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四百四十九章 提前给李渊过除夕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四百四十九章 提前给李渊过除夕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张阳走入自家库房看着为数不多的葱,将它们放在阳光下,等这些葱都吃完,就要上山去摘野山葱,这隆冬时节,山上还会有葱吗?

家里花钱如流水是一回事,大唐的物资还是贵乏的,葱姜蒜都一样。

这些生活的必需品一到冬天就特别短缺,尤其是今年媳妇大张旗鼓要给全村人做包子吃,这导致今年的葱几乎被挥霍一空。

看媳妇一脸的骄傲,张阳暗然神伤,“媳妇,隆冬时节还没过去。”

李玥点头道:“会过去的,来年开春就好了。”

张阳惆怅道:“以后还要多开垦田地,补充物资。”

一个人走出家门,村子里正是热闹的时候,孩子们这些天也停课了,张阳的目光看着牛闯,他带着一群村中的男人和妇人一起去长安城卖布匹。

村中的劳作也到了尾声,等这些布都卖出去之后有了收入,等来年再开工继续赚钱。

张阳的目光看向田地,起初也不是没有想过做一个大棚,在保温透光的效果上,成本上一直都是一个大问题。

就算是再财大气粗也不能用棉布来制造大棚,上千亩地呢,这需要多少的棉布。

成本未免也太高了,再者说效果好不好都不好说。

张阳抬脚用力跺着一块泥,“技术技术!去你的中原世家,士族门阀,你们一个个读书来读书去,就不能为民生做点事吗?老子还要去研究聚合材料是不是。”

“都是一些混蛋,一群只顾着自己的混蛋,口口声声为天下,为社稷,为万千生民,老子吃口葱都成为问题!”

叫骂声很大,正巧路过的孙思邈闻言好奇上前,“葱?”

张阳整了整衣衫,“孙神医对葱也有研究吗?”

孙思邈抚须点头,“老道自然知道葱,葱也可以用来治伤,将葱捣碎用水冲泡之便可以用来清洗伤口,前隋有个家伙说过,抑取汁,敷疮上,即血止。”

张阳倒吸一口凉气,在行医治病这方面古人的想象还是很丰富的,葱有杀菌的作用,能不能止血,这好像不是一回事。

“当真可以止血?”

孙思邈冷哼道:“清洗伤口调节脾胃自然有用,止血倒不见得。”

张阳揣着手点头,“也对,这要是用葱汁来清洗伤口,岂不是用完之后留用葱香?”

“那是自然。”

“饿的时候,忍得住吗?”

孙思邈突然又是一阵无言。

葱在古时候的用处很多,自神农尝百草以来就有人将葱用在各种用途。

有人将葱用在药经中,在食用价值上,大唐人尤其是权贵这方面,并不是多么地喜欢葱。

这东西吃着辣口,葱可以作药也可以是一种蔬菜。

就当作蔬菜,权贵们也不会把葱当菜吃,更没有去考虑和一些肉类米面搭配后可以发生质变。

孙思邈抚须又道:“贫道以为用葱汁来清洗伤口也是不妥,以前用药时就有人用了葱汁之后,伤口奇痒难耐,没有你的酒精好用。”

“在下也如此认为。”

孙思邈念着不知名的药经,迈着沉稳的脚步离开。

说来从到了骊山以来,也不知道这位老神仙多少岁了。

村中还要设宴招待李世民一家。

每一次李世民来村子,对这片小地方的食物消耗都是巨大的,尤其是拖家带口的时候。

猪的惨叫声传遍四野,看来是在杀猪了。

张阳巡视着村子,正在算着村中现有的财产,猪圈有成猪还有两头,小猪六头。

鸡圈里小鸡二十来只,能够杀来吃的还剩下六只,倒是鸡蛋还有上千颗,大冬天的倒不用担忧这些鸡蛋会孵出小鸡,村民们也会用这些鸡蛋拿出去卖,换一些银钱。

就算是家里再富裕,物资还是头等的大事,尤其是时季变化,这种情况更明显,到了冬天也就耐寒的菠菜和卷心菜可以吃上。

张阳揣着手看向远方,也不知道当初和那些波斯人交代的事情,他们完成得如何了,到底找到了土豆没有,再不济能够找到花生和辣椒也可以。

“花生是什么?”

听到身后的话语,张阳回头瞧了一眼,“魏王殿下,我刚刚说话了吗?”

李泰点头,“你刚刚说话了,自言自语的。”

张阳依旧皱眉看着远方。

李泰又道:“花生好吃吗?土豆都是何物?”

“一种食材,有了土豆就可以让大唐从此不缺粮食了,实在不行有红薯也行,我把这件事让波斯人去办了,我想着他们可以找到卷心菜,是不是可以找到其他的好东西。”

“能够让大唐不缺粮食的食材?当真?”

以大唐现在的人口和粮食数量,耕种的田亩比人口要多。

隋末打了十年的仗,天下初平定李渊登基后各地平乱又花五年。

人口大减,生产力不足。

等现在李世民坐上皇位,鼓励发展民生,促进人口增长,并且减少赋税来提振人口的措施是没错的。

也就是说现在的大唐,最需要提升的是生产力,生产力才是第一位。

而大唐的粮食保有量,目前也可以应付,从贞观三年的旱情过去之后,连年的丰收,给了这个天可汗很大的底气。

以至于现在李世民多少有点飘了。

“姐夫!你还没回答我。”

张阳回过神,“在遥远的西方还有很多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探寻,也不知道你父皇有没有兴趣派人出海远航寻找宝藏。”

李泰来回走着,“典籍中有记载,自古以来出海者十不存一,很多出海的人皆没有再回来,有些人说海外有蓬来仙岛,本王以为根本没有这种事情,这些多半是死在了海上。”

“魏王殿下说得没错,其实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以后魏王的殿下想要篡位了,可以让太子去出海,让他以为海外真的有仙人,这样就能兵不血刃拿下储君之位。”

安静半晌,又是一阵冷风吹过,李泰沉声道:“太子虽说没有本王这般的才智,但也不至于傻到这种地步。”

与自家的小舅子聊着天,从村子走出一路来到铁匠坊。

张阳端详着眼前的指南针,目前来看没有变化,比之前的结果都要好。

拿出之前李泰的这面铜镜,早在先秦就有了合金铸造。

张阳怀疑这面青铜镜就是用到的就是合金技术,因为历朝历代无休止地战乱,很多当年的铸造技术都是失传了。

知道是魏王殿下来了,江师傅走到铁匠坊外。

看到李泰愁眉苦脸的样子,他小声问道:“敢问是不是这小张惹魏王殿下生气了。”

李泰连忙摆手,“他没有欺负本王。”

江师傅板着脸又道:“还不给魏王殿下行礼。”

张阳连忙躬身行礼。

“不用行礼了,以后谁敢对本王行礼,本王就打断……”

看着姐夫,李泰又把话语咽了回去,只好把身体放低回礼,娘的!太欺负人了。

这姐夫的癖好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阳拿出一张图纸,“江师傅,这是我们铁匠坊接下来的研究目标。”

目光看着图纸,思量片刻,江师傅揪着自己下巴的胡子,“这是何物?”

“此物叫作弹黄,简而言之就是一种有弹性的铁线圈,魏王殿下将它画成了这般模样,通过铸造增加或减少铁圈的横截面,调整弹黄的承重能力。”

听了一番话,江师傅点头,“不愧是魏王殿下,竟能想到这种古怪又稀奇的事物。”

李泰耷拉着脸,此刻目光呆滞,大脑进入了宕机状态。

张阳再是解释道:“魏王殿下还说了,在铸造的时候可以多尝试其他的材质掺杂来提高韧性,具体要如何做,还要诸多老师傅一同探究。”

江师傅向李泰行礼,“魏王殿下放心。”

一边行礼还要拉着张阳一起行礼。

装模作样也就算了,还要将这弹黄之名放在本王的头上。

李泰拉起张阳的衣袖就往铁匠坊外走去,以后不许张阳来铁匠坊,太折磨人了。

老江师傅手中拿着图纸,斗志满满。

“江师傅,跟在魏王殿下的年轻人姓张?”

江师傅点头,“叫他小张就好,以前在城西的时候他总是让别人这么称呼他。”

又有人又道:“听说公主封地的县侯也姓张。”

“对,好像也是二十岁冒头的年纪。”

众人的目光都看向江师傅。

“你们看着老头我做甚?这小子当年穷困潦倒,来打铁湖口,穷得一张饼吃一天,怎么可能是县侯,尔等都别胡想。”

众人闻言也打消了疑虑,大家都是淳朴良善之人,只顾低头干活。

在这年头但凡你有锻铁的手艺,总不会饿着,不在长安城就算是在外面的州府也需要这等手艺人。

“江师傅,这个小张现在跟着魏王殿下做门客,将来会不会做官。”

“魏王殿下门客肯定也有一官半职,说不定以后还能给老江师傅养老。”

“要是再好点,还能给孤寡半辈子的江师傅续个弦。”

听着周遭的打趣,江师傅瞪了一眼,众人这才继续忙着手头上的事情。

骊山的晚宴开始了,为了提前给李渊过除夕,李世民还从太常寺调来了人手。

太常寺掌管礼乐,一群舞妓在李渊的家门口起舞,还有钟鼓乐声不断。

张阳跟着李泰而来,宴席排场很大。

在自己的媳妇的身边坐下,张阳的目光看着眼前的菜色,一盆红烧肉,再是一盆菠菜与羊肉。

如今最不缺的就是羊肉,草原上承包的草场要多少羊肉就有多少,卖都卖不完。

注意到夫君心疼的神色,李玥小声道:“母后说了,在吐蕃的盐湖已经制出了盐,而且都是细盐,说是来年给我们骊山也送一些过来,多半不会少于一石。”

以现在的盐价,一石细盐的价格大概在十贯钱。

比较粗盐,细盐更贵,而且盐还是用来酱油不可缺少的东西。

如此一说,张阳的心情好了不少。

夜风吹个不停,张阳脱下自己的外衣给媳妇披上,边抚着她的小腹,“会凉吗?”

李玥披着厚实的外衣,“不冷,很暖和。”

今晚的宴席没有酒水,除了李世民夫妇,都是一群孩子。

等舞一结束,孩子们便开始吵闹起来。

李治站到人前念诗。

欧阳询老先生和老师也在场。

这一次的宴席办得越高调越好,至少让长安城的人明白,陛下是在给太上皇提前过除夕。

宴席进行了半个时辰便结束,李世民一直与李渊说着话。

期间李渊满脸的笑容,看来他们父子聊得很不错。

一直到了夜里戌时,宴席这才散去。

张阳带着媳妇并肩走着,身后跟着小武和徐慧。

难得宫里的那群小魔王不住在家中。

皇后也是碍于李玥有身孕,不想孩子们太过打扰。

走到住处,四周的一切又都安静下来,耳边也只剩下风声。

张阳推门而来,杨婶已经准备好了取暖的炉子,炉子上架着水壶,水已经烧开。

小熊也回到了家中,王婶给它喂着饭食,这头熊张着嘴吃得异常凶狠,想来是饿坏了。

走入家中,李玥带着俩小丫头脱下外衣,坐在屋内的炉子边取暖,让手脚都暖和起来。

老天在这个时候又落下了雪。

张阳皱眉看着夜空,“今年的雪不错,瑞雪兆丰年,来年又是丰收的一年。”

李玥递上一碗茶水,“夫君喝茶,宴席上的肉菜太过油腻。”

村民朴素,对村中的妇人来说,菜色越是油腻才说明了一个地方的富裕,对皇家也是,自然要体现骊山的大方。

骊山以南,向东三千里,此刻的洛阳城内,依旧是一片繁华。

在一处宅院中,李悻站在一群世家子弟讲述自己一路来的遭遇,他身负魏王殿下交代的重任。

在这些世家子弟面前说着现在天可汗的坏话,越是贬低天可汗,这些世家子弟越是高兴。

只要能博得他们的信任,李悻不介意无法无天地多说一些。

来到洛阳已经有一月了,也不知道魏王殿下到底是如何安排,这些世家子弟打听了一圈,宗室中竟然还真有整个李悻这个人。

可以凭空捏造一个宗室子弟出来,魏王殿下手段了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