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四百八十六章 让皇后头疼的翁婿关系褴誾酠嚔

松赞干布眉头直跳,“天可汗如此尊贵的人,生活还会困苦吗?”

“是啊,朝中处处要花钱,明明还如此紧张,他还要想着修建太液池,用来给他这个天可汗钓鱼为乐。”

岑文本继续记录着,只是手中的笔慢了不少。

松赞干布点头道:“听了唐玄奘的建议,吐蕃也在修建布达拉宫,吐蕃需要一个族人敬仰的所在,就像是中原的长安,就像是秦时的咸阳。”

这个吐蕃赞普把诸多部落之间的不和比作缺少共同敬仰的方向。

他的想法确实不错,可就算是这么做了,在人心尽失的情况下,能够收回来的人心又有多少?

人们会拥护你往往不是你建设了一个多少宏伟的所在,而是你的所作所为能否受到人们拥戴。

这才是根本所在。

而且这个道理在中原已经被检验了无数次了。

外交院除了加强吐蕃与中原之间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在与这个吐蕃的国君争抢人心。

人都是现实的,就算是吐蕃人也希望能够安定下来,他们能够信任松赞干布一次二次,可以后呢?

就因为这样的信任,松赞干布才能领着吐蕃部族发动战争,并且收复羊同,苏毗,彭域等地,一度让吐蕃扩张。

三年前,正是吐蕃的巅峰,松赞干布这个年轻的赞普,看了看四周,发现东方有一个大国这个大国就是大唐。

他想要挑战大唐。

松赞干布带着吐蕃的绝大多数青壮年投入战争,在凉州攻城失败,损失惨重。

而在之后的战斗中,战事虽有起伏,最后还是在苏定方和牛进达的前后夹击之下败得七零八落。

导致现在吐蕃损失了众多青壮年人口,这些人是吐蕃的生产力,损失了这么多人家部族当然也不乐意。

这种信任的代价很大,在这种代价下,还会信任他吗?

也正是现在吐蕃人心离散的时候,外交院也在这个时候苦心培养人手,趁这个时候,让更多的吐蕃的部族归于大唐。

国君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吐蕃的众多平民普通人能否向大唐臣服,去收服松赞干布不现实,让他一个人臣服并不能说明什么。

让所有的吐蕃人成为大唐的子民,让他们学习关中文字,说关中话,学习中原的礼法礼制才是正道。

这方面的事情一直都是张大素在安排,以搜集吐蕃风土人情的典籍为由,派出了数十个精明能干,善游说之人拉拢吐蕃的大部落的贵族子弟。

松赞干布不解道:“天可汗当真是如此人物?”

“何止如此,天可汗现在还很飘。”

“很飘是什么意思?”

“就是飘飘然,很膨胀,就是骄傲自大,不考虑战争的成本与收益着急去攻打薛延陀,他能收回出征的成本吗?”

“原来是这样。”

松赞干布喝着茶水,天可汗要攻打薛延陀,听到一件不得了的事情。

岑文本,一边记录冷汗直流,张尚书的话语越来越危险了,评价天可汗的为人就算了,还将这种朝政大事说出去,这是能说的吗?

“想来县侯为了国事,时刻担忧。”

“是呀。”张阳直抒胸臆,感慨着,“俗话说得好有多大的锅下多少的米,天可汗应当量力而行,还有天可汗那几个孩子,一个个都教成什么样了,太子殿下老实憨厚,哪天被人卖了都不知道,还有魏王殿下,要是魏王殿下能够即位将来一定是个昏君。”

许敬宗越听越觉得不对,此刻好想把张尚书的嘴堵住。

张尚书可以不要命,外交院上上下下都还要活着的呀。

“老松,你觉得呢?”

听到这个怪异的称呼,松赞干布有些接不上话。

“说赞普生分了,就当是交给朋友,就叫老松了,方便不绕口。”

松赞干布诧异一笑,“县侯为人直爽,与外界传闻性情孤僻大相径庭。”

“老松啊,我们谈归谈,上一次为了吐蕃和大唐停战,那些约定你还记得吧。”

一口一个老松,话语听着很亲近。

说到当初的约定,松赞干布一手攒拳神色也紧张了几分,“禄东赞说这都是你逼迫的。”

张阳又道:“不论怎么样,当初的约定都已经写了下来,而且还留有字据和印信,吐蕃不会不认吧。”

松赞干布缓缓点头,“我们认。”

“那为何当初说好赔偿三十万贯,到现在一点音信都没有?”

“我们会想方设法还给大唐的。”

几个随行而来的吐蕃人面对这等屈辱此刻咬牙切齿。

他们的脸色不善,许敬宗也紧张了起来,要是这些人动手,不论说什么都要保证张尚书的安全。

也不知道魏王殿下的侍卫打不打得过他们。

张阳又道:“老松!我们不妨这样,之前说好的茶叶买卖安排在河西交易,往后茶叶到了吐蕃你可以转手再去卖给吐蕃的其他人,又或者卖给波斯,天竺都行!赚来的银钱都用来还债如何?”

又是安静了好一会儿,松赞干布也在犹豫。

“我知道吐蕃人淳朴,不知道买卖这一行要如何作,听说在西域有一伙人,他们自称是昭武九姓的后人,他们游走在西域诸国各部,有着很好的销售渠道。”

“若是吐蕃可联系上这些人,茶叶的买卖就能扩展到西域乃至波斯以西,或者是天竺,这是大好事。”

张阳微笑着,“老松?你在听我说话吗?”

又是回了回神,松赞干布叹道:“回到吐蕃之后,会去尝试的。”

“像我们大唐这么好的债主去哪里找,既要帮助你们赚钱,还要你们还钱……”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

明明就是一个坏透的人,坏到了难以启齿的地步,姐夫竟然还将自己感动。

李泰很为将来的吐蕃担忧,也替这位老松的后半辈子担忧。

两人的谈话停顿了好一会儿。

“可否与我一起面见天可汗吗?”

松赞干布终于开口要见陛下。

张阳点头,“你可以先回长安城休息,明日下了早朝我便来驿馆接你。”

转头看向许敬宗,张阳又道:“带赞普先去休息,你安排一下。”

许敬宗躬身点头,“喏。”

岑文本也重新站起身,晾干墨迹收拾了一番也回去了。

张阳坐在村口喝着茶水,“终究还是来大唐了。”

心中正感慨,见李泰目光幽幽。

“魏王殿下,为何这么看着我?”

李泰板着脸,“要怎么问?”

张阳站起身,放松着自己的肩膀,“刚刚在山上搬了这么多东西,现在浑身的骨头都在酸痛。”

李泰鼻孔出气,咬牙切齿,“要如何问呢?”

许敬宗带着松赞干布回长安城了。

宫里来的人也走了。

过了片刻,汝南公主带着孩子回来了,张阳带着一家人也走了。

留下李泰还站在原地。

侍卫看着入定一般的魏王,“魏王殿下?”

李泰勐的一回神,“你们两个站好,假设你们背后各有一扇门,现在本王问你们,哪一扇是生门。”

“魏王殿下,卑职身后的这扇是生门。”

看着自己侍卫谄媚的笑容,李泰又道:“本王如何知道你说的是真话?”

“卑职对魏王殿下只会说真话不会说假的。”

拿起姐夫放在石桌上的扇子,他拍打着自己的侍卫,“本王还觉得你说的是假话。”

“卑职对魏王殿下忠心不二。”

李泰摆手道:“不,不是这样的。”

天色入夜了,李泰像个孤魂一般在田间地头漫无目的地走着。

他脑子中一直想着姐夫说过的题,如何判断生门,死门。

而且只能问一次。

那又要如何才能知道谁才是说真话的那个?

在渭水河边,停下脚步。

李泰使劲抓着后脑勺,招手叫来自己的侍卫。

侍卫小步跑上前躬身道:“魏王殿下有何吩咐。”

李泰琢磨着,“你马上让人去长安城张贴布告,将这道题目送入崇文馆,弘文馆,四方馆,让全长安城的人都去想这道题的答桉。”

“喏。”

此刻的宫中,李世民看着岑文本的记述,又问向一旁的太监,“一字不差?”

小太监回道:“已经校对过,确实是一字不差的。”

岑文本躬身站着,额头的冷汗直流。

李世民瞧着这次谈话的内容,“好个张阳,竟然说朕自负且多疑。”

斟酌了一番,又问一旁的太监,“你觉得朕自负吗?”

小太监双腿在打颤支支吾吾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李世民又问道:“你觉得朕多疑吗?”

小太监终于支撑不住,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陛下饶命!”

李世民继续看着,声声冷笑,“还说朕开辟太液池是为了钓鱼?难道朕是这等昏君吗?”

话语很轻,句句都带着森冷的杀意,小太监不停地磕头,“陛下,这都是张尚书说的与小人无关呀。”

“你看看这上面的话,还说朕飘了?朕骄傲自大了?朕何尝不是在接受群臣的进谏?朕何时自大过?”

怒火中烧,李世民拍桉而起,“朕看他张阳是不想活了。”

眼看陛下就要冲出去,岑文本连忙拦住,“陛下!陛下!万万不可冲动。”

李世民指着殿外怒骂道:“他竟然还敢说朕的儿子,朕的儿子怎么样轮得到他来指指点点?”

岑文本再次拦住,“陛下,张阳口出狂言何必与他计较,他也无非是逞口舌之利,陛下切莫动怒。”

张阳肚子里还有很多货没有掏出来。

这个小子对朕还有利用价值。

李世民忍受着现在就要冲出去,带兵将他分尸的念头,“好!朕先忍着。”

岑文本长出一口气,“陛下英明。”

“这小子还说他这辈子不能说太多话,三十岁便会重病缠身?真以为朕会相信他的话?他把朕当傻子湖弄!”

“陛下,张尚书不过是为他三十岁想要退隐找个借口,这世上哪有这种奇怪的病症。”

李世民挥袖道:“让卢照邻去查阅一番,到底是什么病,年轻时好端端的,三十岁就会重病缠身,还不能说太多的话。”

陛下的心情很不好,将记录着张阳话语的纸张揉捏成团,再是铺开将它撕个撕碎。

看得一旁的小太监心惊肉跳,好像这就是张阳的下场。

从甘露殿走到立政殿,李世民与皇后说着张阳这小子是多么地口出狂言。

李治听了讲道:“父皇,姐夫确实说过。”

看着自己的小儿子,李世民黑着脸,“他又说过什么了?”

“老师说他不能与人说太多的话,说多了会元气大伤。”

李世民呼吸沉重,“你现在就给朕将尚书全部抄一遍。”

李治眨了眨眼,蠢萌地再问,“为何?儿臣说错话了吗?”

“这种话听一听就行,也就你这样的蠢小子会信,现在就给朕去抄,抄了再给朕背诵!你看看什么样子!哪天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面对父皇的喝骂,李治委屈地吸了吸鼻子,转身低着头离开。

长孙皇后给陛下揉按着太阳穴,不由得也是一脸愁容,总是这样,张阳与陛下这翁婿俩人忍让这么久。

皇后很担心,这种忍耐都是有极限的,要是以后一直这么下去,说不定真有一天会兵戎相见。

可是宫里这么多的孩子都向着张阳。

还有丽质是玥儿的弟子。

就连李承乾也对张阳很倚重。

青雀和父皇也住在骊山。

女婿和陛下打起来,这么一大家子该如何自处?

李世民低声讲着,“观音婢,你说朕的孩子将来真会被人卖了还不自知吗?”

长孙皇后笑道:“孩子们都还小,需要有人来教他们,再说陛下正值壮年,有此忧虑为时尚早。”

深夜,宁静的长安城。

松赞干布住在驿馆中,年初来朝贺的诸国使者都离开了,此刻的驿馆中客人并不多,毕竟是官驿,不是什么人都能来住的。

有一个不知是何来路的疯和尚,在楼下傻呵呵地笑着。

波斯王子来长安城已是第三年,松赞干布邀请他一起用饭食。

波斯的局势吐蕃人也都知道,大食人来势汹汹,波斯危在旦夕。

松赞干布对他道:“张阳可能活不到三十岁。”

波斯王子感慨着,“来了长安城三年,至今没见过,他重病缠身吗?”

如果张阳英年早逝,对吐蕃以及西域的诸国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松赞干布眼神阴翳,他小声道:“大唐不会一直强大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