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四百九十七章 处默的忧虑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四百九十七章 处默的忧虑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正值夏季长安城闷热,正是傍晚时分,本该是夏天白日中凉快时候,可眼下的闷热还是让人不住流汗。

已经有不少人家纷纷离开长安城,前往乡野郊外避暑。

长安城内房屋拥挤,再加之城墙挡风,还有地势造成的揪湿,说是八水绕长安城,可这种地势一到夏天,长安城就像是个蒸笼一般。

要是能把城墙和宫墙拆了就好了。

李大亮面带笑容,“老夫听说今年中原各地丰收,朝中收粮又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你现在不把粮食当作禄米分发出来,等到秋收,就算你能收得起这么多粮食,千万石的粮食都要堆积着吗?”

张阳感慨着,“李将军说的正是我所忧虑的,其实我这人并不擅长朝政。”

李大亮稍稍点头,“看出来了,要是你来监理国事,不出三年大唐就亡了。”

“李将军这双招子毒辣,一眼就看出了下官的没本事,实在佩服。”张阳思量着又道:“骊山的生意也只是小打小闹,这千万石粮食是一笔大生意呀。”

“生意?”

张阳稍稍点头,“李将军觉得这些粮食要怎么处置?”

李大亮惆怅道:“老夫没读过几年也不过是装模作样的。”

“我小时候也这么干过。”

俩人的聊天非常投契,说话直来直去很是舒服,不会藏着掖着,更不会拐弯抹角。

从朱雀门走出,长安城坐北朝南,一眼看去朱雀大街上行人寥寥,远处的风景在烈日下开始扭曲。

张阳走到东市走到一个卖瓜的铺子前。

李大亮拿出一些铜钱,“买十只甜瓜。”

那商贩一擦额头的汗水,咧着嘴笑呵呵收下铜钱,将十只甜瓜放入筐中,“客人,拿好。”

“这些甜瓜就给你了。”

张阳拿起两只个头比较大的,“多谢大将军,两只就够了。”

拿着甜瓜,张阳又和这些商贩熟络地说着玩笑话。

李大亮问起一旁的商贩,“他与这里的人很熟络?”

卖瓜的贩子回道:“客人有所不知,这个小张他以前就在东市这片混迹,别看他现在穿着官服,以前可穷了。”

“小张?”

“这人自诩小张,买东西甚是喜欢讨价还价,大家对他很是烦恼,将就着也就卖给他了,买东西还是这般的计较。”

瞧着张阳还能与这里的一群商贩有说有笑,李大亮提着一筐甜瓜离开。

盛夏时节,也就每天宵禁前后最是热闹。

张阳坐在自家的院子里,将甜瓜切开。

婶婶从宫里带来一些冰块,将甜瓜冰镇吃起来更畅快一些。

小熊吃得也欢实,两个小丫头坐在小板凳上,吃着甜,还要推开凑上来的小熊。

天气热了,这头熊总是掉毛,被它一蹭衣服上全是毛发。

张阳好奇道:“婶婶,我听说最近长安城来了个大食的商客?”

王婶点头,“那个大食商客只是来长安城问询的,听说在陇西地界还有一队大食人正在来长安城的路上,那才是大食四大哈里派来的使者。”

婶婶的消息灵通,这些消息来源都是从宫中来的。

宫里有自己的情报探子,在关内李世民的情报准确,可到了关外,宫里的消息未必有外交院准确了。

李玥的心情很不错,她收拾了一些衣衫,一家人准备去骊山避暑。

夜里,房间中一张图表放在夫妻俩面前。

李玥神情凝重,“这么多的粮食,别说关中了,整个中原都不见得能够消化。”

丰收是幸福的,年景太好了,对朝中来说更是一个负担。

当然了这种负担也是幸福的,经历了贞观初年的旱情,人们还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张阳啧舌道:“以前要是不这么着急建设河西走廊,不着急开科举,或许朝中能够应付,这些事情以前都是中书省那些老狐狸在办,他们大手一挥,便可以将这些粮食调度到各地的官仓,缓解丰收地方的压力。”

“可我们要是办不好,中书省的狐狸们会看我笑话的。”张阳喝着茶水,“就算这件事办砸了,倒也没什么,赵国公很乐意帮我收场,他手中有的是人脉来摆平这件事。”

李玥神情凝重,“可要是去请赵国公帮忙,以后我们家面对赵国公就再难抬起头,夫君还要对赵国公毕恭毕敬,老狐狸的心思深远,从夫君拒绝他的拉拢,他现今无时无刻都在记挂着夫君,希望夫君拜入他的门下,成为赵国公一脉的羽翼。”

张阳喝下一口菊花茶,天气闷热,媳妇穿得单薄,衣裙摇曳间明晃晃的长腿在眼前。

再是灌下一口凉茶,张阳犯难道:“我后悔了。”

李玥好奇道:“夫君后悔什么?”

“我还是觉得你以前挺好的,是不是看了红楼之后,多了这么多的忧虑。”

李玥来会踱步的双腿停下,“夫君所忧虑的也是家里的所虑,”

“看了红楼好人都变坏人了。”张阳神情悲怆,“我之过也。”

“大观园中都是坏人,可这世上又何尝没有这般狠舅奸兄?反抗世家也是夫君的初心。”

媳妇的额头又有了一些汗水,期盼着夏天的晚风能够带来些许凉爽,可这风怎么就吹不进长安城。

张阳又是灌下一口祛火的凉茶,“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有些时候粮食除了让人果腹,还能作为武器。”

“什么武器?”

“果然还是要我们外交院出手。”

李玥还没回过神,却见夫君打开了房门,正是深夜,孩子们都已经睡下。

刚想开口,却是被夫君的怪力拉出了房门。

夜里,月光不算明亮,张阳揽着媳妇打开了水阀,水声哗哗作响……

中书省将此次科举的人手安排好,宫里已经开始安排去避暑的事情。

张阳带着一家人先一步到了骊山。

此刻的李泰和程处默就坐在村口。

“魏王殿下洛阳那帮人快要疯了。”程处默低声讲着。

“让他们疯着吧,为了白糖这般没了理智,这些人迟早被姐夫宰了。”

程处默发着愁,“是不是可以收网了,某总觉得再晚就要收不了了。”

李泰看着从远处而来的马车,坐在树荫下又道:“如果舅舅想要制约世家,父皇则是想要取缔世家,而姐夫想要成为压倒世家的最后一根稻草,就让他们疯狂,如今姐夫身居高位,大不了调动兵马。”

以前跟着张阳混,程处默不停摇着手中的蒲扇,又往自己的水囊中塞了一些冰块。

等马车到了近前停下。

“姐夫,父皇还没到吗?”李泰快步走上前。

张阳踩着有些发烫的地面,“麻烦婶婶了。”

杨婶点头,赶着马车继续往村中而去。

张阳将自己的长发放下来,“咦?有冰?”

二话不说,张阳抓起一把冰就放入自己的口中。

李泰又道:“父皇没来骊山吗?”

张阳一手夺过程处默手中的扇子,“已经出了玄武门,我们家先一步到了。”

再看一旁的程处默,张阳又讶异道:“处默,许久不见了,最近忙什么呢?”

程处默又将扇子夺了回来,给自己扇着:“还能做什么?最近和一群人牙子闹着,他们背后还有权贵撑腰,过些天打算将这些畜生都吊死。”

李泰穿着短褂,“本王在河边挖了一个池子,池边还放了硝石。”

张阳一拍大腿,“魏王殿下大才!”

三人一拍即合,来到河边的小池子,池子挖得不大,底下已经与池边都铺好了石料。

池中央放着一个大桶,高于水面。

桶中塞满了硝石。

池子也就一丈宽大,就在树荫下。

感受着池水带来的清凉,三人皆是长出一口气。

程处默坐在水池中,“我家老货时常说,让我与你远一些。”

张阳不解道:“为何?”

程处默打湿的乱发披在脸前,“以前都是只是小打小闹,自然是无妨,你现在身居尚书省。”

“想来你家老货是担心,我会闯祸,然后被诛九族牵连程家。”

程处默认真点头,“老货说你有种,他都不敢这般当着外臣的面骂天可汗,也就你小子敢。”

李泰让侍卫端来了酒水,“姐夫洛阳那边的事情还能收得住吗?”

程处默喝着酒水也是忧虑,“某每月都在洛阳派出人手。”

现在大家都顶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金钱上的压力。

骊山的压力也很大,朝中的压力也很大。

张阳皱眉道:“岭南的蔗糖到了吗?”

李泰喝着酒水,“在路上了,过些天就到。”

“等下一批白糖到了,我们让价格降低,让洛阳那边的人收进更多的白糖。”

“降低多少价格?”

“一半。”

闻言,程处默和李泰都安静了半晌。

放下手中的酒碗,李泰皱眉道:“那要是他们齐心一气,不收白糖该如何?”

张阳思量着,“魏王殿下知道鲶鱼吗?”

“还请姐夫赐教。”

“我和魏王殿下说个故事吧,从前有个在海里捕鱼的渔民,他每一次出海回来发现鱼槽中的鱼死了不少,可是乡民更愿意买活鱼,之后他就会在鱼槽中放入一条大鲶鱼,这样一来那些小鱼为了活命,就会躲避鲶鱼,拼命地游动,而这些鱼也会因此活下来。”

木桶中的硝石就要反应完了,池水也没有之前那般凉快。

张阳从池中站起身,“放入鲶鱼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当一个利益团体多了一些陌生人,原本团结的众人也会被各自的利益所分裂,从而打破了这种团结。”

李泰本就是个很精明的小胖子,他眼神多了几分明悟,“让杨涟开始张罗自己的手下,在其中发展出一股势力,来搅乱他们的阵脚。”

张阳走到岸上,在池水中泡过之后,风也凉快了许多。

白糖的价格自去年到现在一直都在涨,也是时候刺激刺激世家子,让他们体会一下涨跌的乐趣。

侍卫来报道:“魏王殿下,陛下的车驾就要到了。”

李泰连忙从水池中起来,收拾了一番去迎接父皇。

夏风吹过骊山,远处的官道上也被吹起一阵沙尘。

兀长的兵马护送着天可汗一家来到骊山。

三人站在村口迎接。

程处默思来想去,“你以前看过兵书?”

张阳皱眉回道:“我看过的倒是没怎么看过,处默兄何出此言?”

程处默长吁短叹,“我家老货说得没错,读书人都不是什么好人,人读书越多就会变得越坏。”

车马到了近前,三人低下身子。

“处默兄,你最近怎么变得多愁善感了?”

李泰小声道:“处默最近看上了一个女子。”

张阳讶异道:“是吗?这次又是谁家的孩子,怎能这般倒霉?”

见他脸色一黑,张阳又改口道:“谁家孩子被你看上了,需要我们帮忙吗?”

程处默挠了挠头,“是一个寻常人家的女子,她家是做酒水生意的。”

张阳再是问道:“有故事?”

程处默汗水不断从额前流出,“此女子为人爽快彪悍,某与她过了一两招,竟然不是她的对手。”

关中女子向来彪悍,也不好惹。

张阳发愁道:“处默,这不对吧。”

“如何不对了?”

“照理说与人动手顶多算是以武会友。”

“本王也是如此认为,谁教处默兄一往情深,打又打不过别人,难道娶了回家整天挨揍?”

“魏王殿下有所不知,处默兄弟向来口味独特。”

程处默小声道:“莫家打算过些日子再去会会她。”

心说不对,张阳又道:“你们打架,官府不管吗?”

车驾已经到了近前,李世民早已走来,看着眼前三个小子低头挤眉弄眼,还在低声讲着话的模样,随即清了清嗓子。

李泰抬眼一看,连忙将身子放得更低了,“父皇,孩儿都已经安排好了,随儿臣来。”

李世民又瞪了一眼张阳,走入村子。

看车驾走得缓慢,骊山与长安城并不远。

在烈日下,护送的队伍走来也是人困马乏,张阳再次问道:“后来呢?”

程处默先是感慨,像在整理要说出口话,思量再三,“后来……某就来了村子。”

“你家老货不是打算给你安排婚事吗?”

“呵,我家老货没出息看上了孔颖达的孙女。”

“看来程大将军也是口味独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