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四百九十章 县侯管钱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四百九十章 县侯管钱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尚书省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都说三省六部,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自汉以来尚书省乃至一国宰相所在。

为了完善朝中吏治,尚书省早已被闲置,而且没有再复立。

而且门下省就有政事堂,议政之事也不需要尚书省。

现在朝中的形势,陛下有意无意都是削弱相权,更是澹化宰相的权力。

宰相这个位置太过特殊,历朝历代相权过大,无法制衡。

一国之乱往往也是从宰相开始。

若是尚书省再复辟,尚书之权压过中书省,对吏治来说会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长孙无忌又道:“陛下,臣的意思是尚书的职能还在,并不是重新设立仆射之位,而是让张阳继续任职侍郎,从中书省调往尚书省。”

房玄龄又道:“既然如此就不能给张阳太大的权力,不设尚书令,不设仆射。”

李世民又道:“该给张阳何职?”

长孙无忌又道:“度支,劝农,营田。”

武德殿的谈话,开始为张阳的以后规划。

熟不知此刻的张阳已经在打算退休后的日子。

许敬宗回到了外交院,与张大象,张大素,李崇义商议对吐蕃的章程,让松赞干布签字画押。

黄昏时分,张阳回到家中,小熊正驮着一个架子,迈着吃力的脚步正在犁地。

张阳愣了好一会儿,点头道,“这头熊确实吃得太胖,也该让它犁地减减肥。”

好似听懂了主人的话语,小熊满不服气地嗷嗷叫唤了两声。

在家中坐下,张阳喝着茶水。

小熊犁完地,小武给它卸下架子,它便自觉地去水盆中坐下,让小武给它洗干净爪子和毛发。

洗好之后,看孩子摇篮中哭闹了,小熊又跑去到女主人李玥身边,帮忙推着摇篮,小主人这才停下了哭闹。

这头熊忙前忙前,也累得够呛。

以前它还小,四年了,它从当初的瘦小已经长成了一头壮硕的成熊。

这还没到它完全长大的状态。

现在它只比寻常人家的田园犬大一两个个头。

倒是它直立起来的时候只比成年男子矮一头。

张阳低声道:“过些天我们家就不用马车了,让它拖着马车就好。”

闻言,李玥怪异地看了一眼夫君,“怎么舍得让它拖马车,再怎么说也是自家养大的。”

它已经成了家里的一员,来这个家这么久,早就有了感情。

张阳啧舌道:“不舍得让它驮马车,怎么舍得让它犁地。”

李玥还拿着书卷,“它是家人,也该为这个家出力。”

“让它驮马车也是为了这个家出力。”

夫妻俩争论两句,王婶走来道:“公主殿下,宫里的人来了。”

张阳看向家门口,见是王公公,连忙从院子一角的库房中拿出两坛腌好的萝卜,“王公公,这是来宣旨。”

王公公拿出一个官印,“这是尚书的官印,这次玉樽乃陛下赏赐,陛下有旨让张尚书从中书侍郎改任尚书省侍郎。”

张阳接过官印狐疑道:“尚书省?”

王公公笑着解释,“老奴也不清楚,武德殿内是赵国公提议的。让张尚书掌管权农,度支之权。”

张阳把两坛腌萝卜交给他,“这两坛子腌萝卜还望公公收下。”

“张尚书实在是……”王公公接过这两个坛子,又道:“老奴再多说两句,陛下没有要复辟尚书省的意思,而且尚书省空置多年却少人打理,这才交给张尚书,往后的相权与朝政议事也都在中书省和门下省,与尚书省无关,再过一些年月等朝中官吏人手补齐,会取缔尚书省。”

“张尚书只是暂任,往后或许再无人去任职,您可能是最后一位。”

“多谢公公告知。”

“那老奴就告辞了。”

李玥拿过这个小巧的玉樽,“历来能够赏赐此物的人甚少,只有天子看重其人,赐予此物可与天子共同饮酒。”

张阳把官印放下,“赵国公这只老狐狸是什么意思?”

李玥也看着官印,“尚书省闲置已久,朝中需要人来打理,赵国公心里很清楚,尚书省不会再复辟,之所以这么做有敲打之意,一个闲置衙门交给夫君,是希望夫君能够独当一面。”

“呵,我还不能独当一面吗?整个礼部都是我管着,俸禄就不说了我还每年倒贴钱。”

李玥一手撑着下巴,看着官印又道:“倒也不是无用,夫君掌握着度支之权,要放在秦汉时乃治粟史,可过问财赋,仓部、左右户、金部、库部……”

“慢着。”张阳打断道:“这不是户部的事吗?”

李玥摇头,“户部只管赋税田亩和民册户籍,至于财钱去向则是夫君过问。”

张阳颔首道:“也就是你父皇让我管钱?”

“算是这个意思,不过夫君不要太当回事,从来都只用天子用度,多半不会过问尚书省,一个虚衔而已。”

在以前望夫成龙的媳妇,现在倒有一种看开了的感觉。

注意到目光,李玥琼鼻皱了皱,“夫君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张阳牵过她的手,“你比以前更成熟了。”

夫妻俩人并肩而坐,侧脸靠得很近,可以感受到彼此的呼吸。

李玥温柔笑着,“夫君觉得我以前不成熟?”

“我只是觉得你以前觉得我做官出息了,你会更高兴,现在我被架空了,你反倒是松了一口气。”

“如果真有三十岁那年,夫君是重病缠身,我一定不会让父皇这般利用夫君。”

张阳点头,“对,你父皇就是在利用,你我夫妻终于有了共识,这是一件好事,有此共识我们应当庆祝,今晚喝酒。”

握着这双粗糙的大手,感受着手掌的温热,李玥又道:“夫君三十岁那年真会有这么一天吗?”

“我那是忽悠他们的。”

李玥突然又笑了,“说来也是,夫君向来注意养生,应当长寿才是。”

“晚上能喝酒吗?”

夫妻间的低声细语被小武突如其来的一问打断。

李玥抚着她的发髻,“老师都戒酒这么久了,戒了就戒了,不想再饮酒了,让你师父独酌。”

婶婶做了三两小菜端上桌。

张阳喝着酒水,考虑到朝中的财钱大权,这皇帝还真是会挑位子,偏偏是这个管钱的官。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

深夜,李泰坐在村口听着一群自称饱读诗书,通读古今的老先生讲述生门死门的题目。

“难道诸位老先生也解不开吗?”李泰的神情多了几分悲怆。

几个老人家无言相看一眼,只好回道:“回魏王殿下,此题妙就妙在不能以常理思量,还请再给老朽多些时候思量。”

李泰吃着菜叶子,“行了,不为难你们,早点回去休息吧。”

“喏。”

嘴里还嚼着菜叶子,让人送这些老人家离开。

魏王要减肥,一群魏王府出来的侍卫也要跟着减肥,陪着魏王殿下吃菜叶子。

李泰放下手中的空碗,“弘文馆那边还没有消息送来吗?”

侍卫回道:“一早便再去问。”

“岭南的蔗糖什么时候可以到?”

“今年岭南风调雨顺,各类作物的长势也很不错,想来又是大丰收,到了七月便能收获更多的蔗糖。”

见魏王吃完了菜叶子,侍卫懂事地递上一只鸡腿。

减肥也不能只吃菜叶子,不吃肉。

魏王殿下吃完菜叶子总要配一些肉食。

李泰啃着鸡腿,看着洛阳送来的书信,那边的白糖价格已经涨到了五百贯一斗,“真是一群贪得无厌的家伙。”

早晨,李玥忙着给夫君穿好官服,打理发髻,“既然父皇将度支郎的位置交给了夫君,往后朝中要用钱的地方,势必要过问。”

张阳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媳妇正在帮着自己扎头发,她的睡衣宽松,半遮半掩。

“夫君莫要闹了,时辰来不及了。”李玥给戴好官帽,又注意到什么地方不对,“咦?这官帽怎么……”

“为了让官帽更透气一些,我给上沿镂空了,戴着就不会闷得慌。”

李玥观察了半晌,“不仔细看,确实不容易发觉。”

抓住夫君的魔爪,李玥红着脸又道:“孩子就在院子里。”

“……”

“夫君别耽误了时辰。”

说完话,她将一盆奶倒了出去,夫君总喜欢用来泡脚。

孩子换成了米粥食,媳妇的情况好转很多,挤奶的频率也少了。

张阳穿好官靴,吃着小武蒸的包子,急匆匆出了门。

今天的早朝有些特殊,松赞干布还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进行称臣的事宜。

张阳跟着早朝的人群走出承天门。

许敬宗走在一旁,“听说陛下将张尚书调任尚书省?”

张阳点着头,“赵国公的主意。”

“这老狐狸不希望将来中书省的权力有尚书一份。”

“这就是朝争吗?”张阳神情凝重,“我果然还是被他们孤立排挤了。”

“下官会一直站在张尚书这边。”

走入殿内,有人笑呵呵聊着家常,还有人正为了今天要禀报的事宜准备嘴里不停念着,也有人大清早就在打瞌睡。

“下官心里一直有个疑惑。”

“什么疑惑?”

许敬宗凑上前低声道:“这个松赞干布知道了太多事情,包括薛延陀可汗的下落,若是此人回到了吐蕃口无遮拦……是否要杀他灭口。”

“老许啊,我们需要吐蕃的民心,这人还不能杀。”

“也罢,下官回去找个借口,就说夷男可汗是故意要留在中原的。”

“这才是我们礼部的侍郎,不要动不动就杀人,我们是好人,那就要拿出好人的样子,我们一定要站在正确的一方,才能不被落人口舌,往后诸多事情才能更顺利。”

“对,我们是好人。”许敬宗重重点头,就算外交院杀人越货,诛人心灭他国,西域血流成河和外交院有什么关系,我们是好人,他们才是坏人。

早朝正常开始,由礼部侍郎张大象站出朝班开口,松赞干布受到召见走入太极殿。

按照以前称臣的流程,松赞干布道歉,赔罪,认错。

松赞干布会审时度势,也知道进退。

他很清楚现在和大唐继续抗衡没有意义。

不要在对方隐忍的时候骄傲,会隐忍的人才要防备他,松赞干布要像当初高昌父子那样狂妄,倒也好对付。

现在吐蕃赞普低头认错,外交院反而拿他没什么办法。

插科打诨是常事,张阳迷迷湖湖已经不知道早朝接下来的事宜发生了什么。

直到醒来,才发现殿内的人已走了七七八八。

扫了一眼四周,目光落在站在殿外的太子殿下,张阳好奇道:“太子殿下是在等谁?”

李承乾无奈道:“你刚被调任尚书省,当年父皇在尚书省任职,孤也知晓一些尚书省的事宜,带你过去。”

“有劳太子殿下了。”

尚书省的方向与中书省同路,只不过要多走一段路,绕过中书省,路上的石缝中长出了不少的杂草。

这里没有行人,显得荒凉。

走到一个宅邸前,门匾上的字迹隐约可见,尚书省。

李承乾推开老旧的门,走入其中,内部的情况更糟糕,杂草成片。

中书省的正堂更是破败不堪,还有不少的瓦片落下。

李承乾解释道:“父皇登基之后,这里便一直被封存,许久没有人踏足过,其中还有不少的卷宗留着,那都是武德年间的事了。”

这尚书省就是一个空衙门,自己是这里唯一的官吏。

院子很宽,比中书省还要宽大几分,一阵冷风吹过,让此地显得阴森。

李安俨带着人到来,“太子殿下,这是户部让送来的卷宗。”

李承乾点头,“都搬进来吧。”

“喏。”

张阳卷起自己的袖子,拿起放在墙角的扫帚,刚刚拿起来饱经风霜的扫帚当场散架,一阵无言……

李承乾又道:“想必你也知道,朝中用度紧张,你经营骊山颇有成效,赵国公也是希望朝中有一个安排银钱度支的人,观你有经营调度的本领,也希望朝中能富裕起来,朝中银钱涉及众多事宜,尤其是今年科举之后……”

还来不及打扫这里,看着一堆堆的卷宗被送来,张阳随意拿起一册看了起来,不看不知道,这些卷宗就是让人头皮发麻的账单,还有许多俸禄欠着未发。

张阳小声道:“太子殿下,不会有人来找我讨债要俸禄吧。”

李承乾犯难道:“孤也不清楚,多半……不会有人来讨要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