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五百三十三章 全都要的精神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五百三十三章 全都要的精神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习惯了程处默以前粗野的样子,受不了勐汉柔情,这也太拧巴了,李泰捂着脸一路飞奔……

一直跑到了村子里,他这才重新站定,“不行!不能只让本王一个人感受这种痛苦,我也让姐夫知道。”

说着话语,吐气冷空中化作白雾。

“你们去给本王取笔墨来,我要写信给姐夫,一定要让他知道。”

“喏!”

程处默以前就是勐汉,其实也挺好的。

一想起他那含情脉脉的眼神,李泰感觉自己头皮发麻,甚至想要作呕。

这什么世道!

写完一份书信,李泰让人赶紧送去长安城,村子里还有一堆事情要办,“以后本王再也不想经过那个酒肆了,绕道走!”

等张阳看到这封信,也收到了王婶的消息。

因为程处默已经有十天不归家,程大将军整天拎着两把斧子杵外交院门口。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外交院的护卫。

他这么站门口不仅仅影响外交院的门面,还会影响外交院正常地办事,毕竟每年的年底和年初就是他们最忙的时候。

每年这个时候来长安城的使者很多。

张阳看完手中的信,“你儿子十天半月不回家,与我有什么关系,程咬金这厮好不讲道理。”

闻言,女儿甚至呀呀地张嘴笑着。

也不知道她笑些什么。

“麻烦婶婶去和大将军一声,就说明日一早我会曲江池等他。”

“喏。”

主要还是怕这个老匹夫把外交院的砸了。

“老混账!老混账!”张阳一边揉着面团,嘴上不停地骂着。

“整天惹是生非,管不住儿子就来为难我?”

“长孙忌这是老狐狸还来编排我。”

“天可汗还要看我笑话!”

“这长安城的人,都是混账!”

……

师父又发脾气了,小武和徐慧非常有默契地齐摇头,每次师父他都会指天骂地,就这么自顾自地絮叨很久。

家里人已经习惯了,就连小熊都不愿意抬头看一眼。

晚上家里吃的是面条。

李玥赞道:“今天夫君做的面条很是筋道。”

张阳用快子将面条搅一起,两口吃完,“明天一早我要会会程大将军。”

“夫君不是说过见了程大将军会诸事不顺吗?”

“那也要见,不然他会把外交院拆了的,那厮多半做得出这种事。”

李玥一脸惊疑。

第二天的早晨,又是一个雪天,前些天的积雪还没化干净,关中各地也积起了冻土。

好雪势并不大,没有到大雪封路的情形。

中原人是勤劳的,天才刚刚亮长安城就有不少人出门清理门前的积雪,继续为了一天的生计忙碌。

天可汗让满朝文武加班,倒是没有说上朝,近来空闲,去尚书也事可做。

张阳一早便来到了曲江池给这里清扫积雪。

媳妇要家照顾孩子,徐慧和小武又帮不上什么忙,还不如家里做题学习数学。

偌大的一个曲江池全靠自己来收拾了。

也怪处默整天忙着追求那酒家姑娘。

不然还可以叫他来帮忙。

连日的大雪,曲江池的积雪很厚,张阳劲爬上一间老房子的屋顶。

曲江池的房子都很老旧,也不知道最近一次修缮是什么时候。

这么厚的积雪非要把房子压塌了不可。

张阳爬到屋檐边上用铲子把积雪全部推下去。

就这么忙活了一上午,张阳吭哧吭哧地推着一车的积雪倒入曲江池中。

曲江池里也结了冰,丢一块石头下去冰面就砸出了一个小洞,看来这冰面不算厚实。

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张阳又爬上一间间的屋子开始清理积雪。

除了三两间有楼阁的屋子,他的房屋并不高,张阳可以从一间屋子跳到另外一间屋子的屋顶上,或者拿着一根长棍,将积雪拨下去。

程咬金来了好一会儿了,就这么看着张阳耐心地清理这里的积雪,只是看着没有去打扰,没想到这孩子做事如此耐心,愣是将池边的一片房子都清理了干净。

“呔!”程咬金一声大喝,“你小子一个人就想要把整个曲江池打扫干净?”

张阳闻言回头看去,“大将军来啦?”

程咬金踩着积雪走来,“老夫看你前前后后忙了许久。”

“这些房子都很旧了,要是雪越积越多,会压塌屋顶的。”张阳将屋前的积雪铲起,“麻烦大将军将这一车雪倒入曲江池中。”

这小子竟然敢来使唤老夫?

心想不跟小辈计较,看他也挺辛苦的。

程咬金握着推车的把手,用力一推顿时觉得沉,咬着牙用力往前推,尤其是轮子到了积雪上,更是吃力了。

好不容易将推车中的积雪倒入曲江池的冰面上,久经沙场的他长出一口气,因为用力很大手掌都已经红了。

更不要说张阳来回已经好几趟了,这小子是哪里来的力气?

“麻烦把那边的积雪也收拾一些倒入曲江池就可以。”张阳指着一旁屋子前垒起的一个个小雪堆,这都是从屋顶上推下来的积雪,都堆积屋前。

程咬金抬首道:“老夫来这里不是来给你做事的。”

说完他便闭眼站得笔直,等待着回话。

三个呼吸过去了……又是十息过去了,那小子竟然不回话,他回头看去这小子已经走向了曲江池的另一边。

本来就是暴脾气的程咬金正想跳脚大骂,再看这孩子如此地辛苦,又不好意思说他了。

卷起袖子,他又把这些雪铲入木车中,按照张阳说的将雪全部倒入曲江池中。

细雪又惹人心烦地落下。

见张阳将朝南一片的积雪清理干净这才坐下,程咬金揉着发酸的手腕,“小子,你不累吗?”

张阳将水囊递给他,“挺累的。”

程咬金并不是一个会欣赏雪景的风雅之士,对他来说雪景可有可,只是天冷了一些罢了。

倒是被张阳这种毅力影响,竟也主动除雪。

现从水榭望去,南边还是湿漉漉的地面,北边则是积雪一片,以曲江池的湖水为界,两边各不一样,看着倒是挺别致的。

几口温水下肚,程咬金擦去额头的些许汗水,心中暗暗吃惊这小子竟然面不红气不喘。

脱去外衣,好让身体更舒服一些,正是天寒地冻,程咬金甚至可以看到此刻身上冒着些许白烟。

“处默做什么?”

听程大将军终于开口了,张阳漫不经心解释着,“他看中了一个姑娘。”

“谁家姑娘?”话刚说完,竟被这个小子皱眉看了一眼,好似问你难道不知?

程咬金挠了挠下巴的大胡子,确实不知道这回事,“到底是哪户姑娘。”

张阳拿回水囊,“是个寻常姑娘,之前长安城开了一个酒肆,勉强维持生计,后来处默的纠缠之下因为一些误会与高履行拳脚相向。”

“后来的事情大将军就都知道了。”

“老夫只是知道这小子与人打架,却不知道是因为他看中了一个姑娘,他怎么从未说起过。”

坐曲江池堤岸上,张阳一脚踩着岸,一脚荡着,“大将军,处默与我年纪相彷。”

“老夫当然知晓你与处默年纪相彷。”

“既然大将军清楚,那就更应该明白,处默已经二十岁了,到了他这个年纪自然会有自己的主见,我也清楚大将军一直都小心地保护着他,哪怕是平时的打骂也是为了他好,可他终究不是当年那个混账小子了。”

程咬金沉默了。

一直以来雷厉风行的老将军竟然也有这等多愁善感的神情。

张阳倒吸一口凉气,嗯!长见识了。

慢慢程咬金的神色从多愁善感变得凝重,慢慢地多了几分恼怒,“这小子还是不懂事,怎么能去勾搭良家姑娘。”

张阳打量着曲江池,要清扫这么多积雪,一天肯定是忙不完的,还需要三两天的工夫,也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有太阳,要是能化雪的话,还能省事一些。

又是一阵寒风吹过。

张阳收紧了衣衫,“将军快将外衣穿上,不要因为一时的凉快染了风寒。”

闻言,程咬金重新穿上外衣,“处默这般不是好事呀。”

张阳诧异道:“将军说处默勾搭良家女子不好,那孔颖达的孙女就不是良家女子了吗?”

程咬金还是摇头,“这不好。”

“处默已是个有主见的人,做爹娘的也不能一味地剥夺孩子的主见,处默已经二十岁了,他该有自己的打算了。”张阳斟酌片刻又道:“当然了事有轻重缓急,继承大将军的衣钵还是首要的,身为他的莫逆之交,他就算不想继承我也会将他绑来。”

“然后送到大将军面前,您想怎么抽就怎么抽,吊起来抽还是绑着抽都可以,下绝对会为大将军击鼓助威。”

程咬金的眼神不屑一瞪,“你就是想帮着处默,坏了我程家的好事。”

“大将军!处默看上哪家的良家姑娘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就算是这个选择是错的,那也要看他自己如何抉择,本着讲和不讲离的原则,身为处默的好兄弟,我更支持处默自己的决定。”

“还请给孩子一些空间,一来可以锻炼他的能力,二来您将来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独当一面吧。”

听张阳讲着话,程咬金这个勐汉低下了头,“老夫从来不知道怎么教孩子,他的娘亲过世之后又续弦了一个。”

张阳拍着他的肩膀,“大将军我会管着处默的,您尽可以放心。”

“你要看着处默也要管着他,与孔家的婚事老夫还要继续与那老夫子计较。”

这老匹夫又大步流星地走了,走时还不忘带走搁不远处的两把大斧。

与人交谈还带着兵器,明显不安好心。

要是说错话了,这老匹夫是不是就要提着斧子来砍?

张阳心中思量,郑重点头。

果然人心不古,这长安城的坏人还是很多。

程咬金刚刚那一番话,也说明了不论是处默的将来如何,还是与孔颖达孙女的婚事,他都要。

果然还是一个老混账,与混账讲道理很难。

眼看雪势又大了一些,张阳草草又收拾了一番才回家。

经过尚书省的一番详谈,李承乾对官学开办又有了新的想法。

他与房玄龄,长孙忌两位朝中肱股之臣商议又确定了方向。

就连房相和赵国公都觉得不失为一条良策,就像张阳所言,与其绞尽脑汁耗人力物力去争取潼关与洛阳,不如从周边的村县开始,尤其是一些偏远地方。

如此又能给父皇解决一直以来偏远州郡民心不安,还能安排好官学。

太子觉得大好的江山前景就眼前,并且呈给了父皇。

“父皇这就是张阳点拨之策,他管这个叫做支教,父皇如何看?”

李世民沉声道:“办法倒是新奇,既然玄龄与辅机都觉得合适,那就先安排几个郡县试半年,以观后效。”

“儿臣这就去准备。”

这两天骊山的流水几乎是三班倒不停歇地开始印书,要将这两年积攒下来的纸张全部消耗光。

而所印制的书籍就是给孩子蒙学用的千字文,说文解字,再往上较为精深的还有论语二十篇,汉书十一篇。

印刷工具可以掌握骊山手中,但印刷什么样的书籍的权力必须皇帝手中。

有了世家这个前车之鉴,李世民很明白书籍的力量。

想要为江山培养出更多没有势力背景,更加干净的书人,就需要将书籍握自己的手中。

他不想看到骊山印刷出一大批造反檄文。

骊山忙得不停歇,该去尚书省任职还是要去的,不然又要被朝中那些老家伙霸凌了。

张阳走入尚书省,李丽质就递上了一卷书,“这是皇兄安排的官学章程,说是要姐夫过目,还要安排银钱用度。”

只是看了一眼其中的章程,令人苦恼不已,没有具体的条目也没有钱饷安排的用度,就这么一个梗概的总领,就要尚书省出三千贯钱?

“晋王殿下。”张阳收起这卷文书,“把这个文书还给太子,就说不够详细,要重做。”

李治郑重地接过文书点头,“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