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五百零七章 人才王玄策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五百零七章 人才王玄策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狄知逊听着这些话语,很是不解,杀谁?什么杀了?大理寺又是怎么回事?

张阳的神情很是纠结,“老许,你是知道我的,我这人不好杀生。”

许敬宗思量片刻又道,“下官还有一个办法,把他阉了送去给大食人当狗。”

李泰放下手中的空碗一时间无言,姐夫怎么会重用如此歹毒之辈。

张阳心中犯滴咕,犹豫了好久,“不如这样,告诉高昌但凡遇到昭武九姓众人一应拿下,再以那些人的性命要挟,若是这个姓安的不就范,这世上没了昭武九姓也无大碍。”

张大象沉着脸不作声,之前还说不要杀生,现在尚书一开口就要将昭武九姓灭了。

这世上为何有如此人物,老天果真瞎了眼。

许敬宗重重点头,“下官明白了。”

狄知逊还愣在原地,不知道要如何答话,听着都是不得了的事情。

一直以来都帮着安排一些琐碎之事,哪里知道外交院那些重要的事情,有些时候都不知道几位侍郎在忙什么事情。

这是第一次涉及礼部核心事宜,听着他们的谈话一个关于西域和昭武九姓的计划徐徐铺开,事涉整个西域贸易。

拨开云雾见月明,这也是第一次涉及礼部核心事宜。

一直以来都知道外交院对社稷立功累累,可从来没有参与其中。

在村外还有不少的兵马驻扎,这些都是保护陛下的兵马。

倒是这些兵马不来打扰这里的村民。

张阳迟疑道:“要不这样,你儿子这才六岁,年轻也还小,怕他不能跟着去河西吃苦,你也可以将他留在骊山,你儿子我帮你养着。”

李泰突然剧烈咳嗽了起来。

见他还拉着自己的衣角,张阳诧异道:“魏王殿下,你拉我衣服做甚。”

在场的几人神色都不是太好。

李泰小声道:“姐夫这样不好。”

张阳也放低自己的声音,“有什么不好的。”

李泰愁眉不展,“人家的儿子,姐夫不能说养就养。”

姐夫和小舅子稍稍退了几步小声议论着,狄知逊和张大象,许敬宗都不吱声,气氛一时间很尴尬。

张阳强调着,“他儿子是狄仁杰呀。”

李泰着急得跺脚,“是狄仁杰又如何?那也是人家的儿子。”

这小胖子怕是不知道狄仁杰有多厉害……

“姐夫,你说你与狄知逊的儿子素未谋面,你怎么就想接到骊山来养?”

“哈哈!我掐指一算,他儿子将来必成大才。”

沉默片刻,李泰低着头,“那也不该如此言语,要是以后本王的孩子交给姐夫养,那倒是理所当然,可狄知逊与姐夫又不是亲卷。”

“不是亲卷怎么了?”

看姐夫还这般执着,李泰纠结着欲言又止,整理一番语言道:“可是姐夫与人第一次见面,就说让对方把孩子交给自己来养,这合适吗?”

“你说得也对。”

张阳感慨着,“那就过两年再说,反正他也还小。”

李泰又狐疑地看了一眼,自认识姐夫以来,这么多年了,他确实有些古怪的癖好,这打别人孩子的主意,也是姐夫的新癖好吗?

这癖好好奇怪呀,古今少有吧。

这要传出去好丢人呀。

张阳重新走回来,又嘱咐,“老许,你多给一些银钱让人在河西走廊好好过日子,那里环境不太好,很辛苦。”

狄知逊连忙道:“下官自己有准备的。”

“不用客气,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尤其是要照顾好你儿子。”

狄知逊对眼前这个尚书突如其来的热情很是不舒服。

张阳又道:“我们外交院办事素来都是干练的,如无必要不用事事向礼部禀报,至于地方官吏,能说就说,若是说不过去,你就告诉他,礼部尚书身兼朝中度支郎,管着满朝文武的俸禄,让他好好掂量。”

狄知逊犯难道:“回尚书,这是要挟吗?”

夺过李泰手中的蒲扇,张阳给自己扇着风,“这哪里是要挟!这是忠告。”

狄知逊汗颜,只好回道:“下官明白了。”

身为朝中度支郎,管着朝中的用度,晾谁都要给几分面子,况且河西走廊要建设,正是要用钱的时候。

但凡从礼部出来的官吏,素来强势。

尤其是礼部还有一个硬到没边的尚书,敢当着吐蕃赞普的面和天可汗吵架。

吵完架还能活得好好的,陛下登基以来,也就只有魏征一个敢这么做。

魏征都一大把年纪,说他不要命了也能理解。

张阳年纪轻轻,就敢这么做,朝野震动,只能说一句小子有种。

许敬宗小声道:“之前张尚书让下官打听的人,已经打听到了,此人现在正是千牛卫任职,据说为人洒脱,快意恩仇,科举之后过了武举,现在任职伍长。”

“这人能带到我们外交院来吗?”

外交院中本就都是文吏,要一个武将来文官这里办事合不合适先不说,人家千牛卫的程咬金大将军会答应吗?

许敬宗叹道:“下官会想办法的。”

张阳点头道:“老许,我相信你的能力。”

许敬宗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下官明白。”

张阳是整个礼部上官,身为尚书手中的文臣自然要将事情办好,尚书的眼光古怪,但凡看中的人都要挖来。

这个王玄策已经关注他很久了,连他的底细都已摸清楚。

受此重任,许敬宗先是答应下来,至于用什么手段,用什么办法,往后再慢慢计较。

张尚书实在是太为难我了。

狄知逊见了尚书之后,在外交院准备了一番。

从入职礼部到了外交院之后,裴行俭出色的办事能力很快就成了这里的骨干。

“狄大哥,我们尚书是个什么样的,此去骊山可见到了?”

听着他的话,狄知逊收拾着一些书卷点头。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裴行俭追问着。

狄知逊脸色的纠结之色还在,“他……一言难尽。”

裴行俭越加好奇了,“何谓一言难尽?”

狄知逊把书卷都放入包袱中,“下官也不好多言,等将来你也能见到尚书的时候便明白了。”

当初外交院刚刚落成,张阳也会时常来这里走一遭,要说什么时候开始他不再来外交院,自从吐蕃的事情了了之后,许多事情他便不再出面了。

这里更多的事情都落在了张大象,张大素和许敬宗身上。

慢慢地几个侍郎掌握着整个外交院的权力。

就算张阳不出面,不参与外交院的事宜,院内院外也安排得井井有条。

一个身居高位的人,反而距离权力越来越远。

在朝野中,人们的印象中,张阳本就是一个性情孤僻的怪人,不好交友,在朝中独来独往。

以他的为人脾性,再看他此刻的所作所为,奇怪的人做奇怪的事,朝野上下又觉得不奇怪了。

狄仁杰收拾好家中的细软,将行李放入马车中,他还捧着一堆书卷,“爹,此去河西走廊,要几年?”

看着自己六岁的儿子,狄知逊叹道:“礼部任命是两年一换。”

狄仁杰重重点头,“孩儿早就知道,礼部一定会派人去河西走廊的。”

孩子很聪慧,一直以来是狄知逊的骄傲。

“你要好好读书,将来也要入仕为官,你会比为父有更高的成就。”狄知逊面带笑容讲着。

礼部安排了人手护送,狄知逊带着一家人出了城。

在外交院出任地方的事情不少见,有不少人刚入职不久,就去了关外。

有人去了辽东,有人去了西域,或者是高昌,甚至是吐蕃。

这两年以来礼部一直都在往外面派人。

外交院有人手近百,在职文吏就有三十多位,其余六十多人安排在关外或者其他地方。

也是少有地不停往外面派人手的官邸,很多人在关外一旦任职就是两年。

即便是这样,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去外交院。

无他!外交院是唯一一个除了朝中俸禄还另外给银钱。

能够入职这里的人,所得银钱甚多。

朝中六部各级小吏的俸禄都不及外交院。

张阳经营骊山,家底丰厚,据说一直都往外交院送钱,出手大方。

与别的官邸不同,在这里最重要的是包吃包住。

想在长安城找一个住的地方不容易,而且价格很贵。

外交院也成了许多贫寒门第入仕官吏的向往之所在,甚至不少科举未录用的人,经过礼部侍郎的筛选也可以入职外交院。

张大象在外交院门前贴了一张布告,这张布告所写便是若有对外治理方略者,皆可以将策论送入外交院,经过评议择优录用。

贴完这张告示,张大象的心情沉重,“也不知道能否招到合适的人手,我们礼部太缺人了。”

许敬宗也感慨道:“是呀,光靠吏部给予的人手远远不够,张尚书高瞻远瞩,早早就想到了这些弊端,这才开辟外交院,才让我们有了自主招收人手的所在。”

要和当初一样,只有一个礼部,根本无法安排如此多的事宜,更不要说西域治理和预备辽东。

也只有不断增加人手,才能经营如此大的局面。

科举之后有不少士子落榜,而在外交院办事还有一个好处,只要你能办好事,并且有立功之处还能够借外交院换个方式入仕,仅仅是个文散官也好。

放眼当年外交院受朝中各部不待见。

人都是讲实在的,对一些壮志未酬的读书人来说,外交院便是他们落榜后,能够留在长安城最好的去处。

眼看有一群人手拿着书卷朝着这里而来,就知道这些人带着策论而来,想要入外交院。

张大象双手项背走回外交院,“看来是有的忙了。”

见许敬宗要离开,他又道:“老许,你去做什么?”

“张尚书看上了一个叫王玄策的人,下官前去看看。”

“也好。”

俩人作揖互相一礼,许敬宗快步离开这里。

很快外交院门口就站满了带着策论和书卷而来的学子,他们热情十足,都想要为大唐的外交事业出一份力。

这里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只要大唐不断对外作出安排,处理使节之事也好,又或者是大军出征在外,都少不了外交院的作用。

而外交院就像是个巨大的人才吸收机器,源源不断吸纳着长安城的有志之士,一直需要扩充人手。

光是外派的人手,都比礼部本部正式官员要多。

许敬宗脚步匆匆来到千牛卫卫府的门口,掐算着时辰,正是午时,这个时候也是众人出来用饭的时辰。

在门口来回徘回,看着人一个个离开。

站得有些累了,许敬宗便在门前坐下,忍受着此刻酷热的温度,不停擦着汗水,卫府中人三三两两离开。

王玄策穿着一身布衣,头戴布巾,二十岁左右的年纪,看这模样,整个人精气神也不错。

许敬宗咧嘴笑着上前,“敢问可是王玄策,王公子?”

脚步稍稍停下,王玄策的个子高大,相比许敬宗还要高一头,他低眉看着观察这个穿着五品浅红色圆领官服的中年人。

王玄策皱眉道:“有什么事吗?”

许敬宗笑道:“观王公子气度不凡,此番特来相见?”

王玄策反倒笑了,“无事献殷勤,必是小人。”

要是换作寻常人,敢这么说自己这个礼部侍郎定与他比划一番拳脚。

心中忍受着闷气,要不是看在张尚书的面子上,只要是被尚书看中的人,定不是寻常之辈,就像是裴行俭和薛仁贵,还有狄知逊。

尤其是裴行俭,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了人尖子那般的才学。

许敬宗深吸一口气,先不与他计较,匆匆跟上脚步,“下官知道有一家酒肆的酒水很是不错,不知道王公子可否共谋一醉。”

王玄策继续走着,“你不知道我在当值吗?当值期间不能饮酒,饮酒误事一律军法处置。”

这个待人无礼,还不咸不澹的家伙,许敬宗牙痒痒,“王公子,不如这样我们以茶代酒,下官有些不错的茶叶。”

王玄策犹豫了片刻,“嗯,当面如何称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