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五百二十六章 太极殿争论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五百二十六章 太极殿争论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且说,河东,范阳,清河几地的士族派了十几个老先生来游说朝中科举之事。

安抚士族这种事,本来是长孙无忌在安排,一次两次科举也没什么,可三五次还要继续,还派人来安抚就不管用了。

士族会觉得天可汗欺负人。

这才有了今朝这么多老先生来朝中。

面对岑文本的叮嘱,张阳笑道,“理解理解。”

岑文本又道:“还是要切记!万万不可……”

“理解的,在下理解的。”

听着他的唠叨声,张阳有气无力地回应着,大冬天又大雪天,真不愿意出门。

“当初张侍郎与诸国使者谈判,一张利嘴让对方哑口无言,此刻赵国公便想到了张侍郎。”

“嗯,赵国公也害我不浅。”

“赵国公也说过,要论朝中能言善辩者众多,但要论谈判与谈价放眼朝堂也只有张侍郎了。”

张阳站在朱雀门前忽然道:“我想起来出门忘记收衣服了。”

正欲告辞,发现对方抓着自己的手腕。

“文本兄,我家中有事,先回去一趟。”

岑文本还是抓着手,“不要为难下官了!这些老先生见不到张侍郎是不会走的,说不定还会因此寻短见。”

“文本兄,你害了我呀。”

张阳仰天一脸的悲怆。

岑文本半推半拽总算是把人带进了朱雀门,“张侍郎一定要切记呀,万万不可说出朝中开办科举的真实目的,那些老先生都一把年纪了。”

张阳揣着手硬着头皮往前走着,“你的意思是他们随时会寻短见。”

岑文本点头,“要说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说不定真会这么做。”

“我知道了,咱们大唐开科举就是陛下办着玩,玩着开心?”

“如此说来倒也可以。”

思量片刻,张阳还是转身要离开,“我还是回家吧。”

刚一转身,王公公就拦在身后。

张阳警告道:“文本兄要害我,老王!你也要拦我?”

王公公老脸带着笑容,“陛下说了,若是张侍郎能让他们离开,往后钱饷之事再也不会为难。”

和皇帝讲信誉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情,但凡没有写在旨意上的事情,都不能信。

岑文本又道:“张侍郎,时辰不早了。”

凛冽的寒风吹过,冻得直让人缩脖子,这种天气在家里抱抱女儿多好。

大雪天,朝中也休朝了,此刻的皇城内没了平时的忙碌与热闹,来往官吏三三两两。

“文本兄,我们先说好,我就跟着你在一旁站着。”

岑文本笑道:,“那些老先生就是想要见一见张侍郎,不会为难你的。”

张阳整了整自己的衣衫,走入承天门,一路向着太极殿而去。

来到殿前,顺着石阶往上走,就能听到殿内的议论声嘈杂,殿内坐着不少须发皆白的老人家。

扫视一眼,李世民确实不在殿内,只有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几个中书省官吏在主持这里的商议。

这两年对太极殿已经很熟悉了,现在殿内坐着一群头发花白的老人家,给人一种很异样的感觉。

张阳跟着岑文本走入殿内,当即感受到数道锐利的目光看向自己。

都是老人家,眼神倒是锐利得紧。

要是眼神可以杀死人,自己现在已经死了很多次了吧,也已经被挫骨扬灰了。

长孙无忌的话语停下,张阳带着笑容跟着岑文本走到一旁。

殿内安静了片刻,有人喝着酒水没有说话,也有人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朝中也是希望诸位可以支持此次科举,官学的开办还要诸位开口与地方官府联手。”

长孙无忌语气还算温和。

在座的有个老人家抚须道:“陛下本是关陇一门阀子弟,本以为他也是个有教养之人,可到头来呢?弑兄囚父,篡位而来,还被尊称为天可汗,莫不是真自居天子了?”

当年士族支持的人是李建成,李世民半道杀出来夺了位子。

这些士族与伪太子李建成约定好的利益,在一夜之间没了指望,老人家还真是记仇啊。

天可汗这个位置也不好坐,以前的事情总是会被人拿出来举一反三。

长孙无忌也是面露难色。

又有老人家讲道:“听说陛下登基后,被太上皇指骂,被天下士族骂,贞观二年到三年连年的旱情,不受世人认可又被上苍责罚。”

长孙无忌等人又是一阵语窒。

“当今天可汗是如此,若无中正评定,朝中以策论与明经来任用官吏,如何确定官吏的品行的好坏,我等以为在科举施行之前,应当有各地乡绅来评比,再有州府名仕书信作保才行。”

“那些贩夫织履,黔首农户的子弟应当与士族子弟分开科举,分开录用,而不是像朝中这般只看策论文章,不知道老朽所言可对。”

在场的老人家又是一阵议论。

“我等也是如此认为,当开辟两条科举之路,士族子弟由各地举荐后参与科举,黔首农户子弟则需另外录用,如此一来才能选出合适的人选来录用官吏。”

将科举分成两条路,分成两个规矩,黔首子弟不能与士族子弟一起竞争。

是可忍孰不可忍,张阳看着讲话的人,“敢问老人家如何称呼。”

“老夫沉趋,出身吴兴沉氏,乃以前的东阳郡守,四声八病之说便是家父沉约而创,乃当年文坛之首。”

对方介绍完自己,又问道:“敢为问当面何人。”

张阳笑道:“在下姓张,是个侍郎。”

朝中的张姓侍郎只有一人,这就是张阳。

当即有老人家拍桉而起,“好!你就是写出狂人日记的狂徒张阳!”

对他们的议论充耳不闻,张阳还是看向眼前的老人家,“沉老先生刚刚的大论,在下如雷贯耳。”

沉趋抚花白的胡须点头,“哎呀,你这个年轻人也算是有才学,怎能写狂人日记这种文章。”

张阳稍稍一礼,“那是当年老师所教,便想着写出来了,没想到给诸位带来了这么多麻烦。”

赵国公面对一众老先生都应付得很吃力,更不要说张阳,岑文本心里莫名有些担忧,心中不断念着希望张侍郎不要说错话。

沉趋叹道:“看来是拜错了师门,可惜!可叹……”

话语声拉得老长,一脸的惋惜。

“在下从未觉得自己拜错了师门,老师乃是在下心中最敬重的人!”

沉老先生闭上眼,沉声道:“若是你若我等评比,像你这样的人断不能出现在朝堂上。”

说我可以,怎么说我都行,但不能说我的老师。

遥想当初小时候老师冒雨骑着自行车来给大家上课,风里来雨里去,小时候大家都很穷,老师连一件雨衣都舍不得买,还给大家凑钱买文具。

每年家访都会给班上的同学送一支铅笔。

那时候一支铅笔可以用很久,一直用到短短一截。

张阳注视着对方,“老先生以为士族子弟的品行就好吗?”

沉趋颔首道:“那是自然,光看教养寻常走卒贩夫与黔首农户教出来的孩子是什么模样?他们知道礼数吗?他们会行礼吗?”

“在下以为对老人家的尊敬确实该有,但不能以谄媚与奉迎作为恭敬,若倚老卖老来以此控制学生,这种行为就是该有的吗?”

“你说谁谄媚奉迎了!”

“沉老先生以为呢?”

张阳的语调都高了几分,殿内的气氛一时间充斥着怨气与愤慨,老先生们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年轻人身上。

“我如此与诸位说吧,朝中的科举不会只有一次两次,而是每年都会有,朝堂正是用人之际,科举不会停下,往后十年数十年都要继续,而且还会招收更多的人。”

“官学的开办也不会停止,就算是地方士族不支持,朝堂也会继续开办,大不了我们自己出钱出人。”张阳来回踱步继续道:“尔等拜于世家门下,也都是饱读圣贤书之辈,却不想着为社稷,为家国天下拿出该有的担当。”

“而是在这里成为世家的喉舌,为那些门阀大族谋取利益!你们将社稷当作壮大的土壤,世家每壮大一步,君权便弱一分。”

张阳朗声道:“郡中正掌握着对读书人的评定,他们尚为地方士族所专控,而州都只不过总其议罢了,所谓举荐中正,不过是你们的一言堂,你们又有何脸面来这里议论科举制?”

话语在大殿内回荡,一众老先生闻言气得发抖。

岑文本彻底垂下了头,来时三番五次嘱咐,不能说的他都说了,唉……不好收场了。

李世民站在太极殿的帷帐后方,正听着这些话语,神色上带着笑容,朕想说的全让他说了!真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臭小子。

心中暗暗赞叹这小子有种,但莫名地有些不痛快。

一边是士族一边是天下数以百万计的读书人。

李世民心头再次浮现出他当初说过的话语,群众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丞相的儿子还是丞相,贩夫的儿子还是贩夫!”张阳朗声道:“在下且问,做官讲究血统吗?这难道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竖子放肆!”有老先生拍桉而去。

有人气得浑身发抖。

还有人几近昏厥。

张阳摆了摆衣袖,“在沉老先生眼中,是否以为一个人评定的标准最重要的便是礼教!而不是唯才是举,在我看来你们才是最迂腐的人,你们一身才学,却成了世家的喉舌,在下真为你们的祖辈感到心寒。”

“我等不是世家喉舌!”沉老先生颤抖着双手握拳怒视。

“老先生若不是世家喉舌,当为天下人考虑,首先开创科举有利于社稷,并且科举必须是公平的,不论是身世显赫的门阀子弟,还是黔首农夫的寒门子弟,他们都要在同一个考场,同一个考卷之上作答,这一点是朝堂永远不会变。”

沉老先生看向赵国公,怒声道:“长孙无忌,你当初可不是这么说的。”

“对!长孙无忌,将此子的官服扒了!这种人怎能立足朝堂,天可汗瞎了眼了吗?”

“长孙无忌!你莫非出尔反尔?”

……

众人将怒火转移,长孙无忌站在原地沉默着没有答话。

至于房玄龄此刻也没有回复他们。

老先生们的怒话还在继续。

“难道李世民想要天下再次大乱吗!”

“尔等这是自取灭亡!”

“竖子不足以谋,尔等晚辈有何颜面读圣贤书,读前贤典籍!”

“欺世盗名之辈!”

……

一声声责骂,充斥在太极殿。

长孙无忌抬首行礼,“诸位老先生,张阳说得没错,科举是朝堂长久之计,科举不能分为两路,至于以后的科举,就不关地方中正与乡绅士的事了。”

“你……”沉老先生指着他下巴打着颤,恍忽道:“长孙无忌,老夫屡次相信你,我等还来为朝中指点科举之策,你竟然是这般鼠首两端。”

已经有人气的当场栽倒。

“去太医署请人,让大夫来看看。”长孙无忌语气平澹。

“喏!”殿前的侍卫匆匆离开。

长孙无忌走上前,面对数十位老先生的指责,澹澹道:“诸位在此商议已有两个时辰了,还请诸位移步含风殿用膳食,都已经安排好了,至于接下来的事宜,下午再进行商议。”

看这些老先生还不肯移步,房玄龄看向殿外,“来人,将这些老先生请出去。”

殿前侍卫走了进来,这些老先生这才站起身,口中还在说着骂人言语,一个个挥袖离开。

等人都走了,岑文本快步走上前,“赵国公,来时下官几次劝说张侍郎要注意言行,这……”

长孙无忌叹道:“无妨了,张阳所言本就是朝中的举措,他没有讲错。”

岑文本还是有些愧疚,连连行礼。

张阳拱手道:“让赵国公见笑了。”

“老夫就不该让你来商议。”

“文本兄说只要我摆平这些老先生,钱饷之事就不会为难下官。”

“你摆平他们了吗?”长孙无忌也冷哼一声,便离开了。

“张侍郎,随我等一边用饭,一边商议接下来的安排。”房玄龄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