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帝的精神不对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五百四十七章 皇帝的精神不对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为民请命,为民做好事的好官我们都不收钱,若你攀附权贵颠倒黑白……”

“你们就不卖我了?”

那壮汉露出憨厚的笑容,“没答话。”

孙伏加又狐疑地看他一眼,在洛阳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

重新回到安排在洛阳的临时官邸,马周刚好问询了几个读书人。

见人回来了,他重新坐下来,“孙少卿可把信送出去了?”

孙伏加重重点头,“已送往长安,也不知道朝中知道这件事会作何反应。”

马周低声道:“这些世家子弟越来越猖狂了,他们开始夺人田亩,再转手以卖来换取银钱,不能不管了。”

“报!孙少卿,马御史洛阳将国公屈突寿求见。”

孙伏加颔首道:“他来做什么?”

来人禀报道:“说是有要事禀报。”

屈突寿的父亲早年去世,便沿袭了其父的爵位,其父屈突通当年也是秦王府旧臣。

传言屈突通也参与了玄武门的事情,深得陛下信任出任洛阳。

不过在第二年,七十二岁的屈突通便过世了。

留下了两个儿子,长子屈突寿承袭了爵位之后,也一直留在洛阳,照理说他们在洛阳乃陛下亲封的长史,他们家在洛阳的地位一样不小。

马周喝下一口茶水,“让人进来。”

“喏。”

屈突寿已四十岁有余,他走入宅邸中躬身道:“见过孙少卿,见过马御史。”

“不用多礼。”马周连忙上前将行礼的人扶起,这是当年跟随李世民平定天下征收洛阳的屈突通的后人。

马周对他很是客气,也很恭敬。

屈突寿神色忧愁,“两位来到洛阳已经有些时日了,想必也了解了此地的情形。”

孙伏加观察着他,看起来是个很老实的人,谈吐也很谦逊,“确实查到了一些端倪,但还需要求证之后才能作出决断。”

“孙少卿,还请救一救洛阳。”屈突寿再次行礼,拿出一份奏章,“这是洛阳近十年来的变化,以及他们在洛阳无作为非这十年的记录,包括参与白糖买卖之人的名单。”

马周接过名册低声道:“可有其他人看过这份名册?”

屈突寿回道,“还未有。”

接下来屈突寿向俩人说的话,揭开了此刻洛阳的情况,洛阳城内情况很复杂,一方面有当年的陈果仁陈司徒一脉在洛阳城内城外都掌握着兵权。

洛阳一旦出现乱象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洛阳一地的安危,更涉及整个河南的安定。

还有世家子弟为首的文吏一系,掌握着整个洛阳的民政。

世家所掌握河北,河南,太原等地诸多士族。

孙伏加听完心情沉重。

马周亦觉得形势严峻。

此刻的骊山,李泰收到了李悻的书信,让人将剩余的三百石白糖也送了出去。

骊山用来制糖的工坊也关闭了。

李泰低声道:“没有姐夫的吩咐,这些红糖就全部留着,就不要再做白糖了。”

“喏。”

几个侍卫点头应下。

整理好作坊之后,李泰让人将信送到了长安城,他收紧自己的衣衫,“你们有没有觉得今年特别冷。”

几个侍卫非常认同地点头。

书信到了家中,夫妻俩看完之后,沉默了片刻

李玥低声道:“夫君是否可以收网了。”

“确实该收网了。”

将青雀送来的书信烧毁,李玥担忧道:“也不知道洛阳的银钱能否平安送到骊山。”

张阳喝完杯中的茶水,“我去一趟宫里,麻烦王婶告诉处默,让他在洛阳那边可以动手了。”

“喏。”

王婶快步离开,张阳在自家库房中拿出一大袋今年新收的稻米,送往宫中,就当是给送去拜年的年礼。

长孙无忌先一步收到消息,已经去见过了陛下,刚从朱雀门出来就瞧见了张阳扛着一个大袋而来。

他诧异道:“张阳?陛下正要召见你,你怎么来了?”

张阳扛着一麻袋的稻米笑道:“对呀,我怎么来了?”

“你……”长孙无忌又是一脸的疑惑,“你是怎么知道陛下会召见你的?”

“对呀,我怎么知道的。”

留下这么一句话,张阳便快步走入了朱雀门。

长孙无忌站在冷风中心中满是疑惑与不解,又看了看张阳,再看看身后的朱雀大街,心中疑窦丛生,又皱眉往弘文馆走去,要安排接下来的事情。

张阳扛着麻袋一路来到承天门前,与门前的守将说道:“还请将军禀报,我来宫里给陛下送年礼。”

“要在平时可以让张侍郎入承天门,可如今已经休沐,还望在此等候。”

“不妨事,在下等着便可,诸位身负皇城安危重任,理解。”

不多时王公公脚步匆匆而来,“陛下请张侍郎入甘露殿。”

守将这才放行,张阳快步走入承天门,笑道:“老王,我刚刚见赵国公来过了。”

王公公满脸的笑容,“赵国公来宫里与陛下商谈洛阳的事情。”

“不知道赵国公有何安排?”

“县侯又为难老奴了,此等事情还是让陛下亲自告知为好,老奴怎敢胡说。”

“您还是一如既往地严谨。”

“老奴侍奉陛下,当谨言慎行。”

“您真的适合来骊山。”

面对张阳热切的目光,王公公赔笑着,“县侯莫要再说这等事,老奴是万万不能离开陛下的。”

“没关系,我可以等。”张阳又提了提肩膀的麻袋,“我们骊山正缺王公公可以调度统筹的人才。”

走到甘露殿前,老王依旧笑着,他两鬓斑白,笑起来全是皱纹。

张阳在殿前放下麻袋,整了整自己的衣衫走入殿中。

殿内很温暖,有个炉子正烧着火,李世民坐在殿内正看着一卷书,“朕正想召见你,不想你现在就来了。”

张阳点头道:“我是来给陛下送年礼的。”

李世民皱眉点头,“就是那一麻袋稻米?”

“对呀,这是我们骊山今年新收的稻米,今年寒冬来的早,导致收成也不好,也给陛下留了一袋,也可以给宫里弟弟妹妹吃。”

“朕代他们谢过你了。”

“陛下客气。”

“坐吧。”

张阳接过老王递来的椅子坐下,又是接过温热的茶水,皱眉看着碗中茶叶的量,又将茶碗放下。

“怎么,朕赐的茶不合你的胃口?”

“陛下喝茶越来越浓了。”

李世民点头道:“也不知道怎么了?朕已离不开这种茶,不知不觉越来越浓。”

皇帝为国事烦忧,张阳看着他还在书卷上做着批注,看一个人喝茶就能看出这个人的状态。

皇帝的茶水越来越浓,也说明了他的心理状态。

张阳小声道:“陛下,今年能否来骊山过年,弟弟妹妹们也该去骊山看望他们的皇爷爷。”

李世民终于放下了手中的书卷,他放松着手臂,“朕会去骊山看望父皇,也只能去看望一趟,朝中还有诸多事情要安排,各路宗室还有勋贵要来朝贺朕,朕还要坐在太极殿,断不能离开。”

皇帝说出了他的为难之处。

他的话语又顿了顿,“朕会让丽质她们去骊山,有孩子们在父皇也能高兴一些,你与玥儿早做准备吧。”

“喏。”

李世民确认书卷上的批注没有漏下的搁下笔,将书卷递上,“又要麻烦你这个姐夫了。”

“身为孩子们的姐夫,我也是应该做的。”张阳接过陛下的递来的书卷,入眼一看是一份名册。

名册上的名字很多,其中被圈起来的都是重要的人物。

李世民喝下一口热茶,“辅机收到了洛阳的消息,他希望朕任命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暂任洛阳郡守,并且统领洛阳的军事,以此来防备洛阳出现不可收拾的情况。”

名册上还有几个世家子弟的名字,都被圈起来了。

张阳又道:“这些世家子弟要如何处置?”

李世民笑了笑,“这份是孙伏加书写的,他到了洛阳便开始搜罗各类罪证,有的是风闻,有的确有其事,让屈突寿暂任洛阳的郡守,可在洛阳的世家子弟乃各地望族的嫡系。”

“希望到时候可以将他们驱逐出洛阳,换取洛阳暂时的平安,以此来安抚世家,朝中也可以将洛阳控制在手中,往后也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张阳听完之后长叹一口气。

殿外的寒风呼号而过,李世民皱眉道:“朕以为这个办法也不错,一来不用与世家兵戎相见,二来可以安抚他们,朝堂占得道理他们也不敢反驳。”

“他们作恶多端就这么放了?”

“你作何感想?”

张阳站起身,“陛下,臣没有赵国公这般大度,是非黑白要清楚,就算是他世家子弟做错了事,也一样要受律法处置,凭什么对这些世家子弟可以网开一面。”

知道张阳的性情,此事不会善罢甘休的。

李世民又道:“你的意思是一切从严处置?”

“该抓的抓,该罚的罚,不能对他们网开一面。”

“此事……”李世民神色犯难,“朕清楚了,你且回去,届时会再召见你来商议的。”

又想再说什么,见皇帝没下决定,张阳只好道:“臣先告退了,那便来日再商议。”

“慢着!”李世民又叫住张阳,“腊月二十五那天,朕带着孩子们去骊山,你与玥儿且先准备。”

“喏。”

“嗯。”李世民缓缓点头,脸上皆是疲惫之色。

长孙无忌希望对世家以怀柔处置,以免大动干戈,他李世民两边都不表态,让臣子在窝里斗。

张阳回到家中提着噼柴刀一次次地噼开木柴,“帝王玩弄权术!”

“做皇帝的没一个好人!”

“全是混账!”

“要不是想着洛阳花了如此多成本的份上,老子还用看他长孙无忌的脸色!”

师父每每噼开木柴就会痛骂一句。

小武和徐慧看着也是一阵无奈。

“小慧,你发现没有师父常常下朝回家,经常会发脾气。”

徐慧点头,“师姐说得不错,师父一定经常遇到不开心的事情。”

感受到略微有了汗意,张阳这才丢了噼柴刀。

回到屋中洗了洗,看媳妇已经准备好了热水,这便脱下外衣洗了洗,再是换上宽松的衣服,坐在院子里的躺椅上,试图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一些。

李玥好收拾好衣服,走回屋中看到浴盆中的水已经浑浊,再看夫君湿漉漉的头发。

她皱眉愣在原地许久,这明明是自己用来洗澡的热水怎么被夫君用了。

注意到媳妇脸上恼怒的神情,张阳又道:“水温挺好的,洗着很舒服。”

看夫君一脸享受,李玥气得一跺脚走回屋中,重新准备好热水。

正值年关,长安城的人越来越多,这是每年最热闹的时候。

听说往年除夕,长安城的夜空会出现祥瑞之象,也有人慕名前来,想要看看那祥瑞是何样子,到底在夜空中绽放的花卉是什么样。

腊月二十五前的第二天,一家人便来到了骊山。

随着李世民而来的还有宫中的一群孩子,村子里要提前准备。

两位婶婶已经成了村子的领头人,她们一声令下全村的妇人都一起准备。

迎接新的一年,骊山的工坊也都停工了,等过了年再开工。

无论骊山有多么忙碌,村中每年的过年大宴和停工雷打不动。

就算是生产任务有多么的紧张,年底的这些天都要停工,大家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村子里摆上几天的流水席用来庆贺当下的好生活。

等来年继续为了脱贫致富努力。

张阳坐在自家门口,目光看着此刻村子里的热闹,孩子们也暂时停课了,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三五成群,在村子里玩闹着。

本着眼前热闹与自己无关的想法,李泰双目无神,用心经营骊山的生意,每天数钱还能让他快乐一些,他对其他事情已经提不起精神了。

此刻他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除了金钱和时常孝敬皇爷爷,其他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无关痛痒。

俩人抱着各自的苦恼,安静了许久。

李泰先开口打破了沉默,“姐夫,如若不出意外,李悻手上还有五十万贯银钱,正在分批送往骊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