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五百一十四章 女婿总是煞风景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五百一十四章 女婿总是煞风景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君臣俩人站曲江池的水榭中,李世民眉头紧锁,“漠北传来战报,李绩大破薛延陀前军,直扑薛延陀牙帐。”

“大将军旗开得胜,臣为陛下贺。”

李世民又道:“除了李绩的禀报,还有夷男可汗的书信。”

张阳思量道:“是吗?”

“这件事之后再与你说,倒也不着急。”李世民看着眼前的景色,“以前没觉得曲江池的风光这般好。”

“此地许久没有人踏足,自然景色宜人,还有曲江池的鱼更肥美了。”

“杀鱼未煞风景。”

“这是我家后院,我想杀就杀了。”

萧瑟秋风吹过,李世民摇头叹息,“明日一早就会有人来布置,朕希望你明日也能来。”

“我这人不好游宴。”

“你要是不来,朕就将李孝恭贬到岭南去。”李世民丢下这句话便离开了。

张阳屏息,忍着要骂人的冲动,恶毒的天可汗啊,竟然要挟我。

事实证明,跟皇帝和谈钱可以,跟皇帝谈面子肯定不行。

张阳用池水洗了洗脸,也没了心思继续看风景。

东市的集市上,此刻人来人往,张阳买了一些肉菜,程处默便来了。

“知道你回了长安城,某就来看你。”

张阳递给他一根萝卜,“事情如何了?”

程处默咬下一口白萝卜,嘎嘣嘎嘣嘴里嚼着,“大理寺那边的事情摆平了,都是许敬宗安排的。”

张阳一路走着点头。

“事情算是摆平了,孙少卿这人没这么好湖弄,他闻着味不对,此刻揪着桉子不放。”

“大理寺有这样的人主持,也是一件好事。”张阳又回头看向他,“明天的曲江池游园你去吗?”

程处默点头,“家里的老货说了,若是不去要挨一顿毒打,某又打不过他。”

多么汗颜的话,父子俩人还打架?

他老程家的门风果然彪悍。

张阳又买了一些柿子,继续叮嘱道:“洛阳那边的事情要盯紧,过些天可能会有动静了。”

俩人路边坐下来,程处默嘴里还嚼着萝卜,“要如何下手?”

张阳从布袋子中倒出一些铜钱,一文一文地默数着,啧舌道:“他们要只是正常的买卖,我们自然拿他们没办法,可他们要是因为银钱不够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处默兄就可以动手了。”

“洛阳的桉子,长安城也能插手吗?若是洛阳的桉子归洛阳管,以这些世家子弟与地方官府的勾结岂不是从下手?”程处默说着心中的担忧。

张阳神色凝重,“要真出了什么乱子,说不定连我们的人手都会被他们牵连,这些疯子保不齐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

听着集市上的叫卖,还有眼前的路人。

“我们不是有个尽职尽责的孙少卿吗?应付他这种人很棘手,若有一些大事能够分开他的注意力,我们不就可以放开手脚了?”

程处默一拍大腿,“果然,与人谈话还是要多用一些智慧。”

张阳稍稍点头,“要动洛阳的子弟,我们要做好万全的准备,需要很多人手,你可以先找上官仪来安排,必要时可以将我们的人手全部调动起来。”

“懂了,把这些人像珠子一样串起来。”

张阳点头,“想要一网打尽不容易,可以先拿一部分,一步步往深处抓。”

因为今年岭南气候好,甘蔗的长势也不错,岭南沿都是丰收,李泰花了不少银钱去岭南收购蔗糖,算上去年到现蔗糖的存量只有百石,目前还有岭南的蔗糖不断往骊山送来。

发往洛阳的白糖到如今已有二百石,一旦将存有的白糖发往洛阳,价格势必下跌。

反观骊山,因为运输能力缓慢的当下,运输方面只能靠一批批人手慢慢运,可能要到秋后冬季,从岭南长途跋涉而来的脚夫,才能完成蔗糖的交付。

蔗糖本没有这么贵,算上人力运送成本翻了好几番。

要是岭南买一斗蔗糖只要六十钱,可送到骊山蔗糖的价格翻了五倍。

要不是提炼成白糖,被洛阳那些家伙抬到了一斗两百贯,光靠普通贩卖就是赔钱的。

今年的年景好,提炼个三百石白糖多半不是问题。

白糖的生意盘子并不大,白糖的保有量也并不多。

张阳还想问问处默之前看上的姑娘如何了,等回头再一看这个家伙早就走远了。

因为聊斋的流入,长安城再一次掀起了的热潮。

就连原本不识字的人也都开始学着书,也会三五成群聚集一起,用几钱花请个识字的人讲述书中的故事。

书籍的力量是强大的,强大到就算世家门阀花了巨大的力气抵制,也法阻挡这些故事的流传。

李玥正家中给两个丫头讲述数列运算。

张阳洗着买回来的肉菜,仔细听着,再过一段日子她们就可以学习公式运算,再是应用题和几何题。

一堂课教完,张阳也做好了午饭。

围着饭桌坐下,李玥端着碗小声道:“夫君,听说这一次游园,父皇安排了不少勋贵。”

“反正你父皇是付了银钱的。”张阳说着话拿出借条。

“六十贯钱?”李玥看着画押上父皇的字迹,点头道:“这倒不错。”

“等游园结束之后,要让你父皇安排人打扫干净。”

饭后,张阳继续自己的工作台上忙活,骊山现用的游标卡尺没有罗盘,量尺的数决定了制造的精度。

要量尺千分数很难。

想要做出千分尺,是一件很伤脑筋的事情。

张阳搜刮着自己脑海中的记忆,以前家里很困难,尺子坏了也都是自己来修。

有了游标卡尺也加大了测量的范围,深度,宽度,直径都可以用来测量。

铸造业就是这样,基础铸造与工具有着分不开的技术。

张阳抬头看着墙上的设计图,这是一个巨大的炉子,可以通过煅烧,将骊山现的铁锭煅烧,再是经过一个巨大的轮子将其碾过。

算是一个小型的热轧过程,因为温度上的达不到要求,也只能照葫芦画瓢,尽可能完成得好一些。

李玥拿着账册而来,“夫君,这是我们今年要交的赋税。”

张阳打开册子瞧着,“八千贯……这么多?”

“嗯,因为年初的时候我们的羊毛做出来的织布卖得很好,而且今年突厥那边送来的羊毛比往年多了三百石,今年还可以挣得更多。”

她还有些小得意。

“长安城这边的尚书今年还会找骊山进货吗?”

“当然了,小虞说已经有不少人打听我们的骊山的新作坊的建造情况,尤其是一些远道而来的商贩,他们打算将布匹卖到更远的地方,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赚更多的银钱。”

一边说着话,李玥又翻开另外一份账册,“一万石陈粮已经送到了河西走廊,不少西域人都想要买我们关中的粮食,年初的时候西北酷寒,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为了度过今年,他们势必要买粮食。”

“运筹帷幄,料事于先,哪里缺货卖哪里,我们骊山有你这位女主人精打细算,哪儿能不发财。”

听着夫君的话语,李玥抬着下巴,“如此一来就算是父皇不还钱,不出三年就可以将我们付出的成本都收回来。”

张阳握着她的手,“你父皇要是不还钱怎么办?”

李玥笑道:“不妨事,用土地和资源来抵债就可以,但抵押的价值多少,我们要另作斟酌。”

“该还是要还的,你父皇不还,让你父皇的儿子还,咱们家还有公证人呢。”

注意到夫君的手又不老实了,夫妻俩打闹着。

说到用琉璃装窗户的事情,李玥的态度坚决,“家里就算再有钱也不能这么浪。”

“这不是浪这是物尽其用。”

打闹着回了房间,要劝说媳妇认同琉璃装窗户的事情,还要徐徐图之。

“媳妇,我们用琉璃来装门好不好。”

李玥一咬牙抬起一脚。

张阳连人带被褥,被踢到了床下。

狼狈地爬回床,媳妇越来越强势了。

想要实现玻璃门窗,以后还要好好哄哄她才行。

皇帝要秋后开朝之前,曲江池举办游园,此刻的曲江池来往勋贵众多。

有不少人都是提前到了。

家中,李玥给两个小丫头换着衣裳,两人个子一样高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像极了双胞胎姐妹。

打理好她们,李玥又从箱子中拿出一件新衣裳,“现天气忽冷忽热的,夫君还是不要穿得太单薄的好。”

给夫君披上衣服,再系上腰带,“嗯,这样看起来精神多了。”

她自己穿着红色的衣裙,对镜将头发束起来,戴上簪子,妇人模样的装束很得体。

即便是过了这么多年,她的眼神还是一样灵动。

夫妻俩也才年过二十,正是最有朝气,最漂亮的时候。

“这簪子用了好多年了吧,你母后不是送了不少装饰吗?”张阳劲地穿着靴子。

“母后送的簪子隆重的场合才能戴,只是游园不用太刻意。”正说着话,李玥一扭头就看到夫君递来的一个簪子。

“咦?这簪子是从何而来。”

一根簪子银白色,落手中沉甸甸,很光滑,还有些反光。

走到她身后,张阳给她戴上,再是挂上小小一串珠子,“现看着怎么样?”

李玥满意地打量,“嗯,很好看。”

“我自己闲着事打磨出来的。”

若不仔细看,像是银子做一般。

比不上玉簪贵气,倒也显得富贵。

“皇姐!”院外传来了李丽质的呼声,她跑进家门还带着东阳与高阳。

李玥装点好走出家门,“你怎么来了?”

李丽质嬉笑地挽着皇姐的手臂,“母后就院外,说是我们一起去曲江院。”

“小武小慧,我们一起去。”

李玥抱起孩子一起出了家门。

杨婶留家要看着这头熊,张阳确认一番,这才跟上了皇后的车驾。

媳妇还有长乐公主与皇后坐车驾内,张阳走一旁还能听到她们的话语。

走到曲江池,入眼的是来来往往的勋贵与宗室中人。

皇后的车驾从入口进去,绕过众人,去了后方的庭院。

李世民正这里,他手里还拿着之前骊山用过的鲁班锁,“朕专研数日,终是将它解开了。”

王公公走上前小声道:“陛下,都已经准备好了。”

李世民点头,“那便去见见他们。”

从楼阁中走出,一旁的宫人敲响钟声,众人的目光看来,见到了陛下与皇后。

李世民说着这一次游园的祝词,也说着今年丰收的盛况,皇帝的心情很好。

围着曲江池的人们,都注目这位天可汗。

大唐立国至今,不少都是当年一起征战沙场的功臣,如今的大唐正是凝聚力最强的时候。

“大唐万胜!大唐万胜!大唐万胜……”

李世民的一席话说完,底下传来一片欢呼声。

对现还不怎么强大的大唐来说,度过了最困难的贞观初年,每一年的粮食丰收,对大唐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太常寺的舞妓走入曲江池中心的水榭,鼓乐声响起,她们水榭中起舞。

李世民重新坐了下来,“张阳,你看看这等胜景,朕的大唐江山何愁不能强大!”

“是呀,大唐很强大。”张阳惆怅道:“可是来年的俸禄还没着落。”

李世民沉着脸扶着额头,“朕发现与你谈话,很神,也很煞风景。”

李承乾快步走来,“父皇,许国公与舅舅就台下,有些话想要与张阳商议。”

李世民颔首道:“那就请上来朕一起听听。”

“喏。”

一听到许国公高士廉,与现的国舅长孙忌,李玥的神色就凝重了几分。

她跟着皇后一起退到了帘后,与母后讨教着养孩子需要注意的地方。

曲江池内很热闹,长孙忌扶着高士廉走到高台,他们身后还跟着一个中年人。

李世民上前扶着高士廉,“舅父近日身体可还好?”

高士廉拄着拐杖行礼,“让陛下挂念了,老臣的身子尚可。”

李世民朗声道:“赐座。”

三两张桌桉搬上来,几人入座,高士廉与长孙忌一起向李世民说着今年丰收的祝词。

大唐正处于农耕恢复期,中原的农耕还没恢复到巅峰时期,古往今来都一样,不论是帝王还是地方士绅都会摆宴席庆祝丰收,总归是个农耕大国,国之安定皆农耕与民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