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五百三十一章 西方而来的游客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五百三十一章 西方而来的游客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李世民想要开辟科举,更不能落下把柄。

让这些老人家离开之后,朝中很快就颁布了旨意,来年继续开辟科举。

话语权不去争取就会落在别人手中。

朝中很明白这一点,这个难得的机会肯定要把握。

朝中连续几年都要进行科举,而且几乎每年都有,全长安城都在议论这件事。

“秋收,冬藏……”张阳看着账目又瞧着李承乾,“太子殿下,冬天是用来休息的。”

摆平了那些老老先生之后,李世民根本不提之前承诺的事情,更不要说其中的功劳。

本就是不光彩的手段,天可汗撇干净都来不及,就算是问起这件事他也不会承认的,甚至会甩锅。

那些老先生从头到尾都没有见过陛下,也不可能见他们,这种事情只能是朝中的文臣来安排,与世家之间的皇帝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不能直面世家。

若是文臣的承诺与话语还有周旋的余地,皇帝与他们之间一言不合可能与世家闹出更大的矛盾。

送走了那些老先生之后,张阳以为自己的寒假生活又可以继续了。

谁知天可汗事业心大起,要搞科举,要让大唐富强。

他又将六部的官吏都召回来,继续在六部忙碌。

本想着假期提前结束了,来朝中任职就任职,插科打诨也就混过去了,至少大冬天,天寒地冻,早朝算是免了。

到了来年开春再恢复早朝。

这就是给天可汗当官不好的地方,皇帝事业心爆棚,所有人都要跟着加班。

加班就加班吧,张阳喝着茶水,还能有晋王殿下与长乐公主带着一群弟弟妹妹来这里一边玩耍,又可以端茶送水。

过了秋收之后,尚书省也还算清闲,除了来年的俸禄又是一笔支出,也没其他事情需要忙碌。

而此刻除了皇帝事业心爆棚,还有一个东宫太子。

此刻李承乾就来了,一心搞事业的太子殿下为了银钱着急,打断了自己的休息时光。

李承乾神色凝重,“科举开朝的事宜举步维艰,孤日思夜想还是在银钱上的症结出了问题。”

七月的时候自己刚刚升任尚书省的度支郎不久。

那时候已经抽出一笔钱给东宫用于官学开办。

可眼下还要拿钱出来,张阳一时间犯了难。

李承乾着急道:“如今各地官学开办都需要银钱,孤时常为难。”

听着太子的话语,张阳从一旁陈放卷宗书架上拿下一卷图,打开地图问道:“太子殿下现在官学的开办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

李承乾上下打量,“潼关,朔方,洛阳。”

要开办官学需要应付的事情有太多,潼关和洛阳本就是大城大镇,而且地方还有如此多的士族。

张阳思量着,“在下有一个建议,不知道太子殿下意下如何?”

“你且说,只要不是那日对付老先生们的下策便成了。”

多想有个特异功能,让太子殿下忘掉当时的记忆,手段不光彩,会被人拿出来举一反三的,一失足千古恨呐,文本兄害人!

张阳指向地图的另一边,“太子不妨先去辽东开办官学。”

李承乾皱眉观察着,“辽东?”

“如今大安被封为辽东长吏,正在治理辽东,太子殿下不妨派人去开办官学,一来那边的阻力少,二来对民心的归附有很大的帮助,就当是支教了。”

“支教?是何意思?”

看太子还是一脸的不解,张阳重新坐下来喝着茶水,“所谓支教就是去偏远和贫困落后地方支援教书的工作,太子与其说啃着洛阳与潼关这两块硬骨头,不如转变观念。”

张阳画了一个圈,“太子殿下请看,整个圈的中心就是长安城,但是这个圈的周边都是一些偏远地方,这些地方民心散乱,而且久疏治理,若是能够派人去那些地方开办官学,既能够用来收复地方的民心,还能让朝堂在这种地方有更强的存在感。”

“我大唐要富强也绝对不会忘记这些偏远地方。”张阳叹道:“当年我的老师就是一位支教老师,在下如今想来特别怀念当时的师生情谊,若不是这位支教老师给我的启发,我现在可能是一个街头的混混,更不要说学会如此的多本领了。”

李承乾瞧着这个圈,“听张侍郎一席话,孤如醍醐灌顶,如此一来阻力更小,更能有利于社稷。”

张阳点头,“在中原有不少富饶的地方,而我们可以从周边的乡村与贫困地方开始着手,可能会有人取笑我们,但我们就是要不惧他们的耻笑,从周边开始一步步向中心靠拢慢慢蚕食那些大城。”

“渐渐地大家心里都会明白官学用意,从而慢慢被更多的人接受,太子殿下以为如何?”

李承乾躬身行礼,“原来官学还能这么办。”

“太子殿下之前没有想到吗?”

“孤……惭愧。”

张阳又道:“科举之后有不少没有入仕的人,还没有离开长安城,其实这也是一个机会,太子殿下可以招收这些人等册造桉。”

“孤明白了,等人手与章程安排好了,孤再提交给中书省,将人派往各地,如此一来官学大成矣。”

张阳喝下一口茶水,感慨道:“太子殿下,辛苦了。”

李承乾朗声道:“为了社稷,孤自当砥砺前行,纵使有千难万阻。”

“很好,太子殿下请回吧,到时候看看需要多少银钱,我看看朝中账目能否挤出一些来。”

“孤明白了,先行告辞,且等消息。”

太子殿下走得大步流星,很是有斗志。

多好的大唐呀,张阳捧着茶水又是一阵叹息。

东阳公主冻得脸颊通红,“姐夫,外面的杂务都收拾好了。”

“那就再把这里的卷宗都收拾一番。”

“喏。”

李治也匆匆而来,“姐夫这是兵部送来的账册,又送了三千石粮食过去。”

张阳接过账册看着,“晋王殿下,今年官员名册都整理好了吗?”

“这就去整理。”

宫女瞧着公主与皇子们在这里忙碌,也不知道陛下看到她们在此地给张侍郎端茶送水会如何作想。

不多时李治又回来了。

“晋王殿下,又怎么了?”

“姐夫,许敬宗带着一个西域人来了。”

张阳颔首道:“把人带进来,晋王殿下接着去忙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好。”

李治又急匆匆地离开。

张阳思索着过了今年就二十有六,距离自己规划的退休年纪剩下四年时间。

尚书省只有一个官吏也挺自在,就算是在这里睡觉也没人会管着自己。

等见了许敬宗之后,小憩一会儿,整个下差回家抱女儿去。

跟随许敬宗而来的还有一个大鼻子的西方人。

在这里办事都是公主和皇子,许敬宗一路走进来不停地行礼,虽说不知道封号也知道该如何称呼,他的礼数倒是不少。

直到他走入正堂。

“有个地方能够寻得张侍郎,真是太好了。”许敬宗感慨着。

“这位是……”

张阳打量着这个西方人,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

“这位是波斯僧阿罗本。”

张阳了然道:“原来是波斯来的僧人。”

阿罗本用波斯人的礼仪行礼,再用不熟练的关中话道:“小人阿罗本,见过上国张侍郎。”

等许敬宗坐下,张阳又道:“你们波斯人也有自己的教义?”

“张侍郎明鉴,小人原本是跟随大食人说话,这些年我们跟随哈里人南征北战,已有数年,到了波斯之后听说在东方有个大国,小人善游历去过更西方的海峡,现在终于找到了这个东方大国。”

波斯僧阿罗本沿着丝绸之路来到大唐,也不容易。

此人的身份有些复杂,一来说是大食人,他的出生的地方位于后世徐利亚,而那个地方位置几经战乱,有很多证据已经不可考。

也有人说他是一个波斯人,因为他许多成就都在波斯。

会导致这种复杂的身份,与大食人的征伐有很大的关系。

如今也正是大食最壮大的时候,兵锋正盛。

张阳不解道:“我不是很明白,你到底算是大食的使者,还是来大唐旅游的,又或者是波斯的僧人。”

“这都是小人的身份。”

“我最喜欢你这种人,把自己的身份搅和得这么复杂,两头讨好,两头不得罪。”

阿罗本也是尴尬笑着,不知道该如何回话。

这个西方人听不明白,许敬宗倒是可以听出话外音,就差没说这个家伙鼠首两端。

见这个阿罗本要坐下。

张阳端着茶水,“我让你坐了吗?”

阿罗本闻言只好再次站起身。

“说说吧,你这次出使长安城有哪些要求。”

阿罗本躬着身子解释道:“小人听说之前有我大食的商客被外交院拿下,现在就在大理寺地牢中,也去大理寺问过,他们回复是说要经过外交院的同意才能放人。”

“小人这才找了许侍郎,许侍郎说这件事需要张侍郎点头。”

张阳放下茶杯,面色为难,“现在不能放了他们,他们私下接触我们大唐的权贵,意图何为还不清楚,如今波斯王子卑路斯正在等待大唐的驰援,波斯与大食正在打仗,我们需要考虑波斯王子的顾虑。”

阿罗本的笑容很谦和,“小人并不代表大食也不代表波斯,只是波斯和大食开战,以上国的风采,还望不要驰援波斯。”

“为何?”张阳皱眉看着他。

这人手捧着一卷羊皮书,姿态恭敬,“波斯不是大唐的属国,不必驰援波斯,若大唐驰援波斯了,以后的大食一定会来攻打大唐的。”

张阳反倒笑了,被气笑了,“你口口声声说,你两方都不代表,可你话里话外威胁大唐,是不是我们一旦出兵驰援波斯了,你们大食就挥师东进?”

阿罗本连连行礼,“下官只是想来大唐传播西方的教义,只想要外交院给个地方与方便。”

“不方便。”

张阳拒绝得很果断,佛门的事情当初闹成那样,长安周边的寺庙确实得到了很大的限制,可中原各地想要一起治理就是一件麻烦事。

更不要说现在有个大食人,拿着所谓的波斯教义来大唐布施。

这样只会让形势更加复杂。

阿罗本又道:“小人不明白张侍郎的意思。”

张阳颔首道:“老许,有机会我找波斯王子好好聊聊,我现在有点想和他聊聊关于驰援波斯的方略了。”

话音落下,阿罗本沉默了,神情中看着这个张阳面色多了一些惋惜,在惋惜大唐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这位阿罗本使者,还请你好好住在驿馆,不要轻举妄动,那些大食人已经被关押在了地牢,说不定因为不端的言行而导致你也进去,在朝中没有决定是否驰援波斯之前,那些大食商客我们不能放过。”

波斯王子就在大唐,而现在西方的战事焦灼,大唐的态度很重要。

今时不同往日,西域已经有了安西都护府。

再不济还能遥领西域兵马。

面对张阳的话语,阿罗本的神色波澜不惊,“张侍郎,当初唐军杀了一位大食人,这件事大食的四位大哈里一直记着。”

“你觉得我怕他们吗?”

“难道大唐想要与大食开战吗?”

张阳叹道:“使者先有要挟,又想大唐不插手波斯的事情,只要我们大唐不出手,波斯灭亡好像在你们眼中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老许!。”

闻言,许敬宗连忙起身,“有何吩咐。”

张阳颔首道:“你让外交院拟定一个驰援波斯的方略,至于这个西方的僧人送回驿馆后,好生看管起来,他若是敢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杀了也无妨。”

阿罗本又道:“张侍郎不能杀小人,小人是使者,若是死在了大唐,四位哈里的会带着兵马攻打大唐的。”

“那就让他们来便是,你可以写信给大食人,就说我们大唐等着他们。”

“张侍郎会后悔的。”

张阳挥袖道:“许敬宗把人带走,我怕控制不住自己,会当堂杀了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