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四百三十四章 都怪李泰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四百三十四章 都怪李泰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夜里的风又大了不少,西市的一处处街巷中传来异动,有人大喝,有人哭嚎,夜里的大风吹过巷道,又是传来低声细语。

在巡查的官兵再次路过这一片街巷时,这里又重回宁静。

张阳坐在院子里依旧看着书,古人对经济动向的掌握并不多,想要用这些古书籍来恶补经济学很累人。

由于这些书籍都是文人士子撰写,文绉绉的话语还要自己反复琢磨,想想看是不是自己所理解的那般。

许久之后,张阳放下书卷,放松着自己的眼睛。

“县侯,都已经安排好了。”

身后传来王婶的声音,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站在自己身后,怎么无声无息的,难不成以前是做杀手的?

就是这般无声无息出现在别人身后,专门抹脖子?

现在想着,感觉后背发寒。

“县侯?”看张阳没有反应,王婶又唤道。

“安排得如何?”

“还算顺利……”王婶将红烧肉帮从傍晚开始安排,一直到现在才将结果送来。

“我知道了,婶婶早点休息。”

“喏。”

张阳抬眼看了看,见王婶是从自家院门走出去的。

收起手中的书卷,张阳站起身,衣袖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抬头看向东方,天际边隐约看得清云彩。

等了一晚上已是清晨,都不用睡了。

张阳洗漱一番,开始做早饭。

徐慧起得很早,她小小的个子踮起脚尖拿起窗台的小木杯,用小号的牙刷和木盆洗漱。

不一会儿小武也醒了,两个小丫头坐在一起洗漱着,正小声说着什么。

李玥走出房间神情还有些恍忽,她梳理着还显凌乱的发髻,“夫君,早上吃什么?”

“骨头粥。”

李玥走来闻了闻,“嗯,真香。”

张阳把煎好的蛋盛出来,“过两天村子里的稻米也都晾晒好了,分一些今年的新稻米给河间郡王与程咬金大将军家里送去。”

李玥点着头接过一盆煎蛋,放在桌上。

媳妇的孕期到了最关键的时候,睡眠也不是太好,每到早晨睡醒都有些精神恍忽,就连教小武做题都有些力不从心。

注意力也不好集中,也只有在看书的时候才能让她平静许多。

要说寻常孩子之间相处多半也需要一段时间熟悉。

小武和徐慧俩人的相处特别地顺畅,关系好得像是姐妹一般。

张阳对付了两口早饭,戴上官帽便出了门。

杨婶依旧守在门口。

张阳从小巷走出,走在朱雀大街上,正巧张大象也从外交院出来。

“大象兄,你最近是住在外交院了吗?”张阳好奇道。

“昨天整理吏部送来的名册,整理了好久,想着夜深了这才留在外交院。”

张阳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了。”

张大象笑道:“没什么,安西都护府已经建设好了,我们身上的重担也算是有着落了。”

一路走着,张大象纠结道:“昨天大理寺送来消息,说是阿史杜尔要见张尚书。”

先前和阿史那杜尔商量过,谈条件的时候这个家伙态度不是很好。

张大象又道:“先前张尚书是否去见过他?”

“对,听说他被大理寺抓进去了,再怎么说也是突厥的铁勒,本着为了突厥和大唐的友好关系,我身为礼部尚书掌管诸国邦交,也不能不管不问。”

张大象释然笑着,张阳还是牵挂着礼部心里多少宽慰许多。

“最近礼部的银钱不多了,还有许敬宗搜集情报所用的银钱实在太多。”

“银钱的事情我来想办法,你们帮我运作好外交院,今天先去见见杜尔。”

“下官明白了。”

“到时候叫上老许,我们三个一起。”

走到承天门前,徐孝德做官属于比较内卷更有奋斗精神的那种。

张阳拱手道:“徐御史,这么早?”

徐孝德稍稍行礼,“张尚书。”

俩人非常有默契,都没有提及徐慧这个小丫头的事情。

为了家人的安危,徐孝德也不会说出现在将女儿安置在谁家。

张阳小声对他道:“今天一早我听说霸上一带有个庄院被盗匪洗劫了。”

听到这话,徐孝德沉默了半晌。

张阳又道:“也不知道是不是徐御史之前查问过的那个,这个时辰来看霸上的县丞估计也去查问了,想来不用我们担忧。”

话音落下,徐孝德和身边的几个御史言语了几句,便带着人转身朝着朱雀大街的另一边走去。

张阳朝着背影大声道:“徐御史,你不上早朝了吗?”

徐孝德没有回应,从一开始的快步走变成跑步,一路朝着城外飞奔而去。

心怀正义的不是他一个,还有很多人也愿意为了正义站出来,为了正义较真到底,哪怕是天都是黑的。

这世上总会有这样的人。

正因为这样人世间才充满了乐趣,张阳觉得自己的境界距离精神变态又近了几分。

许敬宗好奇道:“莫非是他家失火了?连早朝都不上了?”

张阳了然道:“嗯,八成是家中失火了。”

承天门打开,一众满朝文武走向太极殿。

张大象正和许敬宗说着接下来的安排,之后一起看望阿史那杜尔。

正义需要出面的时候应该果决不能犹豫,张阳并不喜欢长孙无忌这般顾全大局而容忍别人的胡作非为。

走到太极殿中,众人等待了半晌,张阳站在自己的位置等了片刻,皇帝便来了。

早朝开始,李世民说了昨天贴出告示,准备来年科举的事宜。

户部和吏部都站出来说着这一次的准备情况。

等这些事情有了落实,李世民又道:“朕听闻南诏的使者已经到了,礼部接待使者递交给中书省的奏章朕也看了,如今南诏几度陷入战乱,朕与派兵诸位以为如何?”

朝堂上议论不停。

张阳站出朝班躬身回道:“敢问陛下要派出多少兵马?”

见张阳站出来,李世民眉头直跳,“朝中派出多少兵马,外交院也要过问吗?”

“臣只是想要劝谏陛下,越过岭南进入南诏地界并不适合大队兵马行进,单人单兵也就罢了,若是大队兵马先不说水土不服,一旦遇到埋伏损失恐怕更大,现在还是不是时候。”

也不知道怎么,李世民面对张阳的劝谏多少有点心理阴影,总觉得这小子站出来的时候,心里的想法又要咽回去。

下巴处又长了一颗痘,李世民心中不断安慰自己,先不和这个小子计较,回甘露殿喝一碗参茶,再把火气压下去。

李世民看了一眼武将这一边。

平时这些家伙都是一个个请战的,征讨吐谷浑,征讨吐蕃和西域这些人一个个赶着请战,现在倒是安静得出奇。

“朕没想到张尚书还懂兵法?”

“家里媳妇最近研读兵书,臣也多看一眼。”

朝堂上又是一阵议论,谁会在朝堂上说自己的媳妇。

张阳又道:“陛下,南诏此地外交院必取之,如今时候未到,还请陛下等待出兵时机。”

话音落下,李世民又是看了一眼武将这一边。

一群武将还是没有讲话。

李世民稍稍点头,“外交院拿出具体的章程交由中书省,朕要亲自批复。”

“喏。”

站在朝班中的李孝恭脸上带着笑容,他一直听着陛下与张阳的对话。

曾几何时还觉得这个小子的背影有些单薄,甚至还觉得他一个人无法面对朝堂。

以前跟着这个小子厮混的时候,还觉得他要是不涉足朝堂,保持心中的这份纯良,做个富家翁也挺好的。

现在能够看到这小子站在朝班上,能够如此坦然地面对陛下,心中宽慰不少。

早朝结束的时候,李孝恭跟着人群离开太极殿。

李道宗走在一旁道:“有人说现在的张阳很像魏征。”

“他想活成什么样与老夫何干。”

李孝恭带着些许骄傲的笑容,走得大步流星。

张阳带着张大象和许敬宗,礼部三人一起走出太极殿。

忙事业的时候,总是分不出太多的精力去建设新家。

这个淳朴的大唐还有个憨憨的皇帝,总是放着这么多资源看不见。

有时候又想,着实在是奶不动皇帝,从现在开始算,大唐什么时候才能征服世界,秦奋六世之余烈统一了中原。

要用几代人的努力来征服世界?

花五年研究蒸汽机?再花十年来研究海船?

现实狠很打了一巴掌来告诉自己,理论知识不够还想弥补基础制造?做梦呢!

哪怕心里多一些坚持,多一些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就算是从现在的骊山开始,也要做大做强。

正想着这些,三人已经来到了大理寺前。

刚刚下朝的大理寺少卿,褚亮站在门口狐疑道:“三位此行是?”

张阳拱手道:“之前阿史那杜尔不是说了要见我,这便带着人来见他。”

褚亮脸上带着客气的笑容,将三人都迎了进来。

他小声道:“张尚书,下官听说魏王殿下把欧阳询老先生的家卷都掳走了?”

张阳讶异道:“是吗?掳走了?掳去哪儿了?”

褚亮越发讶异,“咦?张尚书没听说吗?都被掳到骊山了,那是你和公主殿下的封地呀。”

张阳了然点头,“我还真没有听说,最近一直照顾家中媳妇。”

“先把欧阳询老先生的家卷都掳到封地,让老先生不得不留在骊山,张尚书此举聪明,下官佩服,早知道让家中犬子也这么做了。”

张阳干笑好一会儿,“那是魏王殿下干的,与下官有什么关系,褚少卿说笑了。”

褚亮坏笑着,“明人不说暗话,下官的儿子是否也能去骊山走动?”

“您的儿子?褚遂良?”

“正是。”

“还有这种好事?”

“什么?”褚亮有些错愕。

“咳咳……”张阳清了清嗓子,“这怕是不太好吧,打扰了老先生休养。”

“听说骊山封地建设了官学,你们缺不缺教书先生,犬子不才倒是可以教孩子们读书写字。”

张阳一拍大腿,“您要这么说我差点忘了这事,确实缺这么一个人,还缺少能够帮忙统筹调度的人。”

褚亮抚须道:“张尚书年纪轻轻就有此远见,下官佩服。”

“都是魏王殿下胡闹,都怪魏王。

张阳连连行礼。

说完话,褚亮招手叫来了一个小吏,“带张尚书和这两位侍郎去见见阿史那杜尔,他们俩就算了,张尚书要是少了一根毫毛,老夫就把你们宰了。”

小吏闻言神色凛然,“少卿放心,下官一定照顾好张尚书。”

许敬宗一直瞧着这个褚亮,上一次与自己谈条件要字帖,这家伙是如何地趾高气昂,现在见到张阳又是这般的客套,太虚伪了。

张阳跟随小吏一路走向大理寺的地牢。

“张尚书是来见阿史那杜尔?”狱卒热情上前。

“还请带路。”

“张尚书上次交代卑职的话语,一直都铭记在心,这两天都是大鱼大肉照顾他,不信张尚书可以亲自看看这人都胖了。”

张阳点头道:“有机会我一定在褚少卿面前多说说你们做事得体干练,将来说不定可以走出地牢,升官去前堂任职。”

“那下官就全指望张尚书了。”

“客气了,客气了。”

待人当和善,能微笑相对就不板着脸,与这里的人打交道说什么都要客气一些。

尤其是这些狱卒头子,万一哪天自己也进来了呢。

在地牢的生活日子怎么样,还要全看这些人狱卒头子的照顾。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三人跟着狱卒来到一处牢房前。

阿史那杜尔看着眼前穿着官服的三人,他拨开眼前的乱发,走上前,“你说过你可以让我走出牢房,你的条件是什么?”

张阳对一旁的小吏和狱卒道:“几位可以先去外面等着,事关社稷不好让外人知晓。”

几人也明白其中利害,便一起走出地牢。

张阳再看阿史那杜尔,“跟随你征讨西域的兵马现在都还驻扎在长安城外,你带着这些人要去一趟西突厥。”

“去做什么?”

“当然是去打仗了,西突厥都乱成什么模样,你前去驰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