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五百零五章 女婿有病?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五百零五章 女婿有病?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饼是很普通的馕饼,不过用村子里今年刚收上来的新麦所做,这饼吃起来很香。

江师傅喝了一口米粥,“老头子我去问了一些人,他们说拜入皇子门下很不容易。”

看张阳还吃着饼,听着话语不上心的模样,他又道:“你是怎么拜到魏王门下,做皇子的门客的?”

“我啊?”张阳话语顿了顿,想了一番,“可能是老天瞎了眼。”

江师傅低声滴咕着,“老天怎么会瞎了眼?”

张阳点头道:“那就是魏王殿下瞎了眼。”

这个借口好像太过敷衍了,江师傅是一个淳朴的人,又觉得自己这么说不太对。

他不是李世民,也不是李孝恭。

江师傅是关中最淳朴的一类人,最普通的一类人,和骊山的乡民是一样的。

张阳改口道:“我知道江师傅可能不信,其实我与魏王殿下臭味相投。”

江师傅诧异道:“臭味相投?”

看江师傅还是不信的样子,张阳叹道:“好吧,就是魏王殿下好吃,我能做出一些美食,他便将我收入门下了。”

江师傅这才点头,“男子也不能只做美食,更不能做铁匠,你小子还识字,该在魏王殿下寻个官位做。”

“江师傅说的是。”

张阳拿出图纸递给他,“这是魏王殿下画的,让师傅铸造出来。”

闻言,他放下手中的空碗,擦了擦手才接过图纸仔细看着,“这和之前的图没什么区别。”

江师傅仔细打量着。

张阳解释道:“其中内部的内胆空间小了不少,其中不少的零件也换成了尺寸更小的,加了一些小零件。”

揪着自己下巴的胡子,江师傅好半晌没说话,迟疑着,“这东西造起来不容易,比之前的更精细了,老头子我去试试。”

看江师傅走到炉子边开始煅烧铁料了。

张阳坐在门前继续啃着饼,看是王公公来了,张阳急忙忙走上前,“老王,考虑得怎么样。”

王公公微笑道:“是陛下召见,老奴来告知县侯。”

“等到了养老的年纪,来不来骊山?”

“老奴是陛下的家仆,当侍奉到老死,县侯莫要再提此事了。”

正是丰收的时节,空气里都弥漫着粮食的香味,在渭水河边还有数十台水轮机转动着。

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这样的风景看着就很舒心。

也就早朝时分还能让人心情舒畅,一到午中闷热的天气让人不想出门。

来到皇帝的住处,此刻李世民手捧着一卷纸,这正是骊山所产的纸张,纸张厚实,澹黄色的纸上还有一些沟壑,这是纸在晾晒之时留下的痕迹。

由于一开始的纸浆捞出来不均匀,晾晒出来之后难免会有沟壑纵横,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这是骊山纸张特有的痕迹。

“这宦娘的故事真是令人唏嘘。”李世民感慨着。

媳妇将这故事拿去印刷,没想到这么快就落入陛下手中,足以可见李世民对这几个工厂的监视程度。

就差把手伸进工厂,他自己去制造了。

张阳又道:“闲来无事写的,让陛下见笑了。”

李世民又道:“这些故事都是你小时候听来的?”

“是小时候听的,到了现在仍旧是刻骨铭心。”

皇帝来回走着,他思量再三,“中原的奇闻异事不少,也有不少的传说,其中口耳相传者亦不少,朕自小也听过不少的故事,怎么没有听过这些?”

“有个叫蒲松龄的人,他在一个叫聊斋的地方写下了故事,在下从小就听他讲过,我打算再将这些故事都写下来,便叫作聊斋。”

“蒲松龄是何人?”

张阳解释道:“他是一个读书人。”

李世民了然点头,“能够写出这等故事想必也是富有才学之辈,此人为何毫无声名,朕竟然从未听说过。”

人家蒲松龄老师还差一千多年,心说你李世民能认识也就怪了。

张阳解释道:“陛下,其人名不经传,好写故事诗文,这世上着书者不少,有人着书为了功名,有人着书为了自己的身份,可蒲松龄不同,他所写都是怪志故事,他的故事就是从群众中来,再说给群众听。”

“这便是此人一生志向,也是他的为人处世的爱好。”

一番话说完,李世民沉默良久,“此人现在在何处,既然他能够写出来,何必假借你手?”

张阳长长一声叹息,“陛下,此事说来话长,在下的老师与蒲松龄乃至挚友,都喜欢隐世不出,不喜人间的纷争,当年老师过世之后,蒲松龄也不知去向,至于他现在人在何方,臣也不清楚。”

张阳是个怪人,张阳的老师多半也是个性情古怪的人,更不要说张阳老师的好友蒲松龄了,也是一个怪人。

李世民笑着,先不说张阳说的这些话语是不是真的,再是问道:“你老师还有什么朋友吗?”

“还有挺多的,我想着还记得老师的另外一个朋友,他也喜欢写文章,他写过一册狂人日记。”

“狂人?”李世民思量半晌,“若是还有这等怪志故事你可以一应送来,难怪你能写出白蛇这类古怪故事。”

张阳勉强地笑着。

“朕乏了,你也退下吧。”

“喏。”

看着他离开,李世民沉声道:“召岑文本来。”

王公公小步离开。

再读了一篇,这个故事,李世民喝下一口茶水,独自坐在整个房间中。

骊山安排的宅院并不大,与其他地方的宅院不同,这里的窗户很大,南北各有窗户。

此间时常有风能够吹入。

窗户边还挂着布,可以用布将窗户遮住,美其名曰窗帘。

李世民突然笑了,还真是有意思,从窗外看去远处便是一大片的农田,现在麦子已经收获,还有三三两两的村民在田地间劳作。

将田地再翻一遍,引入渭水的河水,这样的水田还能用来种稻子。

骊山一直用这样的方式来维持田地收获两季的粮食。

水稻收获的时候是冬季虽说亩产并不高,多少能收一些是一些。

岑文本很快就来了,他走入宅院中先是擦了擦自己的额头的汗水,扶正官帽之后行礼,“陛下。”

李世民拿出宦娘的故事递给他,“你看看这个故事。”

“喏。”岑文本双手接过,入眼一看不禁眉头紧锁,将整个故事看完不解道:“很奇的一个故事。”

李世民颔首道:“朕也是如此以为,你觉得这一类怪志如何?”

岑文本回到:“陛下,此种故事坊间亦有之后,口耳相传见的怪之不少,只不过这个宦娘的故事写得生动,倒也值得一看。”

李世民转身看向窗外,背对着岑文本,“这个故事出自张阳之手。”

“一直听说张侍郎能够写出红楼这等故事,也是文采斐然。”

“你不觉得奇怪吗?”

话语被陛下打断,岑文本放低身子,“陛下的意思是何以张阳的年纪能够写出如此文章,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能够写出红楼这等奇书,还能写出这样的故事,道尽了人心,写尽了人间冷暖。”

李世民的双手扶着窗台,将身体的重量都放在窗台上,目光看着远方,“张阳说这个宦娘是他的一位老师的朋友所写。”

岑文本回道:“张阳的老师是个奇人,看来此子自小从师学艺遇到的奇人不少。”

“正是因为如此朕便怀疑他,到现在也一直在思量。”李世民重新坐下来,“朕让李君羡去查探过,根本没有哪位秦岭老人之说,更不要说蒲松龄又是何人?”

“朕以为你也是饱读诗书,要是文词韬略,你在朝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岑文本回道:“陛下谬赞了。”

李世民一手扶着太阳穴,闭眼沉声道:“你以为呢?张阳此子有哪些话是真的,哪些话是假的?”

“回陛下,臣以前听说过一种病症,得了此种病症的人有的疯疯癫癫,有的性情古怪,还有的与常人无异,也往往有一些常人所不及的本领。”

岑文本来回踱步,思量半晌继续道:“或者是遇到人生重大变故,又或者是生来就先天不全,他们会看到逝去的亲人还在身边,甚至能够与之交谈。”

“前隋有个叫巢元方的人,他写过《诸病源候论》这是根据内经写出来的一部医书,一共五卷,其撰写多有疑难杂症而享誉医者间。”

“其中就有妄症,能够看见过世的人就在身边,而且还能与之谈话,与之交流,在平时他们与寻常人无异,一旦独处时就会喃喃自语,仔细一听是他在与别人对话。”

“此种病症通常都是病人自己的妄想,张阳只有二十几岁,人的一生能够所学所懂的本就不多,更不要说写出红楼还能写梁祝,臣以前就怀疑过,现在听陛下所言,臣更笃定心中想法。”

李世民笑道:“你是说张阳他有病?”

岑文本再次行礼,“臣也只是猜测,通常此种病人不会将自己的症状与外人说。”

“能与妄想出来的人学习本领吗?”

“臣也知之甚少,当初中原连年战乱,多少人一夜时间失去了亲人,孤苦无依,张阳从一个流民一个人走到长安城,经历也不少,想来他也有更多的难言之隐。”

“当年战乱有多少好好的一个人,在面对一夕战乱之后,近乎疯癫丧乱,皆是人间祸事。”

“如此说来,你觉得张阳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老师,就算是有!也已经去世了,而且在他的妄想中,那些奇人老师都是他妄想出来的,甚至还有他所谓的同学。”

岑文本点头道:“要治好此病,全看个人的心意是否愿意从过去走出,在臣看来张阳与寻常人无异,平日里也能与人相谈甚欢,就算是真是有病,那也不算严重。”

“他说过,三十岁那年会重病缠身,与此有关联吗?”

“臣回去便去查阅典籍,看看是否有相关记载。”

李世民没有再说话,而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不论他是不是真的有病,还是这种让人揣摩不明白的来由。

他终究是个凡夫俗子,也是大唐的臣子,只要他能够为社稷带来功业,是个病人又何妨。

岑文本拿出一份奏章,“陛下,关陇的老门阀又提及了子弟入仕的事宜,赵国公正在安抚他们,这是事情前后记录的奏章,还请陛下过目。”

“朕知道了,你放着吧。”

“喏。”岑文本放下奏章,行礼道:“臣告退。”

小步地退出这个宅院,岑文本打量着眼前的风景,不得不说骊山确实是个好地方。

正打算回长安城,就遇到了坐在路边端着碗的魏王李泰。

岑文本再次定睛一看,魏王殿下正嚼着菜叶子。

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吃着菜叶子?

看魏王还吃得一脸享受的模样。

岑文本打了一个冷战,从走入骊山时就感觉怪怪的,这种渗人的氛围是怎么回事。

骊山另一边,张阳交代好铁匠坊的事情,带着媳妇去见李渊。

为了家庭的和睦,也为了夫妻间能够尽释前嫌,这种时候媳妇的娘家人往往能够提供很好的帮助。

李玥推着前来到门前唤道:“皇爷爷。”

李渊应声走出门,看到这一家子喜笑颜开,“让朕看看,朕的曾孙女长大多大了。”

他老人家伸手抱起孩子,“嗯,确实比以往重了不少。”

小清清在外曾祖父的怀里又大哭了起来。

这孩子依旧和以前一样,被不熟悉的人一抱就会大声啼哭。

李渊哄着,“莫哭莫哭,以后祖父带你去宫里外,让你去太极殿坐坐,就二郎那个位置你喜欢不喜欢?”

孩子哭得更凶了,李渊只好将孩子放下来。

她重新回到了婴儿车中,这才停止了哭泣。

张阳揣着手道:“您老人家这些天都在做什么?”

李渊抚须道:“孝恭这小子打牌总是银钱,朕气不过!正打算在牌面上做一些手脚,届时赢他一些回来。”

“打牌全看本事,这等手段不可取。”

李渊冷哼道:“难道就看着他赢老夫的钱?”

张阳又看了看一旁一言不发,还在生闷气的媳妇,“要不我们夫妻二人陪太上皇打会儿牌,就当解闷了。”

李渊点头,“也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