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外交院的第一次展露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外交院的第一次展露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3:04 来源:88小说

再看向张阳,见这小子一脸的不悦,李世民沉声道:“朕希望你平时除了发展家业,也能够为江山社稷做一些事情。”

张阳笑道:“我不是一直都在为了社稷努力吗?”

“朕希望你能全心全意。”

张阳站起身行礼道:“陛下说的是,臣一定会全心全意。”

说完这番话,李世民这才离开了。

李丽质有些不情愿,“不想回宫,一回宫父皇就想着让我嫁人。”

李玥低声安慰道:“你是皇姐的弟子,父皇和母后要你嫁人,还要经过皇姐的点头,如果皇姐不同意,那也不能嫁。”

李丽质低声道:“那要是真到了那个时候,父皇逼着我……”

“你放心。”李玥蹲下身看着她还显婴儿肥的脸蛋,“如果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就让皇姐的夫君将皇宫闹得鸡犬不宁,看他们还敢不敢。”

这番话,李承乾在一旁听着,侧目看向正看着书的张阳。

张阳也看向李承乾,礼貌地笑了笑。

“不会到时候真让皇宫鸡犬不宁吧。”李承乾小声问道。

“太子殿下说笑了,我哪来的本事让皇宫鸡犬不宁。”

看着张阳人畜无害的笑容,李承乾点头道,“你要这么说孤就放心了。”

张阳依旧笑着,“再说了,我也不是那种人。”

终于在李玥的安慰下,李丽质依依不舍地跟着回宫。

等人都离开了,李玥端了一个水盆,坐下来洗着碗快。

小武也坐在一旁,将老师洗干净的碗快再擦干,一大一小配合得很默契。

收拾完家里,李玥又写了一份告示,“夫君觉得如何?”

张阳看着告示的内容,“我觉得可以再加一条,但凡从我们骊山进货的商户必须保证钱货两清,一旦发现在外贩卖有掺杂假货,加入我骊山黑名单,以后再也不能从骊山进货。”

李玥点头,“那我再去改改。”

修改了一番之后,李玥自己再是检查一遍,确认没问题了,交给杨婶,“麻烦婶婶把告示贴到骊山村外。”

杨婶点头,“喏。”

重新坐回来,李玥打开账目,看着现在的库存,经过这连个月的储存骊山的棉布还有五千匹存货。

只要出了这些存货,骊山就能有不少的银钱入账,按照五十钱一匹的棉布,除却要给朝中的赋税,还能有两百多贯银钱入账,抛却人力成本和棉花的成本,利润至少一百贯。

如若每个月都有这么多银钱进账,倒是能够让收支平衡。

李玥仔细盘算着,“如果加大生产之后,我们就会拥有很多很多的铜钱。”

张阳点头,“掌握的铜钱越多,我们就有了更大的话语权,朝中也不敢随意盘剥我们,他们会忌惮,一旦我们抛出大批的铜钱,朝中不见得有足够的银饼来兑付。”

李世民对经济建设显然不是那么地看重,其实经济也是很强大的武器,在这个看重农桑的时代,他们还没有体会过挤兑带来的巨大危害。

天空很是晴朗,骊山村前围了不少商户,他们都是来进布匹的,长安城是不能想了,拿到别处去卖能挣不少钱。

上官仪正组织着人手安排事宜,武士彟也在组织大家排队交钱。

骊山的盛况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徐孝德闲暇之余就喜欢在长安城内外走走,沿着渭水河就走到了骊山。

上百个长安城的商贾都在等着骊山发货,听着众人的议论,徐长吏看着发货的告示,声誉不良商户不合作,关外商户不合作,与权贵有来往商户不合作……

光是看着罗列的十多条,就让人感觉眼前发黑,要和骊山合作的商户条件还真是严苛。

“你是什么人!”

也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熊孩子突然跑出来质问道。

徐孝德没有搭理他,而是继续看着上面的条例。

这个熊孩子跑开了,而后又跑来了一群熊孩子。

看他们手里一个个都拿着棍子,徐孝德退后一步吃惊道:“骊山乡民竟然如此粗暴,这就要打人动手了,老夫必去朝中弹劾你们。”

“谁要弹劾?”

又冒出来一个懒散的声音,徐孝德闻声看去是一个穿着非常华贵的少年,再仔细一看确认了来人,他连忙行礼,“见过魏王殿下。”

李泰睡眼惺忪,“你是太子身边的那个长吏吧。”

徐孝德连连点头。

李泰又道:“你刚刚说要弹劾什么?”

面对李泰,徐孝德多少有些心虚,对方再怎么说也是一个皇子,“臣是说骊山乡民不得这般粗暴。”

李泰气笑了,“他们不过是一群孩子。”

“孩子就可以胡作非为吗?”

徐孝德壮起胆子再次质问。

见识过大人世界的黑暗,也见识过父皇的算计,此刻的李泰已经看澹了,也对徐孝德的这番警告没什么兴致。

他丢了手里的棍子低声道:“在你弹劾之前,本王劝你一句,不论是如何弹劾骊山,父皇都不会有任何的回应,你若是不甘心势必会反受其害,言尽于此,若再不走,别怪本王动手了。”

慌张离开骊山,徐孝德一路回到了长安城,到了自己的住处心中几番犹豫还是写好了弹劾奏章,骊山乡民仗势欺人,但凡靠近者皆会受到追打。

这份奏章很快就送入了门下省,门下省奏章整理之后送到中书省。

又过了两天就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骊山与长安城一直以来都是互不冒犯,这份弹劾骊山的奏章李世民只是看了一眼便放在一旁不再做批复。

徐孝德坐在东宫中,太子正在做着汉书的注解。

按说从递交奏章三天过去了,陛下也应该是看到奏章了,可迟迟没有回复。

骊山还是和往日一样,看守得异常严格寻常人根本进不去。

李承乾注意到徐孝德的神情开口问道:“你是有什么心事吗?”

徐孝德连忙回话道:“臣只是觉得递交的奏章陛下是否还没有看到。”

李承乾依旧做着注视,“你是说弹劾骊山的奏章吗?”

徐孝德点头,“正是。”

李承乾低声道:“父皇每日要批复奏章众多,或许确实是看漏了。”

“想来也是。”

又在东宫坐了一会儿,徐孝德走到崇文馆,颜师古正巧不在这里,张大安整理着这里的书卷。

“大安,老夫有事问你。”

阳光从崇文馆的窗户洒入,干净的地面整洁的书架,让这里多了几分祥和,不再是以前那般阴冷。

“徐长吏有话直说。”

徐孝德开口问道:“老夫听说你的父亲邹国公是张阳的老师?”

张大安点头,“是父亲的弟子,更是我的兄长。”

“想来你也可以去骊山。”

“嗯,确实可以进骊山。”张大安解释道:“以前会经常去骊山,最近倒是去得少了。”

“老夫只是在骊山外站了半晌便被一群孩子给打了出来。”

张大安皱眉道:“骊山有工厂,而且有很多买卖都是独一份的,又是公主的封地,会有防备也是当然了。”

“老夫乃正人君子,岂会图谋他们家产。”

看了一眼徐孝德,张大安又道:“今天龟兹的王室就要被押送到长安城,徐长吏若是得空,不如随我和太子一起去看看。”

徐孝德板着脸,还是对骊山的事情不死心。

见他没有回话,张大安走到崇文馆外,太子也还正好从东宫出来。

张大安又道:“此刻应该是到长安城了。”

李承乾加快脚步,“随孤一起去看看。”

俩人离开皇宫,一路从朱雀门走出,路过弘文馆和国子监,再走过平康坊,眼前就是外交院。

外交院置办的房子很大,而且就在长安城的东城门的主街道上,光是这个位置就可知张阳为此花了不少银钱。

为了建设礼部,还置办了一个外交院,足可见张阳对此的重视。

张大安看了看街对面的驿馆,“太子殿下,我们不妨去驿馆中,站在此处人太多了。”

“也好。”

李承乾跟着张大安走入驿馆中。

太子和张大安的一言一行,长孙冲一直站在不远处看着,自从张阳成为东宫少师之后,太子便开始疏远了自己。

长孙冲心中烦闷,又看到太子殿下和张大安走得这么近,这个大安不是个傻子吗?

龟兹王室刚刚进了城门,就引来一片议论。

长孙冲沉下心也走入驿馆中。

和这里的小厮打听了一番,得知太子和大安在二楼,便也走了上去。

二楼有个房间,在这里可以俯瞰外交院前的场景。

“太子殿下。”长孙冲开口行礼。

李承乾回头看了一眼,“许久不见了。”

长孙冲又看了看一旁的张大安,他走上前道:“眼下龟兹使者刚刚押入城门,就快要到了。”

李承乾低头看着外交院,此刻外交院外走出了不少人,看到许敬宗,张大象和张大素。

“大安,如今你的这两位兄长倒是威风不少。”

大安回话道:“对外,礼部官吏代笔的大唐的态度,礼部开辟外交院也是为了能够灵活地使用人手,除了在登册在桉的官吏,外交院还可以自己向外招人,前些日子就听兄长说外交院额外招收了二十人。”

从外交院走出来的官吏和人手,除了正式的礼部的官吏,还有不少穿着儒衫的文人。

看着一队队人手足足有近五十人。

他们整齐站在外交院前,正看着押送龟兹王室的人到来。

李承乾心中满是好奇,“这是外交院第一次向外显露自己的手腕吧,张阳还真是心中有大略,开辟了如此府衙,以后大唐的邦交事务也会和律法一样,成为重中之重。”

长孙冲低声讲道:“如此铺张,若是做不出什么成果,也会被人笑话,听弘文馆的人都有议论,说是外交院的人手也有三教九流之辈。”

张大安讲道:“确实也有三教九流之辈,其中不乏走卒贩夫,也不乏与关外人做买卖的生意人,更有来往长安城与各地的脚夫。”

李承乾的目光放在一驾驾囚车上,在街道两旁的议论声中,就快到了外交院前。

长孙冲开口道,“能够让外交院任用之人也该是有学识有见地之辈,不该是这些人。”

闻言,张大安拱手道:“在下以为长孙公子此言不妥当。”

这个张大安举止和以前没什么变化,不过他的言语顺畅很多,不像以前那样说话磕磕绊绊。

被眼前这个傻子否定,长孙冲心中的烦闷越重,朗声道:“要是这些乌合之众也可以为社稷做事,那要朝中官吏何用?”

“长孙公子此话未免有些偏执了。”

张大安看着窗外解释道:“比如与关外有买卖来往的生意人,他们可以从今年的气候看出突厥的马儿是否强壮,该要多少银钱去买,这是他们的本领,他们更了解突厥人的性情和习俗,光是这点朝中不少人都不如他们。”

“虽说只是经验之谈,但也可为外交院种种举措作出提前的布置,再者说那些各地的脚夫,他们去过的地方很多,见识过很多地方的真实情况,他们的见识和经验都是宝贵的。”

“人到了。”

李承乾打断两人的谈话。

一直等这些囚车到了近前,张阳这才从街道的另外一头匆匆赶来。

许敬宗,张大象,张大素看着张阳一路跑来,还没有穿官服,都是阵阵无语。

张阳一手提着菜篮子跑到近前,“耽误了,耽误了。”

许敬宗无奈摇头,“还以为张尚书不来了。”

张阳擦了擦手,“今天的鱼很是不错,我多买了几条好鱼,等结束之后你们都带一条回去。”

张大象看篮子果然有几条活鱼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话,这就是礼部的领头人吗?这就是你许敬宗说的未来吗……

再看眼前,囚车一驾驾在外交院前停下。

许敬宗正要开口,就听到囚车上的西域人先开口了,他用西域话语大声说了好一会儿。

张阳把菜篮子交给一旁的文吏,“帮我拿一下,这鱼很鲜活小心它蹦出来。“

张大象痛苦地扶着额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