且这个家室还能够保住他老程家偌大的家业。

且不说孔颖达的孙女是不是真的懂得经营之道,至少程咬金觉得孔颖达读过书的家庭靠得住。

正是乍暖还寒的三月天,长安城外的土地上草长得稀稀疏疏,零星一块块的草地,看起来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就像是一张烤过的馕饼,其上的蒜蓉撒得不均匀。

张阳与李泰急急忙忙从骊山的村口出发,一路路过处默在做活的那家酒肆,再走一里地就遇到了带着一队部曲而来的程咬金。

一遇程咬金,倒霉十天半个月。

与这个家伙见面,张阳心里觉得很别扭,若是能够摆平处默的终身大事,以后再也不想见到这个老匹夫。

“大将军!”李泰笑呵呵翻身下马,“这是来见处默的吗?”

程咬金颔首瓮声道:“老夫家里也不是只有他一个娃,少了他我老程家依旧如此。”

“大将军说得是。”

程咬金又道:“老夫今日闲着无事出来打猎。”

张阳也翻身下马,看了看四下笑道:“大将军眼下刚过寒冬,小动物也还没长肥,此时打猎只能打一些刚出冬的猎物,而且这些猎物现在还很瘦,若是打猎最好的时节,应当是在暑去秋后的季节才是最好的。”

“那时候猎物也肥了,也足够大将军吃个痛快了。”

程咬金放下手中的弓,也翻身下马,先是向李泰行礼又道:“打猎之余也是为了散心。”

李泰回礼道:“要不大将军与我们渭水河边,那边的景色很是不错。”

程咬金拿起水囊喝着。

张阳仔细闻了闻分明一股子烈酒的味道。

“老夫也是没料到,出来散心还能惊动魏王殿下。”

李泰苦笑着,“骊山看管森严,事涉父皇社稷大业,势必要看管紧张。”

“嗯……”看了看四下,他回道:“何时起此处官道也是骊山地界了,老夫虽没读过什么书,也未看过县志,可此处官道还不算是骊山地界吧?”

要说这程咬金出来散心,谁家散心带这么多人手。

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是要去那酒馆捉拿程处默,将其绑起来带回家?

李泰程咬金一路走着。

张阳揣着手跟在一旁,“敢问大将军,孔颖达答应将他孙女嫁给处默了吗?”

程咬金闻言脸色就黑了下来,“老夫与他说过数次,自是我程家求亲,放眼长安城谁敢再去与他家孙女说亲。”

想来也是,老程家门风彪悍,他老程家看中的姑娘势必也被长安城的权贵阶层知晓。

大家都避之不及的人物,也不敢招惹。

各家的都有各家的门风,孔颖达老夫子是书香门第,一个武夫匹夫家庭,想要与书香门第和亲,而且还是程咬金这个老匹夫。

这种情形怎么看都觉得很煞风景。

正走着程咬金又停下了脚步。

李泰先是看了看楚默所在的那个酒肆,距离虽说还算远,但目光所及看得清楚。

“大将军,你怎么不走了。”李泰紧张道。

“处默整天在那座酒肆做什么?”

张阳揣着手解释道:“处默这是在体验生活。”

程咬金眉头狠狠抽了两下,“那小子整天在酒肆低声下气的就是为了体验生活?”

“大将军,处默现在是我们大唐的大诗人,自然是要体验生活,只有体验生活才有更好的感悟。”

张阳一边解释目光看向远方,“最近处默又做了一句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城花。”

李泰惊疑地看了一眼姐夫,当真是信手捏来,这等好诗句怎么在姐夫口中如此地随便,明明是名传千古的好诗句。

程咬金揪着下巴的大胡子,“嗯……春风得意马蹄疾,好句子!诗是好诗,小子莫要湖弄老夫,这等诗句若真是处默作出来的,我老程家的祖坟怕是要冒金光成圣了。”

“这世上总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处默这是开窍了,在下为大将军可喜可贺。”

程咬金远远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好一会儿低下头。

李泰已经做好了准备,要是这个时候程咬金要去捉拿自己的儿子,以自己身边的侍卫,拦是拦不住的,要提前让骊山的医馆做好准备。

这父子打起架来,估计会有许多人受伤。

片刻后,程咬金又看向渭水河畔,“老夫只是来看看这个小子是不是活得好好的,别无他意。”

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儿子,程咬金叹道:“张阳,你当初是答应过老夫的,往后你要照顾好他,也要照顾好我老程家的家业。”

“大将军放心,只是婚事的事情……”

“改日老夫再去会会孔颖达。”

“您就这么坚信孔颖达老夫子会答应这门婚事吗?其实那酒家女持家有道,也适合处默,也能打理老程家的家业。”

程咬金回头瞪了一眼,“你小子懂甚,这是为了我程家昌盛。”

说着话,程咬金再次翻身上马,拉着缰绳调转了头准备去长安城。

李泰好奇道:“大将军不去渭水看风景了吗?”

程咬金朗声道:“看个甚景色,一片荒凉有甚可看。”

说完他大喝一声,策马又往长安城方向而去。

李泰行礼送别。

一阵冷风吹过留下俩人与几个侍卫站在原地久久不言语。

见姐夫朝着那酒馆走去,李泰也跟上脚步,“大将军看起来心事很重。”

现在程咬金一家包括长安城诸多开国将军,都有疑虑,那就是能否守住家业。

如今天下太平,也不是当年那般征战天下了。

若有家业,自然是想要存续下去。

两人来到酒馆近前,看着程处默勤快地搬着酒坛子。

刚放下酒坛,他也注意到了目光,笑呵呵走上前,“你们俩人怎么来了?”

张阳揣着手道:“刚刚大将军来看过你了。”

程处默望着四周,“老货人呢?”

“已经走了。”

“为何不来见我?”

李泰搭着处默的肩膀,“那是大将军觉得你在酒肆过得挺好不忍打扰。”

程处默闻言眼神嫌弃,“他怕不是来捉拿某的。”

张阳叹道:“原本那架势确实是来捉拿你的,我和魏王先一步拦下了,只是处默你要明白,这种事情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程处默蹲下身目光多了几分坚定,“某自然明白。”

酒肆内的客人不少,多是来骊山采买货物的行脚商人。

来往骊山的商客一直以来都不缺。

他们采买了肥皂或者布匹,就会带到别处去卖,有的去潼关,更远的去洛阳或者范阳,太原。

从长安城到骊山的官道上只有这么一家酒肆,生意上没有紧张,自然客流不错。

这比在长安开店更好。

以前不远处还有一家红烧肉店,不过那生意已经黄了。

虽说生意黄了,但红烧肉的美名已经传了出去。

李泰低声道:“人家酒家女跟着你这么久,你还将自己的身份一直瞒着,你若不娶她,如何收场。”

有时候看程处默这种汉子还挺果断的。

可面对感情他就是一个白痴。

见他希冀的目光,张阳痛苦地扶着额头,“我想想办法。”

程处默又收回目光,“张阳,你是某家过命的兄弟。”

张阳点头,“我知道。”

“某不想牵连你。”

张阳苦笑道:“处默说笑了,已经牵连了,你我本是兄弟,就算是你一走了之,你以为大将军会放过我与魏王吗?”

李泰唉声叹气。

三人坐在酒馆的不远处,张阳对他道:“最近处默你又作了一首诗,可要听好记住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

程处默重重点头,“某家记住了。”

要说程处默是长安城大诗人的名头,这分明就是姐夫胡闹出来。

这程处默怎么看不像是个诗人的模样,他连字都写不好。

而这个美丽的误会,姐夫像是要继续下去。

又有一拨客人前往酒馆,李泰啧舌道:“姐夫,当真要给处默写一份诗集吗?”

张阳点头,“那是自然的。”

三月天的午后,暖意让人直想打瞌睡,张阳独自一人走上骊山,看着新家华清池边上,李丽质带着一群刚刚睡醒的弟弟妹妹们还在醒神。

李治捧起池水泼在脸上,这让他提了提神。

婶婶收拾出了两间偏房,皇子们一间,公主们一间。

孩子们在华清池边活动了半个时辰,便要继续开始上课,李玥给丽质,东阳,高阳,还有李治上课。

徐慧与小武分别给更年幼的兰陵与清河讲课。

因为李丽质与李治的起步更早,与兰陵公主几人分开,这样一来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一个月在骊山学习也就十天,这十天的时间很宝贵。

张阳打算再给新家的华清池的出水口建一个小木桥,也可以连接到另外一片庭院,那里原本是温泉池,只不过媳妇并不喜欢温泉池的味道。

将那里改造成一个温室,搭建一个温暖的瓜果棚,在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瓜果蔬菜。

贞观三月六日,西域又卖出了两万石粮食,以及阿史那杜尔的银钱也送到了,送来的并不多,算上玉石与一些零碎的金子,也不过两万贯的样子。

李玥算好账目,粮食买卖的其中五成,除去其中两成赋税,拿出三千贯钱送入了长安城。

听着王婶的讲述,张阳对褚遂良做的事情并不奇怪,更不奇怪李世民让房玄龄接掌了尚书省。

皇帝要将权力握在自己的手中,更何况是他的钱袋子。

而今年有一份急报送入了长安城,西突厥泥孰可汗就要取得胜利了,叶护可汗身染重病,他打算让自己的儿子来继承汗位。

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大唐需要西突厥安定,但不是泥孰这样的可汗。

他的势力一旦庞大,将来的西突厥会更不好控制。

有一个松赞干布的存在,对大唐来说已经够麻烦了,张阳更不想因为自己这只蝴蝶,导致大唐失去了天山。

西突厥乱象持续了三年,这三年几乎耗光了西突厥的人口。

当然这也给了高昌西进的好机会。

这件事也该有个结果了,鬼知道波斯能在大食人下一波的进攻下坚持多久。

等到今年风季一过,大食还会再去攻打波斯的。

当年的波斯也是人口五千万,占地七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国,而波斯鼎盛时期,与罗马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战争。

当年的时势造就了波斯,可战争也毁了波斯。

六三七年,正是贞观十年,波斯古都泰西封被攻破,波斯王亚兹德格尔德三世被迫逃亡中亚,四万波斯贵族尽被俘虏。

张阳记得这段历史,那时唐朝的援兵没有发出,而波斯王亚兹德格尔德也死在了大食人手中。

距离这一天已经不远了。

波斯是一个财富之地,也可以作为大唐西进的跳板。

即便是这个跳板李世民还不想要,对大唐来说有天山屏障,大食人不见得是威胁。

张阳写下一封书信交给一旁的王婶,“麻烦婶婶将这封信交给张大象。”

“喏。”

婶婶带着信离开了。

李玥数着钱很高兴,女儿嬉笑着捧着一块大金子,她明明还不懂金银的价值,却非常喜爱。

媳妇自然不介意自己的女儿喜欢银钱。

十天后,王公公带着宫人前来接皇子与公主们。

李玥与李丽质依稀不舍告别。

长安城,李世民看着孩子们心情也很不错。

李治小口喝着涩口的葡萄酿,这个年纪的他并不喜欢喝酒,而且在骊山也是不喝酒的。

小小抿了一口,李治小声道:“父皇,西域又送了许多银钱给姐夫。”

李世民沉声道:“是吗?有多少?”

李治比划着,“那金子很大,有儿臣的脸一样大,一箱箱地抬进了姐夫的库房。”

正批复奏章的李世民闻言,手腕抖了一下,在奏章上划出一条长线。

搁下手中的笔,沉声道:“你姐夫有说过要这么多银钱做什么吗?”

“姐夫说要采买资源,往后不能全靠朝中支应,不然骊山的发展会被控制在父皇手中。”

虽说童言无忌,但李治什么都说,这让李丽质这个皇姐很头疼。

姐夫和父皇的关系本就不好,这无疑是火上浇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